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培培訓總結7篇 國培培訓:全面總結,成就卓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3W

本文介紹了關於國培培訓的總結。國培培訓是一項重要的培訓計劃,旨在提升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通過系統的課程安排和實踐環節,國培培訓為參與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發展機會。本文將總結培訓內容、效果和參與者的感受,以期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關於國培培訓總結7篇 國培培訓:全面總結,成就卓越

第1篇

認真學習了關於《課堂觀察和教師成長》一課,看完後覺得自己以前所認為的課堂觀察的概念怎麼那麼膚淺。通過這次學習,我先是知道了學校為什麼要進行聽課評課了, 首先,這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教學研究的本質在於追求更合理的教學實踐。教師在教學中,對某一教學現象,如:課堂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並實施在自己教學活動中,得以驗證,以形成對現象的新的理解和鑑賞。這不僅有助於改善教學實踐上的不足,而且有助於教師間教學研究氛圍的形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其次,有利於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換。當代教師職業要求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而研究型教師就體現在他的教學研究和反思上。 作為一個新教師,看來我還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很多,也要通過多去進行課堂觀察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關於國培培訓總結7篇 國培培訓:全面總結,成就卓越 第2張

第2篇

時光飛逝,轉眼間,20xx國培即將落下她那華麗魅惑的大幕。在這即將灑淚離別的時刻,回眸那六十天的温馨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次荊楚理工學院之行,可謂收穫頗豐。思想得到啟迪,能力得到提升,觀念得到更新,視野得到開闊……

讀應是語文教學的主幹,想象,思維,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是附着在這一主幹上的,是融合於其中的。

課堂是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並順着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例如一位語文教師在教一節關於"魚"的課時,突然有一位學生起來問"老師,如何辨認魚的公母呢?"教師先是一愣,但接着就很好地處理了這個細節,她説:"這位同學所提的問題連老師都沒想到,但我想魚的公母對研究魚是重要的。這個問題留作我們以後去做專門研究。這位同學善於思考,能提出問題,我們大家都應該向他學習。咱們接下去繼續討論……"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繫,而不應囿於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什麼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最後,教師要儘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麼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麼辦"了。

在美國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很在意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美國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鬆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我以為: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應該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並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蒐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於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並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面向生活的教學內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語文教學的內容應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誌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瞭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應成為語文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準則。

要否定“教師為中心”,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流於形式,又放棄教師主導作用的狀況出現。前提是尊重主體、相信主體,落實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助於把學生的主體性引向正確軌道。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應削弱應加強。一味的讓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談感受,教師很少引導、點撥的做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偏頗了,不及時導向,甚至推波助瀾的做法(如,用“經濟效益”的觀點,肯定小猴子丟掉玉米摘桃子,丟掉桃子抱西瓜,丟掉西瓜追小兔。而課文的主旨是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持之以恆才能成功),都是放棄教師主導作用的較為極端的例子。我們既反對“老師牽着學生走”,又反對“老師跟着學生走”,要在與學生共同學習、平等對話中因勢利導(包括啟發、點撥甚至講解),在教學相長中實現教學目標。

要否定“課本為中心”不應把教科書適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教科書仍然是教學的重要憑藉。要用好教科書,落實教材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要適當引進相關課程資源,重視學科間的聯繫,做得好,會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促進語文學習。更要用好教科書,憑藉教材培養各項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警惕出現課文還沒怎麼研讀就把教材甩在一邊,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內容(包括濫用多媒體)或花樣翻新地過多安排與語文學習關係不大的活動的做法。用好教科書,可以落實課程標準的基本目標,做到“下要保底”,可謂雪中送炭,這一步首先要做到;美國流行一句話,讓老師回到黑板上來。在這個基礎上,適當的引進必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多學一些,學得更好一點。做到“上不封頂”,可謂錦上添花。加上我們的國情決定了,一些地區和學校不同程度缺乏引進課程資源的條件,因此,第一位的,是鼓勵老師們用好教科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課改呼喚返樸歸真的教學。

