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7篇 課堂教學:拓展學習視野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3W

課堂教學模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點,而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出現。在學習中,我們也需要注重發現優秀的教學方法和關注學生的反饋。在實踐中摸索,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

淺談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7篇 課堂教學:拓展學習視野

第1篇

6月20-23日,我們一行5人在張校長的率領下遠赴昌樂一中觀摩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⑴。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二段是指自學質疑課和訓練展示課兩種課型,四步是指教師備課的四個步驟:教材整合arr;難點精選arr;教學設計arr;微課錄製;十環節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十個環節,其中自學質疑課包括目標導學arr;教材自學arr;微課助學arr;合作互學arr;在線測學五個環節,訓練展示課包括目標導學arr;疑難突破arr;訓練展示arr;合作提升arr;評價點撥五個環節。

我主要觀摩了張偉老師的高一生物課,是必修三《生長素的發現和應用》。

第一節 自學質疑課。由課代表主持示教學目標,老師在教室巡視觀察。自學質疑課的流程分為5步。

第一步、教材自學 。建議用時15分鐘, 學生對照學案,根據課本完成問題,用鉛筆把知識點在課本上勾畫出來。

第二步、微課助學。(建議用時10分鐘) 看視頻《生長素的兩重性及其應用》,明確所學,用紅筆修改,並在邊欄裏做好相應筆記。

第三步、在線測學。(建議用時3分鐘)完成微課008後的檢測。

第四步、合作互學。(建議用時10分鐘)1、組長主持,統一題目答案。2、説出你的疑難問題,其他同學評議補充,評出組內最佳答案。3、把疑惑寫在紙上,交給課代表。

第五步、整理所學(建議用時3分鐘)根據自身實際,查漏補缺,完善整理本節課基礎知識。組長收學案,交給老師。

第二節 訓練展示課。目標導學arr;疑難突破arr;訓練展示arr;合作提升arr;評價點撥老師導入新課。出示目標,根據網上測試情況,大概用10分鐘講解疑難困惑點,同學們完成展示案。

通過兩節課的觀摩學習,我瞭解了翻轉課堂就是把現在的教學模式翻轉過來。

1.把老師的教學搬出正課外。老師編制學案並提前錄製微課,學生在自習課上根據學案自學教材,自主選擇看相應的視頻學習(必要時可以反覆觀看,也可以在線上線下或同學研討),通過按自己的節奏自主學習,在上課前理解要學知識。

2.是把以前學生在自習上獨立做的作業搬到課堂上來進行。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作業,有疑難時跟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翻轉課堂改變了現行教學模式只管齊步走,不管結果的弊端,注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個性化服務(接受慢的同學可以反覆看微課,相當於老師給他講了好多遍),並重點關注是不是會做作業,確保學會。

3.培養了學生閲讀教材的習慣和能力。過去的教學中,經常聽到教師埋怨學生不讀教材,致使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學生埋怨教師佈置作業太多,沒有時間閲讀教材。實施翻轉課堂,學生在自學質疑課上首先認真閲讀教材,然後再完成相關學案。通過閲讀教材,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初步形成,閲讀能力不短提升。老師們反思説:過去不是學生不願讀教材、不會讀教材,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沒有給學生讀教材的時間,沒有培養學生讀教材的習慣!

4.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自學質疑課上,學生在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在線測學等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學習情況提出本人或小組中的疑難問題;訓練展示課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每一節課上,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思維活躍,認識深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老師們説:任教十幾年了,學生提出的很多問題從來沒想過!有的同學説:原來聽老師講課,從來沒有發現過這麼多的問題!

5.課堂上初步落實了分層教學。學生自學教材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是否觀看微課,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觀看幾遍。同時,還可以通過兩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種合作方式,解決自學教材、觀看視頻後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對於學習進度較快的同學,則可以通過幫助其他同學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學知識。

1、昌樂一中的教師反映上課老師缺少激情,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我幾年前也實驗過學生時間長了對這種方法易倦怠,失去討論的興趣和動力,我發現這種先學後教的方法更適合習題課,複習課;如果每門學科課前都有視頻學習和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學生有哪些時間看視頻?何時小組合作交流?何時完成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實現這一目標前提是學生必須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2、翻轉課堂從聽課來看,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東西,弱化知識與技能,而數理化生等理科的知識必須具備一定訓練量和反覆次數,學生才會掌握相關知識點,課堂上不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能不能實現掌握相關知識點的目標值得商榷,這與我們現行的考試體制也不一致。

