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導遊詞8篇 探訪江浙古城,遊覽歷史名鎮——象山導遊詞

來源:巧巧簡歷站 8.61K

象山是浙江省寧波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也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市轄區。以其得名於著名的旅遊勝地“象山”。象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歷史而著稱於世,是一個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美麗之地。遊客們可以在這裏體驗到多樣化、有趣的旅遊活動,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象山導遊詞8篇 探訪江浙古城,遊覽歷史名鎮——象山導遊詞

第1篇

象山縣居長三角地區南緣、浙江省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立縣,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全縣由象山半島東部和沿海656個島礁組成,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和天然氧吧之美譽。北部象山港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國家級中心漁港和二類開放口岸。

象山地形地貌獨特,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尤其是奇特度極高的海蝕地貌景觀更是無與倫比,堪稱我國東南沿海一絕。旖旎多姿的山海風光,融青山、碧海、藍天為一體,千姿百態,獨具特色,美不勝收。優美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眾多的人文景觀。傳説中的秦徐福東渡求仙、樑陶弘景煉丹,見之於各種文獻典籍。特別是距今六千年的塔山文化,名聞遐邇,塔山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底藴深厚的漁文化,古老的漁文化如今又賦予了“保護海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新理念,增添了新活力。

象山海濱旅遊區地處寧波市域東南,北瀕象山港,南臨三門灣,三面環海,一路穿陸,海岸線長800多公里,島礁608個,是寧波市唯一擁有山、海、島、崖、灘、物、景的濱海旅遊資源地區。這裏大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5000個/釐米3,海塗泥沙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是華東地區最具特色的休閒、養生、康療、度假基地。

快速發展的象山海濱旅遊區,旅遊要素日趨完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建有秀麗清新的“aaaa級旅遊區”——鬆蘭山海濱旅遊度假區、匯聚全國漁區文化的“中國漁村”、恢宏壯觀的花嶴“海上石林”、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的石浦古鎮、被譽為“地質陳列館”的中國第一崖灘長廊——紅巖、全國單體建築最大的象山影視城以及融入古老漁文化特色的“中國開漁節”等特色旅遊產品。象山海鮮聞名遐爾,“海鮮王國”的美名響徹大江南北。精心策劃推出精品旅遊線路,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隨着旅遊業的發展,象山星級賓館從無到有,現已發展到四星1家、三星1家、二星7家,旅遊企業與日俱增,倡導優質服務、規範服務設施在全行業蔚然成風。象山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之稱,內涵豐富的漁文化造就了一批特色旅遊商品,巧奪天工的象山竹根雕、形象逼真的金寶達玻璃製品系列享譽國內外。象山海域遼闊,水產資源豐富,脱脂大黃魚、南田黃泥螺、海鮮伴侶楊梅酒等一批土特產品深受人們喜愛,“海鮮王國”的美名響徹大江南北。精心策劃推出的神祕探險海島狩獵遊、黃金海岸觀光遊、海上石林環島遊等精品旅遊線路,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

如今,“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已成為象山旅遊的亮麗品牌。象山提出了實施“旅遊富民”發展戰略和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海旅遊城市”的奮鬥目標。隨着海洋旅遊產業的不斷壯大,象山這座天然海洋博物館必將散發其迷人魅力,成為華東地區海洋旅遊業中一顆璀璨明珠。

象山導遊詞8篇 探訪江浙古城,遊覽歷史名鎮——象山導遊詞 第2張

第2篇

沙羣島東門島是東門礁上填海造的人工島,面積0.08平方公里。衞星圖片顯示東門礁填海活動開始前,僅是380平米的混凝土平台。20xx年1月24日獲得的圖像顯示了一個7.5萬平方米的人造島嶼,擴大了近200倍。

東門島東門礁是中國南沙羣島裏九章羣礁東北部的一個暗礁,因礁盤中央瀉湖東端有一出口而得名,人稱“南海國門第一礁”。

中國駐守:儘管第三代碉堡已大為改善駐島人員生活狀況,但活動空間依然狹窄,僅是380平米的混凝土平台,只能勉強生活,無法多散步鍛鍊身體,也無法生產。為改變上述問題,中國於20xx年底開始進行填海作業,20xx年1月24日的圖像顯示了一個7.5萬平方米的人造島嶼即東門島,5月加修了一個小枝路以修建導航塔用於指導來港的船,因此陸域增加為0.08平方公里(其中正方形區域長寬皆兩百米左右),人工島佔整個礁盤的22分之1,生活狀況大為改善。