要否定“課堂為中心”,反對把師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室裏,語文教學要由封閉走向開放,但課堂教學仍然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首先,我們要大力研究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在課室裏上出開放的語文課,要做到實而活,省時高效。我們還要探索在自然、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新路子。特別是加強課外自主識字的引導,課外閲讀以及課外練筆的指導,逐步實現課程教學、課外活動、綜合性學習的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語文教育的結合,形成語文教育的合力,提高母語教學的水平。達爾文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德國萊因蘭——法耳茨州教育部提出了“學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有的老師把“學法指導”理解成“教授方法”,先提出一種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學生按照規定的學習程序一步一步學習課文,這些老師期望學生在這種按部就班的學習過程中快速掌握學習方法。在大量閲讀與寫作過程中,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有的老師把“學法指導”固定為機械的模式,例如“一圈二劃三想”、“一邊讀一邊想”,成為了一種口號。

名師有太多的光環,太多的豔羨,太多的瀟灑,課堂有詩一樣韻味,水一樣的流暢,有激情,有思辨,有幽默,有感動。名師的課總能給你一些震撼,一些思考,一些靈感,一些觸動。無論是否出於功利,便有了很多人想當名師。我們的教壇如果名師越來越多,教學改革自然就有了希望,語文教學大概也就少了太多的批評和指責。但遺憾的是有的老師是在模仿名師之形,而沒有得名師之神。這些老師在課堂上作瀟灑狀,課也是大開大合,頗有大家風範。但細推敲,卻與真正的名師的教學相去甚遠。反思一下,主要是缺少了名師的內涵。內涵是什麼?首先是對教育的真愛,那不是模仿,而是出於對語文的摯愛,出於對作品的尊重,出於對學生深厚而真實的愛。為什麼名師雖是異地上課,但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在不經意中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和學生融成一體。這除了教師教學設計的高明之外,更主要的是對學生的真愛。而這樣的愛,學生很容易就感覺到了。其次是名師們多年來的積澱構築的淵博的知識和厚實的文化底藴。我們看到的名師風采其實只是他語文功底的一個小角而已。如同一座冰山,真正巨大的是潛在水下的部分,而這一部分常常被人忽視。多少個不眠之夜的反覆琢磨,多少個業餘時間的苦讀鑽研,多少篇詩詞歌賦的吸收消化,多少次教學嘗試的打磨改進,才使一個個普通的教師走向成熟,擁抱成功。有一位成功的教師,當有人問及他用了多少時間備課時,他説可以説是十五分鐘,也可以説是一輩子。用在這一節課的時間的確只有十幾分鍾,但我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教學靈感以及對教學現場的把握,對學生的瞭解等等卻是我一輩子思考與研究的成果。要成為名師固然是好事,但千萬別忘了,一個名師的成長是多麼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如果沒有這樣一個理性的認識,可能就會在急功近利的驅使下誤入歧途。最後,我想説,名師的成長是需要一個較為理想的環境的。這個環境不一定就是優越的工作條件,而是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一個民主的氛圍,學術的平台,競爭的機制,文化的味道,互助的和諧的生活空間。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更容易出現特別突出的人才。我認為,青年教師應追求名師背後深厚的語文功底,追求名師關注學生心靈,關愛每個學生的胸懷,追求名師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和堅定,治學的嚴謹和生命的創新。是不是要爭作名師卻也未必。正像有人所説的,名師應在我們心中,在日常的教學中創造屬於自己風格的課堂,(

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葉老説:“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需美讀。”著名特級教師錢正權也説:“在強調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時候不要忘了文本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我想,面對語文課本中一篇篇經典範文,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地讀,認真反覆地讀。真正做到基於“學好教材”上的“超越”。

