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教案集合5篇 山海經教案:阿長的全方位解讀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2W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經典的地理文獻,記錄了我國古代的自然地理、生物、民族等多方面信息。阿長教育系列與《山海經》結合,推出一系列有趣教案,幫助孩子們領略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藴。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集合5篇 山海經教案:阿長的全方位解讀

第1篇

3、整體把握課文,瞭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5、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 及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選取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整體感知課文,瞭解“先抑後揚”寫法及刻畫人物的事件。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出一學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麼?是誰寫的?

魯迅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 用“ 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 ,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其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 》、《華蓋集》等。 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説《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的不朽傑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最吸引人的情節莫過於場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了。魯迅先生還專門為場媽媽寫了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一、 整體感知:請同 學們通讀課文,劃 出生字詞。思考:圍繞阿長課文寫了幾件事?

1、 解決生字詞。憎惡( ) 絮説( ) 劈頭( )灸瘡疤( ) 懼憚( ) 詰問( )震悚( ) 粗拙( ) 齋( )孤孀( )擄( )去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説明他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最能表現她愛孩 子、關心“我”的是 買《山海經》。

一個下人阿長,一個保姆阿長。這是她的身份,她 有名字嗎?一個粗俗的阿長,這是從習慣方面。比如:睡相呈“大“字、説話是伸出二指的樣子。

一個饒舌、多事的阿長。她管我很嚴,告我的狀,而小孩子是不喜歡別人管東管西的。

一個無知、愚昧同時又很淳樸的阿長。“長毛”故事。

4、通過這些事,作者寫出當時對阿長是什麼感情?文章從整體來看,作者對阿長是什麼態度,什麼感情?這樣的寫法叫什麼?欲揚先抑。作者是不是為了揚,故意編點不好的事?

三、小結:我們這節課掌握了生字詞,理清了文章中寫 阿長的幾件事,領會了作者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那麼,《山海經》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和保姆阿長有什麼關係,作者語言的精妙表現在哪裏?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集合5篇 山海經教案:阿長的全方位解讀 第2張

第2篇

1、導語: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的哪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這篇文章中講到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誰講給兒時的魯迅先生的?(長媽媽),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長媽媽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

2、昨天大家利用自習課的時間,從詞語積累、作者介紹和課文內容三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學習準備,下面請各組內交流學習準備的基礎知識部分,我們來對照大屏幕互相檢查訂正,加深印象。

駭(hài) 擄(lǔ) 震悚(sǒng) 惶(huáng)急 詰(jié)問 渴慕(mù)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

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開創了我國白話小説的先河,中篇小説《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阿長與<山海經>》選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聚焦文本——師生對話

本文回憶了“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哪些生活片段?可以看出長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

睡相不雅 長媽媽是一個地位低下、粗俗、喜歡攪舌,沒有 規矩太多 文化、愚昧無知又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的 講長毛的故事 的勞動婦女,她一生很不幸,又渴望平安。

①“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大字睡相、元旦儀式、繁瑣道理)

②“然而我有時也對他發生過空前的敬意”。(講長毛的故事)“卻不料她還有這樣的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夜間伸開手腳佔領全牀也當然是情有可原的”。

③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甚至變得憎惡(謀害隱鼠)

④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他卻能夠做成功,他卻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買《山海經》)

2、應該説在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對阿長的態度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那麼真正使作者態度發生變化的是哪件事?(買《山海經》)

下面請同學們聽讀19—31段(老師範讀),從文中找找哪些片段流露出作者和阿長之間深深的感情?

明確:我認為阿長不識字,沒有文化,她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的心情,再説我平時也比較討厭她,對她的問表示一種不屑。

②24-26段:阿長買來《山海經》,“我”的反應是:“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使我又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明確:阿長的行為與“我”的家人和遠房的叔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別人誰也沒有阿長知道“我”的心,誰也沒有阿長關心“我”,再説買《山海經》要跑很多路,打聽很多地方,也沒有人像阿長這樣操心費事,況且,阿長又沒有文化、不識字,她買《山海經》的艱難過程也就不言而喻了,在此更加突出我的驚喜和對阿長的感激。

③阿長買來的《山海經》是十分粗拙的本子,與後文的好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什麼在我看來是最為心愛的寶書?

