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73篇 個深刻思考,留給你的人生智慧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8K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法布爾所著的一篇寓言小説。通過一個老教師在他的最後一節課上傳授生命真理的故事,寓意着教育的重要性,每一分鐘都值得珍惜。這篇文章也成為學生們喜愛的經典文學讀本。

《最後一課》73篇 個深刻思考,留給你的人生智慧

第1篇

一個星期天,爸爸帶我在劇院看了一場感人的電影《最後一課》。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令人不禁悄然淚下。

5月12日的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大地震降臨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通過電視、報紙以及網絡的新聞媒體瞭解到:里氏7.8級(後被國家地震局糾正為里氏8.0級),是我國有史以來震級最高、破壞強度最大的一次大地震。霎時間,這場殘酷的自然災害給汶川地區的同胞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同時,也牽動着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在汶川縣城有一所學校――汶川縣東汽中學。5.12那天,所有的同學們當時都在聚精會神的聽譚千秋老師講課。突然,教室裏的課桌椅開始劇烈搖動,到處都是噼裏啪啦各種東西跌落地上的聲音,短短的幾秒鐘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山崩地裂”,難以平穩的立足,一時間同學們非常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關鍵的時候還是譚千秋老師比較冷靜,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對同學們大喊:“同學們,地震了,大傢什麼都不要拿,趕快往操場跑,快、快、快------”這時,同學們才回過神來,隨即趕緊按照譚老師的指揮拼命地往外面跑。

就在這個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在教室的後面有一大塊鬆動的牆面正搖搖欲墜,嚴重威脅着下面那四名沒能及時離開現場學生的生命安全。在那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身為學校教導主任的譚千秋老師,以最快的速度衝了上去,硬生生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接住了”那重達數百斤的牆塊。身在險境的四名學生得救了,可是,我們敬愛的譚千秋老師自己卻被那巨大的牆塊砸中了要害部位。就這樣,他為了保護同學們的生命安全而英勇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位湘籍老師用他自己的血肉之軀救回了四名學生,同時,也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給同學們講授了“最後一課”!

譚千秋老師的犧牲是光榮的,他在關鍵時刻奮不顧身的挺身而出,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勇敢地衝向最危險的地方,為同學們贏得了生的希望,給了那四名同學二次生命!這種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難道還不能足以感動你我嗎?

《最後一課》73篇 個深刻思考,留給你的人生智慧 第2張

第2篇

?最後一課》是一篇短篇小説,比較淺顯易懂。這堂課採用複述整體感知課文、分析人物形象、瞭解文章的構思、理解若干有深刻含義的句子的教法,而分成四塊:1、複述課文,初步感知課文;2、走近人物,體驗喜怒哀樂; 3、開拓延伸,留下無盡思索。整個過程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師:“最後”這個詞常常引發我們很多感想:會想到圓明園那最後的遺蹟,令人氣憤;會想到貝多芬那《最後的晚餐》,令人心酸;會想到影視作品《最後的格格》中的女子不幸、善良而又執着的精神令人感歎。今天我們來學習《最後一課》,看會帶給我們怎樣的不同感受。

師:昨天已經佈置了預習作業,一是把課文讀兩遍,二是瞭解文章的寫作背景。首先嚐試複述課文,然後來有感情的朗讀令自己感動的情節。

生3:寫韓麥爾先生宣佈上“最後一課”後,小弗郎士的悔恨和鎮上的人對這最後一堂法語課的紀念。

師:説得非常條理,可見預習的紮實。那麼我們再來閲讀重點情節,能不能從這這些字中讀出些味道來?

生:裏面也有珍惜吧。最後一課了,平時沒好好學,今天可要珍惜珍惜。(生笑)

師:(笑)這也是失去才知珍貴吧。還有同學要説嗎?

生:反正是……又恨自己,也恨敵人。恨自己平時沒好好學,恨敵人佔領了自己的家鄉,不讓自己學法語了。

師:你説的這個“同情”,是不是有前面提到的“遺憾”之意?