一直以來,似乎不把課文的字字句句琢磨個底兒熟,一篇課文就不能算學透學好。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女兒問他父親灰溜溜怎麼解釋。父親想了一會,問女兒幹嘛要解釋這個詞,女兒説是老師佈置的作業。父親問女兒,這個詞會用嗎?女兒很得意的馬上造了個句子。父親就説,會用就可以了,解釋是沒有必要的就像解釋“饅頭”這個詞一樣沒必要。女兒不滿意了,直嘲笑父親連國小的知識都不懂。看完這樣的故事也許很多老師會和我一樣覺的好笑,並自信的認為我們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但仔細透析一下,我們的課堂上沒有這樣類似的故事一次次產生嗎?比如,淡雅我們解釋為清淡而雅緻,嚴厲我們解釋為嚴肅。這些的解釋是在幫助學生理解,還是把他們從一個迷惑指引向另一個迷惑中呢?進一步的去想,以這種資料加講解的學習方式,學生就算弄懂了詞語的意思,又怎能為他們的語言增光添彩呢?“語文是實踐中的工具。失去了實踐,語文只剩下空洞的外衣。”葉聖陶老人如是説。一個人要想學會游泳,必須下水。

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遊》,一段讓人警醒的文字跳入了我的視線:

教學三十年來,一個最大的遺憾就是我對語文的規律認識的太晚。如果三十年前我就認識到學習語文的規律,那麼——我一定擯棄煩瑣的內容學習,重視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多讀,多背,多寫。

我會從低年級起,讓學生練習作文,從生活中感知作文。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寫他們的所見,所思,所感。

第3篇

今年秋季學期,我參加了“國培”,學到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知識,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着實很辛苦。經過三個月的鏖戰,終於在這個極端寒冷的日子裏將你送走,臨走的的那一幕,我突然間的覺得有些依依不捨。希望我們還有再見的機會!

我把本次國培培訓作為一件重要的大事來對待。每天都堅持上網學習、寫作業、發表評論,也可在網上直接聆聽專家講座,討論交流,互動效果好。

通過這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以生為本,求真務實,學生自主選擇、自主研讀,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致力於學生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創建真正育人樂園。本次參加的“國培計劃”的遠程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尤在課堂觀察方面學到了方法。

感謝“國培”培訓,讓我通過培訓,收穫不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用上這些好的思想和方法,我真心感謝本次培訓。

第4篇

10月16日至10月31日,我參加“國培”計劃教師全員培訓的學習。這次培訓主要從六個專題進行,分別是:

6、實踐與綜合應用,另外還加上啟動儀式、專家講座和後續研修幾個內容。短短半月中,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努力用新知識來提高自己。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有了質的飛躍。現簡要總結如下:

整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專家們的解惑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和急需的領域,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可以説是“人心所向”。在培訓過程當中,我們每一位參訓的教師都流露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我認為,保持這種心態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數學國培培訓總結範文數學國培培訓總結範文 。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活到老,學到老,知識也有保質期”、“教師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動的水”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骨幹教師都有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那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實施新課程中會不自覺地走上老路。新課程標準出台後,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體系打亂了,熟悉的內容不見了,造成許多的不適應,教師因此對課程改革產生了牴觸情緒,這種牴觸情緒我也有過,所幸沒有持續很久。在這次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數學國培培訓。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活的。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學生知識的廣泛化,作為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名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我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經常問問自己。而這次專家給了我明確的'回答。今後,我們教師必須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這次的培訓無疑給我們一次頭腦風暴。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多聯繫生活,多創設情境,多動手操作,注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課堂才有實效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講座中專家也講到,教師要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從情境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同時還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重視實踐活動的應用。