明確:這四本書是長媽媽費盡心思,跑了很多路買來的`,凝聚着長媽媽的心血,對書的珍愛體現了對長媽媽的深厚感情。

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在這些充滿貶義的文字背後,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阿長的同情和懷念嗎?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兩段,小組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

明確:“憎惡”、“討厭”是作者兒時的心理,阿長一生不幸,在她去世三十多年後,魯迅先生又寫了這篇文章來紀念她,運用先抑後揚的寫作方法,更加突出對長媽媽的讚美和頌揚。

本文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魯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生活片段,刻畫出了一個真實、生動、鮮活的長媽媽形象。她饒舌多事、愚昧無知,但為人誠懇、熱情,有着善良淳樸的美德,作為文學大家,魯迅先生專門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保姆作傳,表達了他對長媽媽的深情和懷念。

第3篇

針對教材的特點,尊重認知規律,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可採用“導讀法”;也可採用“整體感知一重點的研讀一揣摩遷移”三步走的模塊式;也或採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講講、讀讀、議議的方法。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了解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為在七年級時,我們已經學習了從中選出的一篇優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今天,我們再學一篇選自《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藴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裏,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讚頌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要求:①邊讀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②給段落標上序號。③用符號標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瞭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人物、思路、所寫的事情等。

(1)文章選取了長媽媽哪些事情作為寫作材料,這些材料表現了長媽媽怎樣的品格風貌?

學生研習,可以採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要求將討論的要點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並與原文相結合作評、點、批、注。教師通過巡迴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注意研習情況的信息反饋。

3、研習效果反饋。(學生髮言,教師點撥,板書重點內容。)

問題①: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這樣幾件事:a、交待“阿長”的來歷;b、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態;c、她懂得許多規矩;d、講“長毛”的故事;e、給“我”買《山海經》。

問題②(點撥提示內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時,是以作者少年時代對長媽媽的感情為線索貫穿全文的,其變化過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這種“層層剝筍”的方式,使長媽媽的形象在先抑後揚、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問題③(點撥提示):文章圍繞長媽媽選擇了5個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變化為線索安排,使長媽媽的品格風貌表現得非常突出。開頭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簡練的筆法介紹了長媽媽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旨在説明她是一個沒有社會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為人們所知的平凡勞動婦女。接着第3–5段,從“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寫了長媽媽喜歡“切切察察”和夏天在牀間擺成一個“大”字的睡態,刻畫了她質樸而嘮叨、略帶粗野的性格。第6–12段,着重從“我”的“不耐煩”去寫長媽媽懂得許多規矩,如説人死為“老掉了”,不能進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説這些“瑣碎之至”的規矩,意在説明長媽媽有着跟千百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勞動者一樣的特點:質樸的品質和迷信的缺點。第13–18段:隨着感情的變化,作者又從“我”對長媽媽產生的“空前的敬意”,來寫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從而提示了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筆一轉,寫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長媽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給“我”買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帶畫的《山海經》,展示了她的“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從而突出了她對“我”的關心和體現出來的熱情、仁慈、樂於助人的品質。而長媽媽高潔的靈魂也就在這“剝筍”式描寫裏,在由表及裏、淺而深的認識過程當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現: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質樸、善良、慈愛的勞動婦女。作者在充分展現了長媽媽的品格風貌之後,在文章的結尾以深厚的感情抒發了自己對她的懷念之情。

解説: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學生在研習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好的現象進行表揚,給予鼓勵,對不良現象要明確指出,並要求改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根據習題三,析讀課文中買《山海經》的部分。

教師出示目標後,由學生獨立閲讀思考,對相關文字進行評、點、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想互相提問,排除相互干擾,遇到問題舉左手,由教師幫助解決。教師巡迴輔導的同時注意收集各種信息,使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提示,具有針對性。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採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

a、描寫法: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着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一是她在“向人低聲絮説些什麼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着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中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説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欣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經》後“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對比、映襯法: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本文的語言有的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細細品味,妙趣無窮。

如:“這實在是出於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物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佔領全牀,那當然是情有可原了,倒應該我退讓。”這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後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以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於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再如,當長媽媽給我買回了《山海經》之後,這又使我產生了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段文字中“發生新的敬意”。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中華民族“最值的寶貴的民魂”: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的歌頌。

又如:“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這段文字裏對刑天“執干鏚而舞”再次描寫,既前後照應,又表現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判逆精神的神,他蔑視天帝,死而不屈,表現了極強的反抗精神,而“我”酷愛刑天,正曲折地表現了魯迅不屈服於20年代圍攻他的黑暗社會勢力的鬥爭決心,使文章具有了“自敍傳”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和戰鬥力。

第4篇

1、指導學生分析本文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生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思考並討論下列問題:

2.文中寫了哪些人對待這件事的態度?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作用是什麼?

