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主題的演講稿7篇 "無私奉獻:內涵深刻的生命哲學"

來源:巧巧簡歷站 4.54K

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它不僅是一種人際關係的表現,更是一種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和擔當。在此,我們將探討奉獻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實現奉獻。

奉獻主題的演講稿7篇

第1篇

在巍巍的蘇鐵山下,高高的新莊山旁,奔騰不息的金沙江畔,可愛的白衣天使們在為創國優、迎冬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奉獻着,為創優出力,為西區爭輝,他們永不後悔。

白衣天使,多麼神聖;而護理事業,卻又是那麼平凡,那麼普通,平凡的似路邊的一棵無名的小草,普通的似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執着的我,仍選擇了護理工作。因為在那神聖的工作服裏,白色的燕尾帽裏,它所藴藏的是温情、是愛心、是責任……

為創優出力,為我們的平凡和在平凡中的敬業所感動。是的,我們這個職業頭頂上沒有耀眼的光環,但我們自打進了這個門,就一門心思撲在上面,因為我們的老師曾説,你們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記得那是去年的夏天,我們接到一例重度農藥中毒的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三分鐘,我們全科人員立即全力以赴奮力搶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洗胃、抽血、輸液、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監護儀、導尿、靜注阿託平、可拉明、洛貝林、腎上腺素等等,終於病人的生命體徵平穩了,一看錶我們已經連續工作了10個小時,當我們疲憊不堪的走出搶救室時,看到患者親人們感激的淚光,突然感覺所有的疲憊都化為烏有,畢竟最貴最美的是生命啊!這就是我們天使的愛,天使的愛被寫在一個平凡的故事裏,是天使的自豪,是天使的一種平凡的驕傲。

為創優出力,我們不求什麼,不為在工作上立不了頭功而苦惱,不為急救病人耗去我們的心神,耗去我們的休息時間而埋怨。只為小朋友叫我們“好阿姨”,老人們喚我們“親閨女”,一聲聲熱情的.呼喚,發自那温暖的心底,才是我們最大的安慰;更為在護理西區這片熱土而默默耕耘,為醫院爭光,更為西區這片生我養我的故土爭輝而無比榮幸!

為創優出力,我們孜孜以求,開拓進取,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克服種。種困難,利用有限的業餘時間不斷地充電。很多人都已在歷經拼搏後完成了專科、本科學業,有的正向更高目標邁進。我們用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能配合着一次次搶救和手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生命;我們用全新的護理理念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我們縱觀全局,知難而上,不懈追求,相信風雨之後一定是美麗的彩虹。

為創優出力,我們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星期天、節假日,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有喝彩,我們常常不能按時下班。我們失去了春日裏的花前月下,失去了冬夜裏的相互依偎,失去了與孩子的嬉戲玩耍。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我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就像魯迅先生所説的:“雖直覺漸漸瘦弱,但覺快樂。”

相信在南丁格爾精神感召下,二十一世紀會因我們護士姐妹而更精彩!使廣大老百姓真正滿意,使之成為西區“百姓滿意”的放心醫院!為創優出力,為西區爭輝,我們永不後悔!

奉獻主題的演講稿7篇

第2篇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時,已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時,卻仍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這就是獲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評為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科學家袁隆平。我是一個容易被感動得的人,當我用心去欣賞、去理解這一個個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禮,久久不能平靜,我為我們國家擁有這樣的優秀人物而自豪、而驕傲!

其實,在我們交大附中的校園內,令人感動的人和事又何止一個、十個,一件、十件。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學校、令人感動的羣體。我們有着一個個一身儒雅正氣,兩袖清風,身先士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着、感染着全校師生,運籌帷幄,為附中描繪了美好藍圖的學校各級領導;有着許多像黑永先、董偉良、王永祥、李會珍、陳國永、於志伶、孫麗華、楊曉宇、趙春雯、張淑嫻、逄明英等一位位老驥伏櫪,默默奉獻,用自己無聲的語言影響着每個青年老師和學子的老教師;有着許多像史曼麗、蔣雲貴、朱雁、杜來州、張傳敏、張躍進、潘安生等一批批年富力強,幹勁十足,承擔了更多教書育人重任、毫無怨言、踏實努力的中年教師;有着一代代朝氣蓬勃、滿腔熱情、謙虛謹慎、虛心好學的的青年教師;他們是春蠶、是蠟燭,樸實無華,默默吐絲奉獻,燃燒着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就是我們交大附中的脊樑。我們還有着一羣羣活波可愛、刻苦努力、素質全面的莘莘學子們,他們就是我們可愛的孩子,也正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事業。在交大附中,老師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時時感動着我,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時時感動着我,一心為了工作、為了附中、為了學生任勞任怨的精神時時感動着我。學生們文明的談吐、尊師的風度、刻苦上進、多才多藝的品質同樣時時感動着我、感染着我、影響着我。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交大附中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惟勤耕耘”這是交大附中老師愛崗敬業精神的自然流露。“志篤心紅,風華正茂,創新活潑”這是交大附中莘莘學子的世紀宣言。

