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10篇 《智慧傳承,心靈之旅》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5W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是一篇探討人生智慧的經典之作。道家思想代表老子在這部文獻中,通過深刻的洞察力和哲學思考,傳授了人們修身養性的方法和原則。本文將從不同角度解讀道德經,幫助讀者理解其中藴含的智慧與真理,並思考如何將其運用於現代社會生活中。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10篇 《智慧傳承,心靈之旅》

第1篇

讀道德經已經仔細讀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誦過,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記了每一段具體的文字,僅有一點心得留下,我也沒法用準確的文字來描述它。可是有幾點在結合我的經歷進行反思的時候經常出現,記錄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時候説某某人真厲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麼大年紀的時候反而只是認為他是平常人。每當認為自我無所不能的時候,總是自我面臨最終的苦果。我有點明白了,道德經裏説的弱是一件好事,因為我一個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我的認識、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須限度的。正是因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認識、思考、本事,所以對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認真去對待,因為這麼有限的我必須要盡全力才能夠把人和事處理好。在每一次的處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閃光點,我沒有遇到過的。

2、謙虛與好奇。正是因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確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萬物是經過我們人的觀察,記錄,整理構成了文字記載的書籍、數據等。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記錄的資料也會是片面的,隨後構成的結論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當我看到一個記錄的時候,我就開始透過文字的表面嘗試去還原事實,當我回不到記錄的場景的時候,我會有疑問的,這個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過書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習,可是因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東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視了一些東西,結論也不必須正確。當我無所欲求,心思寧靜的時候,得到正確結論的概率越高;當我心境起伏,被貪嗔痴等雜念環繞的時候,必須會得到一個偏離結論,這個偏離的結論將我引向困境。每一個經過我的結論,我總是審視多遍,唯恐得到一個偏離的結論。這個大概就是我認為的謙虛吧。

3、守中。中是陰陽中和的線,是陰陽河蟹的,是不走極端的,可是我覺得應當是保證自我處於最多的可能性。因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臨問題的時候我能有最多的幫忙,最多的解決辦法,最好的處理環境,最終我能獲得最好的效果。走極端就是不斷的減少自我獲得各種可能性,最極端僅有一條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4、以無事取天下。我覺得它十分有意思,於是我在想以無事求學,以無事求發展。在那裏有所得,可是無以言語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現問題,那麼平時就要力求多出問題。想要更多的財,平時就要不以求財為目標。想要大的功績,那麼就要平時就要將功績舍於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絲一毫的功績。這是從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為中國西化嚴重,變得越來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頗走極端。中國的追求是不敗,是不停的修正自我處的環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須贏,是不斷拔高自我處的環境中最高的上限。這個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靜。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動的越多,消耗越大。動的越頻繁,受到反彈的壓力越大。在追求強權制霸的過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10篇 《智慧傳承,心靈之旅》 第2張

第2篇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迴盪在校園裏。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裏每天都飄蕩着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着《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我們讀《道德經》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它。於是每天清晨,伴着鳥兒的歌聲,迎着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台上,一邊享受着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後,我漸漸發現,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勝自己。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第3篇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恆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裏,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着危機、爭鬥、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裏,無苛政之苦,無重税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第4篇

道德經是一部言僅5000字的中國古代哲學鉅著,它雖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是由老子從勞動人民羣眾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道是道理,德是品德。道德經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道德經既有社會科學,也有自然科學的道理。明白了道德經,個人、家庭、國家、世界都能夠少走一些彎路。保護地球,長治久安。

道德經中的道與無為提到的比較多。道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變化的發展規律。無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規律發展的時候,不要人為地干涉它。無為並不是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管,無為就是把握規律,順勢而為。

對於個人來説,道德經的內涵就是帶着一顆愛的心,隨性而為。不刻意去追求什麼,儘量懷着善良的心去做事。一個人學會做人了,有愛的心,而且能夠認清事物發展的規律,認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難。

人必須有信仰,才會不容易偏離方向。有信仰,懂科學,就不會偏離方向。關於做人,一個小孩長為一個大人,它應該秉着什麼信念來成長,我從我同學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認為非常經典。

小寶,媽媽相信隨着你的成長你會懂得很多待人處事的道理,你會接觸到這個紛繁的世界,你會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你會有自己對世事的判斷和鑑別能力,你也會有自己逐漸清晰的人生觀,媽媽不會過多地要求你和束縛你,何況媽媽至今也對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媽媽也在不斷的閲歷和成長,也還在逐漸修正自己的人生觀,但媽媽知道一點,人內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個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媽媽也希望你如此,只有這樣你才能擁有內心的堅強和力量,媽媽現在以及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對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強大你內心的力量,媽媽相信擁有了內心的堅強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個快樂的人,這也是媽媽唯一的訴求。雖然媽媽今天對你説這些還為時過早,但媽媽希望有一天你能讀懂的時候,別忘了媽媽的話。

對於一個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懷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圍的人往壞的想,你是一個好人,別人也沒你想的那麼壞。互相理解,互相溝通,這樣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衝突。

