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社會實踐報告5篇 "深度思辨與社會實踐——我的思修社會實踐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7W

“思修社會實踐報告”是一種反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實踐性文章,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和總結來增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效果。該報告涵蓋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和各種不同的社會問題,能夠很好地展示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與成果。

思修社會實踐報告5篇

第1篇

吳雲剛、孟豔萍、範丹、李越、周詩卉、徐欣怡、孫超、沈小飛、瞿輝、楊金鵬

良好的教育往往能開化文明,約束人們的行為,引導良好的社會風氣,讓社會朝着進步的方向發展,然而就在這種大方向下,仍有一些不良行為發生,而這種事在高校的周邊也數見不鮮,缺少公德意識。遵守公德,尊重他人,是一個現代人的基本素質,良好的品德在很多小事上都能體現,也正是在小事上,反映出一些公民公德意識的缺乏。尤其是受着高等教的大學生,受着高等的教育,怎麼還做出低等的行為?

七、調查結果,常有以下一些違反交通的情況

橫穿綠化帶,不走人行道。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無視交通規則,不走人行道,這種行為不僅違反社會公德而且很危險,建議少冒這種不必要的險。

思修社會實踐報告5篇

第2篇

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聖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而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經歷實踐後,我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還很匱乏,綜合能力還有待提升。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的培養非常的重要。同時還需在以後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後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實踐讓我走向科技應用,走出課堂。當前,我們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識,而是缺少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與在實際當中遇到的是不盡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顯的特徵,這需要我們進行抽象概括才能解決各種問題。所以在學期間我覺得多與社會接觸,多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多瞭解你將會面對的種種問題,對以後的發展和繼續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處的。

(一)採取了以黑板報、廣播、短信、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法制宣傳、平安宣傳

我們在洪村和鎖園利用黑板報的形式向當地村民介紹有關婚姻法、財產繼承等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知識以及有關平安的詩歌。同時我們總結了宣傳標語: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們利用網上的村民信箱給xx鎮村民寫了一封普法平安宣傳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應。也在廣播上進行法律知識三字經的宣傳,受到當地村民的好評。

(二)我們來到幼兒園給小朋友們進行平安知識的宣講

在實踐期間,我們也注意到兒童這一相對弱勢的羣體,認為很有必要對其進行平安知識的教育。於是我們聯繫了一家當地的幼兒園,給小朋友們上課。我們教他們學認交通標識、知識問答,還進行了簡單的兒歌朗誦比賽。不僅他們學到了知識,我們也體會到了當老師的感覺,專業理論知識更好的結合了實際,這也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因為今年我們浙江省正在進行“平安浙江”創建活動,xx區也進行了具體的實施。現在活動開展差不多了,要進行羣眾滿意度調查以發現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更好的改善。正好這和我們實踐隊平安宣傳相一致,加上我們學生也有這樣的經驗,於是我們利用一天的時間在xx鎮上進行了問卷調查。

法律條例是枯燥而乏味的,為了增加村民們的興趣使他們主動且更好的瞭解法律知識,我們特地準備了法律知識燈謎活動。我們從專業書上找了一些題目,寫在卡紙上,綁上漂亮的絲帶,系在紅繩子上,非常的漂亮。當天村民們也非常的熱情,競相回答問題,也得到了一份小禮物。一位老爺爺説這種活動應該經常舉行,形式很好,這給了我們莫的鼓勵。

第3篇

社會在變,人也在變。古時候人們以讀書為作為人生的`追求,常常談天説地,把酒吟詩。而現在各種各樣的事物充斥着社會,人們的想法也多了,所追求的東西也多樣化了,卻往往忽視了大學上課的重要性。目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表現多樣,頻率增多,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知識底藴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而且影響其個性社會化的發展。完全沒有達到高等教育的目的。我國學者對中國小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較為關注,而對大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研究較少。