生:我説的這個“同情”是指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的。韓麥爾先生在這裏教了四十年的書了,自然對這裏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課文第22段有這樣的話:“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這裏,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可憐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所以,小弗郎士對他的老師充滿同情。

生:讀最後一個有關韓麥爾先生的情節,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讀出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情感。

(這是本堂課的第一部分。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對課文有關細節的的品讀,讀出不同的味道,切入點雖小,但展現的天地卻大,可以看出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探討問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那麼他們誰是主人公呢?今天我們來辯論:正方是小弗郎士,反方是韓麥爾先生。並考慮在你心目中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請用一兩個詞來概括。

生:我認為主人公是小弗郎士,文章開始就寫他“貪玩”,因為小弗郎士當時不會分詞時就不想上學,要到野外去玩玩,也可見他不怎麼愛學習。

(接着老師分別就學生概括出的“幼稚”、“懂事”、“愛國”、“有同情心”等詞一一點出、強調後學生説明理由)

生:我找的是第12段的“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從“那些壞傢伙”就可以看出小弗郎士對普魯士兵的無比憎恨!

生:我找的是第21段的“我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句話表現了小弗郎士對普魯士禁止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生學法語的行為的無比憎恨之情。師:好。我們知道,其實鴿子事實上不可能用任何語言唱歌。小弗郎士之所以這樣想,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幼稚天真的孩子天性,另一方面更是表達了他內心那種憤怒的情感。這位同學的理解非常正確。

生:我找的是第17段:“可是開頭幾個字我就弄糊塗了,我只好站在那裏搖搖晃晃,心裏很難受,頭也不敢抬起來。”這句話表現了小弗郎士的難受和羞愧的心情。生:我找的是第23段的“聽到他古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從這個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弗郎士天真幼稚的天性。

師:是的。小弗郎士畢竟還是個孩子,聽到古怪的聲音,自然而然就想發笑。而“難過”則顯然是因為……

生:是因為上了這一課後,連這古怪的聲音也聽不到了。

生:我找的是第24段“……,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我覺得這表現了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的無比崇敬之情。

師:非常好。正因為小弗郎士內心對韓麥爾先生有着崇敬之情,才會覺得他形象高大。

生;我找的是第20段:“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裏可以看出小弗郎士上課非常投入,全神貫注。

師:是的。小弗郎士以前覺得語法難,現在卻“挺容易”,其原因就在於他今天認真學習了。

師:剛才許多同學都談了自己的發現和收穫,我們也在交流中慢慢了解了小弗郎士。那麼,你有沒有發現,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你瞭解變化的原因嗎?同學們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生:小弗郎士開始學習是不專心的,後來變得愛學習了。

生:小弗郎士開始對課本是討厭的,後來則是捨不得了。

生:小弗郎士開始是浪費時間,後來變得珍惜時間了。

生:第14段説“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説明他以前浪費時間,不用心學習;第24段説“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忽然”一詞可以看出他學習認真,也就是珍惜時間。

生:對韓麥爾先生,小弗郎士開始是害怕的,後來則是尊敬他了。

生:對普魯士兵,小弗郎士開始是喜歡,後來則是憎恨。

師:好的。我們找到了很多小弗郎士的變化,你能不能選用幾個詞概括一下他的變化?

生:通過我方同學們找的有關小弗郎士的句子,可以看出本文寫的最多的小弗郎士,通過寫小弗郎士的變化體現了主題,所以説小弗郎士是本文的主人公。

師:好了,我們終於比較全面地認識了小弗郎士,再來看看反方的理由。

生:在課堂上的主角就是韓麥爾先生,通過寫韓麥爾先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刻畫了這個人物,並體現了主題,下面請我們組的.同學具體闡述。

生:寫他很嚴厲,韓麥爾先生有一把大戒尺,總是拿着敲桌子,説“靜一點,靜一點”,另外小弗郎士也説“忘了我挨的戒尺”,説明韓麥爾先生還打過小弗郎士。

(接着老師就學生概括的“可憐”、“愛國”、“認真”“不負責”等詞一一提示學生找出理由。)

師:嗯,我們也認識了韓麥爾先生。雖然寫他的筆墨很多,但是都是通過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來寫的,所以我自己認為小弗郎士是主人公。通過分析,我們還會發現,韓麥爾先生與小弗郎士似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

師:對,愛國。國難當頭,忠誠服務了四十餘年的老師與調皮厭學的學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對失去的國土深深的敬意和對侵略者的憎恨。這種愛國之情跨越時空與地域,感動了無數讀者。這也正是此文震撼人心之所在。不過,具有愛國之心的這兩個人似乎不是很完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們身上的不足呢?

