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散文讀後感7篇 雨中靜思,秋意濃情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2W

《秋雨散文讀後感》是一篇流傳已久的經典散文,描繪了秋天陰雨綿綿的特色美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悟,引起讀者對自然的思考與感慨。本文將對該篇散文進行解讀、感悟與思考,歡迎廣大讀者閲讀、交流與分享。

秋雨散文讀後感7篇 雨中靜思,秋意濃情

第1篇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

全書分為“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霜冷長河”、“行者無疆”這五個部分。

餘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着,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脱俗,灑脱、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侷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歎為觀止的文章。

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了所要説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了。”

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敍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象着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裏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

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只飛累了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了。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仔細想想,蕭紅寫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便是如此,也是自然,真實,美好。“太陽在園子裏是顯得特別大。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

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和餘秋雨的散文一樣美,簡單卻又不失味道,雖通俗卻又十分自然,自然中透着美好與真實。

那種意境,遠比誇張的文章要吸引人得多,一個是外表華麗,卻找不到內在,另一個則是表面簡簡單單,普普通通,而只有細讀一番,才可能品出其中的自然美。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為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眾不同。

秋雨散文讀後感7篇 雨中靜思,秋意濃情 第2張

第2篇

近日,抽空重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山居筆記》,但當讀完最後一篇《歷史的暗角》後心情尤難平靜。

這是一篇專以揭露和鞭撻'小人'的散文。文章以歐洲的一名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使得一村人都成了仇敵的例子開始,又舉出費無忌在奉命為楚平王的兒子迎親過程中,設法把新媳婦變成了平王的夫人最終使楚國滅亡的故事。由此,作者為'小人'總結了八大行為特徵,即:小人見不得美好,小人見不得權力,小人不怕麻煩,小人辦事效率高,小人不會放過被傷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小人必須用謠言製造氣氛,小人最終控制不了局勢。與此同時還把'小人'分成惡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等四種類型。但在剷除和防禦'小人'上作者卻犯了難。餘先生認為,小人所以難以防禦,除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特殊需要為小人的產生和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外,社會羣體還有五大原因,即觀念上的缺陷,情感上的牽扯,心態上的恐懼,策略上的失誤以及靈魂上的對應。

讀罷此文,我的第一感覺是餘先生肯定是碰上了現實中小人的糾纏,使他心生忌恨,不吐不快。但在'鼓譟'(餘先生詞)一番之後,又對如何防範感到無奈。所以我又想:這真是何苦呢?

孔老先生當初把人劃分為兩種:君子和小人,標準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餘先生好像也贊成這種劃分,我們當然認為餘先生也是君子了。但是,當小人為'利'糾纏餘先生的時候,以君子之'義'是不是要以牙還牙呢?當餘先生對小人'鼓譟'以後,你的'義'又如何體現呢?況且,從古到今,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有智慧的用智慧,有力氣的使力氣,有誰能把君子和小人分得清呢。劉邦當初是無賴,屬小人範疇,但後來作了皇帝,你説他是因'小人'的卑劣獲得成功呢,還是以仁義取勝的呢。

'量小非君子'。一旦遇到所謂'小人'誹謗或糾纏的時候,上策乃是:不理不睬,沉默應對

第3篇

這段時間重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又有一種新的感悟。餘先生通過對歷史、社會、哲學、民族、人生的挖掘,將這本書演繹得沉重而悲壯。

説真的,十年前讀第一遍時除了這篇回憶散文,敍述鄉間的牌坊(與別的地方的“狀元牌坊”、“御賜牌坊”不同,這兒鄉間的牌坊,幾乎都是為女人立的,為一些已經亡故的女人。一座座牌坊,都在表彰這些女人“從一而終、寡而不嫁”的事蹟,因此又叫“貞節牌坊”。)、村裏的尼姑庵,以及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外,其它的沒太看懂。今又重讀文中結尾的幾段文字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漸漸明白了,我們鄉間為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湧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我漸漸明白了,女教師們為什麼那麼迫切地想要招收女學生,連翻山越嶺也不在乎?河英,雪嶺上的一個紅點,就像那束冰封的金髮。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也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為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了凍。

我已經斷定,在大地還在沉睡時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與《中國曆代失蹤女子名錄》有關。但是,這部名錄,是山川之玄,歲月之祕。它無痕無跡,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我”明白了女教師和無言牌坊的關係。女教師是首先解凍了“冰封着的牌坊”的女人,她們被生活了。她們的“美麗”表現在“被衝破封建禮教”。

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為新的一批舉白旗的為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着為一個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為女人也為男人,為還在沉睡者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她們是哪一座座無字的牌坊,雖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讀着《餘秋雨散文》,就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書裏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讓人們去品味,去欣賞,從中獲得心靈的昇華。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説,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第4篇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為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裏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裏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閲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着心裏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閲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覺信馬由韁。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嫻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宏觀着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裏,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説,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裏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

全書分為“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霜冷長河”、“行者無疆”這五個部分。

餘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著,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脱俗,灑脱、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侷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歎為觀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了所要説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了。”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敍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象着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裏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只飛累了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了。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仔細想想,蕭紅寫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便是如此,也是自然,真實,美好。“太陽在園子裏是顯得特別大。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和餘秋雨的散文一樣美,簡單卻又不失味道,雖通俗卻又十分自然,自然中透着美好與真實。那種意境,遠比誇張的文章要吸引人得多,一個是外表華麗,卻找不到內在,另一個則是表面簡簡單單,普普通通,而只有細讀一番,才可能品出其中的自然美。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為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眾不同。

第5篇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是滄桑的,他對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盡全力保護但卻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運也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所折服,他的思牽千載,行雲流水的記錄,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是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如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大為浮淺,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決心來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