3.如何結合學科特點和內容特點,提高微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

課時難點的準確預測,是微課質量的基礎,是落實個性化指導的前提,微課的技術質量有待提升,微課的講解方式有待研究。

4.實施翻轉課堂後,如何評價課堂教學的效益?如何評價微課的質量和有效性?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基於學校基礎的可操作性較強的評價量規及評價方法。

1.實施翻轉課堂,需要學校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個性化學習、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學校可有償組織部分骨幹教師,按照研究學案模式arr;編制學案目錄arr;編寫學案初稿arr;學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將本學期各個年級的學案全部編寫完畢並形成資源。

2.從翻轉課堂的起源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翻轉課堂的出現基於讓缺課的或成績相對較弱的同學補課的目的。它的實現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網絡環境;二是學生必須具備非常強的自覺性。對於自覺去利用視頻學習的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習效能;而對於自覺性不強的學生,課下自己不學,課上因為進度太快,導致學生學習直接出現脱節,這樣非常容易造成兩極分化,並且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兩極分化。從我校學生現在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來看,僅有少部分適應。再者,我們必須充分考慮西方考試的是以達標為最終目的,而我國現行的考試還是以選拔精英為目的的,這會不會造成過程與目的的不相符。

3.翻轉課堂可以作為我們現行教學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我們可以利用課堂翻轉來實現邊緣生、尖子生的成績提升;

4、並不是所有課題都適用於翻轉課堂,理科思維強度大、難度大的知識,文科人文色彩濃厚的知識,還應立足課堂來生成,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們應選取恰當的時機,選取恰當的課題,循序漸進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開展翻轉課堂實踐。

5、視頻及其他多媒體手段僅僅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和工具,不應該成為課的中心,課的中心應該還是課堂。

6、課前學生的學習時間投入明顯加大,甚至超過學生原來完成作業的時間。如果長期下去,學生能不能吃得消,會不會課業負擔過重?除非,每節課所有知識點全部在課堂上消化落實,課下不留作業。

7、以目前的學校技術手段,很難實現網絡環境的全覆蓋。即使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能否保證每一位學生能夠自覺的去完成視頻學習,會不會出現有些同學假借網絡視頻學習之名,行上網遊戲、聊天之實。再者,學生與教師時時互動交流平台(學生提交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進行時時點評)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8、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於:教師能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適時監控。建議學校如果我們要推行翻轉課堂,一定要強調教師應健全學生學習成果檢測機制,否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成為兩張皮,沒有實現有機統一,這樣就會導致,課堂上熱鬧,學生知識技能落實不到位,很難取得理想成績。

9、對懶散學生約束力不足。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及小組長組織管理能力的差異,還是難以保證所有學生在小組內都積極參與。例如:有些懶散的學生合作積極性不高;不願過多地獨立思考,表現出一種依賴思想,很多時候任務由小組骨幹幫助其完成任務。

10、骨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開始時實施時,學習骨幹學生還十分積極,能很好完成任務,並且協助其它同學學習,但由於很多時候,得不到老師及時的肯定,協助同學的積極性慢慢削弱,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11、課堂紀律難控制。由於其學習的自主性、資源的開放性以及小組的交互活動,往往會出現各種討論聲、爭執聲甚至部分學生離開座位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情況,所以課堂秩序顯得亂,這時會出現部分學生混水摸魚,隨意走動、談局外話的情況。

最終建議:對於翻轉課堂的實踐因遵循循序漸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各科選取適當的知識點展開班級對比試驗,根據試驗結果調整翻轉課堂授課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實現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過急。

淺談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7篇 課堂教學:拓展學習視野 第2張

第2篇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閲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着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着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着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裏?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説,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説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説。但是,説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説,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着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裏不一走向表裏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第3篇

這次講座非常精彩,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地介紹如何備好一節課,讓與會者聽後豁然貫通,更讓我有所頓悟:

通 過張老師的講座,結合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備課是面向學生教學前通過鑽研教材、教參及有關資料,進行教學預設(寫出教案或教學設計)的一種教學常規工作。 它與備課、上課、作業、考試屬於一條相互關聯的完整性的教學環節,每一環不可欠缺。其內容一般分為:教學要求(現常説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關 鍵)、教學準備、教學課時和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作業佈置。這指的是備一節課的內容,如果是備一學期的課,那前面還要有學期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安排)、 學生成績記載(現叫成長記錄)、單元教學計劃。

