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説課稿7篇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學精華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2W

本文是針對幼兒園大班語言課的一份説課稿,主要介紹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等方面,旨在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語言説課稿7篇

第1篇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故事欣賞活動《小松鼠訪友》。

?小松鼠訪友》這個活動節選自鳳凰康軒教材大班上學期語言領域《好鄰居》主題教育活動中的一個活動內容,體裁是看圖説話。講述的主要內容是小松鼠去訪友,途中被小河、山坡阻擋了去路,因此不斷向人請教,並在請教別人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疑惑。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觀察的過程中來發現問題,通過思考問題,以此進行解決。大班的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於大班幼兒的平均年齡在5歲左右,他們對事物及問題的認識處於典型的淺表認知階段(即只看到表面現象,看問題片面)。而《小松鼠訪友》這個活動恰恰就是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時,能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習從不同角度出發,瞭解別人的善意,並通過思考判斷能力的培養,瞭解不同事物標準的轉換方法,認識在誤解中尋求真相的重要性。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並將它與語言、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本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現有水平,特制定如下目標:

2、初步認讀漢字“深——淺”“遠——近”,並理解“深淺”“遠近”的相對關係,明白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差異。

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把理解“深淺”“遠近”的相對關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把明白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差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1、教學掛圖(4幅)、頭飾(4個)、信封偶(若干)、手偶1個(小松鼠)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為了真正起到引導者的作用,體現教師與孩子的交互主體性,採用的教法有:觀察法、談話法、思考法、分角色表演法、提問法。

1、活動導入:謎語開頭:“尖尖尾巴象老鼠,一身絨毛尾巴粗,愛在森林裏面住,愛吃松子愛上樹。”

師:我們今天來講一個關於小松鼠的故事,小朋友可要認真聽了!聽完之 後 老師可是有問題要問你們的!看看哪個小朋友的小耳朵最靈?

3、現在我問問小朋友,小馬和小螞蟻到底有沒有騙它啊?

師:為什麼我們説他們沒有騙它啊?好!現在呢老師做小松鼠,你們來做山羊伯伯好不好?(好)

(1)老師學小松鼠的聲音問:“山羊伯伯,小馬騙我,跟我説河水一點也不深,可是我差點淹死!”請幼兒扮演山羊伯伯回答小松鼠的問題。然後老師做一下總結。

(告訴幼兒深淺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是相對的,隨事物的本身而有所變化)

(2)老師再學小松鼠問:“那山羊伯伯小螞蟻跟我説到你家很遠,可是我剛剛跨過一個小土坡就到了!您説它有沒有騙我啊?”請幼兒回答。老師做點評並做總結!

4、教師做最後的總結:深淺遠近是相對的概念,並不是説一成不變的!所以,以後小朋友在説深淺遠近的時候要説上比較對象!比如,這麼長的路對我來説有點遠,這樣的小河對他來説並不深!

5、老師問:“你們覺得小松鼠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啊?”孩子自由回答。老師:“小松鼠是一個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只會聽別人説,自己不會考慮事情的小朋友!他不懂得説話做事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小朋友啊,我們能不能學小松鼠啊?(不能)所以我們的小朋友做事情要學會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做一個愛思考既聰明又智慧的好孩子!”

小結:遠近、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着相比較的事物而變化的。以後生活中無論小朋友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動腦筋多想辦法。

1、活動設計緊湊、合理,有利於孩子參與本次活動,活動中問題的設計一環扣一環,有助於幼兒理解圖中內容,小結的及時合理有助於幼兒掌握詞語的相對關係。

2、活動準備豐富、充足,方便幼兒講述,幼兒參與活動率高。

3、活動中能夠讓幼兒結合實際説一説“遠近”、“深淺”的相對關係,有助於幼兒理解“遠近”、“深淺”的相對關係,,真正體現了《綱要》精神,“充分使活動融入幼兒生活之中”。

幼兒園大班語言説課稿7篇

第2篇

1、理解圖畫書的內容,體驗鬥智鬥勇的故事情節,敢於想像和猜測。

2、在生活中,知道遇到危險時不害怕,不慌張,開動腦筋,想辦法逃脱。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我的幸運一天》,誰知道“幸運”是什麼意思?