我是附中的一員。在附中這所精英薈萃的學校裏,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教師。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沒有嫻熟的教學技術,沒有引以為榮的教學實績。但是我有感動、我有愛。愛促使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汲取新的新的知識力量,好為一個個可愛的孩子指引正確的方向;感動促使我不斷地發奮努力、開拓創新,好為我們附中做出更大的奉獻。我要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淵博的知識功底和自如駕馭課堂的瀟灑;我要向品格高尚、師風優良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灑脱;我要向愛生如子、教生如子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博大的愛心、寬廣的胸懷。有人説,教師的職業就是一種良心職業。是的,只有我們真正做教師的人才能體會到,教師工作不能用簡單的時間和量來衡量,一個個學生佔據你的不只是時間還有你的思想和靈魂。你面對的不只是一名學生,而是他的整個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長環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們的學習還有他們的精神與靈魂。

在附中這塊育人的天地和沃土中,我時時被感動着、認真地學習着、努力地奉獻着。在這裏,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崗敬業、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無私奉獻,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任勞任怨,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一絲不苟,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喜愛學生。到了附中,我才體會到什麼是魂牽夢繞,多少次半夜醒來,夢境中全是學生;到了附中,我才體會到了什麼是學生在老師心中的分量,在我們老師的交談中,無論以什麼話題開始,最後都會以學生的話題而結束。學生是老師頭頂的一片天,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天塌下來。

為了學生,為了學校,為了自己,我願意奉獻自己畢生的力量。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就甘當採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丁;如果我的學生是衞星,我一定當好把他們送上萬裏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學生是火箭,我一定當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頂着他們踏上輝煌的前程!

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我驕傲,因為我是一名交大附中的教師;我追求,因為我的事業是教育;我奉獻,因為我們改造的是人類的靈魂。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時代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朋友們,憑着歲月賜給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的雙手吧!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共同創造我們附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各位評委,謝謝大家!

第3篇

爭奇鬥豔的百花踏着節拍掀起熱鬧的五月,生機盎然的春意鋪滿了廣袤大地,窗外的鳥兒唧唧喳喳叫個不停,花兒草兒隨風搖曳,香氣四溢,而窗內滿目可見的,是身穿白大褂的天使們忙碌的身影,她們正穿梭於每一個病房觀察病情,正全神貫注的為病人打着點滴,正焦急認真地拯救着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就這樣,在窗外的一片翠綠清香中,在窗內辛勤忙碌和藥水味中,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節日---國際護士節。

小時候我的體質差,總是上醫院,對於小孩子來説醫院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地方,因為那裏有可怕的針頭,有難聞的的藥味兒,但是,我卻深深的喜歡上了那裏的天使們,以致於大學聯考後我義無顧的選擇了護士專業,她們會在我打針時給予我温柔地安慰,或講個故事或和我聊天來轉移注意力,我堅信她們就是電視裏所説的仙女姐姐。我喜歡看到護士們那明麗温暖的笑容,和她們那身白色衣掛,我覺得那是偉大神聖的衣服。在學校裏我的老師曾説。只要你穿上了這身衣服你就選擇了奉獻,在護理崗位上的每一天、每一秒,我都被深深的感動着:愛與被愛、奉獻與快樂,都是我生命中最華彩的樂章,每一個音符都伴隨着我的熱血擊打我澎湃的`胸膛。