備 一節課,就按備課的一系列環節把教學預設的內容完成了就行。而備好一節課,那就難了。有人説把一節課備出來上成了一節優質課就備好了,這算備好了一節課。 其實,備好一節課需花一輩子的努力!支玉恆老師説:備課一次,往往彙集了自身多少年的知識儲備和人生經歷。 是啊,備課——伴隨我們一生的,我們只有心中有愛,不斷積澱,不斷創新,我們的課才能常備常新,享受教學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所以,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課, 並非易事。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個教師一輩子都在備課。的確,有效備課,優化備課環節對我們教師顯得尤為重要。

(一)、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寫教案只是備課的一小部分工作。如果把教案分為有形教案和無形教案,則備課基本等同教案。 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師將備課的部分內容,付諸文字,寫於教案本上。有形教案應該簡而實。簡即 簡單、簡約。因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寫出來的,有些內容完全可以記在腦子裏,比如,教學目標(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等,《教師教學用書》中都 寫好了,你為什麼要抄到教案本上呢?為什麼不能記在頭腦裏呢?如果你有補充,為什麼不能補充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呢?你只要把教學大致步驟、所提精當問 題、所設計恰當練習、需要特別強調(指導)的內容,寫下來,就行。節省下來的時間做什麼?備無形教案。實即實在、實用。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是指導教學用的,如果你課堂上,都不用教案,或者你的教案都不能在課堂上用(當然不是一成不變、按部就班),那你還寫教案做什麼?簡單、簡約才實在,實在才實用。隨着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又提出寫教後反思(或稱案例反思、教學反思)。教後反思當然屬於有形教案之列,當然有助於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失為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有效措施,但也不是説課課都要寫反思,每篇反思都要求多少篇幅。教師的勞動,個體創造成份很大,只有充分尊重,才可能充分個體創造。 無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説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師的文化底藴、專業素養、道德水準、工作作風、基本功夫等的綜合體現。如果落實到某一課的備課上,就是老師為上好這一課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有許多東西是無法、也無須用文字表達)。無形教案要豐而深,即豐富、豐厚、廣博、深刻,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或形諸筆端,更多的是存於胸、注於腦。只有這樣,課堂才有可能動態生成,才有可能充滿生命活力。相對而言,無形教案是本,有形教案是末。只有根深本固,才能枝繁葉茂,不能本末倒置、甚至捨本求末。

1、 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教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準,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礎。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 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同時,把整個九年義務階段的知識全部羅列,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 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廣東資深教師石景章老師説他不讀十遍書不上課。可見理解教材的重 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並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 過程。在準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具體而言,諸如哪些方法該讓學生掌 握,哪些知識該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構建,哪些問題可讓學生提出,哪些內容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疑難可讓學生自主解答,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哪些地 方學生的理解會浮於淺層,停留表面,學生可能需要點撥、引導;哪些地方學生可能偏離主題較遠,需要及時撥轉方向;哪些語言含蓄處、文本空白處、意境深遠 處、情感共鳴處、認識分歧處可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對話,激發創新的火花。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準備之仗。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生命樂章中跳動的音符,你如何譜寫,就將有怎樣的樂章。

5、備好教學方案。教案分詳案和簡案,實錄式教案設計稱為詳案, 多表現為師生問答式,我總感覺這種形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削弱了師生交流的質量,降低了教師隨機應變和靈活調控的能力。應該設計結構式教學方案,也 稱預案。預案設計是否可以説宜粗不宜細,理清整體思路框架,整體把握教學進程。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互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總之,聽了張老師的講座,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實踐,談了以上的想法,或許所獲、所思有偏頗的地方,但卻是我內心的想法。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反思,讓自己有一個更大的提升。

第4篇

開卷考試已成為今後國中政治升學統一考試的方向和趨勢,這一趨勢對我們國中思品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學觀念要更新,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一):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二):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主體轉變;(三):由維護師道尊嚴的觀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學觀念轉變;(四):由單一的教學目標向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轉變。而教學觀念的轉變,就具體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思維從問題始,提問既包括教師的提問,也包括學生的提問。