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做好後續研修,在實踐、學習中不斷進步。

第5篇

很榮幸參加了本次甘肅省農村中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國培計劃”遠程培訓,讓我們聆聽眾多專家、學者乃至國內的學術界權威人士對教師職業道德標準、班主任工作、教師專業成長和教材課標修訂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憑心而論,在我們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培訓的機會是很少的,在我看來,參加英語培訓學習,這既是教育發展形勢的新要求,更是對教師提升教學工作能力、提高業務素質、增強工作後勁的必經之路。這次網絡遠程培訓雖然時間很短暫,但卻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電機會。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穫頗豐! 一、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除了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廣泛吸收各種知識,科學、文學、藝術、思想等都要有所瞭解,特別應關注重大的國內外新聞、身邊的人和事。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高尚師德和修養,高尚的使命感、責任感,堅持正義的勇氣,較高的教育素質。教師用豐富的知識和語言、通過自己的行為示範、通過對學生公正無私的愛去吸引和感染學生,學生尊重老師,崇拜老師,因喜歡老師而樂於學習,這必將提高課堂效率。

二、反覆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

我要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英語教學的規律,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三、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四、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 五、逐步更新教學方法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受益頗多。從網上的'經驗交流中,我看到了在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學到了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師們積極創新的意識;從教授的講座中,我領略了英語最前沿的理論,學習了教學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進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怎樣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通過本次學習活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教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相關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還必須學習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教學策略,研究如何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通過英語課程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

雖然網絡培訓結束了,但是,作為教師的提高學習永遠不會結束!相反,這是繼續教育一個新的起點,希望今後能夠多參加類似的培訓。我將要針對本次培訓認真做好反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中所學習到的相關教學實踐與研究活動,把我們在國培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第6篇

從接到國培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如同洶湧澎湃的江水,久久不能平靜。國培在我的心中無比神聖和光榮,是我多年以來一直夢寐以求想要實現的。沒有想到,在20xx年的冬天,這個美麗的夢想真的變成了現實。尤其是當看到本次國小數學骨幹教師班的培訓院校定在了全國知名的師範類院校東北師大,更讓我覺得親切和激動。

11月23日,我來到了同我的家鄉哈爾濱僅兩個小時火車路程的長春,這是一個我並不陌生的城市,幾乎每次出門往南走,都要經過這裏。之前也曾兩次來到長影感受電影的魅力。而這次,感覺卻不同,此時的我,是滿載着對先進理念的熱切渴求,滿載着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滿載着家鄉各位領導的殷切期望,滿載着同志們的親切關懷而來的。培訓內容是什麼?採取怎樣的形式?哪位專家會來給我們講座?班裏的同學們都是什麼樣子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把我的腦袋塞得滿滿的。

培訓伊始,通過緣聚東師,認識你我他這個環節,我認識了

國培三班的所有同學們,他們來自全國不同的城市,各種方言口音在我聽來都是那樣親切,同學們一邊介紹着自己和家鄉,一邊回答着抽到的紙條上的問題,教室內不斷響起笑聲和掌聲。接下來的培訓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全國知名的專家親臨現場給我們講座指導,交流互動,他們學識淵博,親切和藹,每一場都極其認真的站在前面為學員認真細緻的講解,下課的時候還要和學員們一起交流,真的非常辛苦。李曉梅、饒從滿、孫曉天、馬雲鵬、高枝國這些平時只能在書中看到的鉛印的名字,如今卻夢幻般的站在我的面前,如此耐心、敬業的給予我們豐盛的精神大餐,敬佩的同時,心中情不自禁的湧出濃濃的感動。聆聽着專家們的講座,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思維也被充分激活了,對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審視角度也發生了變化,個人專業化成長的瓶頸也彷彿變得不再是問題了。聽了李曉梅老師對四基四能和孫曉天老師對20xx版課標的深入理解,我心中對課標及四基四能的感受更加真切了,原本頭腦中還模模糊糊的印象逐漸清晰起來。,使我受益匪淺。自從20xx版新課標頒佈以來,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切身感受到了數學課標發生的較大的變化,如何能把課標中要求的四基、四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落實的更有實效,這是所有一線教師最關注的問題。我們的數學課,不僅僅要教會孩子基本的知識,基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感受基本的數學思想和積累一些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學習優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真正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序、可持續的培養。

