肖申克的救贖觀看心得4篇 心靈的自由:《肖申克的救贖》觀影感受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題材豐富、思想深刻的電影,講述了被錯誤定罪的銀行家安迪在肖申克監獄中的辛酸歷程,以及他與友人瑞德的感人故事。影片通過對人性的深刻探討,揭示了人類內心的陽光與黑暗,給人們帶來了深思與感慨。

肖申克的救贖觀看心得4篇 心靈的自由:《肖申克的救贖》觀影感受

第1篇

在我們老師給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之後我有很深的感悟。

?肖申克的救贖》有它思想上的高度,也引人深思。人生沒有一帆風順,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來説生活可能隨時會給我們一記重擊,讓我們爬不起來,就算你呼天喊地就算你求神拜佛也無濟於事,因為除了你自己沒人能幫你。於是,很多人在生活的強壓下變得世俗冷漠,抱怨暴躁,成為一個被淹沒在人海中的砂礫,所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渴望,對人生的追求夢想的追逐。

現實我們總要面對,就像是安迪被誣陷入獄一樣,除了面對就是自殺。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裏悠閒散步,就像在公園裏一樣,內心的波濤洶湧讓安迪靜下來,他沒有像絕大多數人一樣等死,而是悄悄的把希望的種子植入內心。

面對監獄殘酷的現實安迪利用自己的老本行在監獄中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圖書館、考試讀書讓大多數人看到了希望。我記得這個影片最深的一句話“人或者忙着去活,或者忙着去死”他多努力的或者,冤獄的錯判和典獄長的不負責任使安迪的出逃變得師出有名,他欠的已經還了,剩下的就是好好活着,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夢想。

最終安迪出來了“他涉過骯髒污河滌盡罪惡在彼岸重生”人生如寄無常,但只要敢於面對充滿希望,就算跌言起伏間演繹的都是堅強。

肖申克的救贖觀看心得4篇 心靈的自由:《肖申克的救贖》觀影感受 第2張

第2篇

影片劇情非常簡單,銀行家安迪被當成殺妻犯送進名為“肖申克監獄”的地方,然後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逃出監獄。

眾所周知,進入監獄意味着失去自由,只剩下束縛,與其説是“救贖”不如説是“剝奪”。

主人公安迪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與現在的處境拼力反抗,要麼低頭認命。

安迪決定奮力抗擊,雖然這很痛苦,但,他知道,一旦放棄自己,就會和其它囚犯一樣,變成一具靈魂腐爛的軀殼。

之後,安迪的處境逐漸變好,被調到了圖書館,用自己的技能為獄警處理税務,基金,甚至教他們炒股票(插句題外話,學金融在哪都能吃香)

接管圖書館後,安迪每週都給政府寫信,請求提高預算,一寫就十幾年,從渺無音訊到後來的上千美元預算,利用這些預算,甚至還教獄友識字,甚至幫他們拿到高中文憑。

影片中主人公安迪曾説過:”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圍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他們找不到,拿不走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是’希望‘。“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困境,這是無法抗拒的事實,每個人都需要“救贖”自己的人生,沒有人能替代。

這部電影並非英雄主義電影,主人公的金融知識大部分金融財税專業的人都能勝任。

我敬佩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寫信,逃獄,不放棄自己的堅持。

這種堅持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做到,因為真的很簡單,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

最後,安迪在信中寫道“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事情,是不會凋零的”

不管你的“監獄”是你現在難以接受的環境,還是自己厭惡的學業或是工作還是其它,但,我們內心深處還有自由的地方,我們都能到那裏,但,得花些時間而已。

第3篇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生活在監獄裏,沒事就鑿鑿牆。

看過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觀眾,想必都不會忘記這樣的場景:電影裏面的主人公安迪。杜佛蘭,用他從獄友瑞德那裏買來的一把鶴嘴鋤——小小的鶴嘴鋤,在20年不到的時間裏,利用每一次雷雨交加之夜,靠着雷聲對鑿牆之聲的掩護,成功的在獄舍的牆上,敲出了一個大大的牆洞,並通過這個牆洞,最終找到並踏上了一條通往自由之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天,你不幸發現自己身處監獄裏面,在看不到希望、百無聊賴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沒事也得找點事情來做做”,比如説——鑿牆。