教師道德的核心是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面向全體,貫徹分層教學,分層要求的教學思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特別要積極誘導和鼓勵差生髮言,對他們發言中的正確部分或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增強他們發言的自信心。

古人云:不恥下問,自古以來,只有敢問敢求,善問善求之人才會有學業的進步,認知的豐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要求教師放下師道尊嚴,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使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問,善問。學生的問題提出來後,先由其他學生或集體討論來解答,學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師來點撥,教師應作講解和區別。通過雙向提問使學生在理解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品課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科內的聯繫和學科間的聯繫,在開卷考試中較多,在平時教學中要圍繞教學內容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相關或相近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網絡。使系統化和條理化,並進行比較綜合理解運用,達到融會貫。通過比較、歸類、綜合等形式將分散在各章節,各學科中獨立的內容串連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便於學生對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整體把握。

第5篇

林崇德教授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運用學習策略的活動。強調和重視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作用和能動作用。正因為如此,結合學科教學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就是要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代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就沒有學習策略的獲得。

1、以一顆童心對待學生。語文教師若能以一顆童心,把自己當成是學生中的一員,搭建真誠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平台。學生不把教師當成嚴肅的另一稱謂,我想這樣的課堂是愉悦的。老師在課堂可以跟學生做比賽;老師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想;做什麼事能夠以商量的口吻和學生對話……不管做什麼事,讓學生覺得他也有決定權,讓學生信任老師,同時又不迷信老師。我想給了學生髮展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也敢説和想説,最後才能實現會説。

2、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學生。誠信是金,我們老師總是這樣教學生。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教自己呢?以我的實際而言,鄙者自認為是教良心書的老師。可真要談與學生之間的誠信,説來還是很慚愧的。看一些教育名家之話,無論自已有多忙,和學生約定的事總是必修課。其實學生是很認真的。也許我們會忘記了自己説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自己不以為然的承諾,可學生是不會忘記的。

3、以一顆欣賞的心對學生。學生畢竟是學生,是來學知識的。同時他們的年齡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這是老師不要對他們要求太高。試想幼兒大班的孩子説1+2=?總是想很久,可到國小一年級時他自然就懂了。我們老師若能在課堂中,對學生的低智問題,或者説在我們看來是太容易的問題,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對他們來説是會欣喜若狂的。給學生鼓勵,欣賞學生就是讓學生體驗成功感。誰不想成功?

4、以一顆平靜的心對學生。老師是成人,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總是有的。也許剛剛受了領導的罵,或者和家裏人剛剛鬧了彆扭,千萬不要把這種情緒帶進課堂。常發怒和激動的人是不易從事老師這個工作的。想想學生來學校的目的,不是聽老師的牢騷的。不管發生天大的事,課堂中我們一定要記住此時要忍,不要讓學生感覺到你的不快和不願意。雖然老師也是常人,也有喜怒哀樂,但是課堂上的老師便是一位忍者。所以,語文老師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呀。

1、課堂氛圍是輕鬆的。在從接受教育的學生角色轉換為引導學生學習的老師角色轉換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任何人都是想耍的。我們試想如果都耍了也都各司其職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不是一舉兩得?辦法是有的!那就是師生把上課當成一種遊戲耍。語文課堂應該是有色彩的。首先教室的佈置是師生喜歡的,可以貼上各自喜歡的圖片,唱一些大家喜歡的歌曲,説一些窩裏斗的黑話,當然這些必須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其實就是把課堂延伸一點,活躍一點。

2、課堂氛圍是積極的。語文課堂本身就是一個無窮的資源。上小説課,我們可以分角色朗讀;上散文課,我們可以讓優生品味美句;上説明文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以文説物;上議論文課,我們可以讓學生開辯論會,明是非。

3、課堂氛圍是有經驗可循的。葉老説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覺得語文是博大精深,但也是有點可找的。做什麼事,都有一種新鮮感。教師當在學生新鮮的時候教給經驗,當學生不新鮮的時候讓學生自已摸到石頭過活。語文是語言,也不只是語言;語文是思維,也不只是思維。語文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獨自專有的唯一財富。

1、語文老師的知識要多。語文老師是雜家的理論,在很多教育書上都看過。正如賈志敏所説一位稱職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半個作家,半個評論家,半個語言學家,半個導演,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播音員……這樣看來似乎對我們語文老師太苛刻了,可反過來看這樣的全能王不正是學生的偶像嗎?所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第一點還得從我們老師自身做起,不斷充電。

2、語文課堂的導入要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老師應利用好豐富的語言文字,創設詩意的語文課堂開端。有人把語文課堂比為田野。我們的語文,我們的田野。作為耕地的語文老師,可以讓一個田裏既種花生又種玉米嘛。學生有取不完的果實,試想他們捨得休息嗎?

