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觀後感3篇 秋雨深思:無聲的故事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6W

秋雨盈滿秋天的空氣,代表着歲月的流轉與收穫的季節。雨絲輕輕落在大地上,帶給人們一種寧靜、清涼的感受。在這樣的季節裏,人們可以靜下心來,沉浸在秋雨的陪伴中,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感悟。本文將分享秋雨觀後的感悟,為讀者帶來温暖的思緒和美好的心靈觸動。

秋雨觀後感3篇 秋雨深思:無聲的故事

第1篇

品讀餘秋雨的歷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發行量上得到證實。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餘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記憶裏,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而後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和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裏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採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着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儘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敍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閲讀迴響。儘管人們並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麪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台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響應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秋雨觀後感3篇 秋雨深思:無聲的故事 第2張

第2篇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這來。

人總會不斷地尋家又棄家做着永恆的異鄉人再從無奈中尋找出路重新出發。

老師向我推薦《文化苦旅》讀了感慨良深。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他越野歷險萬公里實地考察了中華文化在內的人類各大文明的興衰脈絡沿途寫下了《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找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和《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感歎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等卻是柔麗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雨天一閣》《青雲譜墮想》等直接把筆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還有文化走想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餘秋雨先生憑藉着淵博的文化和學史學的功底他寫下的文章有着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同時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

?文化苦旅》在作者有限的文字空間裏無論是大漠荒蕪的陽關古道還是秀麗悽美的江南小鎮;無論是多年叢立的牌坊默無聲息的廢墟還是病房外那株幽香撲鼻的臘梅風雨飄搖中的天一閣濃厚的文化氣氛自然升騰出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歷史社會和人生等因素交融在一起作者筆下全是文化感悟的對應物讀來總能記人有所思悟無端地感動。

?文化苦旅》的內在魅力是在山水風物之間尋找文化靈魂和人生的奧祕探索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它的藝術風格磅礴大氣典雅而富於激情靈性的語言敍事描寫抒情議論自然交付的手法共同鑄成了餘秋雨'文化散文'的厚重感和形式的新穎性。

因此無論是讚美者還是批評者都不能不承認這樣的文章無疑是美的健康多美。在惡俗之作普天蓋地的今天我寧願選擇這樣的。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既無宮庭軼聞氣功祕傳又無算命學和厚黑學更無慾蓋彌彰的色情描寫是極為嚴肅的純文學他開創了散文創作的新路。這種將'學者文化'特色溶於自然山水之中寄託自己獨有的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共鳴。無數人的捧閲不正證明了我們的社會多麼需要這種辭旨兼勝的作品麼?

第3篇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着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是關於兩代信客的故事,這是關於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重視、責任感,甚至是無奈放棄後的深深依戀——在交接信息時的細聲慢氣,在“逼着”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後的唏噓聲裏。我着實感動,因為,不論從現在還是當時來看,信客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老信客幹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可以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濕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常幫助寫信、譴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去,代表家屬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家鄉,要通報噩耗,弔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還要遭受無端的懷疑,憎恨和誣陷。可以説是身心俱疲的來往於城市和鄉村,做着那個“最敏感的神經末梢”。我不禁要想,是什麼讓老信客願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

令我感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任勞任怨、恪守職責的信客,怎麼就會栽在那樣一件小事上。第一,信客只是為了圖喜慶,撕了一點布邊。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説,他的確不應該動託寄的物品,這是信用問題;可往小了説,這個行為,放在平時,就相當於借了別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樣無足輕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認為,實在是小題大做。對老信客,我始終覺得這個行為很生活化,很真實。就像天使偶爾偷了一回懶。第二,事態嚴重化的關鍵,就是上海那邊又派了個人隨後到,關照家裏人看布匹頭尾的標記,以免信客動手腳。看到這裏,我覺得人心啊,實在是——不説險惡吧——太具有防備性了。這個在上海闖蕩的同鄉,看來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檢驗的時代。不幸的是,從未犯錯,從被信任的老信客被這突如其來的檢驗難住了。唯剩百口莫辯……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鄉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曾經帶來的喜悦和希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宛若不曾發生。也許,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也許,他們也是值得我悲憫的受害者——突來的證據,把老信客推到了鄉親們的對面,他們那簡單甚至狹隘的心不能接受,就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孩子,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怨恨,於是,找來許許多多的回憶做證據——老信客已經幹過很多這種事了,他一無所有的家就是通過剋扣賺來的!文章剛開篇到這裏,我便嚐出瀰漫着的諷刺意味。一生的信譽毀於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着自殘後的手,獨自到外鄉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裏,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這是他幹了一輩子的事,走南闖北,過山過橋,找尋熟悉的身影,那心情,一如在外風塵苦旅的遊子期盼他腳步聲的急切。這算不算“身在曹營心在漢”?亦或是他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温漫山遍水的鄉情。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被髮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為“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兇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可笑的是,嚐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才想起他全部的好。後來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為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局卻是慘慘淡淡,是藉着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為什麼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後名”,另一個,是有了污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遊走於兩地的鄉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後可以被平反,被悼念,然後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的喜與怒,堅守與不捨。讓我,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於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後的深沉。

