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2篇 "拖延心理學:解開拖延之謎的獨特讀書筆記"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9W

拖延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拖延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的學科。本文筆記將深入探討拖延的原因、影響及應對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拖延心理,並提供實用建議,助力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無論是學生、上班族還是個人自我管理者,都能從本文中獲得啟發和幫助。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2篇

第1篇

本書的邏輯要比《拖延心理學》更加的優秀,不同之處在於並沒有把重心放在拖延症的產生原因上,而是將重點放在拖延症可能導致的後果,並且如何去改善之上,各有互補,如果書友們深受拖延症所累,看這兩本便足夠了,融合了絕大部分市面上書籍的要點內容和其他大神分享的乾貨內容,滿分推薦。

1、拖延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為自己尋找理由,“自我欺騙”和拖延總是如影隨形。

2、拖延的心理本質是衝動性,對事情失去耐心,易衝動的人無法完成自我控制和延遲滿足,無法為了長期收益而忍受短期的痛苦。衝動的特質:擁有強烈的慾望,缺乏謹慎和保守的態度,無法對事情作出全盤預測。

3、習慣性無助的概念,長期陷入拖延的怪圈,自己都不會有意識去走出來。

4、“自我實現的預言”,期待失敗,最後真的會失敗。

5、拖延是因為懶惰,但是懶惰的真正原因在於:衝動,討厭工作,喜歡誘惑和沒有計劃性。

6、即時的獎勵會促進我們上癮,比如遊戲、性等等。

7、社會價值觀的偏差,全是對物質的渲染,人們對長期的目標價值比如:志願者服務、經營家庭和追求信仰關注度不足。

8、營銷手段的泛濫將所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資源調動起來利用人的無知,激發非理性的部分。

9、拖延會損害你的財富、健康和幸福。因為拖延,無法按時完成學業,無法找到好的工作,無法升職加薪,威脅財富的獲得;因為拖延,疏於鍛鍊身體,管控不好自己的嘴,威脅身體健康;因為拖延,不去用心經營家庭和愛情,失去幸福。

10、拖延表現:對任務恐懼花掉了比執行任務本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關於如何戰勝拖延,作者給出了很詳細的論證過程和操作細則,最後還借用幾個小故事來闡述如何應用到實踐中,簡單總結幾點:

1、設定目標,並且這些目標都是可以達到的,促進我們完成的動力,形成正向螺旋循環,不斷挑戰新的高度。成就激發自信,自信帶動追求,追求又創造出更大的成就。

2、在過分悲觀和盲目樂觀之間尋找平衡。“我們總是會調整自己的努力程度,剛剛好把事情完成。”

3、通過感同身受激勵法,尋找自己的榜樣,跟隨行動,最好是生活中的榜樣。分析同榜樣之間的差距在哪裏,做什麼可以縮小差距,榜樣是如何來做的,模仿行動。記住兩點:一是抱着最好的期望,做最壞的打算。二是記住你是會拖延的,時刻警醒。

4、分析自己曾經拖延的原因,如果是外界干擾的原因,通過事先的準備避免干擾的發生。記錄日記,追蹤自己的拖延習慣。不邁出拖延的第一步。

5、重新設定價值法:合理的工作難度,尋找平衡點。選擇與自己有意義的目標相關的任務,用我想成功替代我不想失敗的想法。

6、精力管理方面:自控本身便是需要消耗精力,儘量將目標設定在“想要”的基礎上,而不是被迫執行。承認精力的侷限,合理安排自己的高效時間;保證休息。

7、習得性勤奮的概念,同習慣性無助剛好相反,學會愛上自己的工作,由自我讚許和其他獎勵引發的預約的情緒,會悄悄融入到努力本身,為了實現目標而採取的行動,本身就能成為一種獎勵。

8、如何解決“衝動”的難題。衝動性是拖延的成因之一,首先需要確保誘惑離你足夠遠;將工作與娛樂的環境區分開;通過內隱致敏法將誘惑想象成不堪的事物;將你在乎的人放在桌面上,提醒自己為什麼而努力。

9、用具體的語言來設置自己的目標,類似smart法則的方法,作者精簡了一下,用多少時間,具體要做什麼,在什麼時間之前必須完成。

並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無益的,拖延無非是增加自己的自控力,而這本身就需要自控力。在需要休息放鬆的時候便縱情一下,很多拖延症患者都是無法好好獎勵自己導致的。和朋友開心的聚會,做一些自己偏愛的事情,玩一會遊戲,大吃一頓,用威爾士流浪詩人戴維斯的話來説就是:“如果生活關懷備至,我們就沒有時間佇立、凝視。”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2篇

第2篇

英國小説家狄更斯曾説過,“永遠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做。拖延是偷光陰的賊,抓住吧它!”但我們現在的生活模式慢慢變成了我不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因為我們總認為壓迫感能讓我們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究竟什麼是拖延?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拖延並不是什麼問題,它只是一種能更高效地解決問題的方式。當時間的緊迫感產生的時候,緊張的壓力能讓人的潛力更大的激發出來,產生一種所謂的做事情的狀態,高效的解決問題。而當結果顯示事情做得不錯的時候,我們更信服這種感受,從而不斷地心理暗示,非要到了最後時刻才肯開始做事情。

而《拖延心理學》作為兩位心理學家長達25年的研究結果,通過一系列的事例輕鬆而深刻的説明了拖延心理的產生根源,並提出了很多克服拖延的可行性建議。塞繆爾對於拖延的解讀是,“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躲避的事情,這些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拖延不是一種簡單的心態,它的背後有着深沉的心理活動。

對某些人來説,拖延像花朵,很容易摘除,但是對更多人來説,它們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根除。

這點我是深以為然的,明明知道這樣做是正確且必要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又總想再等等。如很多人都知道吸煙有害身體健康,但總也戒不了,即使是真的患病不能再吸煙了,他們也還安慰自己,我明天一定開始戒煙。他們明天真的會開始嗎,別忘了明天之後還有明天。又比如我們自己,每年新學期開始時都會定下目標,今年一定要好好學習,但在微博、微信的狂轟濫炸下還有多少人記得當時對自己的誓言。等到了考試前才想起要抱佛腳了,每天開始到自習室自習,但還是不帶手機就不能出門。

拖延時可能會有享受的感覺,但過後我們就會陷入深深的“拖延怪圈”中,甚至造成嚴重後果。當吸煙者因為吸煙而生命垂危時,他難道不會這樣幻想嗎?如果我當時能早點開始戒煙,每天好好鍛鍊身體,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現在是不是和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呢?當學生掛課時,他應該也會責怪自己當時沒有更努力一些,哪怕是一點點就好。

造成拖延的根源有很多,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只有瞭解了控制你拖延的心理行為,才能對症下藥。拖延不是因為缺乏時間管理能力,也不是道德問題,它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問題,只有深入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在我看來,《拖延心理學》就是你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它客觀地反映出了我們深層次的想法和問題,讓我們更好地接受自己,也由我們自己來掌握取捨;同時它又像是一位老朋友,對我們的缺點提出了改進建議,讓變得完美成為可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