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5篇 讀書提高:如何有效閲讀?

來源:巧巧簡歷站 7.64K

《如何閲讀一本書》是一本經典的讀書指南,作者艾德勒和範多倫認為,讀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更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有效地閲讀和思考一本書,對於提高閲讀能力和思維深度大有裨益。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5篇 讀書提高:如何有效閲讀?

第1篇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如何閲讀一本書》,我們今天繼續第一篇的內容:瞭解書中每個部分的意義及它們是如何連接起來的,以及它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整體主題之間的關聯,下面請看第三篇、第四篇、附錄(一、二)、索引的介紹:

一、第二篇內容、與其餘篇章的聯繫、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

1、內容:介紹了分析閲讀的基本概念、理論知識、程序目標、前期準備、運用方法、使用步驟、注意事項

2、與其餘篇章的聯繫:承接第一篇總論對“分析閲讀”進行了具體介紹

3、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是主題即如何有效閲讀一本中最重要的一項方法論,也是本書作者着重筆墨向大家推薦的一種閲讀方法

二、第三篇內容、與其餘篇章的聯繫、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

1、內容:介紹如何將分析閲讀的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當中(即在各類書籍中的應用)

2、與其餘篇章的聯繫:是第二篇內容“分析閲讀”的如何進行使用的方法論和實踐論,主要告訴我們如何在不同類型的書籍中運用“分析閲讀”

3、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是對主題即如何有效閲讀一本中最有效的實踐方法的介紹

三、第四篇內容、與其餘篇章的聯繫、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

2、與其餘篇章的聯繫:對之前三種閲讀層次一種歸納總結,進而引申出一種難度最大但效果最好的閲讀方式“主題閲讀”

3、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是對主題即如何有效閲讀一本的一種更高層次的閲讀方法的普及與傳授

四、第附錄、索引內容、與其餘篇章的聯繫、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

1、內容:提供了強化以上幾種閲讀層次的.練習題(不含主題閲讀),提供了作者認為是我們需要去閲讀的“經典書單”,並做書中的內容進行了索引簡介

2、與其餘篇章的聯繫:對本書三種閲讀層次的做了一次結合練習題的整體覆盤(除主題閲讀之外),併為我們指明瞭偉大作品---作者的書單

3、與本書主題之間的聯繫:是對主題即如何有效閲讀一本的的實踐方法做了進一步的深化,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將作者的理論變成指引我們行動的方法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5篇 讀書提高:如何有效閲讀? 第2張

第2篇

本書圍繞着應該如何閲讀一本書以提高自身的理解力來展開,作者認為大部分的讀者都對閲讀的目的不加區分,閲讀主要兩個目的,一是吸收信息,一是提高理解力,前者固然重要,但後者才能促進個人真正的成長。吸收信息只是知其然,增進理解則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本書作者認為我們應當做一個主動地讀者,通過閲讀與作者進行對話,最終提高自身的理解力。作者將閲讀分為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主題閲讀四個層次,並針對每個層次的需求提供了不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建議。

這本書對我而言,還是一本好書,因為確實對我有用。困惑於自己讀書雖不少,成長卻有限,最近進行了閲讀及寫作方法論的主題閲讀,這本書則是這次主題閲讀的開端,無疑,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一直以來通過閲讀所獲甚少的原因在於我長期以來只是在進行娛樂閲讀及吸取信息的閲讀,實際上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幾乎沒有得到鍛鍊。其次,今後應該如何做一個主動的閲讀者,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無非就是多思考,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如何去思考,如何做到主動地去思考,如何在思考中讓自己與作者產生對話,這就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作者在書中提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個人認為非常有幫助,接下來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對這些具體的操作建議重新進行梳理,以方便在今後的閲讀中進行具體的實踐。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閲讀的書,其中中間穿插了很多邏輯思維的內容,這對於個人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也非常有幫助。

個人認為不足的地方。1.儘管作者多次強調本書的方法可以運用在任何書籍上,但是實際上,分析閲讀的方法明顯更適用於理論性的論述性的研究性的`著作。2.儘管作者針對四個閲讀的層次理論進行了具體的運用(體現在書中對不同類型的書籍給出的建議),但是還不夠深入,只是簡單地提供一個方向,而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作者不僅系統地論述並解決閲讀的問題,同時還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具體建議。3.不可否認,為了吸引讀者,文中存在過分誇大該閲讀理論的作用,有些文字也顯得多餘。

第3篇

很慶幸能讀到這本書,它刷新了我對讀書的認識。以前我是為了學習新知識,為了享受讀書的樂趣,甚至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好學而去讀書,實在是太膚淺了。

這本書給了我全新的認識,奧野覺得讀書應該是為了與書作者的思想進行交流,瞭解他的想法,促進自身的思考,從而吸收精華,為自身所用,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水平。要認真消化書中的內容,使之對自己有益。

有了這個目的,所以才有了選書、標記、筆記、書評、重讀這一系列的過程和注意事項,由此才有了這本書的出版。書名中的“有效閲讀”是全書的精髓!此書文字簡單,通俗易懂,比大名鼎鼎的《如何閲讀一本書》更適合初步學習閲讀方法的學者。