(3)瞭解大學生課堂現狀, 在調查大學生課堂現狀的基礎上,對其成因系統分析,並提出瞭解決的方案。為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此次調查在我校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對象主要針對本校的大一學生。因為大一學生在中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充滿對大學自由生活的嚮往。他們要面對大學聯考,也是正是因為此,就把中心放在大學聯考上了,幾乎整天就面對的課本,根本無暇去玩手機,睡覺之類。而進入大學就有充盈的時間去放鬆,甚至於在課堂。

此次調查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進行調查者是隨機選擇。問卷共有18個問題組成,被調查者匿名填寫問卷,然後回收問卷,再進行統計數據,分析數據。本次調查共發了100份問卷,回收了84份問卷,有效問卷84份。

(1)大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普遍存在。其中,玩弄手機問題最為突出(47%),睡覺位居第二位(31%),上課説話居於第三位(23%),以後依次是看課外書、逃課行為、聽mp3、遲到、早退及吃零食。具體見下圖:

(2)從課程性質來看,選修課的課堂問題行為最為嚴重,逃課率達到了26%,來上課的同學中約74%的人沒有認真聽課;其次是公共基礎課,上課説話佔總人數的33%,約70%的人不同程度地違反課堂紀律;最後是專業課,課堂問題行為比率也近50%。

第4篇

當代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其消費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瞭解大學生消費結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在當前十分重要。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他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其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在校大學生問題。為了調查。現將結果歸納如下:

此次調查,男性大學生佔36.96%,女性大學生佔63.04%,被調查者中,75.00%來自農村、17.39%來自鄉鎮、7.61%來自城市。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月平均生活費集中在600元以下為主體佔63.04%,600—1000元佔31.52%,1000元以上的佔5.43%。有64。.6%的同學生活費全部來自父母,有6.23%的同學靠勤工儉學來賺取生活費,還有3.2%的同學的生活費來源於每年的獎學金。三者兼有佔25.94%,此外,少數(大約佔4%)困難的大學生靠助學金來維持生活。也就是説,有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當問及到“花父母錢,心中有何想法”時,有25.6%的大學生選擇了“理所當然”,有52.5%的選擇了“無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學生選擇了“希望今後有所回報”。

被調查者中,吃喝、娛樂和消費品(服裝、化粧品、飾品)三項,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項目。其中,吃喝佔比例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費外,有29.25%的大學生把錢花在了娛樂上,而這一現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學生中尤為明顯。另外,27.9%的大學生(女大學生佔多數,尤其是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把錢用在服裝、化粧品、飾品等消費品上。

現在的大學與社會已經沒有了圍牆,市場經濟到處充滿了誘惑,學生們的消費觀念受到極其重大的影響。調查發現,無論是從經濟來源、消費結構,還是理念和水平來看,大學生消費都呈現出超前、實用、多樣化等特點,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學校園內也正在形成不同層次性的消費羣體,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觀念,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結構、客觀環境等對學生們的消費觀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

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儘管講牌子擺闊氣等社會風氣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園,致使部分大學生受到影響,但大多數同學的消費還是較為實際、理性的。當問及”購買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時,有57.61%的大學生選擇了“質量”,有20。65%的選擇了“價格”,有10.87%的選擇了“品牌”。由此可見,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學生的消費來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還處於“温飽”狀態,沒有太多額外的費用開銷。所以其在購買東西時必定先考慮到商品的性價比,然後才會做出合理的選擇。但消費趨勢是在慢慢變化的,許多同學的消費已經在向“小康”過度,越來越多學生加入高消費行列。

當代大學生已經習慣了依賴父母,調查顯示,只有38.4%的大學生做過兼職,當問及“做兼職的目的”時,有44.6%的大學生選擇是增長社會經驗,18.97%的大學生選擇渴望獨立,只有28。2%的大學生是為了補貼生活費,可見現在大學生的打工目的不單純是為補貼生活費,減輕家裏負擔,而更多的是為增長見識,增加社會閲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等。絕大多數同學的生活費來自於父母,生活費收入相對固定,使得大學生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消費沒有太大的顧忌,經濟上處於被動。正因為這樣,大學生往往會不約而同地發出同樣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錢為何用得這麼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79.6%大學生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金額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大學生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可見,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應當加強。