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

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閲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導語:秋雨散文歷史的氣息很濃。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陽關雪》等許許多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秋雨是年輕的,他能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訪陽關雪,僅僅是為了一個多年的夢,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灑脱的,試想在各種現代文明的煩擾下,又有誰有這麼的一份閒情逸致呢。

曾經讀過餘秋雨的許多散文,而讓我時時不能忘懷的就是《垂釣》了。《垂釣》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自己的喜惡,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鈎”,每次下鈎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着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鈎、起鈎,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鈎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鈎,他都倔強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説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況味無窮。

也許有人認為胖老人是追求物質而胸無大志,隨遇而安,渾渾噩噩地過着小魚生活的現實主義者;瘦老人則是一個追求完美、志在高遠、鍥而不捨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而言,我對胖老人的做法是報以讚許目光的。生活追求需要積極向上,卻要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智慧,不容許有盲目和好高騖遠的僥倖心理,胖老人十分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客觀條件,鈎小灘淺,他不妒忌瘦老人釣鈎的”碩大無比“,也不去打擊他的執着,即使在”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怕的是驚擾了瘦老人的釣魚夢,他的這份平常心,使得他非常快樂。也許,他一輩子都釣不上大魚,但是在他面對的領域裏,他,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勝者。

瘦老人無疑是許多人認為的完美形象,他的身上有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壯士之美。他的釣魚鈎”碩大無比“,可謂大矣,”在他眼裏,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捨標準和堂皇形象“,”夕陽照着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鄙視同伴的淺北,瘦老人是唯大魚不釣的,他在淺淺的水域裏等待大魚上鈎,儼然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情形,他在苦作者:錢毅偉苦地單相思久久不願上鈎的大魚之餘,卻沒有實際地分析自己所處的客觀條件,倘若他向大海深處更進十米、二十米,或許就有機會擁有胖老人意想不到的收穫,“碩大無比”的釣鈎上掛着他夢寐以求的大魚兒。只是,他自視清高,鄙視胖老人的滿載而歸,卻不曾想付出哪怕一點點智慧和艱辛!他的盲目執着在淺淺的沙灘邊顯得格外蒼白,讓觀者體味到他的孤獨和單保。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鈎、起鈎,而且次次都是滿滿的六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讀着《餘秋雨散文》,就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書裏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讓人們去品味,去欣賞,從中獲得心靈的昇華。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説,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脱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

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了太遠了,中華的文化也沉積了太久了,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了,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

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藴涵着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了我。

走進廢墟,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着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

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裏“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才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裏,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的根源,更關心我們文化的發展,並且關心着所有的文化的發展。

他為所有遊離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們發問:“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遠、更真實、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了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了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了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了,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麪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了去繼承?為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裏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也許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來一次這樣的思索,這樣我們在前進中才可以走的更遠,這樣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原裏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們應該怎樣走出心靈的荒漠?正像餘秋雨先生説的,文化才是我們的綠洲。母語教育最近搭着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車提得很響,壓抑了這麼多年的母語文化終於可以緩一口氣了。

畢竟我們是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畢竟一百年後,我們還是我們,英國還是英國,美國還是美國,我們的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將會跟隨我們這個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坡上,汲取黃河的水而成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們前進就會一往無前。只要我們的中華文明不敗,我們的民族就不會失敗。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

餘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着,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脱俗,灑脱、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侷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歎為觀止的文章。

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了所要説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了。”

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敍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象着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裏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

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只飛累了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了。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仔細想想,蕭紅寫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便是如此,也是自然,真實,美好。“太陽在園子裏是顯得特別大。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

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和餘秋雨的散文一樣美,簡單卻又不失味道,雖通俗卻又十分自然,自然中透着美好與真實。

那種意境,遠比誇張的文章要吸引人得多,一個是外表華麗,卻找不到內在,另一個則是表面簡簡單單,普普通通,而只有細讀一番,才可能品出其中的自然美。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為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眾不同。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為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裏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裏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閲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着心裏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閲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覺信馬由韁。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嫻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宏觀着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裏,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説,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裏面每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是滄桑的,他對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盡全力保護但卻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運也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所折服,他的思牽千載,行雲流水的記錄,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是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如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大為浮淺,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決心來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

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

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閲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第6篇

讀着《餘秋雨散文》,就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書裏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讓人們去品味,去欣賞,從中獲得心靈的昇華。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説,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第7篇

?郭沫若散文》給了我很多的感觸,讓我們對詩,對詩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詩不是做出來的,只是寫出來的。我想詩人的心境譬如一彎清澄的海水,沒有風的時候,便靜止着如象一張明鏡,宇宙萬匯的印象都活動着在裏面。這風便是所謂直覺,靈感,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漲的情調。這活動着的印象便是想象。這些東西,我想是詩的本體,只要把他寫了。出來的時候,他就體相兼備。大波大浪便成為“雄渾”的詩,便成為屈子的《離騷》,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彌爾頓的《樂園》,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漣漪便成為“沖淡”的詩,便成為周代的國風,王維的絕詩。日本古詩人西行上人與芭蕉翁的歌句,泰戈爾的《新月》。這種詩的波瀾,有他自然的週期,振幅,不容你寫詩的人一毫的造作,一剎那的猶豫,硬如歌德所説的連擺正紙位的時間也都不許你有。説到此處,我想詩這樣東西倒可以用個方式來表示他了:

照這樣看來,詩的內涵便生出人的問題與藝底問題來。ihalt便是人的問題,frm便是藝的問題。歸根結底我還是佩服你教我兩句話。你教我:“一方面多與自然和哲理接近,以養成完滿高尚的”詩人人格:“一方面多研究古昔天才詩中的自然音節,自然形式,以完滿”詩的構造。“我們心中不可無詩意詩境,卻不必定要做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