第3篇

桂林是典型的山水城市,自然山水是構成桂林城市的基本元素。新建和疏浚的“兩江四湖”工程,真實地體現了“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美妙景緻和“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詩情畫意。兩江四湖景區是指灕江(市區部分)、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構成的環城風景帶。風景帶已開發三個主題景區即:以木龍古渡、古城牆為主景,寶積山、疊彩山為背景,體現城市文化的木龍古水道景區;以山林自然野趣為特色的桂湖景區;以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市空間特徵為特色的榕、杉湖景區。三個景區的園林綠化,或亭、台、樓、閣、園林建築和名人雕塑,或名花、名草、名亭和桂林山水詩廊,均可讓人感受到桂林的天生麗質與深厚的文化底藴。

位於桂林市中心,北與中心廣場毗鄰,東與灕江隔路相望,繁華的中山路穿過湖區,是桂林城中開放式的休閒步行公園。榕、杉湖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當時為人工開掘的城南護城運河,稱為南陽江,元代稱為鑑湖,明代城池擴建,成為內湖。自明代起,成為桂林文化活動的中心。

位於杉湖北側,象鼻山旁,以中國古代琵琶造型為主要構架,輔以園林小路、湧泉、溪流、古樹名木,構成—幅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優美意境。溪流的源頭小山立有南宋詩人“桂林山水甲天下”詩作者王正功的銅像。

建於杉湖東南側。41米高的9層銅塔升騰湖中,與之相伴的35米高的7層琉璃塔屹立於杉湖島上,兩塔通過18米長的水下水族館連接。銅塔所有構件如塔剎、瓦面、翹角、斗拱等均由銅材鑄鍛而成,創造了三項世界之最,即最高的銅塔、最高的銅質建築物、最高的水中塔。琉璃塔的裝飾手法富有中國傳統韻味。雙塔互相輝映,成為城市中心的旅遊新景觀。

位於杉湖北部,小廣場上塑有“杉湖十子”浮雕。清代此處建有“補杉樓”,詩人龍啟瑞、朱琦、彭昱堯等“杉湖十子”曾在此吟詩作賦。浮雕由接塊花崗巖精雕細刻而成,極佳地體現出,中國古典文化的意藴。

地處中山中路中段,跨榕、杉兩湖,是桂林古城南來北往的要道。始建於宋朝,名叫青帶橋,又名通濟橋,宣和年間呂源重建,後又多次重建改建。明洪武年間,桂林知府焦仲才乃以石建,更名陽橋。今天的陽橋是20世紀末重建的,參照梵蒂岡大教堂的維特馬爾橋設計,長37米,寬50米,橋型風格端莊大方,簡練有致。陽橋的南北兩個橋孔早洞是地下過街通道,裏面雕琢有反映桂林歷史人物浮雕組圖。

位於陽橋之西,為榕湖景區的觀光橋,是我國第一座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構架的實用性橋樑。橋長22.4米,橋寬2.64米,無論是外部立面、雨廊屋頂還是橋面,均以工藝精緻、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為建築構件,柱頭、欄杆等橋樑構件和飾件也是用水晶玻璃專門熔鑄的。橋廊為歐式風格。不論遠望近觀,水晶玻璃橋都顯得晶瑩剔透,可愛迷人。

位於榕湖春島、秋島和湖心島之間,由主噴和四組水型構成,呈圓狀飄舞在湖的中央,噴水時水柱凌空百米,堪稱廣西之最,也是桂林水景的標誌與象徵。四組水型聞音樂躍出水面翩翩起舞,變幻出夢幻般的迷人景緻。

在東榕湖南岸有清人王鵬運雕塑。他所站的石台,叫邀月台,建於王鵬運祖居西園(清時—大私家園林)遺址上。

位於東榕湖,東連湖心島,西接古南門,採用獨柱獨樑挑板結構。橋形佈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佈,故名北斗七星橋,橋面欄杆,全部是高級漢白玉,全長126.25米,是廣西目前為最長的漢白玉橋,漢白玉欄杆,上雕刻有充滿民俗風情的吉慶圖案。

自南北朝至今,文人墨客因各種原因來到桂林,為桂林山水所傾倒,寫下無數讚美的詩文,其中許多人將詩文摩刻在桂林的山巖上,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摩崖石刻文化,榕、杉湖周邊共有37塊這樣的詩文碑刻。這些碑刻有兩種內容:一是古佔吟詠榕、杉湖風光及與周邊景有歷史淵源的詩文;一是古今歌頌桂林的名篇佳作。