2、師:從封面上看,你猜今天會是誰的幸運一天呢??

當小豬遇上狐狸猜一猜會是誰的幸運一天呢?為什麼(幼兒猜測)今天到底是誰的幸運一天呢?我們一起去森林裏看看。

(1)這下,聰明的.小豬會想什麼辦法不讓自己被送進烤箱呢?

(2)觀察“狐狸為小豬準備午餐”情節,提問:“狐狸在忙些什麼?”

(2)師:狐狸會想什麼辦法讓豬的肉變的更嫩一點呢?

小結:狐狸三次要吃掉小豬,可小豬三次都幸運的躲過了。

第3篇

導讀:此活動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活動中涉及語言、社會交往方面的內容。適合於大班幼兒,活動時間約35—40分鐘。在幼兒園的一些家園合作活動中,我們需要家長帶孩子注意觀察路上各種標誌。

幼兒意外傷害事故已經居幼兒死亡人數的首位,強化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於是,我們在大班開展了以《安全》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本教學活動就是來源於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標誌”。教學活動的直接目標是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預測故事可能發展,培養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表達的積極性。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比較連貫地進行講述小老鼠獲救的過程,理解並尊重別人的觀點。間接目標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標誌,提高安全意識。

此活動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活動中涉及語言、社會交往方面的內容。適合於大班幼兒,活動時間約35—40分鐘。在幼兒園的一些家園合作活動中,我們需要家長帶孩子注意觀察路上各種標誌。因為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相吻合。這是我選擇它作為內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動與我班幼兒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後我通過書籍上網等方式查閲了一些相關的資料,通過本班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動內容。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嘗試用恰當的詞語描述景物或狀態,並能用完整的語言預測故事發展的可能性。

2、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闡述小老鼠獲救的過程,理解並尊重別人的觀點。

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的,具體活動目標的積累便構成了近期教育目標、年齡階段目標乃至教育總目標。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以上制定的具體活動目標是為教育總目標服務的,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其中目標的制定也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目標註重全面性。(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

首先,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幼兒準備: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誌,如:交通標誌、安全標誌等

(一)遊戲《開汽車》進入活動場地,讓幼兒理解標誌的意思

沿路貼着常見的交通標誌,邊開邊提問:這塊標誌,是要告訴行人、車輛前方道路情況是怎樣的?

道路上有許多的交通標誌,是告訴行人、車輛前方道路的情況,小老鼠傑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標誌,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天天氣真好,藍藍的天空飄着白雲,這是一個旅遊的好季節,小老鼠傑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傑瑞看到路旁有一塊道路標誌,上面畫有︻,你們幫助小老鼠傑瑞想想,這個道路標誌的前方會出現什麼?

(1)小老鼠傑瑞繼續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橋,小老鼠傑瑞得意極了:它會怎樣説?

(2)這裏的風景實在太美麗了,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站在小橋上,會看到了什麼?(嘗試運用:清澈的河水、碧綠的草地等詞語描述想象中的景物)

(1)小老鼠傑瑞一邊唱着歌,一邊快步往前走,突然,只聽到“哎吆!”“撲通~”一聲,小老鼠傑瑞怎麼了?剛才那塊道路標誌是告訴行人前方有什麼?

(2)傑瑞摔得怎麼樣?(嘗試運用形容詞:鼻青眼腫、眼冒金星、頭暈眼花描述傑瑞摔後的狀態)

(3)掉進陷阱裏傑瑞懊悔極了,它心裏怎樣想?會怎樣做?