3.阿長來問《山海經》時,我是怎樣想的?表現了我的什麼心理?

6.文章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不多,用的是一種敍述語言。為什麼不詳寫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間),你認為她是怎樣買到這本書的?

8.長媽媽買的《山海經》實際上是一本怎樣的書?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樣的?為什麼這樣説?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採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你能分析一下嗎?

從整體説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日於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後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後,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於字裏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象阿長那樣關心你、並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寫一篇小作文,和同學交流。儘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第5篇

1、初步瞭解長媽媽,把握文每件事表達的長媽媽形象;

3、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的含義,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與尊敬;

4、圍繞中心選擇恰當的材料來表現人物,材料選擇合理,詳略得當。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先從題目入手,詳析重點段落,讓學生先有了對長媽媽的客觀的認識後,再看前文的抑筆,就能正確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並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除寫了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祕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對於長媽媽,我們在這篇文章的認識是膚淺的,今天我們要來真正閲讀一篇關於長媽媽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不過,我想提個疑問,親愛的長媽媽為何變成了阿長的稱呼?這是否暗示了本文有着不同尋常的感情變化呢!

不可以,因為認識一個人首先要從外表,最重要的卻是認識她的性格乃至她的內心世界。

姓名不是她的真實姓名。她的名字是別人的,別人隨意加在她頭上的,因此可以看出長媽媽社會地位低微,不被尊重。

1、為什麼我對阿長會又愛又恨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哪些事讓兒時的作者佩服,哪些事又令他煩呢?

我從( )看出長媽媽是一個( )的人,表現魯迅先生對她( )的感情。

將全班分成2個組,一組同學每人填一個,填完後二組同學進行評論,全班討論糾正確認

③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時,無知卻淳樸,我也曾發生過空前的敬意,但那後來也逐漸淡漠

④阿長所懂得的許多規矩,迷信卻樸實,我也是不耐煩的

⑤給我買《山海經》,有愛心,才真正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甚至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不一樣,第一個源於長矛故事,故事荒謬,長媽媽卻講得一本正經,看出其迷信、愚昧,是一種反諷;第二個源於買《山海經》,實現了孩子心靈上的.渴望,看出來一個愛孩子的長媽媽,魯迅對她的敬意是真的佩服、感激。

曾在遠方的叔祖那裏看到過,後來一直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方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有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那位遠房叔祖的疏懶,家人又都太忙了,個人忙各人的事,無暇顧及我一個小孩子。

你又不懂,説了還是白説,既然來問還是給你個面子告訴你吧。

説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從來沒有想過她會給我買,只是隨便給她説説而已。

④當長媽媽給我買來了《山海經》,我是什麼反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映?

文中用了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我沒有料到長媽媽會幫我買《山海經》,也表現了我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可就是這個不識字的長媽媽把《山海經》買回來了,幫我達成了心願。看,那麼大的一個家庭,真正關心我的內心的只有長媽媽。

⑤長媽媽不認識字,她也沒説怎樣買到的書。大家想象一下她去買書的過程。

喜歡切切察察睡相不好愛管閒事④規矩多⑤道理多⑥謀死隱鼠

2、讀這篇文章後,你覺得阿長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説説你覺得作者筆下阿長的哪些事情最有趣?

3、小時候的我眼中饒舌多事、有許多麻煩的規矩、無知而又迷信的長媽媽,成年後卻寫文章來懷念她,就説明我已經理解了長媽媽。這理解用了多長時間?

4、三十年,多麼漫長的歲月啊。事隔多年,魯迅才恍然大悟,他一直忽略的一個人,甚至地位低下的一個人,原來是最疼愛她、最關心他、對他最重要的人。

5、像本文這樣本來要讚美一個人,卻在文章開頭説她不好的寫法。我們叫什麼?

欲揚先抑(或先抑後揚)。欲揚先抑的寫法,使文章收到了更加感人的效果,也使長媽媽的形象更真實、更感人。

想象一下:假如阿長還在,她讀了此文會對先生説寫什麼呢?

親愛的同學們,學習完這一課後,老師希望大家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會感恩。感謝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的父母,感謝給予我們關愛和教誨的老師,感謝我們身邊的人,不要朝花夕拾,留有遺憾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