在個人消費品購買選擇上:48.91%的學生更注意性能價格比。此類大學生對購物地點多不太在意。主要考慮是否經濟實惠的佔到42.39%,也有6.52%的學生是非名牌不買。在上述兩類學生中,他們追求檔次,崇尚名牌,展現個性。專賣店,大型超市通常是這些學生的購物首選。之所以出現上述的差別,與他們各自的家庭經濟背景和消費心理是密切相關的。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出:63.0%的大學生傾向於衝動型消費,女生在這方面的比例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學生願意借錢購買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同時亦有近1/4的學生有或經常有為買來的東西沒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後悔。調查顯示:只有1/3多一點的大學生們認為自己屬於精打細算型消費,9.9%認為自己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學生説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哪種類型的消費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前大學生在個人消費方面更多的是衝動和盲目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商有意無意的引導有着相當的關係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

調查數據表明,35.2%的學生存在生活費超支的現象,甚至一學期的生活費被兩三個月花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在個人理財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是較為衝動和盲目的。而當生活費透支時,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學願意張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學願意借同學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學更願意節約開支及自己打工賺取。在對待屬於自己的收入上,由於出發點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較大,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不得不兼職的學生中,近九成的被調查者選擇把錢存起來以備它用,而對於那些純粹是為了鍛鍊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水平的學生則把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娛樂、購物、請客吃飯以及貼補透支的生活費。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淡薄,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社會交際、食物浪費。社會交際(包括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稱為是大學裏必修的一門課程。據調查,談戀愛、交朋友的大學生每逢重要節日或是對方過生日,都會送對方禮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同學會請同寢室的人或朋友吃飯,同學選擇送禮物。現在大學校園中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獲獎都得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上路”不夠交情,無論是朋友來了或是同學聚會都免不了請客吃飯,贈送禮物之風在大學校園蔚然成風。每餐食物浪費情況表明,大學生的浪費情況還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費方面,在全社會都在倡導節約、環保的時候,大學生更應該增強節約意識。

(六)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羣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羣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説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

第5篇

大學生寢室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健康、陽光、和諧的寢室文化對我們每一位莘莘學子都至關重要。為了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宿舍生活,以及宿舍裏室友間的關係情況,以及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文明修養,提升宿舍文化品位,陶冶學生情操,營造健康、活潑、文明的生活氛圍,豐富大學生寢室文化生活,我們特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此調查 活動。

(一)調查目的:瞭解華東交通大學南區在校大學的寢室文化現狀及現狀分析及其對策。

(四)調查方式:此次調查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調查。我們向在校同學發放了70份問卷,分別向不同學院進行發放。被調查學生認真如實填寫,收回60份,回收率為%。調查對象涉及土木建築學院、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軟件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我們從基本情況、衞生紀律、自修情況、課外閲讀、同學關係、參與活動、工作情況、休閒娛樂、校園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較能準確的反映顯示生活中華東交通大學南區在校大學生的寢室文化。

不重視 沒有時間 沒有了解過寢室文化 室友興趣各異 受條件限制 其他原因 你認為為了增進室友關係你們一般採取什麼樣的方式: 聚餐 出去旅遊 購物 一起打 其他的形式 你覺得你們寢室平時聊得最多的話題是什麼: 學習 感情 時事 娛樂時尚 假期寢室的安排:

一起出去玩 各玩各的 有時候一起出去玩 分組出去遊玩 晚上沒有課的時候都在幹嘛:

到自修室自習 在寢室裏看課程書 在寢室玩電腦 其他 每天除了睡覺時間你有多少時間在寢室:

小時 基本都沒有在 除了在寢室裏,你去得最多的地方是:

圖書館 自修室 網吧 其他 關於你寢室的宗教信仰問題:

沒有宗教信仰 個別的宗教信仰 全部都有 在聚餐時對飲食差異問題你們寢室事怎樣解決的?

聚在一起但分開吃 少數服從多數 大家互相討論 沒考慮過 除了本班寢室以外,其他的寢室交流問題: 偶爾 經常 一般 從不 你介意室友裏抽煙喝酒嗎?