聽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我在講述故事時,適當的減慢了語速,這樣可以讓幼兒把字聽得更清楚,我在講的時候還適時的加上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作為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講一遍而要講多遍,這就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保證幼兒傾聽的積極性。

第4篇

本學期我們訂了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中班語言中的一則童話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對獨生子女自私、以“我”為中心的現象有較大的教育意義。但故事後半部分情節中船破了,海中動物勸大家離開這隻危險的船,可動物們感情深厚,誰也不願意離開誰,幸好最後把洞補上,才倖免於難。我覺得這一情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動腦筋,不能認死理。於是我緊扣《朋友船》這一主題對該故事進行改編,所編情節是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也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為幼兒創設的問題情境,適合大班的幼兒,故在大班組織了本次教學活動。

1、注意兒童獲得經驗的原則。設計時,我先考慮到幼兒已經獲得的經驗。前幾個星期,幼兒學過了律動《小木匠》,對木工工具及勞動有了初步的瞭解。還有一次美工區中,一幼兒畫了一隻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我作過簡單的介紹。通過活動,豐富詞彙,拓展幼兒作帆的材料等知識,這些都是建立在幼兒已經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原有經驗和新的內容會引發幼兒較強烈的學習興趣。

2、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相互滲透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吸收的主要是語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與語言有關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綱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所以在設計活動時,除了語言,還有音樂、動作、科學等不同發展領域活動的因素存在,也將幼兒的多方面發展要求揉合於本次語言活動中,如思維、情感、常識等。

我們知道,教師參與活動必須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為目的,在此基礎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中,不少環節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所以教師的語言設計上注重啟發性,並給予積極的應答,旨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讓幼兒學得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根據大班上學期幼兒的發展制訂瞭如下二條發展目標:

1、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學會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發展思維能力。

為了使幼兒身臨其境,主動觀察畫面內容,切身體會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我和其他老師一起設計製作了多媒體課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險等呈動態化,更加迎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基於以上的目標與設計原則,我精心設計本次活動的過程。

1、導入活動: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以聽聲音猜猜幹什麼的形式,讓幼兒很快進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經驗的分享、整理。在仔細觀察畫面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動詞,結合園“科學認讀”課題,有意滲透。讓幼兒初嘗成功的喜悦,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條件。

3、海上遇險:這是本活動的重點、難點部分,先通過觀察天氣的變化,讓幼兒預料事情的發展,開放的問題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再讓幼兒為救小動物想辦法,教師用急切的話語,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小動物擔心。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表述,給每位幼兒説話的機會。接下來一個問題情境:二個救生圈,要救三個小動物,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做?讓幼兒以小熊的身份來處理問題,再次激發了幼兒思考的積極性。

4、修帆的經過:又一個懸念問題:小動物得救了,可船為什麼不往前開?引發幼兒仔細觀察,當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時,讓幼兒去傾聽小動物們的爭吵,這裏又有傾聽能力的訓練。聽爭吵、説爭吵、辨爭吵這一過程,改變了以上活動“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並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擴展經驗:帆應該用布製作。最後一個情節,小動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兒體驗到童話故事的藝術魅力,更為小動物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勝困難的精神所感動。

5、最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做乘船的動作出教室自然結束。

第5篇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大班下冊語言活動《小狐狸畫春天》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與認識。

一.設計意圖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為了讓幼兒觀察,瞭解季節的變化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動植物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引導幼兒去認識春天的特點,並用自己的喜歡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我選用《小狐狸畫春天》語言活動,講述了春天到來小動物們,為了留住美好的春天,分分想出好的點子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偷懶不認真的人,家長嬌身冠養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情感上做勤勞認真的好孩子,又感受感知了解春天。

二.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的環境。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説出故事中角色的簡單對話2.知道春天的播種的季節3.懂得做事要認真、勤勞。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重點: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能説出故事中的簡單對話難點:能夠懂得做事情要認真,勤勞的好品質四.活動準備1.物質上的準備:小猴、小熊、小狐狸、和小刺蝟的頭飾。故事磁帶、多媒體課件。

2.空間上的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五.説教法、學法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回憶設想法;t通過出示圖片掛圖引發有的回憶,回憶起春天到了怎樣迎接春天。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小狐狸畫春天》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小狐狸迎接春天和其他動物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為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空間。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趣味遊戲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小用友們,上午好,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中有幾種可愛的動物,他們正在一起商量怎樣迎接春天,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好嗎?

(二)、讓幼兒講一講、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理解故事的內容。(分段講故事)1、(出示掛圖1)講春天(故事--迎接春天)問:故事中有哪幾種動物?

幼兒回答後,師生複述小猴、小熊、小刺蝟和小狐狸。

2、(出示掛圖2)講故事(小猴説--一叢迎春花)問:小猴、小熊、小刺蝟是怎樣迎接春天的?