3、語文課堂板書要精。精言妙語,去粗存細。一堂語文課學生不可能全部個個精力集中,語文本身也是説不完道不盡的。所以語文老師要敢於取捨。泛泛而談,學生必將是什麼也沒有學到。所以語文的一課一德就要在板書上大做文章。説簡單一點,我的理解板書完全是學生讀老師改寫的內容。板書的一點小錯誤完全可以導致學生的謬以千里的理解。學生的記憶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形象記憶是其實中較重要的一種。語文老師完全可以設計好板書,將記寫在板書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總之,語文教學是豐富的,同時也是精彩的。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應該是我們語文老師共同並一直思考的問題。做學習型的語文老師也顯得更為迫切,也應該是我們語文追求的最高理想吧。以前愛把老師比做一桶水,我想這桶水再多都是無濟於事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條河流才對,語文課堂應該是這條河沿岸的農田。語文課堂是有生命的農業勞動:原始、辛苦、平常、豐富的。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其奧妙是説不盡道不遠的,給語文老師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具體可行、易於操作的方案,特別要考慮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內容適宜採用什麼樣的活動形式,怎樣的活動過程對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有促進作用。

第6篇

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第六屆黃河口之秋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於永正老師及周象霞等幾位老師的課和李家棟老師的報告。他們的課精彩紛呈,出神入化。我親身感受了於老師高超的教學技巧,精湛的教學藝術和高尚的教師風範,受益匪淺,從於老師的課中,我明確了語文教學的方向。

語文是什麼?語文就是寫一手漂亮的漢字,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有通順的表達。而於老師在教學中就十分重視語文素養的養成教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注重寫字的指導。寫字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説面容是我們的第一張名片,那麼字就是我們的第二張名片。容貌是父母給的,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寫一手漂亮的漢字。雖然我們已經進入到電腦時代,但仍需要把字寫規範、美觀,這是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和民族素質的需要。寫字教學首先從一筆一劃的板書開始。在這幾節語文課上,每位老師都讓學生伸出手,跟老師板書課題,、課後生字,指導字型結構和筆劃順序。如於老師在執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時,重點指導了妻、龐這兩個課後生字,他先讓學生觀察,然後指名到黑板上寫這些字,考考學生的觀察力,結合學生的板書,再作重點筆劃的指導,教給學生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更比一個好的寫字口訣,並時刻提醒學生要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忽視的。我們往往用潦草的連筆字來板書,以此來炫耀自己高超的寫字功底,教學生字只指導讀,而忘了指導寫,造成大多數學生寫字筆順不對,現在想來,這難道不是我們的功勞嗎?

二是注意培養語感,重視朗讀在感悟中的作用。於老師説過:語文的味在哪裏?在朗讀裏。朗讀是教語文的根本大法,丟掉一個讀字,幾乎什麼都不會有了,包括人文性。課堂上,於老師並沒有過多地對文本的講解,只是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指導學生讀書就像説話那麼自然、流暢,讓學生在語言精美處駐足鑑賞,反覆涵詠,用聲情並茂的範讀引領學生感悟,讓學生與文中的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產生心靈共振,情感共鳴。以此來教會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有了,語言的內化也就有了,為孩子打下紮實的語文功底。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人文性是指在學習和訓練中感知、感悟,從而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工具性則體現在字、詞、句、篇上。教學不僅使學生從語言獲得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信息,還應該讓學生認識課文是如何運用語言來負載信息,從中內化語言材料,掌握語言表達技巧,積累語文感性經驗,提高語文能力。我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只注重語言文字的識記、理解,而忽視了語言表達教學,教出的學生高分低能,翻開我們的作文本不難看出,十個學生中有三個句子不通順,五個流水賬,兩個學生寫得稍具體,還是抄的優秀作文,表達能力極差。而於老師就十分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使學生明瞭深邃的思想情感要藉助高質量的語言形式來表達,並較成功地外化為各種語言作品,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安全感,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於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説:誰能認真讀書我就摸摸他的頭;每次板書,六十多歲的他都要半蹲下身子,為的是不遮擋孩子的視線,讓孩子看清字的寫法。於老師堅持蹲下來看學生,對學生有更多的理解和關愛,這是一種境界,這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課堂是師生的平等交流,教師蹲下身子和學生對話,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呵護其難得的參與熱情,保護其稚嫩的思維幼芽,哪怕是幼稚的、膚淺的,甚至是觀點相反的見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課堂上才會出現小手如林的現象,那我們就不必抱怨甚至怒斥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了。

