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3篇 提升幼兒安全意識,全方位指南!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是每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針對幼兒的認知和行為特點,從各個方面進行安全教育,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保障他們健康成長。

如何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3篇 提升幼兒安全意識,全方位指南!

第1篇

千般照顧,不如自護。父母和老師不僅要承擔起保護孩子安全的重任,也要加強對孩子安全意識的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起安全防範意識,畢竟每一個父母都是不能做到時時刻刻都陪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的安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如何提高幼兒安全意識的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加強引導幼兒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增強安全意識

父母和老師雖然都一直努力為幼兒提供着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為幼兒減少身邊的安全隱患,但是幼兒年齡小,比較的調皮,有時也叛逆,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聽大人的話,所以引導幼兒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增強安全意識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導幼兒上下樓梯要慢性,不要推擠,避免摔倒之類的。

二、多做一些有趣的趣味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自我保護技能

幼兒還處於剛剛生長階段,記憶力都還不是很好。如果僅僅是採取説教的方式,很難被幼兒理解和接受,所以家長和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趣味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會自我保護技能。可以將一些安全問題編成有趣的小故事説給孩子們聽,也可以將這些故事編成劇本,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來增強孩子們的理解,和加深孩子們的記憶。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自身保護技能。

三、通過隨機安全教育,加強幼兒安全防範意識

我們都知道把一個孩子順利健康的養大是極其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也不能只停留在一朝一夕,而是要一直持續的進行下去。在我們身邊如果有不安全的事情發生,家長們就一定要將這件事舉例告訴孩子,教育孩子如果這樣做會很危險,並將後果展示給孩子看。

不論是父母還是學校的老師,沒有一個不是希望孩子們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的。但是孩子們年齡越小,對身邊的事物的好奇心便越大,但不是所有東西都能讓孩子們接觸的,所以一定要加強培養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如何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3篇 提升幼兒安全意識,全方位指南! 第2張

第2篇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模仿也是孩子的本能,12 週歲以前,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模仿來完成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缺少對危險的辨識能力,家長鬚格外注意,您的安全意識和謹小慎微的習慣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當然,還要幫孩子遠離不健康的模仿。比如,根據孩子的年齡,為其挑選一些適合觀看的動畫片、影視劇,讓孩子遠離暴力、血腥的影視劇。

安全教育與孩子們的遊戲融合在一起,並更多地與生活相結合,孩子就會在玩耍中自己體會到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不安全的,逐漸形成安全意識和應對危險的能力。

一些安全忠告,要想讓孩子快樂地接受,不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做出更危險的行動,就得講究藝術性。比如,當孩子攀爬的高度超過了規定以後,要迅速地走到孩子身邊,親切和藹地要求他表演水平式的攀爬;當孩子搭的積木過高時,可以建議孩子造一座寬廣但不是很高的教堂。

丹麥的孩子兩歲半時就開始接受交通教育,並被邀請加入兒童交通俱樂部;6 歲時,開始在學校接受交通教育;8 歲時,開始知道為實現交通安全目標所應該採取的行動、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芬蘭交通安全教育協會出版發行了各種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材料和教材,其中最主要的教材是為4 ~ 12 歲兒童編寫並附帶光盤的《兒童交通安全指南》。其中許多插圖就同一內容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照,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第一次接觸某一危險物,對一些遊戲設施還未完全適應,或嘗試某些具有危險性的活動時,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分享安全使用這種器械或設施的方式方法,並指出可能存在的危險以及如何避免危險發生的經驗;然後,在孩子嘗試時及時給予適當的安全指導與提醒。

第3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明顯指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幼兒園工作規程》章總則第5條對教育總目的的闡述中明確地提出:培養幼兒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把這樣一些繫到心理健康的問題寫進教育目標,並以綱領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規定,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發展,它是以説明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重要性。

幼兒期是建立人的全面發展的身體素質和健康行為方式的關鍵期,除了有強健的體質作保證之外,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其社會適應性,形成健康行為方式,已成為我們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而今的社會,獨生子女佔大多數,在家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他們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處處受到成人的保護,造成生活習慣差、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弱等問題,我們可以來看下面的兩個鏡頭:

鏡頭一:某幼兒鼻子流血了,嚇得只會破着嗓子哭叫着:“媽媽,不好了,快來呀,流血了,快……怎麼辦?”