生:我覺得人無完人。小弗郎士其實也挺可憐的,就像我們班上的一些同學,基礎不好,想學也學不好,所以總是擔驚受怕,怕老師提問。(生笑)

生:雖説韓麥爾常常讓學生丟下功課澆花,去釣魚的時候,乾脆就放學生一天假,有點沒有遵守老師的紀律,但我覺得也是很可愛的。我想他釣魚的那一天,學生都喜歡。(生笑)其實這樣的老師更有人情味。最根本的是,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一點也不含糊,他的內心深處對祖國對法語充滿深情,所以,我們也不會計較他的那些小小的不足了。

(這是本堂課的第二部分:走近人物。小説以塑造人物為主,點滴細節可以折射出人物品性,可見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師:對。現在我們知道,最後一課,不光是小弗郎士懂事了,更是喚醒了小弗郎士的愛國熱情。那麼,同學們,你是否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麼對你有益的東西?

生:我們應該抓緊時間,認真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

師: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我國東三省之後,也是不遺餘力地大肆推行日語教學。他們都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在軍事佔領之後開始語言文化的侵略奴役!思考下面的問題:

1、假如你是當時將被奴化的學生中的一個,你會怎麼做?

生:學好我們祖國的語言,因為語言不僅是我們的交際工具,更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

師:是的。要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其實並不難,學好我們祖國的母語――漢語,就是愛國。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漢語吧!因為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美妙的語言之一。它記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負載着輝煌燦爛、浩如煙海的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神聖職責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説,由於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為中國小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瞭解法國文學的教材。對於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多年來已經累積大量的思路。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裏把這篇文章完整的呈現給學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種參考資料,我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課一得,於是我推翻原來的種種設想,主要從小説三要素入手,把重心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通過分析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情感的前後變化,展示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感,並且由此聯繫我們國家的歷史,激發學生的熱愛自己祖國的熱情。

因為要把人物分析作為課堂的重點,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課堂引導學生從人物描寫的各種手法去分析人物形象,為此組織了一次辯論。

在辯論中的人物分析中,由於課前關於人物描寫的準備,學生也能找到課文中相應的語句。通過最後一課前後人物情感的變化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分析完人物形象後,為了引起學生的共鳴,提到與最後一課社會背景相似的我國的一段歷史:日本對於我國東北三省的文化侵略。與我們自己國家歷史聯繫,這是理解課文情感的一個契機,更貼近我們自身,學生也更能感同身受。最後作為拓展。

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課文表達的愛國情感,把人物情感變化的分析作為本課的重心是準確的。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已經能夠較好的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而真正的共鳴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這與學生對我國的那段歷史瞭解不多有關。

原來設計本課教案時,從教材,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詳細的思考,然而卻忽略了學生這一關鍵的要素,備課過程考慮更多的是教師要怎樣講解,怎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變化,創設那些情境的問題,但是卻忘了學生針對問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課堂上學生的展示不夠理想,教師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的評價不夠到位。在這次的實踐中,對於教材的分析,對於課堂的設計,還有對於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等方面我的感受很多,會激勵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上出高效、充滿語文味的課。

師:今天老師帶給同學們一首詩,請你們用心傾聽,告訴我,詩人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感情?(打開課件:我愛這土地 艾青)

生:(閉眼傾聽)詩中抒發了詩人熱愛土地,熱愛祖國的感情。

師:大家説得很對,只要是有良知的人,對自己的祖國都包含一種濃的化不開的深情,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借獨特的形式來傳達這份深情,中國詩人艾青借詩來傳遞這種愛;法國小説家都德用小説來傳遞這份情。這節課我們走進都德的《最後一課》

師:這篇文章的體裁是小説,那先讓我們瞭解小説這種文體。(出示課件)

師:根據小説的特點,我們可以確定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出示目標)

師:同學們課下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對小説中的人物、環境和情節都有了大致的瞭解,下面我們來分享大家的預習成果:一組展示本課的文學常識及重點字詞;二組分析故事情節;三四組舉例分析兩個主要人物的形象;五組找出環境描寫並分析作用;六七組品味文中富含哲理的語句;每個同學可以在默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己獨立完成任務,然後小組間補充交流。組長分配展示任務。

師:剛才大家學習都很投入,相信任務完成的不錯,下面我們就來分組展示預習成果。其他同學做好記錄和補充。

生1:通過預習,我們組認為了解背景、作者是本文學習的關鍵,重點詞語是必不可少的積累,因此我們組向大家展示的首先是本文的背景:在普法戰爭中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政府執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小説寫於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後,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下面由我們組的下一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作者的情況。