於老師的課厚重質樸,從容自若,流淌着濃濃的語文味。在大興多媒體教學的今天,於老師用一本書,一支筆,用實實在在的板書、朗讀,引領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聽於老師的課,就像面對秋天的田野那麼沉靜。這次聽課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還時時沉醉在於老師的教學藝術中。我將在於老師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重建新的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第7篇

6月20-23日,我們一行5人在張校長的率領下遠赴昌樂一中觀摩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⑴。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二段”是指“自學質疑課”和“訓練展示課”兩種課型,“四步”是指教師備課的四個步驟:教材整合→難點精選→教學設計→微課錄製;“十環節”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十個環節,其中自學質疑課包括“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在線測學”五個環節,訓練展示課包括“目標導學→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五個環節。

我主要觀摩了張偉老師的高一生物課,是必修三《生長素的發現和應用》。

第一節 自學質疑課。由課代表主持示教學目標,老師在教室巡視觀察。自學質疑課的流程分為5步。

第一步、教材自學 。建議用時15分鐘, 學生對照學案,根據課本完成問題,用鉛筆把知識點在課本上勾畫出來。

第二步、微課助學。(建議用時10分鐘) 看視頻《生長素的兩重性及其應用》,明確所學,用紅筆修改,並在邊欄裏做好相應筆記。

第三步、在線測學。(建議用時3分鐘)完成微課008後的檢測。

第四步、合作互學。(建議用時10分鐘)1、組長主持,統一題目答案。2、説出你的疑難問題,其他同學評議補充,評出組內最佳答案。3、把疑惑寫在紙上,交給課代表。

第五步、整理所學(建議用時3分鐘)根據自身實際,查漏補缺,完善整理本節課基礎知識。組長收學案,交給老師。

第二節 訓練展示課。目標導學→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老師導入新課。出示目標,根據網上測試情況,大概用10分鐘講解疑難困惑點,同學們完成展示案。

通過兩節課的觀摩學習,我瞭解了翻轉課堂就是把現在的教學模式翻轉過來。

1.把老師的教學搬出正課外。老師編制學案並提前錄製微課,學生在自習課上根據學案自學教材,自主選擇看相應的視頻學習(必要時可以反覆觀看,也可以在線上線下或同學研討),通過按自己的節奏自主學習,在上課前理解要學知識。

2.是把以前學生在自習上獨立做的作業搬到課堂上來進行。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作業,有疑難時跟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翻轉課堂改變了現行教學模式只管齊步走,不管結果的弊端,注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個性化服務(接受慢的同學可以反覆看微課,相當於老師給他講了好多遍),並重點關注是不是會做作業,確保學會。

3.培養了學生閲讀教材的習慣和能力。過去的教學中,經常聽到教師埋怨學生不讀教材,致使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學生埋怨教師佈置作業太多,沒有時間閲讀教材。實施翻轉課堂,學生在自學質疑課上首先認真閲讀教材,然後再完成相關學案。通過閲讀教材,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初步形成,閲讀能力不短提升。老師們反思説:“過去不是學生不願讀教材、不會讀教材,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沒有給學生讀教材的時間,沒有培養學生讀教材的習慣!”

4.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自學質疑課上,學生在“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在線測學”等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學習情況提出本人或小組中的疑難問題;訓練展示課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每一節課上,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思維活躍,認識深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老師們説:“任教十幾年了,學生提出的很多問題從來沒想過!”有的同學説:“原來聽老師講課,從來沒有發現過這麼多的問題!”