鏡頭二:醫院裏,醫生正在給某幼兒看病。原因是某幼兒在家玩積木,無聊間把積木塞進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難而大叫大喊。

諸如此類的鏡頭在幼兒周圍很多很多。這樣的現象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現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成人的愛多傾注於他人身上,使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使他們有太多的優越感,要什麼,買什麼,想什麼,給什麼,碰到難題就大哭大鬧顯得束手無策。平時逛街過馬路時,不管紅燈、綠燈,家長馱着孩子一起過,不教孩子遵守規則。去醫院打針時,孩子哭叫着,家長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點,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醫生。乘車時,孩子把頭探出窗口,家長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認識一些主要標誌,而只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則行,認為“樹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會自然習得。

獨生子女在家裏處於“獨特”的位置,扮演“獨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夠與之分享特殊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現在有些家長不願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會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孩子每天面對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漸漸地便不願意與別的孩子交往,自我保護的機會也漸漸減少,只知道做什麼都要依賴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樣保護自己?該怎樣避開危險?如:不隨便撥弄各種設備(電線、開頭、煤氣灶……),也不學習處理一些常見外傷的簡單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那麼,如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呢?

如我校設計了遊戲《大馬路》,準備了紅綠燈標誌,場地佈置出人行道、快車道、十字路口。遊戲一:紅綠燈。當教師亮出紅燈時,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兒就不能再前進了;當教師亮出綠燈時,幼兒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遊戲二:過馬路,請幾名幼兒當駕駛員在馬路中間開車,其餘幼兒要一起過馬路,比一比,誰走得最安全,能順利過馬路。通過遊戲,訓練了幼兒看信號走和反應能力,瞭解了基本的交通規則,訓練了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又如:設計遊戲活動“小小消防員”,讓幼兒扮演消防隊員進行滅火,使幼兒瞭解火的`用處、害處及救火的一般常識。遊戲“我是一個小醫生”則通過讓幼兒扮演醫生進行實際操作,學習消毒、包紮、止血、的簡單技能。我們在班中還設置了“電話亭”,讓幼兒在遊戲中練習拔打電話,鞏固他們對“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的認識。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逐漸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3~6歲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因此在活動中我十分重視給幼兒創設情境。如:運用木偶表演創設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難尋求幫助的遊戲情境,幼兒各抒已見,絞盡腦汁想辦法,有的請大象幫忙,有的打電話給黑貓警長,有的設計陷阱……幼兒在活動中情緒高昂,主動參與分析討論,積極地獲取了知識。另一方面,讓幼兒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發掘他們的潛在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次活動中,我創設了“旅遊途中幼兒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讓幼兒分析這時該怎麼辦?通過討論得到以下方案:

(4)尋找旅遊團的標記。可見,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護。

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幾乎均可用來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特別是一些偶發事件,更應隨機把握,靈活運用,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如對繪畫、寫字姿勢不正確,遊戲時大喊大叫的幼兒可隨時提醒,使其改正不良習慣。又如:一幼兒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關心,但顯得畏畏縮縮,也特別緊張。我馬上讓幼兒先回到座位,找來藥棉幫幼兒細心地止血,並安慰他。我見縫插針,讓幼兒討論:“**鼻子出血,你心裏覺得怎樣?假如老師不在,你會怎麼做?”由於幼兒親眼目睹了剛才的觀察體驗,幼兒大多有了辦法:

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帶領幼兒展開“打雷怎麼辦”的討論,幼兒積極參與發表意見,並在教師的啟發下尋找正確的答案:

日常生活的偶發事件很多:六一體檢驗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場上摔跤……教師都應隨機進行教育。

幼兒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多且範圍廣,而幼兒平時接觸的知識卻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因此,精心設計系列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精彩、生動的活動中接受自我保護的知識。在常識課《動物怎樣保護自己》中,通過學習,幼兒知道碰到敵人黃鼠狼會放臭屁保護自己,烏賊會噴墨汁保護自己,小壁虎會擰斷尾巴保護自己,從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壞人該怎樣保護自己,逐漸增強幼兒在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教給幼兒如何保護眼睛時,我設計了“認識眼睛”“畫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動,讓幼兒瞭解眼睛的功能,同時教育幼兒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養成正確用眼的好習慣,這樣,既增加了幼兒的感性認識,又使幼兒獲得了具體的操作技能。

二十一世紀中國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和大膽實踐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也是傳統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因此西文國家的精華我們要不斷地吸收且改善。我們要吸收進美國注重幼兒獨立性培養的教育觀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兒意志堅強、頑強奮鬥品質的培養的教育觀念。為了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作為護花使者的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這種觀念,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過分消極的保護只會產生負效果。只有大膽放手讓幼兒去實踐、體會,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同幼兒之間的橋樑工作,幼兒園的活動與家長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們應轉變家長的觀念,從包辦代替到獨立實踐,從害怕孩子遇到困難到主動教孩子遇難該怎麼辦,邀請專家給家長舉辦有關自我保護方面的講座,讓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使家長認識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強家長們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能讓每個孩子真正動起來,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勇敢、機智、細心、克服困難的好品質。但幼兒年齡尚小,一系列的活動需要反覆練習、實踐、強化,使其習以為常,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在活動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範措施。如: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放燙的飯菜菜等,讓幼兒深深懂得該怎樣保護自己,珍惜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