關於戰爭,當我寫下這四個字的時候,我自己也被嚇了一跳。沒想到,再看《秋雨》、再聽《坐宮》,竟然無心陶醉於演員的唱唸做打,而是滿腦子在想與戰爭有關的東西,真不知是中了什麼邪。

最讓我糾結的就是楊四郎這個人。按照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寧死不屈的才是大英雄。從這點來看,楊四郎真的有些漢奸的味道。竟然被俘後,不僅投敵,還娶敵人的女兒。最令人氣憤的是,整整十五年,他居然什麼也沒做,居然沒有一絲一毫想要復仇的想法,只是安安穩穩地當他的駙馬爺。這個太過分了。

當然,最過分的是,這麼多年,竟然沒有人抨擊過他。其實,我也不想抨擊他,因為我覺得他沒有錯啊。首先,他肯定是愛國的,否則怎麼會征戰沙場。其次,他也是愛家的,否則怎麼會那麼想見自己的老孃親。但身為一個人,或説一個男人,當自己的力量弱到連活命都成問題的時候,他何談報國愛家。也許,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先愛自己,先保全自己。同時,當他要愛的`國和家離自己非常遙遠的時候,也許他能做的也只能是“何不憐惜眼前人”。

有這樣一部外國電影,片中有個非常有藝術才華的德國軍官,在二戰時居住在法國某人家。這一家法國人家只有父女二人,且女兒也酷愛藝術。這個軍官每天都會非常有禮貌地同那對父女打招呼,為打擾了他們而深表不安。同時,他也常常陶醉於那個女子的琴聲中。作為局外人,或許即便這兩個年輕人相愛,我們也會接受,甚至會為他們祝福。但,一旦回到與我們接近的現實或歷史中,我們恐怕就沒有這份心境了。

其實,無論歷史還是現實,總是離得越遠看得越清,一旦離我們很近很近,我們真的不知該如何抉擇。試問,如果抗戰時哪個被日本人俘虜的中國將軍,與哪個日本的公主成家了。我們會接受這樣的事嗎?我們能讓他在很多年後回國看自己的家人嗎?試問,如果真有這樣一個人,而且他現在還活着,我們會怎麼看他?怎麼對他?其實,這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楊四郎。但,我們能接受楊四郎,卻不可能接受他對嗎?同時,作為局外人,我們也許可以接受一個法國姑娘愛上一個入侵自己國家的德國人。但我們能接受一箇中國姑娘愛上一個日本入侵者嗎?即便那個人很優秀、很有修養、很不想打仗。

試想,如果沒有宋遼兩國的交戰,也就沒有楊四郎和鐵鏡公主“匪夷所思”的愛戀。但如果沒有二人的這份情,這怎能凸顯戰爭的殘酷性。也許,楊四郎這個曾經的宋人,後來的遼國女婿,他最希望的就是兩國罷兵,不再爭鬥。

這真是一個讓人很糾結的問題。我在想難道是我的思想有問題,否則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二重標準?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古今中外,好像從來不乏被戰爭綁架,繼而被戰爭俘虜的愛情故事。這是一些要忘卻戰爭,從“人”的立場注視對方,在相互傾慕的“精神”與“品質”升騰而起的愛情。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有勇氣去面對這樣的事實嗎?想到這些,真的很佩服何鳴唱那句“我的妻……”時的勇氣。

看罷這部戲,我真的很感慨,古人能寫出《四郎探母》這樣的故事,這樣的情節。真的很感慨,民國時期的中國,能有《四郎探母》這樣一出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戲。如果説《四郎探母》這齣戲存在本身,就是對人性的一種敬畏。那麼《秋雨》這齣戲存在本身,也無疑是中國人不喜歡戰爭,渴望和平的一種表現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