幼兒回答後,複述:小猴種了一排樹,小熊種了一片草地,小刺蝟種了一叢迎春花。

師:故事講到這裏(掛圖1),這四種動物還沒講到誰?對,狐狸。

幼兒回答後,複述:小狐狸在自己房子的四周畫滿了樹呀、花呀、草呀。

4、(出示掛圖2)講故事(他去請--澆水呢)讓幼兒複述:小猴説:我正忙着鬆土呢,小熊説:我正忙着施肥呢,小刺蝟説:我正忙着澆水呢。

小結:小朋友們,小猴、小熊、小刺蝟做多麼認真,幹活多麼勤勞,對嗎?而小狐狸卻用畫筆畫出了樹呀、花呀、草呀,這樣能把春天打扮的漂亮嗎?

5、(出示掛圖4)講故事(時間--一夜)6、(出示掛圖5)講故事(第二天--幾個跟頭)問:小猴種的樹怎麼樣?(指掛圖5)學生回答後,複述:長出了嫩綠的葉芽,像一串串綠色的珍珠。

7、(出示掛圖5)講故事(小熊--打了滾)問:小熊的草地怎麼樣?

8、(出示掛圖5)講(小刺蝟--多美呀)問:小刺蝟的迎春花怎麼樣了?學生回答後,複述:迎春花開了,一陣陣的清香,甜絲絲的`。

小結:小朋友們,小猴、小熊、小刺蝟認認真真的做事,辛勤的勞動,春姑娘送給他們的禮物多好呀!那送給小狐狸的什麼禮物呢?

9、(出示掛圖6)講故事(小狐狸--白一塊的)問:小狐狸畫的樹呀、草呀、花呀變成什麼樣了?

幼兒答後,複述:牆上,地上、自己身上花一塊、白一塊的。

10、(出示掛圖6)正在這時--大家的問:小狐狸為什麼要哭呀?

老師:小狐狸耍小聰明,沒認真的做事情,沒有辛勤的勞動,所以沒有收到春姑娘的禮物。

複述:小猴説:看看我的小樹吧,它已經發芽了!小熊説:去看看我的草地吧,它已經像地毯了!小刺蝟説:去看看我的迎春花吧,它已經開花了。

小結:朋友們多麼關心小狐狸呀,讓它和大家一起分享勞動的快樂多好呀!

讓幼兒描述出小猴、小熊、小刺蝟和小狐狸的簡單對話。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帶頭飾表演)1、分組練習對話。

聽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我在講述故事時,適當的減慢了語速,這樣可以讓幼兒把字聽得更清楚,我在講的時候還適時的加上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作為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講一遍而要講多遍,這就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保證幼兒傾聽的積極性。

第6篇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文學活動《鵝大哥出門》,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大白鵝為主要角色,講述了一隻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特別是鵝大哥之前"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後的"一隻大黑鵝"對比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為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的環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複述故事,豐富詞彙"神氣、樂滋滋"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

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遊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設為難點。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大白鵝、小雞、小鴨的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當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我讓幼兒先認識鵝大哥,瞭解鵝的基本特徵,練習鵝的走路姿勢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掌握學習對象。"《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鵝的走路姿勢,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知道鵝大哥的自傲,體驗鵝大哥自高自大的後果,這種效果是與以前僅通過圖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鵝大哥為什麼會掉進河裏呢?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為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空間。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趣味遊戲法:陶行知老先生説:"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藝術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用詩歌《詠鵝》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

師:小朋友們老師想問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説得誰啊?那誰又能説説大白鵝長什麼樣子?(請個別幼兒説説)説的同時,出示圖片。

那誰願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餘幼兒跟着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瞭解,也為下面理解故事作鋪墊。

教師小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頭上有頂紅色的帽子。鵝走路,總是昂着頭,挺着胸,仰着脖子,一搖一擺的,很高傲的樣子(豐富詞彙"神氣")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幼兒理解故事:

1、猜想有一隻神氣的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後來怎麼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為什麼呢?(幼兒猜想)

2、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我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為什麼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正如>中所説,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在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