跨徑為5.7米,單孔橋寬4米,橋長22.6米,地處榕湖中部榕蔭堤中段,如—根緞帶束出了榕湖的曲線美,站在橋上觀景,南通唐景崧故居,北與古南門相凝視,東見北星橋彎彎如月,西望猴山頂落日餘暉,兩側湖水清冽,樟林擁翠。該橋借鑑了圓明園天寶塢橋型,為三孔連拱漢白玉橋,皎潔寧靜,體態優雅,再現了“兩水夾明月,雙橋落彩虹”的幽雅情境。

是榕、杉湖的精華景點。生機勃勃的古榕和歷經滄桑的古南門交相輝映,互相呼應,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感受到生命的頑強和生生不息。古榕植於宋代,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近旁的古城門,亦建於宋代,是當時桂林古城南邊的一座城門,稱威德門。周邊參天樹木給人以城市森林之感。

與大榕樹緊密相連,是一處歷史文化含量很高的景點,為紀念文學家黃庭堅而建,由系舟亭、石船、詩碑、書藝長河組成。北宋崇寧三年(1104),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被貶廣西宜州,途經桂林,於此系舟登岸,寫下了著名的《到桂林》

位於榕湖南岸,與大榕樹遙遙相對,清代此處是桂林著名畫家羅辰的故居“芙蓉池館”所在地。榕溪橋地處榕湖飯飯店東面,緊鄰白崇禧故居,西與桂林圖書館相銜。橋型脱胎於中國著名古橋趙州橋,簡潔沉穩,欄板及拱圈均由漢白玉雕刻製作,橋拱中心的龍頭雕塑,雕工細緻,氣宇不凡,橋底則雕刻了翩然飛舞的鳳凰,祥雲纏繞,追求龍風呼應的傳統境界。

桂湖是西清、寶賢、麗澤三湖的統稱。南宋末年,為抵禦蒙古軍隊的進攻,桂林修築城池。在修建城牆時,於其外開挖壕溝,因其三段水面臨近古代桂林的西清、寶賢、麗澤三個城門而得名。今日桂湖景區已成為名花名木、名亭名橋博覽園。

為翊武路通往榕湖飯店國賓館的迎賓專用橋,長35.5米。寬6.5米,鋼箱梁橋面,以漢白玉和鋼索為主要材料,設計上受到布達佩斯鎖橋的影響,亦説這座橋是巴黎凱旋門和中國傳統吊橋的完美結合,很好地表現了主人凱旋、賓至如歸的主題。門拱中心雕刻着桂林城徽,門頂浮雕雕刻着桂林的歷史。橋形拙重古樸,韻味綿長,與幽靜深邃的迎賓館相呼應,讓人想起城堡的歷史,具有濃郁的歐洲古典風格。

是市區通往西山景區、桃花江景區和蘆笛巖景區的要道。長125米,寬25.5米,是中國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欄杆內暗藏智能音響設備及燈光系統。夜色中的麗君橋顯得尤為突出:暖色的燈光刻畫下,紅色的鋼鐵之軀屹立在清澈的湖面上,氣宇軒昂。鋼索的'弧線打破了鋼樑沉重的感覺,豐富了鋼鐵材質的造型語言。此橋設計思想源於美國著名的金門大橋。

位於寶賢湖和麗澤湖的交界處,長115米,寬44米,是西郊進入市中心的通道。其設計思想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聖特尼塔橋。豐富細膩的雕塑和橋頭四座愛奧立克柱,分別代表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龍湖,上面銘刻着四湖的歷史和傳説。

倚靠老人山,橫跨桂湖,橋長45米。寬12米,跨徑32米。橋身精緻纖巧的石材雕刻,參照了著名的法國亞歷山大橋的處理手法。在造型上,講究豪華精美+鋪張誇張。一個個漢白玉雕琢的龍形花環琢附在橋身上,裝飾感極強。兩座橋墩旁環繞着少女雕像,則引導遊人去追溯過去那美麗的傳説。

因臨西清湖而得名,仿劍橋大學的數字橋而建。據説原橋暗含了大師牛頓的思想。西清橋東岸為著名的寶積山,橋西則是著名的老人山。橋欄的拼裝,既有古橋的隨意,也有幾何的嚴謹。該橋為步行橋,雙弧造型。橋身用名貴的紅松木建造和裝飾,橋欄形態頗見鄉村風格。橋長60米,寬4.5米。

所跨越的西清湖與鐵佛塘,原本由護城河演變而來,湖邊仍存留古城牆殘垣。南與寶積山和宋代城牆相銜,北望鸚鵡山,長50米,寬24米,跨徑30米,色調古樸凝重。在造型設計上,採用了古城牆的設計手法,城門、門洞和城堞等城牆元素組成了它的基本構件,暗含烽煙與號角的歷史,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這座古城的歷史以及桂湖的演變過程。