為了使我們的培訓更加有實效,更加豐富多彩,東北師大的孟部長和梅院長除了安排這些卓越的專家現場指導,還為我們提供了觀課議課、參觀東師附小、觀摩名師課堂等培訓活動,使我們的培訓更具靈活性和實效性,班級內的骨幹教師代表為我們呈現了三節不同的研討課,全班學員針對課例進行客觀,有針對性的點評,使每位成員的思考都在交流中碰撞,在研討中提升。走進東師附小,寬敞明亮的教學樓,設施齊全的各學科管室,開放式的教室管理,完善的評價及宣傳展板,多才多藝開朗快樂的孩子們都給我們每位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們的頭腦中湧現出了能夠運用到自己平常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策略。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如何能讓自己的職業生命更具活力?如何能讓我們的孩子學得更快樂?如何改變現狀培養更多優質的創新型人才?如何合理的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如何儘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教育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國培的這幾天紛紛從我的腦海中蹦出來,這次國培,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收穫的不僅僅是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更寶貴的是對自己思維的激活和對自己職業生命的重新審視。34歲的我,已經是一名擁有中學高級職稱的優秀教師,面對平日裏繁重的工作,自己也曾產生過倦怠情緒,也曾放慢自己前行的腳步,但是經歷了此次國培的我,如同被喚醒的豹子,徹底更新了原本陳腐的思想和倦怠情緒,對自己的個人發展和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規劃,擺在我們面前的路,佈滿荊棘卻充滿光明,我堅定的相信,只要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有意識、有信心、有熱情,把這些正能量都充分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不斷反思,不斷進步,中國的教育應該是充滿希望的。

回首十天的國培,心中總會在不經意間湧上絲絲的感動。感動於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精心的安排和照顧,感動於專家們的敬業和博學,感動於學友們的勤奮和鑽研,感動於來自天南海北的各位朋友的真摯和爽快。十天的共同學習,我們參加此次國培的所有學員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學習着、交流着、思考着、回味着,相信那印在紫紅色袋子上“一次東師行,一生東師情!”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這份真摯的情意,這次難得的學習經歷,不但是我人生旅途中一份最珍貴最難忘的回憶,更是我今後努力前行的動力,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為培養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感謝國培!感謝東師!我的生命一定會因為你們的經過而變得更加精彩!

第7篇

不知不覺地參與“國培”學習,回想這段時間的學習,越聆聽越覺得專家講的精彩,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不足。非常感謝教育部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讓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能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讓我有機會繼續充實和完善自己,使我們每個老師都有機會去感知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動向,進而有機會改進和更新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教學經驗以提高教學質量。

國培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改變,也有理論上的提高。讓我對新課程改革後的國小音樂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總的來説,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在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2)教學中的引導者。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是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指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是一種激勵,當學生退卻時,教師不是拖着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3)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感知、參與、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控教學方向,照顧差異,發現

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從頭腦中認識到踐行的重要性;其次根據學科特點,在課堂中逐步踐行、反思、調整形成自己的方法;再次,努力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底藴,爭取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最後,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以兩個教學干預因素為原則學生能自己習得的堅決不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學案,課堂上努力引導學生暴露相異構想,並關注、引導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國培培訓總結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一線的老師,我們的任務是詮釋藝術的內涵,解讀藝術的精華,簡單的呈現適合學生的接受,現代教師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學生的心理成長,對心靈的.塑造和對素質教育的完美體現,完美結合。教育要以人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們的愛心,一切從心從真出發,我相信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過了知識本身,超過了音符本身,超過了普通的教與學的單調形式,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唱2首歌、跳2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什麼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確認識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畢竟音樂是聽賞藝術,聽賞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這些是一個重要不可分割的體系。國小的音樂教育尤其重要。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啟蒙就在這個重要的階段,應時刻加深自我認識,設計創新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給了我們教改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我們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生物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我們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把原來的“教教材”變為“用教材教”。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

總而言之,學到的東西很多,要想表達的很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音樂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