所以,每天早上當我從睡夢中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依舊身處監獄,頓覺心灰意懶、感覺人生了無生趣的時候,我便用杜佛蘭的這句話來安慰和勉勵自己——(既然是)在監獄裏,沒事也要找點事來做做。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身處監獄裏面的人都能夠認識到他所生活的環境,其實就是一個監獄的。

有些人,可能從一出生起就生活在監獄裏,對他來説監獄就是他的家,在監獄裏面的衣食住行和勞動,以及監獄裏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相關政策,構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比如説表現好加分、表現差減分政策、積分落户政策、醫療制度、教育制度、養老制度、薪酬制度、等等,從此他這一生,就在為這些政策和制度而奮鬥。殊不知,這些所謂的政策和制度,都是典獄長和獄警們制定出來用來管教囚犯的,他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所有那些被管教的囚犯,都窮盡一生為那些“政策和制度”而奮鬥。

不僅出生在監獄裏面的人會被監獄制定的這些“政策和制度”給困住、窮盡一生在為這些政策和制度在奮鬥,並且視監獄為家,那些原本生活在自由社會、但在監獄裏面呆久了的人也會,比如説肖申克監獄裏面的老布(布魯克斯)——

整整50年的監獄生活,已經把老布(布魯克斯)給制度化了,而且老布所在的圖書管理員崗位,也是監獄裏面很多囚犯們羨慕嫉妒恨的崗位。老布已經不甘心也不捨離開這個環境了,為了能留下來,他甚至還手持刀具劫持了獄友,但心地善良的老布最終還是在杜佛蘭的勸説下放下了刀子······

假釋出去的老布,最終還是因為對監獄外面得自由世界充滿了不適應和恐懼,在一家小旅館裏面選擇了自我了斷。

對於那些離開了監獄就喪失了生存能力的人來説,自由簡直太可怕了!所以,對那些早已經習慣了監獄裏面的生活、被監獄給制度化了、而且對監獄外面的自由世界充滿了恐懼和排斥的那些人,我是不忍心打擾和破壞他們的幸福的,監獄的高牆和槍口帶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衷心希望他們在監獄裏面都能夠早日坐到類似“圖書管理員”這樣的位置。

然而他們似乎忘了,監獄與國家所不同的是:監獄的槍口是對內的,而國家的槍口是對外的。他們錯把監獄當成了國家。

今天我的這篇文章,只為那些認識到自己身處監獄、嚮往牆外的自由卻又無法離開監獄的人而寫。這些人就是瑞德所説的、擁有着奪目的羽翼、永遠也無法用籠子關住的鳥兒,當他們飛走的時候,你心裏會很清楚:把他們關在籠子裏,是一種罪惡。

所以,當每一個這樣的人意識到自己身處監獄,暫時又無法像鳥兒一樣飛走的時候,那麼他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在沒事的時候,總得找點事情來做做:像杜佛蘭一樣,沒事就鑿鑿牆!

這樣的人一旦覺醒,認識到他身處監獄之中,此生也許就和杜佛蘭一樣,只剩下一個選擇:要麼忙着死(or get busy dying ),要麼忙着活(getbusy living)。

第4篇

”讀那麼多書,究竟有什麼用呢?”一個朋友疑惑地的説着。

他是我的中學同學,我們的關係不算很好,當然也不能算是很差。他國中畢業後就來到社會中打拼,同每一個勵志故事一樣,他首先具備了中學輟學的基本條件。在每個成功勵志的故事中,若是沒有帶點傳奇色彩的色調,那還算什麼勵志呢?至少我的大學母校董事長就是十六歲單槍匹馬的殺出來了,可惜的是我的這位朋友並沒有一步登天。

我歪着頭想了想,説到”:沒什麼用。只是當你遇到人生瓶頸的時候,它總能幫助你做出最理性睿智的決定,不再讓你受到一些其他聲音的干擾;當你失意落寞的時候,它會給與你無比強大的信心,相信黑暗的時光終將過去,而最終迎接我們的是希望的曙光。”