記得我剛進入醫院工作的第一天,我正拿着書走在去護辦室的路上,正在感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的時候,只聽一疊疊倉促的聲音:“快快快三房12室,右心衰竭”我先是一愣,然後迅速的扔掉書推起搶救車,在心裏一遍遍念着“要穩穩穩”,迅速趕過來的護士接過搶救車,立刻給老人建立靜脈通路進行心肺復甦的救治。我看着他們忙的焦頭爛額,為拯救垂危的生命,為履行着自己的職責,為實現南丁格爾的諾言,突然我感覺到這一切似乎很熟悉,但內心有種無力感,因為我現在還只是天使裏面的菜鳥。我還需要學習更多經歷更多。

我們的職業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白衣天使,僅僅四個字,卻給予我們最崇高的讚美,醫院裏充斥的是病痛,死亡,我們會用自己最高的職業素養,用一顆奉獻生命的心,踐行我們的諾言。即使會很忙碌,即使整天都是聞着藥水味,即使要承受更多壓力,即使,,,,,但我相信我會堅持我的夢想,在每天收穫感動,學會感恩,為自己為生命的努力感到自豪,選擇這個職業我將今生無悔。

第4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一種博大的愛。

幫助是春天的雨,當你焦渴時,為你滋潤心田;幫助是夏天的風,當你酷熱時,為你送來清涼;幫助是秋天的菊,當你孤獨時,為你默默開放;幫助是冬天的火,當你寒冷時為你帶來温暖。

這是一種叫做奉獻的博大的愛。什麼是奉獻?奉獻就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它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藴含着不同的層次;既表現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也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整天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老師是辛勞的、是可敬的、更是偉大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的最真實的寫照。他們用澎湃的激情,耕耘着温馨的田野;用執着的熱情,開墾着冷漠的荒原。他們把愚昧變成文明,讓愁眉化作笑顏。老師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於傳授我們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在於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無私奉獻的做人的典範。但又是什麼造就了老師無私奉獻的形象呢?是老師對學生的濃濃的`愛啊!他們的愛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高尚的愛;他們的愛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的愛;他們的愛一種神聖的愛。正是這份愛,才使得千百萬莘莘學子踏上了成功的彼岸。

除了老師,還有一些人深深地愛着我們,那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父母。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同時也是最辛苦的人。他們白天在外辛勤的工作,只為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等到傍晚,當他們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時,卻還要強打起精神指導我們學習。當我們心情不好時,父母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我們談心;當我們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時,父母會想方設法的滿足我們;當我們生病時,父母會不顧一切的拋下手頭的工作,悉心地照顧我們。父母是這樣的愛我們,他們要我們回報了嗎?沒有,他們一心只希望我們過得幸福快樂。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我們,他們是多麼的無私啊!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奧運會成功的在我國召開了,這是件舉國歡慶的大喜事。但有一個地方例外。在5月12日下午2點28分,那裏發生了里氏8。0級的地震,那個地方叫汶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立即引起了世界各界的關注。所有的中國人都為之振撼,紛紛慷慨解囊,獻出自己的愛心,儘自已的一點綿薄之力為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提供一點應有的幫助。無數官兵冒着餘震的危險,奮鬥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他們幾天幾夜都沒能閤眼,他們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拯救生命。這是種多麼偉大的奉獻啊!它是由13億中國人的愛共同凝結而成的無私的奉獻啊!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是奉獻的基石,一個班集體中如果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心,那麼這個集體中就充滿了濃濃的團隊精神;如果在運動場上大家都盡其所能,那麼整個集體就能做到最好;如果同學之間消除隔閡,互相幫助,那麼這個集體必將是優秀的。人並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歡樂;對人來説,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生命因奉獻而變得美麗。我們的生命之歌,因奉獻而動聽;我們的生命之河,因奉獻而澎湃;我們的生命之光,因奉獻而閃亮;我們的生命之詩,因奉獻而流光溢彩。選擇陽光,高山會擁有綠色;選擇寬容,社會會擁有和諧;選擇奉獻,我們會擁有輝煌的明天!