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裏怎麼樣?它是怎麼説的?(理解樂滋滋)

"我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着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鍊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遊戲,讓幼兒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學會複述故事,在情境中體驗。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動積極參與的活動後,記憶力比平時提高很多倍,因此,這個活動讓孩子自己親自參加,體驗活動的樂趣。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五、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同時提問幼兒跟着課件畫面複述故事,對複述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結尾部分,總結一下你的説課稿,例如,本次課,我遵循了綱要中。的精神,讓孩子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和情感。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文學活動《鵝大哥出門》,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説設計思路《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大白鵝為主要角色,講述了一隻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特別是鵝大哥之前"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後的"一隻大黑鵝"對比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為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二、説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語言領域中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的環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複述故事,豐富詞彙"神氣、樂滋滋"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遊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設為難點。

三、説活動準備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大白鵝、小雞、小鴨的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當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2、知識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鵝大哥,瞭解鵝的基本特徵,練習鵝的走路姿。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掌握學習對象。"《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鵝的走路姿勢,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知道鵝大哥的自傲,體驗鵝大哥自高自大的後果,這種效果是與以前僅通過圖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鵝大哥為什麼會掉進河裏呢?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為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空間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趣味遊戲法:陶行知老先生説:"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説活動過程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藝術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用詩歌《詠鵝》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

師:小朋友們老師想問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説得誰啊?那誰又能説説大白鵝長什麼樣子?(請個別幼兒説説)説的同時,出示圖片。

那誰願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餘幼兒跟着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瞭解,也為下面理解故事作鋪墊。

教師小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頭上有頂紅色的帽子。鵝走路,總是昂着頭,挺仰着脖子,一搖一擺的,很高傲的樣子(豐富詞彙"神氣")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幼兒理解故事:

1、猜想有一隻神氣的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後來怎麼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為什麼呢?(幼兒猜想)

2、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我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為什麼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正如《綱要》中所説,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在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講完後問: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見了誰?説了什麼?"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裏怎麼樣?它是怎麼説的?(理解樂滋滋)"後來我又遇見誰了?説了什麼"我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着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鍊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遊戲,讓幼兒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學會複述故事,在情境中體驗。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動積極參與的活動後,記憶力比平時提高很多倍,因此,這個活動讓孩子自己親自參加,體驗活動的樂趣。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五、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同時提問幼兒跟着課件畫面複述故事,對複述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文學活動《鵝大哥出門》,我將從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活動過程以及效果預測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教材分析《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大白鵝為主要角色,講述了一隻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為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二、説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複述故事,豐富詞彙"神氣、樂滋滋"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重點: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遊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

難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設為難點。

三、説活動準備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大白鵝、小雞、小鴨的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當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2、知識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鵝大哥,瞭解鵝的基本特徵,練習鵝的走路姿勢

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為其今後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五、説活動過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藝術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我用詩歌《詠鵝》導入。通過提問法向小朋友們提問:"小朋友們老師想問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説得誰啊?那誰又能説説大白鵝長什麼樣子?"我會請個別幼兒説説,説的同時,出示圖片。

然後繼續提問:"那誰願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餘幼兒跟着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瞭解,也為下面理解故事作鋪墊。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為了讓幼兒理解故事,我運用了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1、猜想:有一隻神氣的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後來怎麼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為什麼呢?(幼兒猜想)

2、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我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為什麼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正如《綱要》中所説,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在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講完後問如:"鵝大哥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見了誰?"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裏怎麼樣?它是怎麼説的?"(理解樂滋滋);"後來鵝大哥又遇見誰了?説了什麼?";"鵝大哥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着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鍊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遊戲,並提問幼兒跟着課件畫面複述故事然後我運用角色遊戲法,讓幼兒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學會複述故事,在情境中體驗。同時提問幼兒跟着課件畫面複述故事,對複述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六、效果預測本次課,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讓孩子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和情感,並且讓孩子知道了驕傲最終所帶來的後果,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更鍛鍊了能力。

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鵝的走路姿勢,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知道鵝大哥的自傲,體驗鵝大哥自高自大的後果。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在教學中,我採取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鵝大哥為什麼會掉進河裏呢?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等這些問題能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空間。

