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短説讀後感3篇 “靜心細讀,歐亨利短篇帶來的啟迪與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3W

《歐亨利短説讀後感》是一篇關於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説的讀後感。歐亨利以其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意外轉折而聞名,他的短篇小説總能以簡練優美的文字,打動讀者的心靈。這篇讀後感將對歐亨利的短篇小説進行解讀與思考,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其中的人生哲理與思想啟示。

歐亨利短説讀後感3篇 “靜心細讀,歐亨利短篇帶來的啟迪與感悟”

第1篇

看了《歐亨利短篇小説精選》,我覺得感受最深的是《最後一片葉子》,它描寫的是患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着窗外對面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説,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它的飄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貝爾曼,一個偉大的畫家,在聽完休易講述完室友喬安西的故事後,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下着暴雨的夜裏,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編造了一個善良且真實的謊言,而自己卻從此患上肺炎,去世了。

文章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老畫家貝爾曼先生,文章裏寫着“他作畫沒搞出個名堂來…他一心要畫出個驚人之作,但至今還沒開筆。”上天終於成全了他,但是這樣的傑作是用他的生命換來的,雖然如此,他還是實現了他一生的夙願。

他雖然年過六旬,像一片秋葉緩緩墜落地面,但他並沒有“死”,因為他以生命為代價,挽救了一顆正在緩緩墜落的心靈,他的靈魂,他的希望,他整個的生命之光全集結在最後一片落葉上了,可以説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存在於喬安西體內,存在於精神世界中,我們應該默默地向他祈禱,告祭這片靈魂不滅的秋葉。

貝爾曼只是個窩在廢舊公寓內的一個窮畫畫的。他甚至都不能被稱為是一個“畫家”,因為他的藝術生涯是極其失敗的。但是他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沒有躺在那裏等待死亡,而是用了整個靈魂,成就了那幅不朽的傑作——最後一片葉子。儘管“鋸齒邊緣已經枯敗發黃”,但看起來還是非常逼真的,這似乎和上天的安排有着巨大的關係,他之所以能畫出如此逼真的作品,是因為“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還緊貼在破敗的牆上”,這給他在牆上作畫()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從藝術上講也許那牆上的綠葉同他一生中創作的其它畫作一樣失敗,但是它點亮了另一個靈魂。

如果説貝爾曼是那堵鬆動殘缺的磚牆,那麼喬安西就像那依附在上面的藤枝;如果説貝爾曼是那株極老極老的常春藤,那麼喬安西就是那藤上的一片葉子。

歐亨利短説讀後感3篇 “靜心細讀,歐亨利短篇帶來的啟迪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最近在讀歐·亨利短篇小説,其實我這個人記憶力太差,讀外國文學從來記不住名字,又長又複雜;其次對於外國文化不太感冒,很多別人認為精彩的情節,或感人的部分,我都get不到點上。無意中看到一本歐·亨利短篇小説,當時想,沒事兒做,看着好玩。

第一個故事是《麥琪的禮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寫作方法,故事中間穿插着許多作者的話。雖然作者是講述者,但是不應該把自己的話寫進來,説實話,我不太喜歡。

關上書,出去走一圈,發現真無聊,還是回宿舍看書吧。又拿出這本書,突然覺得很有趣誒!德拉和吉姆是一對恩愛夫妻,聖誕節快到了,德拉想給吉姆買一個禮物,可是沒有錢怎麼辦呢?

他們家有兩件引以為傲的東西:德拉的頭髮,吉姆的金錶。德拉為了聖誕節禮物,把自己的頭髮賣掉,給吉姆買了一條配金錶的金鍊。等吉姆回家,看到德拉的頭髮,他很震驚,因為他賣掉了自己的金錶給德拉換了一整套梳子。他們都賣掉了自己最美好的東西,只為了給對方買一份禮物,這種美好的愛情,不是人人都向往的嗎?

當然,我最喜歡的是《帶傢俱出租的房間》,這是個令人心碎的故事。一個青年苦苦尋找自己的愛人而來到這裏,他到處打聽愛人的消息,結果失望了。突然,他聞到了一股木樨花(桂花)的香味,那是它愛人最喜歡的香味,他翻遍了屋子,想找到她的痕跡,他向房東打聽,都沒任何線索。回到屋子,他堵上了所有門縫,默默打開煤氣。歐·亨利是不會給你這樣一個簡單的結局,跳轉到房東的對話,房東説她騙年輕人,因為那房子原來有個年輕女子用煤氣自殺,重點在於:年輕女子眉毛上有一顆痣。

這讓我心碎,也讓我興奮——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寫法,簡直讓我激動得睡不着,我模仿他,也寫了一篇同類型的小説。當然,只能説是東施效顰,很多東西還得多學習。

無論如何,我不會放棄,一定要加油,相信我的小説夢終有一天會成功。

第3篇

世事變化無常,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有些東西一旦改變,結局也就註定了。鮑勃在二十年前是個單純小夥子,但是二十年後,他已成為通緝犯,臭名昭著。人性的墮落才是真正令人心痛的事情。

在開頭處,“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這已是一個小小的鋪墊,一個細節的描寫,後來的吉米認出鮑勃的情節在開頭就已有伏筆。“那個男子很快地説”在看到警察朝自己走來之後,這種反應已有些許不正常,“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這好像就在告訴別人,這個人有點問題,否則怎麼臉色慘白,而且臉上還有舊傷呢?“而我呢,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這似乎已經説明了他為了躲避一些他不願面對的事而東躲西藏。“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塊小巧玲球的金錶”這是個跟男子身份很不協調的東西,再一次從細節上告訴人們:這個人有問題。一點一點把人們引入最後的懸念中去。

“過了一會兒,警察準備離開這裏。”這裏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太多的細節告訴人們眼前的這個男子一定有問題,但是警察居然就這樣離開了,而且還友好的“再見,先生。”着實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

“我已經設法取得我要的一切了。”似乎暗示着這一切來路不正。

也在暗示鮑勃的身份和他所做過的事,為後文的出乎意料的結局做個理所當然的鋪墊。

當便衣警察和鮑勃共同來到一個“亮處”以後,“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看了看對方的臉”這一細節暗示,警察想確認他是否是通緝犯,而鮑勃“你的變化不小啊,吉米。我原來根本沒有想到你會長這麼高的個子”説明想看清楚他“老朋友”的臉,他多年的逃亡生涯的警惕性告訴他必須要確認眼前這個人是不是他二十年前約定的好友。也直接提前了結局的出現。

二十年,一對好友就這樣站在了人生的對立面。不禁唏噓。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兩人的友誼的確深沉。鮑勃雖成為了通緝犯,亡命人生,但是二十年的約定,具體的日子,具體的時間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説明他很看重這個朋友,而且他還記得餐館,具體的位置,甚至在這個“冷颼颼”的夜晚等待朋友的來臨,而且“至少要等他半小時”。

而吉米在成為了法律的執行者之後,面對自己多年的摯友,信守約定,如期的赴約,但是,職責和使命告訴他眼前這個朋友是通緝犯,是必須交予法律處置的人!

在警察和男子的交談中,警察問及男子的近況,這正是側面的關懷朋友的表現,最後問道男子準備在這待多久,一來關心朋友在冷風中等待自己的不忍,二來,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準備逮捕罪犯。

最後一張紙條,道出了吉米的心聲,也是他對友誼的無奈,説明了他對法律的支持,對罪犯的痛恨,但是也有對朋友的惋惜,傷心,多年摯友,背叛了法律,自己不忍心親手將好友送上法庭,折中的方法,也是無可奈何。。。但最大程度的維護了兩人的友誼和自己的職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