位於中山北路,是兩江四湖工程的新增橋樑。站在橋上西望,是觀賞古城牆一段的寶積橋之最佳位置。倚欄向東,可見宋城公園的全貌:橋兩邊的倚欄都建造了外伸式的觀景台。橋身為三跨式連續拱橋,由東、西、中三腹橋組成,長80米,寬53米,雙向六車道。設計靈感來自於法國塞納河上的納夫橋。

木龍湖今日之水邊建木龍塔,北岸建宋街,與宋代遺留下來的古城門東鎮門遙相呼應。南岸為桂林名山疊彩山。

宋城公園內木龍湖上新建的橋樑。橋身仿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北宋木橋設計。橋採用純木結構,長30米,寬6米,主跨26米,橋兩端分別連接着宋城主題公園裏的街景酒肆和木龍塔,再現了北宋期間桂林的繁華風情。

解放橋地處市區灕江中段。在宋朝,便建有一座浮橋。1939年建鋼木桁架橋樑,名為中正橋。1944年,中正橋毀於日軍野蠻的炮火。解放後重建此橋,命名為解放橋。隨着城市規模的擴大、社會經濟的發展,原橋已不能滿足灕江兩岸來往的需要。1999年12月15日桂林市再建解放橋。新解放橋採用跨空腹廂形連拱沒計,橋長為284米,橋寬為45米。橋面寬闊,結構新穎,一弧跨江,輕盈流暢,與環境甚為協調。大橋兩岸跨拱底噴繪有藍天白雲圖案,為國內首創。東岸橋樑立交橋路段新闢了步行街,西岸匝道設汁成具有幾何風格的小園林,並有地下通道相連。大橋兩岸設置了綠化帶、造型燈柱、噴泉水帶等園林小品。臨水一側的玻璃棚、水幕牆跌水等營造優雅的氛圍,橋拱下人行道旁還設有銅馬羣雕和親水平台,沿着旋梯上橋,可佇立橋上觀看象山水月、伏波晚棹、訾洲煙雨、花橋虹影、七星伴月、獨秀擎籌著名景緻。

第4篇

象山公園地處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映。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雲峯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江水貫穿山體,水月洞如水中浮月,山形又如象鼻飲水。唐宋以來便是遊覽勝地。宋薊北處士的《和水月洞韻》:“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緻。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亦名朝陽洞。距今約1.2萬年前,地殼抬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圓而長,其半入於灕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朝陽亭在像鼻山水月洞內,始建於宋,亭已早廢,但遠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一直成為到此遊覽的人們永恆的話題。原來,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遊,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巖名統統已為“朝陽”,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北壁。其?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覆水月洞銘》,並鐫在洞的南壁。

雲崖軒宋代園林建築。明張鳴鳳《桂故》載:“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曰云崖軒。軒廢已久。”根據方信孺《題雲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云崖軒”的記述。雲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巖上,更著雲崖一段奇”之句。

第5篇

寧波象山地處寧波市東南沿海的象山縣,三面環海,境內羣山連綿,海域壯闊,海蝕地貌景觀旖旎多姿,被譽為一座“天然的海洋博物館”歷史悠久,底藴深厚的塔山文化和漁家文化賦予了象山獨具魅力的地方民俗風情,一年一度的中國開漁節上,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而以象山海鮮節則讓八方來客在飽覽海山奇景的同時大快朵頤。

象山氣候温暖濕潤,四季都適宜旅遊。每年的五一黃金週舉辦象山海鮮節以及每年9月中旬的中國開漁節期間是到象山旅遊兼品嚐海鮮美味、欣賞沿海漁民風情的最佳時節。

寧波汽車東站轉車前往象山,寧波到象山的班車一天有幾十班。也可以乘火車到寧波,在火車站附近乘空調604(2元/人)到汽車東站,再轉車前往。從上海出發的遊客可以到滬太路長途汽車站乘直達象山(丹城)汽車站的直達空調班車,票價120元左右。

自駕車:上海出發,走滬杭甬高速公路(途經楓涇、嘉興、下沙、紹興、餘姚服務區),到寧波後轉甬台温高速(同三高速寧波段)(經寧波、梅林服務區),在寧海出口下高速,行5公里至象山連接線寧海收費站(小型車20元),前方23公里處經加油站,再行22公里至甬台温高速公路象山連接線象山收費站(小型車15元),再行2公里過隧道進入象山縣區。全程約350公里,行車4.5—5小時。

第6篇

要走了,我依依不捨地看了這裏最後一眼。想到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見,心裏不禁想起了前天剛到這裏的場景。

早上天下着小雨,有點微涼,我們就出發了。當聞到魚腥味時,我們就知道目的地到了――東門島實踐學校。

安排好宿舍,我們就開始上第一節課:貝殼製作。我們按照老師詳細講解的步驟,挑好貝殼,開始製作貝殼兔子。沒多久,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在我們手下栩栩如生,彷彿在調皮地向我們眨眼睛呢!