他似是而非的點點頭,我知道他不能理解我説的話,但礙於情面沒有再説出什麼反駁我的話來。在他的思維裏,過往的那些複雜社會經歷賦予了他非凡的智慧,但這遠遠不夠,我相信他能夠很清晰的明白這點,但卻不認同讀書的觀點,他覺得這些都太過於夢幻飄渺,遠遠不如實際的來的痛快。

我和他並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延伸下去,他似乎想到了什麼,興致勃勃的説道”:那你覺得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

在説出這個回答之前,我腦海中依此閃過這幾年來讀的那些書。我想起了趙枚的《上官婉兒》”:一個襁褓中沐浴血雨腥風的女人……”,想起朱蘇進的《鄭和》”:一個狂風暴雨中航行的男人……”,想起了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一個自我成長修煉的二刀流武士……”,想起了雨果的《冉阿讓》”:一個最接近神的老人……”想起了太多人的一生,也想起了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一個執着男人的自我救贖……”

之所以會説出這個答案,其實也不是這本書真的對我影響最大。而是我知道我的這個朋友曾經看過這個電影,我記得他説過的”:嗯……還不錯,只是感覺有點荒誕。”

沒有一點荒誕的成分,越是慢慢長大,越是能夠理解以前不能夠理解的東西。成長也許就是這樣,從陌生厭惡到理解同情,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有時候也往往會在一瞬之間。

這個社會不存在小説中的那個腥風血雨的江湖,但往往存在着那些古道熱腸的俠客、隱士。往往就在那麼一瞬間,你會感覺到這個人的神奇以及驚豔他的才能,這並不是那種通俗意義上的溜鬚拍馬、阿諛奉承,而是真正的感歎、感歎那些奇妙而有趣兒的想法,由此折服。

依舊還記得餘秋雨在描寫米開朗琪羅的時候”:當他的競爭對手拉斐爾看到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手稿時,不由得驚歎一聲。”才能就是一種令人折服的天賦,就如同肖申克監獄裏面的銀行家安迪·杜佛尼一樣執着的精神。

”你若是想用這把錘子越獄,至少需要六百年的時間……”

也許沒有那麼長的時間,至少安迪·杜佛尼沒有花費那麼長時間。安迪·杜佛尼沒有想到這場颶風會吹的這麼久,而監獄長諾頓也沒有想到主的審判會來臨的這麼快……

隨着年齡的慢慢增長,我的視野開始轉移到那些卑微到塵土中的小人物身上,就像監獄圖書管理員布魯克一樣,

我想是的,每一個在肖申克監獄裏面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被成功改造了,”改造”是政客們的最好;而對於我們這個社會來説,我們生活其中的人,或多或少也在被改造着,而那些來自善意、譏諷、冷眼、淡漠的人,就是那些所謂的”政客”,一旦你遵循了他們的框架之下,也就徹底失去了自己生活的意義,你也就被”改造”成了社會需要的樣子。

”他們會關你到白髮蒼蒼,牙齒脱落的時候,那時的你無法對社會造成危害了,你也就自由了。”

自由和希望,這兩個在社會中最推崇的兩個語詞。到了肖申克監獄裏面,就成了罪惡和痛苦的源泉,它無時無刻不再折磨你脆弱的神經。很難想象的是,安迪·杜佛尼是怎麼承受下來的。

”他不能保證他在肖申克監獄裏面擁有單獨的房間、他不能保證在某個深夜,他正在挖掘通道時,獄警突然臨時突襲檢查、他不能保證挖通了下面究竟能不能容身出去、他不能保證當他在簡直令人窒息的糞坑中爬行了五個足球場那麼遠的距離後,出口卻橫亙着鐵條怎麼辦、他不能保證逃出來了被附近的農民看到怎麼辦、他不能保證他即便沒有被人發現,而他的那些新身份的鑰匙找不到怎麼辦……”

一切都不能保證,但他還是堅持、執着的往前走,最後他終於還是成功了。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不要被“體制化”,遵循着內心的呼喊,執着的走着。即便遇到那許多不確定的事情,我們依舊可以堅定執着的往前走着。

我衝着那個朋友笑着説道”:你讀的那些書,它不能幫助你快速獲得財富,但可以在你想要去做的任何事情上,賦予你無限的可能性以及執着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