第5篇

時鐘滴答,日曆一天撕去一張。在茫茫的人海里,我們走着人生的旅程。有時勤奮,有時懶散,有時快樂,有時鬱悶。喜劇,悲劇,就在這人生的舞台上交替上演着。

人生如大海,無所不包。真正的人生,無人能一語涵蓋,它錯綜複雜。但人生有一個鐵的規律:擁有對某種事物崇高的愛,將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有用的人。

一個初冬的夜晚,我乘車從市裏往我所在那座城市趕,車出市區沒多久,上來一對母女,女孩五、六歲光景,母親牽着她的手,掃視了一下車廂,便坐在靠近車尾的座位上。沒多久,母女倆鬧出了動靜。先是售票員高喊:“塑料袋,快點,快點。”她迅捷地從司機旁邊扯出幾個塑料袋來,跌跌撞撞地跑過來,把塑料袋塞給了母女倆。很快,車廂裏便飄散着食物酸腐的`味道——母女倆暈車,並開始嘔吐了。

這是一輛全封閉的客車,沒有窗户可開。售票員嘴裏嘟囔着,“咣咚”一聲,就把車後部的天窗推開了,霎時間一股涼氣灌了進來。車後的一些乘客都紛紛擠到前邊去,坐着沒動的除了我,那母女倆,一個學生摸樣的男孩和他的母親。男孩的媽媽關切地問:“兒子,你冷嗎?”兒子搖搖頭説:“不冷。”“真的不冷?”“不冷,真的。”

車繼續前行。車窗外,暮色四起,兩旁的建築已變得模糊,人們能感受到的除了“呼呼”的風聲外,什麼都沒有。這時候男孩媽媽的話語打破了車內的寧靜,“兒子,冷嗎?要不,媽媽把天窗關上。”“媽媽,我不冷,這樣涼快呢。”兒子的話很小聲,説完還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單衣扔在一邊。

到達小城後,已是華燈初上。大家開始收拾行旅準備下車,就在這時,我發現男孩一把抓起單衣,迅速裹在身上。下車後,男孩的媽媽嘮叨起來;“你不是説不冷嗎?我説關上天窗的,你還説不用,看你現在凍成這樣。”她一邊説,一邊埋下頭給兒子繫好衣釦,男孩規規矩矩地站在母親面前,對她説道:“媽媽,我是想那暈車的母女倆肯定比我受點兒冷更難受,所以,我冷,但我不想説出來……”

年輕的時候,我們追求的是知識和理想。中年的時候,我們追求的是事業的成功與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愛的存在,學會了愛,才能懂得奉獻愛。在人生的道路,讓我們的愛縱橫馳騁吧。

第6篇

大家上午好!我叫胡江,來自巷子口鎮中心國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大山深處的風景》。

有這樣一座山,它在寧鄉西部山區巷子口鎮最偏遠的地方,山峯高聳,山澗深幽,道路崎嶇,交通閉塞;山上有這樣一所學校,巴掌大的操場,杉木做成的旗杆,參差不齊的課桌,鏽跡斑斑的鐵鈴。學校裏有這樣一位老師,他一人一校,堅持執教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一萬多個日子裏,他為山區600多名孩子開啟了智慧之門和成功之路。他就是長沙十大魅力教師之一,寧鄉縣巷子口鎮檀樹國小的陳宋瑜老師!

陳老師在檀樹坳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當地流傳一句民謠:“檀樹校不倒,陳宋瑜不走。”是什麼讓他忍受孤獨、是什麼讓他長久堅持、又是什麼讓他堅定不移呢?那是他對教育的痴迷、對學生的痴愛和對大山的痴情。

陳老師痴迷於教育,為了培育好山區的孩子,他盡最大的能力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養。最初他是一位地道的民辦教師,但他十分好學。從教開始,他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了當時溈山區的中函班學習。每週星期天,天不亮,他就拎着手電筒,一路小跑10多公里去鎮上學習。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至今仍然堅持一邊工作一邊自學,學習筆記足有兩尺多高。同時,他把學到的有關理論知識運用於教學實踐,並不斷總結提高。他的《山區複式教學法》等教學經驗倍受好評。他已經把閲讀、把反思、把實踐當作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

陳老師痴愛他的學生,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必説他放棄調動的機會留守大山;也不必説他天天到山路上去接送孩子,單單是他肩頭那根磨光的`扁擔就足以令人感動。為了節約經費,每個學期開學他都會挑書上山。1997年正月開學的前一天,他像往年一樣挑書上山。走到半山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加雪。絕對不能讓書淋濕!陳老師只有這樣一個念頭。可是周圍又無處可躲,如何是好呢?為了使書本不被淋濕,保證明天孩子們能領到心愛的書本,陳老師毅然脱下兩層外衣遮住書本,硬着頭皮挑書上山。天上雨淋雪灑、身上冷汗直冒、腳下路面濕滑,他艱難地一步步往前挪,終於把書本挑回了學校。就是這樣一個為省20塊錢運輸費而自己挑書上山的老師,卻先後為42名學生繳納學雜費8800多元,先後將38名邊遠的學生帶到家中免費餐宿。歲月悠悠,他的身軀已不再挺拔;山道彎彎,他的步伐已不再矯健,但愛心之葉依然長滿希望的枝頭,生命之根依舊緊扎大山的深處。