很介意但沒有阻止 很介意且阻止 我也參與不介意 偶爾不在意,但經常會反感 你怎麼看待室友的夜不歸宿問題:

別人的私事,不介入 應該遵守宿舍管理制度 無所謂 勸解 寢室是否制定作息規定: 很有必要 沒有必要考大家自覺 可以有但沒有必要認真 無所謂

反感 阻止 無所謂 你認為現行的宿舍條款中那些不滿? 人員進出管理 寢室不熄燈 電費太貴 宿舍離教學樓太遠 人身財物管理

你認為現在寢室文化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麼改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對大學生的寢室文化進行調查,我們組認為要了解大學生的寢室文化的現狀才能對大學生的寢室文化進行分析。所以我們設置了有關大學生對現在的寢室文化的滿意程度,結果顯示,%的人對自己的寢室文化很滿意,35%的人對自己的寢室文化滿意,而有14%的人對自己的寢室文化不滿意 。43%的人對自己的寢室文化滿意程度是一般。也就是目前只有%的同學對寢室文化滿意。説明現在正的大學生的寢室文化很讓人擔心。寢室文化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在大學生對寢室文化建設必要的問題我們也做了調查61%的同學認為建設寢室文化是有必要的,而29%的同學認為無所謂。所以只有一半多的同學認識寢室文化的必要性。寢室文化的不重視也使得寢室文化的滿意度不低。這也成為寢室文化的發展的阻礙。

大學生對寢室文化的認識程度是發展寢室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xx%的人認為是整潔,舒適的環境。19%的人認為是濃厚的學習氣氛。%的人認為是合適安逸的佈置。%的人認為是濃厚的文化氣息。的人認為是融洽的室友關係。0.01%人根本沒考慮過。表達出了現在大學生對寢室文化的要求注重的是整潔的舒適的環境和有一個融洽的室友關係,這其實也是寢室文化的最基本得建設要求。我們對大學生對寢室文化的功能也進行了調查,其中19%的人認為寢室文化應該具備導向功能,15%的人認為具備規範功能,而19%的人,認為寢室文化應具備調壓功能,。29%的人,認為它應該具備激勵功能。18%的人認為,它應該具備娛樂功能。現在的學習壓力很大,對大學生來説每天在寢室呆的時間最長更容易受寢室的影響。所以大家認為激勵作用是最重要的。根據上面的調查我們可以總結出大學生對寢室文化得認識已經是比較成熟了。

寢室文化的影響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寢室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程度我們做一調查。調查表明,42%的人認為寢室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很大,44%的人認為寢室文化對自己影響只是一般,而%的人覺得沒有影響,只有%的人根本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結果表明86%的人覺得寢室文化對自己有一定的影響。而認為對自己只有一般得影響的就佔了%。這也就是表明了現較差的寢室文化的現狀使得寢室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偏低。所以我們加強寢室文化的步伐應該加強。

對上面的調查,我們認為華東交通大學南區是很需要加強寢室文化的建設。我們小組對學生認為是否有建設寢室文化的必要進行了調查。61%的人認為,有建設寢室文化的必要,%的人,認為沒有必要,29%的人覺得無所謂。可以看出其實同學們希望建設寢室文化。而這種需求與較差的寢室文化現象和同學們認為寢室文化對自己的影響下降的結果形成一種矛盾的現象。一邊有急需建設的需求,一邊是較差的寢室文化的認識。這就是阻礙我校區的寢室文化的發展。就直接影響到了寢室文化的不重視。就形成了寢室文化發展的惡性循環。

加強寢室文化得認知,我們認為要寢室、班級、學院等多方一起來合作共同加強寢室文化的認識。學院和班級要結合在一起對學生們的寢室文化認識進行座談會,對有好的寢室文化的班級和寢室進行表彰,這樣會加強同學們對寢室文化的認識和重要性。激發學生們對寢室文化的熱情。可以舉辦多種的寢室文化比賽。如寢室裝飾大賽,寢室才藝大賽等多種精彩的比賽。增加寢室文化的多彩性。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對寢室文化的認識,對寢室文化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就會對大學生的寢室文化現狀有一定改變。也會加強寢室文化對學生的影響。