第7篇

本活動源自幼兒早期閲讀系列《幸福的種子》。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過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長們出於對孩子的關愛,也是幫這幫那,樂此不疲地圍繞在孩子身邊。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家長幫助孩子整理玩具、給孩子拿書包、給孩子餵飯甚至連走路都是抱的等等。這些行為無形中剝奪了很多可以讓孩子們動手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禁錮了孩子的發展,而且從不讓孩子過多的運動,庇護的十分的嚴密,讓孩子養成了沒有責任心、懶惰和依賴別人等不良習慣。而《國王生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要多多運動,許多事情是需要親自體驗,不能依賴別人、讓別人代替做的,因此選擇了這本書。

“國王生病了”這個語言活動如果單純地讓幼兒看着畫面,老師為幼兒讀一段,然後提一些問題讓幼兒來回答.整個活動過程未免有些枯燥,不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希望有所改變,於是借用了“表演”這一形式來組織本次語言活動。通過畫面欣賞想象、對白設計、問題討論、動作模仿、即興表演等方式,讓幼兒從表演中理解故事要點和內容,避免讓幼兒單板的記住故事,使幼兒能主動參與作品表現,在與教師、同伴互動合作中進行自主學習活動。所以在目標制定時,我制定了通過想象講述、分析討論、即興仿編等與他人的互動合作,發展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國王生病了》ppt、大書教具一本,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為便於幼兒擺放書,我還製作了書袋,但操作後發現問題,又捨棄園本的計劃,改用布袋,效果還是可以的。ppt和大書的運用並不重複,ppt畫面在電視上呈現的畫面比較大,幼兒更容易觀察。

大書是活動頁碼的,便於幼兒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可以去操作。在大書上找到問題的所在後再由ppt展示,讓所有的幼兒在同一平面觀察。

第一“國王”生病了,醫生看病開藥方;這一環節我通過“看、聞、問”三種方法想象講述國王生病時的狀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國王”在宮裏人的陪同下開始“運動”;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自主閲讀,帶着問題去討論,交流發現的情況。目的性更強,也為國王病為什麼沒有真正好找到了原因。

第三病未痊癒,“國王”質問“醫生”.“醫生”指出“國王”所謂“運動”的真相;這一環節我運用了設計問答對白,進行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故事的有趣。邊表演邊講述故事中的趣事。

第四“國王”自己運動,身體恢復健康。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即興仿編的方法讓幼兒根據老師的句式創編。鍛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每一環節我採用的方法都不相同,新穎的形式從頭到尾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在師生互動的環節中,幼兒也能大膽的進行表演,講述。

我細節的地方,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國王與大臣們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在逐步引導下,能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判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較好地理解讀本所表達的內容。在引導幼兒閲讀圖書的'前半部分後,讓幼兒帶着問題自主閲讀圖書的主要部分,最後師生再一起閲讀後半部分,這樣層層遞進,充分的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同時,我在教學中運用講、看與運動交替的策略,使活動輕鬆愉快,引人入勝。好動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在動作的模仿和遊戲活動中感受師幼互動的愉悦,體驗到故事帶給大家的樂趣。

?國王生病了》是一篇主題嚴肅、卻又幽默有趣的故事,作品以輕鬆的風格,生動的語言緊緊抓住幼兒。我為了讓幼兒重點找出國王生病的原因,花重筆墨在觀察人物的表情上,對畫中幽默的細節就忽略了,例如:國王和皇后一起做體操,國王對着皇后喊“一二一二”,大臣們抬着轎子,國王喊“嘿吆嘿吆”,游泳時,大臣舉着“25圈”等等這些畫面的幽默風趣,只是一帶而過。可在深入一些,讓幼兒更深的體會書中的幽默。

請幼兒先自己看書,觀察畫面上的內容然後在根據教師的提問進行故事內容的理解。細節的地方,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國王與大臣們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在逐步引導下,能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判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較好地理解讀本所表達的內容。在引導幼兒閲讀圖書的前半部分後,讓幼兒帶着問題自主閲讀圖書的主要部分,最後師生再一起閲讀後半部分,這樣層層遞進,充分的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