生: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國19世紀下半期的小説家。他曾參加普法戰爭,短篇中有不少就是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最後一課》是都德愛國主義短篇小説的代表作之一。關於作者的情況我就介紹這些,下面請另一位同學講解重點字詞。

生:本文的重點詞語有下面幾個,希望同學們認真讀寫:

踱 步 郝 叟 強迫 祈 禱 哽 懊悔 字 帖

下面請大家跟我讀一遍,(其他同學齊聲跟讀)我們組的展示就到這兒,下一組將為大家講解本文的故事情節。

師:你們組預習的很好,如果重點的地方做一下強調會更好,比如容易讀錯的字

作者的國別和作品等。下一組的同學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試目以待。

生:本文的重要人物是國小生小弗朗士和教師韓麥爾先生,次要人物有鐵匠、郝叟老頭、普魯士士兵。我們將本文的幾個重點片段編排成課本劇,希望同學們喜歡。

生:(出場)(伸懶腰)獨白:又要遲到了,韓麥爾先生又要責備我了,他還説提問我法語分詞呢,我一點也不會,唉!真不想去上學。(邊説邊走)天多好,曬曬太陽,掏鳥窩是件多美的事,(看“普魯士士兵”在操練)(一組員扮普魯士士兵操練)這比上課有趣多了,唉別想了,快點去學校把!(邊説邊做快跑的動作)

生:小弗朗士!你這是趕往學校嗎?別跑了,還來得及。(拿着鐵錘――書,大聲喊)

生:他又在逗我,我還是快到學校吧。(做疑惑狀)咦,怎麼這麼靜,反常!(邊説邊做推門狀)

生:快進來,小弗朗士,我們都在等你呢。(輕聲、温柔)這是我們最後一課,上邊下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只准教德語,明天新的德語老師就會來到。(悲痛的神態)

生:啊!我還沒有好好學習法語呢!他們那些傢伙真可惡!老師穿上這件新衣服,真上來聽課的人都是為了紀念最後一課。他們都熱愛祖國。

生:小弗朗士你來背一下分詞,(看到“小弗朗士” 難過、懊悔的表情)孩子,坐下吧!我知道你也很難過,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裏,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意味深長)

生:我以後再也不能學習法語了,再也見不到韓麥爾先生了。我的最後一堂課!我敬愛的韓麥爾先生!

生:(聽到鐘聲――組員學鐘聲敲十二下)孩子們,(聲音發顫)你們一定不要忘記法語是我們祖國的語言!(書寫法蘭西萬歲!)放學了!(背靠講台,無力做放學的手勢)

師:感謝二組同學,你們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精心設計情節,讓我們更深入理解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提議,大家再一次把掌聲送給他們!

生:剛才二組的同學向大家表演了本文的情節,下面有我們組的同學帶領大家熟悉小弗朗士的形象。這個人物的形象很豐滿,他隨着故事的發展而變化。大家請看我們組帶來的變化圖(投影)

(操練有趣)幼稚→(知道布告牌上的內容)壞傢伙→(強迫鴿子説德語)仇恨、輕蔑。

討厭(想逃學、畫眉歌唱,這些比分詞用法有趣得多)→懊悔(曠課找鳥窩、溜水)→難受(願花任何代價換得熟練地背

生:下面先由我來具體解釋第一項,從課文的具體語句中我們可以瞭解:

“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小弗朗士只是覺得有趣,沒有想到這時對自己國家人民的控制和封鎖。從這兒我們瞭解他還很幼稚。“我聽了這幾句話,心裏萬分難過。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當小弗朗士明白了布告牌上的內容,對普魯士兵從心底發出:壞傢伙的評價,從而看出他的愛國思想正在覺醒。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我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對敵人的憎恨和諷刺。

生:我來分析第二項:“心裏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況且他説説過要問我們分詞”這句表現了對老師的害怕,而“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憐的人!”這一句我們可以看出小弗朗士對韓麥爾先生的理解和同情,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聽到鐘聲臉色慘白,是因為鐘聲宣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的時間已經到了,從此將和祖國語言告別;號聲暗示德語將代替法語。這兩點給韓麥爾沉重打擊,內心極為悲痛,表現為臉色慘白,小弗朗士從韓麥爾先生的表情感到他對祖國的熱愛,不僅是一位法語教師,而且是一位愛國志士,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精神使小弗朗士感到他的形象高大起來。我先給同學們分析到這裏,有關第三項的分析請下一位同學講解。