加強寢室文化的建設是相當重要的,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寢室文化的建設包括兩方面:一是該寢室內的成員的自身努力,共同建設好所在寢室的寢室文化。為了使寢室的羣體能融洽、和諧。各個成員必須調整自己的某些習慣行為和個性,以便適應整個寢室的共同規範;否則就會與集體發生衝突、造成不諧調的氣氛。當然,並不是説要改變自己那些優良的個性,也不能改變成為一個沒有個性的人。二是學院和班級的力量的促進作用和對學生寢室的管理。對於有利於學生身心愉快發展且寢室成員自制能力強的寢室,應加以表彰,並推廣經驗。對於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寢室,應該嚴格加強管理,促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第一,學生宿舍,既是學生學習、生活、休息、娛樂的主要場所,又是反映學校文明程度的窗口,更是一塊重要的育人陣地。宿舍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為此,我校從大一新生入學參加軍訓開始,就注重學生宿舍的文化建設。

第二,學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後勤工作的結合部,如何把學生工作與後勤工作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齊抓 共管,將管理職能、服務職能與育人宗旨結合起來,是深化宿舍管理、加強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校在管理學生宿舍上主要採取值日人員和宿舍管理人員的檢查和督促,再加上校學生會自律部沒週四的抽查相結合,狠抓學生的就寢紀律和衞生建設。

第三,宿舍文化建設對校園文化和校風、學風建設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每個寢室的話題與風氣,無不滲透着 學生們的思想與性格。有句話説的恰到好處:學生宿舍應成為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綠洲,而不應成為一塊荒漠。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我校每年在校園科技文化藝 術周裏進行“寢室整潔設計比賽”。比賽的宗旨是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加強同學的保潔意識,使寢室更加整潔、美觀。並對寢室設計作了要求: 不得破壞、移動或變更原寢室的原有設施;講究整體形象統

一、和諧的良好生活環境;可以張貼壁畫但不可以在牆上作畫;寢室門上的指定地方有值日生輪流表。通過評比加強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學生衞生整潔習慣.

為了完成我們的調查報告,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選取調查項目,聽取了老師的意見,並從老師那裏瞭解了很多關於怎樣做調查報告的經驗和注意事項。在我們幾個組員商量後我們選擇了>這個題目。於是我們為期一週的調查就開始了。調查的時候,我們也為之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用什麼方法調查我們討論了很久,最後我們決定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並開始着手設計問卷。小組開會分工各自的任務,準備問卷,查找相關的資料,在我們幾個組員商量和激烈討論後,最終我們確定了二十八個調查問題。然後我們就打印問卷,並在各寢室派發。兩天後我們收回了所有的調查問卷,着手對問卷進行整理和統計,並對數據進行了分析,開始寫調查報告。在調查期間我們雖然遇到了一部分同學不太配合的情況和一些尷尬的情況,但是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配合,取得了大部分真實有效的一手調查數據。在這期間鍛鍊了我們和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也在其中交到了一些朋友,也瞭解了很多關於寢室文化的知識和很多關於大學生寢室文化的現狀。通過這次問卷,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首先,問卷的制定要有針對性,問題的設置要便於被訪者接受。然後,派發問卷時要熱情客氣,別人填完問卷後要表示感謝。最後就是問卷的整理工作,數據要準確,客觀做出分析,評估。

在這裏,我想説的的就是,我們已經是大學生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大學就是半個社會,我們要學會如何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重要的是,我們在大學學到知識同時,要學會“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接觸社會上實際的東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純粹的理論中,儘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學會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後自己真正的邁向社會做好準備,最後才不會被這競爭激烈的社會所淘汰!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只是這個調查本身,還有許多方面的能力,也認識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做什麼事都不容易,我們在這次調查中都覺得受益良多,看着我們完成的調查報告,多少也有些成就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