我以前覺得專門花時間做筆記,寫書評,太耗時間了,而且這個過程不那麼輕鬆愉快,所以一直都沒花什麼精力去做這個。但是,恰恰是這些耗時、燒腦的事,反而更能促使我們思考和成長。

做筆記,寫書評,正好是一個重新消化吸收、檢索知識的過程,它促使我們提煉精華,深入思考,形成新的深層認知,從而改變原有的思維和行為,促進生活的變化。

書中一個故事,原本只需要短時間就可以建好的房子,花了2年才完工。從客觀角度看,確實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是過程中,主人對房子的建造過程投注了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和工人們有更多的相處和互動,而且自己的其他事情並未因此而耽擱。這些浪費在房子建成的那一天,化作了更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些記憶將成為房子的寶貴的精神價值。雖然浪費了很多時間,但並沒有浪費生命!

讀書後的消耗和吸收,看似浪費時間,但並未浪費生命啊。對書籍的精煉、思考和輸出,正好是知識重組、迭代的過程,它會把作者的思想,一點點的.轉化成自己的東西,促進自身的改變和成長。

記得有一個補鈣的廣告,補品不光要營養成分充足,更重要的是能被身體消化和吸收。要不然有再多的營養,只是從身體裏過一道便離去,也是沒有意義。看書也是一樣,重要的不是接觸了多少新知識,而是消化和吸收了多少新知識。

從現在開始,認知消化讀過的每一本書,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很期待後面讀書的收穫呢!

第4篇

收斂性的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解;愈是理智地研究這類問題,答案的焦點將愈聚斂而清晰。發散性的問題沒有正確而唯一的解;有知識與智慧的人愈是研究這類問題,會發現並提出愈多相互衝突的答案。發現這樣的情形,問題不在於這些專家,而是問題本身的性質(p329)。

收斂性的問題也就是不容易受不確定因素干擾的問題,問題的性質比較單一、變量少、且可以通過邏輯表達出來並解決。比如我從哪裏來(閔行來),要去哪裏(要去徐匯);而發散性的問題是變化的、因個體差異答案也不一樣,甚至有些時候無法清晰表達解釋的問題。比如我從哪裏來,要去哪裏(尋找人生的意義)。

這段話解開了一直困擾我這些年的`疑惑,為什麼總是努力解決了問題之後,覺得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或是原來的問題以新的形式繼續存在),從而導致自己在問題上一直處於緊張、無力的狀態。我之前拼命想尋找一個收斂性的答案,而事實上並不存在,對於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接受答案的不確定性。

第一遍讀完這本書,在工作方面讓我意識到了,由於社會的發展所產生的組織適應問題的存在(我也明確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另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目前一些人生方面的疑惑(有點意外),諸如開放性的問題的確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且書中也有指出不要一味地依賴系統思考,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開放性答案的體現,系統思維不是萬能的,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會是一種趨勢。

這本書存在的意義在400頁被指出——傳統的組織最初的設計,是為了滿足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人類需求的前三個層次:食物、安全和歸屬感;這些在現在的工業社會大多已不成問題,因此使得目前組織難以真正要求員工忠誠和奉獻。除非組織開始致力於自尊和自我實現這類高層次的需求,否則目前管理方面的紛擾還會繼續下去。同時讓我驚歎的是,這是一本20年前初版的書,而對於20年後看到這本書的我來説,內容並沒有過氣甚至讀起來非常辛苦。而且東方智慧早就被西方所吸收了,着實讓人脊背一涼(因為我還是有點競爭意識的)。當然有前人鋪路,學習起來可能也會方便許多。

第5篇

本書的最後兩個篇章主要是講述了不同讀物的閲讀方法以及如何做主題閲讀。在第三篇中,我目前只關注如何閲讀實用型書、歷史書、哲學書和數學書,這幾種類型的書籍對我來講,是有用的書。

在閲讀實用型的書,你要提出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本書是在談些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找出作者的共識、主旨與論述,瞭解他要你這麼做的目的。第三個問題是,內容真實嗎?第四個問題是,這本書與我何干?而以上這四個問題,是可以根據閲讀書籍種類的不同,根據規則進行修改。這樣就可以根據歷史書、數學書的特點,找到問題,來進行重點閲讀。

第四篇中,主要是描述主題閲讀。這個主題閲讀,以前經常在那些寫作的大咖文中見到,總感覺很神奇的樣子。簡單來講,就是你個人需要解決某個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類問題,你購買了大量的相關書籍,然後把它們列為書單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你所做的就是主題閲讀。你需要在短時間發現你看的這本書對於你研究的主題解決的問題到底重不重要。

一、找到相關章節。在主題閲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閲讀的書。

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就是説要由你來建立起共識,帶引你的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而不是你跟着他們走。

主題閲讀需要面面俱到,但自己並不預設立場。讀者需要不斷回頭參閲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閲讀相關的章節。良好的.閲讀基礎在於主動地閲讀,閲讀時越主動,就讀得越好。

如果你的閲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閲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不是所有的書籍都值得閲讀,你需要與讀那些可以與你一起成長的書籍。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用就會萎縮。好的閲讀,也就是主動地閲讀,能夠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和增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