生:小弗朗士對於學習法語剛開始是討厭的。文中“況且他説説過要問我們分詞,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説不上來。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他討厭學習法語。但當他得知這是他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時,文中寫道:“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着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瞭解小弗朗士不但對法語充滿了留戀,而且很認真的學習法語,並且感到很容易,由此得知他已經熱愛法語了。下面由我們組的**總結

生:剛才幾位同學已經做了很詳細的分析,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小弗朗士是由一個貪玩、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我們組的展示完畢,有請四組的同學講解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師:你們分工合作,充分展示了集體的力量。在討論合作中共同進步。好樣的!

生:三組的同學是好樣的,我們組也不遜色。韓麥爾先生給大家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愛國,我們從他的穿戴“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縐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他的語言“”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説,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裏,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他的神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帶走似的。”他的動作“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從很多語句中可以看出。但我們剛才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生:作者為什麼不把韓麥爾先生寫成一個“高大的英雄”,而讓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出現?經過討論我們一致認為:正因為普通,韓麥爾先生才能夠代表千千萬萬的法國人,他那熱烈的深沉的愛國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國大眾所具有的,才能使這篇小説所表現的成為整個法蘭西民族的共同心聲。

生:你們組不但分析了人物形象,還從構思方面進行分析,這樣做下去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本文的環境描寫很到位,請五組的同學向大家展示。

生:剛才我們瞭解到,環境不但包括自然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弄明白這一點,對大家的寫作會很有幫助。“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

這句自然環境描寫“天氣”“畫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貪玩、無憂無慮的幼稚心態。

生:文中也有社會環境的描寫,“普魯士兵正在操練。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裏傳出來的:敗仗啦,徵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 這些社會環境描寫“普魯士兵操練”“布告牌”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普法戰爭中法國淪陷,國土已被侵略軍所佔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殘酷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自然環境有襯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而社會環境我們也不陌生,它主要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常常運用環境描寫。我們組的展示完畢,請六七組的同學給大家準備的重點句子賞析。

師:剛才這位同學把我的詞給搶了,學以致用,是大家的共同追求。常常對句子進行賞析,可以提高我們的鑑賞能力。下面請六七組的同學來與大家賞析句子。

生:我們經常賞析優美的詩句,賞析凝練的詞語。下面請我們組的賞析組合展示本文中的句子賞析。

生甲: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鏗鏘有力)

生乙:這句話用“監獄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與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敵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生甲:“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怎樣理解韓麥爾聽到鐘聲、號聲臉色慘白起來和“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生乙:聽到鐘聲臉色慘白,是因為鐘聲宣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的時間已經到了,從此將和祖國語言告別;號聲暗示德語將代替法語。這兩點給韓麥爾沉重打擊,內心極為悲痛,表現為臉色慘白,小弗朗士從韓麥爾先生的表情感到他對祖國的熱愛,不僅是一位法語教師,而且是一位愛國志士,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精神使小弗朗士感到他的形象高大起來。我認為這一節是小説的高潮,充分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情感。我建議同學們一起來讀一遍,好嗎?

生:剛才我們瞭解到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這種感情不但表現在他的動作、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從上課的細節中我們也可以瞭解到這一點。“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裏飄揚” 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文字也是民族的標誌。字帖掛在鐵桿上,上面寫的是“法蘭西”,“阿爾薩斯”,從書寫的內容和擺掛的形式上看,很像一面面小國旗。烘托出教室裏的愛國氣氛。這正是韓麥爾先生為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精心設計的。我們組找了很多句子,其他組的同學大都分析了,我們的賞析完畢,謝謝大家。

師:同學們每節課都有創新,今天竟然出現了賞析組合,乾脆稱你們創新小分隊吧!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從文章內容、中心、寫作方法等方面談談。

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收穫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愛國的情感體現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學好自己國家的語言就是愛國的體現,今後,我會更努力的學習漢語。

生:我在作文中也常常寫人,但往往忽視人物描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想我會對人物進行多種描寫,讓人物豐富起來。

師:這節課我也有所收穫,你們讓我看到組員間密切的配合,聲情並茂的朗讀和生動貼切的表演,這説明大家預習的很好,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韓麥爾先生説:“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同樣的,我們偉大祖國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美妙的語言之一。它記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負載着輝煌燦爛、浩如煙海的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神聖職責。最後我們借艾青的詩句來表達對漢語的深沉的愛