東門島實踐學校裏的課程都是平時學校沒上過的課,其中最好玩的就是蛋糕製作課了。我們小組有的人打奶油,有的打雞蛋,有的在老師的幫助下調麪粉裝到紙杯裏。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我們終於把調配好的蛋糕胚子放進烤箱。大約過了15分鐘,伴着提示音響起,濃濃的香味飄了出來。我們聞着這美妙的香味,心情大好,身體彷彿也變得輕飄飄的。老師把蛋糕搬出來了,我們做的蛋糕表面明顯比別組的蛋糕黑,看着別組白白胖胖的蛋糕,相比之下我們的蛋糕就像是個非洲人。雖然蛋糕黑了點,但吃起來非常香。或許因為這是自己親手做的緣故吧!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兩天時間轉瞬而逝。伴着酸酸的情緒,我在心裏默默告別:再見,實踐學校!再見,東門島!

第7篇

“娘娘菩薩”是浙江省象山縣東門島上的百姓對媽祖林默的稱呼。

東門島開發歷史悠久,《漢書地理志》就有“越有天門山(東門山)”之記載。據象山邑志記,在唐代之前、東門已闢為漁商港埠。

相傳媽祖每當狂風暴雨的深夜,為了不讓海上船隻迷津,站在高峯舉着火把,為遇難者指引航向。漁民造廟祀之,祈求保佑。宋以後,歷代皇帝不斷加封:元代詔為“護國天妃”、清康熙加封“天后聖母”。媽祖廟也改稱為“天妃宮”、“天后宮”了。

當今世界有1516座媽祖廟,我國各地有1420座。象山縣原有丹城、石浦、爵溪、南田、東門5座媽祖廟,至今保存完好的僅東門島上這座始建於元代的媽祖廟。其位於東門老道頭、官基山南麓,佔地20xx平方、建築面積1280平方,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修後,比現存完好的美國舊金山媽祖廟還早35年,也是寧波市唯一倖存完好的媽祖廟。

廟前勒有台階十八級,進山門為門樓、戲台、廂樓、大殿。整個建築為抬樑式與穿斜式結合,戲台藻井系半斗拱疊澀收縮,檐柱有獅子、花鳥人物雕飾,古樸典雅,雕鏤精巧。大殿廡殿頂,軒廊捲棚式,造型美觀。大殿正中為媽祖神像,兩旁有千眼睛、順風耳神像。現廟的兩側廂樓闢為“漁文化展覽館”,陳列各式船模、漁具及島上漁民海上救難事蹟圖文、東門漁業發展歷史圖表等。

由媽祖文化凝結起來的精誠相助的道德觀、捨己救人的精神文明,正在代代相傳。

第8篇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灕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為一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為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佈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巖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一時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説高度概括是什麼?回答是“三山兩洞一條江”。與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這樣的歸納或許過於直白,但它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義並主導着桂林的旅遊,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於桂林城南的灕江西濱,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是桂林城的象徵,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為標誌,也簡稱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億6千萬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山形孤拔陡峭,巖石古蒼。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於一體,成為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千古題材,是遊人至桂的必遊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於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峯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灕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灕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為伏波山。而民間傳説伏波山的得名則是因為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於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的緣故。

“三山”中的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巖和白雲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巖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為疊彩山。

天生麗質的桂林經過了世紀之交的城市大建設,觸目皆景,一橋一路,一花一樹,一江一湖,皆有可觀。加之桂林旅遊圈的景點開發,桂林的旅遊景觀更是異彩紛呈,早已不是一句話能概括,更不是“三山兩洞一條江”所能涵蓋。但當我們歷數桂林的觀光景緻時,我們發現,桂林的“三山兩洞一條江”仍然是桂林旅遊線路的軸心。備受世人矚目、獨具桂林特色的兩江四湖景區,更是將三座名山納入了它的範圍,灕江從象鼻山到疊彩山段遊程更是兩江四湖遊覽、尤其是夜遊的高潮和重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