5.課堂上初步落實了分層教學。學生自學教材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是否觀看微課,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觀看幾遍。同時,還可以通過兩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種合作方式,解決自學教材、觀看視頻後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對於學習進度較快的同學,則可以通過幫助其他同學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學知識。

1、昌樂一中的教師反映上課老師缺少激情,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我幾年前也實驗過學生時間長了對這種方法易倦怠,失去討論的興趣和動力,我發現這種先學後教的方法更適合習題課,複習課;如果每門學科課前都有視頻學習和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學生有哪些時間看視頻?何時小組合作交流?何時完成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實現這一目標前提是學生必須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2、翻轉課堂從聽課來看,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東西,弱化知識與技能,而數理化生等理科的知識必須具備一定訓練量和反覆次數,學生才會掌握相關知識點,課堂上不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能不能實現掌握相關知識點的目標值得商榷,這與我們現行的考試體制也不一致。

3.如何結合學科特點和內容特點,提高微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

課時難點的準確預測,是微課質量的基礎,是落實個性化指導的前提,微課的技術質量有待提升,微課的講解方式有待研究。

4.實施翻轉課堂後,如何評價課堂教學的效益?如何評價微課的質量和有效性?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基於學校基礎的可操作性較強的評價量規及評價方法。

1.實施翻轉課堂,需要學校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個性化學習、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學校可有償組織部分骨幹教師,按照“研究學案模式→編制學案目錄→編寫學案初稿→學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將本學期各個年級的學案全部編寫完畢並形成資源。

2.從翻轉課堂的起源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翻轉課堂的出現基於讓缺課的或成績相對較弱的同學補課的目的。它的實現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網絡環境;二是學生必須具備非常強的自覺性。對於自覺去利用視頻學習的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習效能;而對於自覺性不強的學生,課下自己不學,課上因為進度太快,導致學生學習直接出現脱節,這樣非常容易造成兩極分化,並且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兩極分化。從我校學生現在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來看,僅有少部分適應。再者,我們必須充分考慮西方考試的是以達標為最終目的,而我國現行的考試還是以選拔精英為目的的,這會不會造成過程與目的的不相符。

3.翻轉課堂可以作為我們現行教學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我們可以利用“課堂翻轉”來實現邊緣生、尖子生的成績提升;

4、並不是所有課題都適用於“翻轉課堂”,理科思維強度大、難度大的知識,文科人文色彩濃厚的知識,還應立足課堂來生成,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們應選取恰當的時機,選取恰當的課題,循序漸進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開展“翻轉課堂”實踐。

5、視頻及其他多媒體手段僅僅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和工具,不應該成為課的中心,課的中心應該還是課堂。

6、課前學生的學習時間投入明顯加大,甚至超過學生原來完成作業的時間。如果長期下去,學生能不能吃得消,會不會課業負擔過重?除非,每節課所有知識點全部在課堂上消化落實,課下不留作業。

7、以目前的學校技術手段,很難實現網絡環境的全覆蓋。即使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能否保證每一位學生能夠自覺的去完成視頻學習,會不會出現有些同學假借網絡視頻學習之名,行上網遊戲、聊天之實。再者,學生與教師時時互動交流平台(學生提交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進行時時點評)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8、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於:教師能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適時監控。建議學校如果我們要推行“翻轉課堂”,一定要強調教師應健全學生學習成果檢測機制,否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成為兩張皮,沒有實現有機統一,這樣就會導致,課堂上熱鬧,學生知識技能落實不到位,很難取得理想成績。

9、對懶散學生約束力不足。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及小組長組織管理能力的差異,還是難以保證所有學生在小組內都積極參與。例如:有些懶散的學生合作積極性不高;不願過多地獨立思考,表現出一種依賴思想,很多時候任務由小組骨幹幫助其完成任務。

10、骨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開始時實施時,學習骨幹學生還十分積極,能很好完成任務,並且協助其它同學學習,但由於很多時候,得不到老師及時的肯定,協助同學的積極性慢慢削弱,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11、課堂紀律難控制。由於其學習的自主性、資源的開放性以及小組的交互活動,往往會出現各種討論聲、爭執聲甚至部分學生離開座位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情況,所以課堂秩序顯得亂,這時會出現部分學生混水摸魚,隨意走動、談局外話的情況。

最終建議:對於翻轉課堂的實踐因遵循循序漸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各科選取適當的知識點展開班級對比試驗,根據試驗結果調整翻轉課堂授課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實現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過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