生:伴樂齊誦――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第3篇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對漢語的熱愛。

教學重點:1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

教學難點:此文的背景和對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

首先熟悉小説的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正確區分故事情節的層次和人物思想感情發展的階段,從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分析人物在情節發展中的表現,最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質,個性特徵以及人物的社會意義。

字詞、理清小説的基本情節、訓練複述能力、小説的'結構及環境描寫的作用。

――(愛國主義包含着榮譽感、自豪感、捍衞民族尊嚴,領土完整等情感)

――這篇小説是以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選材別出心裁,既沒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國小中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鋭的民族矛盾,反映淪陷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這“最後一課”中,使小説更具社會意義。都德,法國19世紀下半期的小説家,其小説多以反映普法戰爭為主。

――1屬於敍事性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刻畫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敍事作品。

2分類:按篇幅、容量分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説。按內容特點分歷史、科幻、愛情、諷刺小説。

人物(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

自然環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

――最後一課,是指在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後,淪陷區阿爾薩斯一所國小上的最後一節法語課。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和一名國小生小弗郎士。

一、(1-6)上學路上(開端)表現小弗郎士貪玩,幼稚。

二、(7-23)認真上課(發展)表現小弗郎士的吃驚,詫異,到恍然大悟,心裏萬分難受,感情發生變化

三、(24-末)宣佈散學(高潮、結局)師生心相通,忠於祖國,絕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讀、劃出環境描寫?,分析其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天氣”“畫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貪玩、無憂無慮的幼稚心態。

社會環境描寫“普魯士兵操練”“布告牌”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普法戰爭中法國淪陷,並設置了懸念,布告牌上到底寫了些什麼,為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作好鋪墊。

課堂氣氛:(往日)????喧鬧――??(今日)偏安安靜靜的???老師態度:罵――態度温和

四、作業:將本文縮寫成一篇兩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1、分析小弗郎士,通過理解小説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握人物形象

1、小弗郎士上課途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麼?文中為什麼不直接從上課寫起?

獨白式的心理描寫,寫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愛學習、的稚氣性格,但他還能管住自己,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突出他還有一定的意志力,為下文的轉變埋下伏筆。同時也展現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壞消息”“又出了什麼事了”,看來稚氣,內心愛憎分明,對敵人還是有一點恨。鐵匠開玩笑,他以為是諷刺自己,所以氣急敗壞地跑進先生的院子裏,説明他有很強的自尊心。

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同時,看布告牌的細節,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種和平、明朗、輕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使人們的心情反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學生、壓抑的感覺。

2、這最後一課的上課前與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最後一課有什麼特別含義?

通過先生的話點明這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統治者禁止阿爾薩斯大林、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國人民,韓麥爾先生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裝來説,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抗議侵略者奴役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亡國恨一齊迸發出來。“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獨立成段,是為了突出?老師的話,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鳴和反響。

3、聽到韓麥爾先生説“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麼?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變化?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剛才迷惑不解的現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來是很貪玩幼稚,現在對再也不能學法語感到惋惜,為貪玩面悔恨,討厭的書變成老友。本來是害怕老師,現在老師的責罰也忘了,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本來還覺得好玩的操練,現在也從心底裏憎恨起來,“這些壞傢伙”。這段心理活動,表明老師真摯深切的愛國熱情,也通過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感情變化――從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靈上愛國意識正在成長。

4、為什麼小弗郎士這一節課特別用心聽?而且都能聽明白?

法國侵略者強行剝奪法國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詞不達意,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小弗郎士珍視這最後一課,並把學好祖國語言作為愛國的神聖職責,因面產生了高度的學習熱情。當老師提問時不會,而感到難受,説明有了羞恥感。學習文法易懂,説明學習態端正了。他特別用心去聽,老師也特別用心教,因而能聽懂。。

5、小弗郎士以怎樣的心情觀察老師,聯想到了什麼?

小弗郎士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因為熱愛法語的老師將不能再教法語了。他由字帖想到國旗,表明了他對祖國及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由鴿子想到普魯士兵該不會也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語唱歌吧,寫出了他心中的愛國情感正在萌發,對侵略者的禁教法語的卑鄙行為的輕蔑和仇恨正在迸發。

6、為什麼小弗郎士永遠忘不了“這最後一課”?(.總結)

小弗郎士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請就此發表你的意見,寫一段話。注意要從文章中找根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