陳老師痴情於大山,把他的這輩子都奉獻給了大山的教育。1977年,他主動請纓到無人敢去的檀樹國小任教。面對老村長懇切的目光,陳老師斬釘截鐵地説:“我幹!”。這一干就是一輩子。現在,陳老師的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妻子也在縣城帶外孫,但他還是捨棄不了大山中的學子,割捨不下對大山的情結。他希望山上的孩子能擁有一個快樂、安定的童年,能接受到像山下孩子一樣的教育,能像山下孩子一樣擁有美好的未來。他告訴村民:“如果我下山了,可能沒有老師樂意進山,來了也不一定能安心幹好,我一定得留下來,因為只有我才最適合這裏啊。”三十年前他説“我幹”!三十年後他説“我留”。三十多年裏,他由英俊的青年變成了憔悴的老人;三十多年裏他教出了600多學生,90多名大學生,40歲以下的村民大部分都是他的學生。他值了!

感動於陳老師的故事,感動於他的精神,去年的一個週末我去了檀樹國小。週末的學校是寂靜的,陳老師不在學校。我透過玻璃往教室裏望:高低不一的幾張桌子擺得整整齊齊,剝落的黑板邊寫着勵志名言。我想像着陳老師把挑上來的書慎重的發給學生的情景,感動漸漸蔓延在我的臉龐。下山的時候,我慢慢地走,心裏默唸着:三十年、三十年、三十年啊!感歎之餘,也不禁笑自己當初考老師時,還在為來一個五年的合同而猶豫,相比陳老師是多麼的卑微啊!下山了,我回首,深情望着那已視角模糊的學校,感覺那是一處獨特的風景,風景中我彷彿看到了陳老師瘦削的肩膀、平靜的臉龐和堅毅的表情。陳老師,您是大山亮麗的風景,也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

第7篇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白鴿奉獻給藍天 ,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聽着優美的歌,我不禁想到了那些為祖國捐軀的戰士,那些為別人而奉獻自己一切的人………

那是個偏遠的山區,有一條河橫在村莊和國小校之間。每逢下雨,河水上漲,孩子們就無法自己渡河,一個男教師主動擔任送孩子渡河的任務。他艱難地揹着每一個孩子過河,用自己的背搭起一個堅實的人橋。男教師因此受到表彰,升職調走。繼任的是一位柔弱的姑娘。孩子們在雨天又沒法過河了。家長們只得去學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女教師因此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永久的橋。她奔波於政府的各部門之間,費盡口舌,甚至自己掏錢送禮,請客。在她長期不懈的努力下,一座鐵橋連接了河的兩岸,孩子們再不必為過河而擔心。女教師沒有因此得到提升,她在那個國小裏默默耕耘了一輩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我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在默默的奉獻,只是他們沒有要求回報,所以沒有人認真的去體會他們的奉獻,也沒有人去覺察其中所包含的愛心,這就註定了奉獻者一生的平凡。我想,很多人會為女教師而感到不平:她付出那麼多,為什麼沒有回報?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不僅僅因為無私付出的人很多,更主要的是,我相信,那位女教師並無怨言,反而我感覺她活得很充實,很快樂,當她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橋的時候,她的心裏只想到那是她的責任,只想到為孩子們去做點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因為奉獻,她得到了快樂。看着孩子們過橋時輕快的身影,看到家長們放心的笑容,她擁有的是最真實的快樂和滿足。至於,有的人還為她在山村工作一輩子而感到不平。我想説,不要用我們自私的思考方式判斷她的生活,當她有願望成為一名山村教師,當她紮根在那片貧瘠的土地,當她選擇無私奉獻,盡職的`工作,當她決定用自己的生命,擦亮那一雙雙稚嫩的眼睛的時候,她已明確了快樂的意義,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用一生的時間,換取山村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就是她的理想和心願!

最大的幸福是莫過於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也許我們都應該像著名的法國作家蒙田説:“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