對於一個國家來説,也是要懷着愛的心,把握規律,順勢而為。舉幾個例子,比如龍澤站很多擺地攤的,有賣吃的的,有賣小玩意的,搞得周邊環境是不太好,所以,過一段時間,城管會過來清理一下,過一段時間又出來了。那麼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認為不應該這樣來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勞動吃飯,辛辛苦苦出來賺點錢不容易,有的年齡也比較大了,整天被城管驅逐,不能樂業,他們也是要生存沒有辦法,如果有更好的環境又好又體面的工作,他們難道非要在那擺地攤?而且地攤擺在那是有它存在的價值,有人買啊。如果不讓他們擺地攤,難道讓他們去偷,去搶,去犯罪?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讓他們擺整齊點,別影響交通,完了讓環衞工人打掃乾淨。對了,最近好像龍澤站又有擺地攤的了,國家也許已經不限制了。勞動人民都是光榮的,尊重每一位勞動人民。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與人之間也要相互尊重。

關於淘寶網,淘寶網有利有弊,淘寶網上有賣名牌假貨的,有買到假貨識別出來的,很生氣,恨淘寶啊,那這個假貨店應不應該關閉啊?不應該,因為有市場啊,很多人想少花點錢買名牌,那麼買到了沒有識別出來他穿着用着很開心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淘寶裏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東西,就看你會淘不會淘。淘寶門檻低,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為維護社會和平與穩定做出了貢獻。

動車這東西,它也是順勢而生的,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為什麼要修動車,村裏掙不到錢啊,人都往城裏擠,交通就擁擠了,就得修動車,動車架那麼高,跑那麼快,出事的機率還是相對比較高的。現在動車不修了,國家開始發展中小城市了,保持平衡。

關於地球,科技發展與環境惡化似乎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難道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人類,地球生物,甚至地球都要走向滅亡嗎?

其實地球這個星球上生物的存亡,關鍵就看地球上的現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人類中善人與惡人的博弈,善人多了,愛護這個地球,那還有救,否則平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

但是,善人惡人都是相對的,善人也有做錯事的時候,惡人也有好的一面,他們有時也會變化,惡人變好一點,善人又壞了一點,或者更壞更好。

宗教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它教人心向善,雖然被崇拜對象的樣子不同,精神內涵都差不多。但是宗教有它的侷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對象物化了,其實那個佛也好,耶穌也好,都不客觀,其實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圍的大氣層。土地,水,空氣養育了地球上的萬事萬物。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就像一張巨大的錯綜複雜的網。其實凡事都有因果,只不過果出現的早晚而已,有的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蹤不止一個物,跨越很久的時間,才能找到那個因。

平天下,並不是誰來統治天下,其實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經的精髓,那就是愛,愛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所有的植物,愛東西,珍惜東西,懂得分享,不浪費。愛地球。物盡其用,人盡其材。大家都做一個有愛心懂道理講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樂業,沒有戰爭,團結和諧,這樣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共同愛護這個地球,把握規律,順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珍惜地球,別到火星上去了,別把地球破壞了就一拍屁股走了。火星上有合適的水和空氣嗎,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麼。珍惜你所擁有的,愛護地球,感恩地球。

第5篇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師利用放假的機會,集中充電,學習了《道德經》的後半部。

我們知道《道德經》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經》,下部《德經》。下面我就自己學習的體會,談談認識。

上部主要講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規律。下部則主要講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在下部德經上。魯迅雲:“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對待老子這部經典裏的思想我們要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內容對我們的當政者的執政,個人的修養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實際工作都有很高的指導及教育意義。

下面我就我們這三天來學的德經談談自己的看法。第六十三章説:“天下之難,比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中説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於累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就是説要想完成一件事必須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從細小處開始。從基礎做起。就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來説,我們的備學生,備教材,備多媒體;關心學生的心裏、生活、學習。對其噓寒向暖,萬事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你看似無為,其實達到了無不為。比如這次家長會的成功,收學費的成功,無不是從做小事而最終做成了大事。(我們班43人,除一人免費外,其餘全部繳齊)

第四十章中談到:“上士聞道,勤而創之;中士聞道,先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意思是説“上士聽了道,勤奮的實行;中士聽了道,半信半疑;下士聽了道,哈哈大笑。道由於其玄妙,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不被嘲笑,反而就不夠格稱為道。結合我們目前的教學情況:目前的道到就是課改。課改就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小孩要哄,老頭要請”就是這個道理。課改不就是想辦法哄着學生學習嗎?校長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課改道路上並不是我們匯賢一家孤軍奮戰,還有許多兄弟學校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學習老子就是説兩千年前的老子早給我們按客觀規律辦事指明瞭道路,我們要見定課改信念。目前我們的班級學生自治,學生對子互學。教師的前置研究、學生展示、學生上課、給學生過生日,給學生出書。無不是遵循教學教育的道。按這個德辦事,事實我們走對了。這幾年我們匯賢人就做了一件事:課改、課改、還是課改。

當然,老子還有其他的思想,比如做人要謙卑、以德抱怨、反對暴政、人貴有自知之明、勤政愛民、不擾民、不爭名奪利、待人誠信、大國之間互相尊重,對我們處事都有借鑑之處,不過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他的愚民思想,希望鄰邦相望,雞犬相聞至死不相往來,我們要拋棄。

總之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處處看似無為,其實有為,按照自己的德去有為。“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亂”。事情在沒有發生時處理它,要在形勢還沒有發生動亂時治理它。“未雨綢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時刻觀察學生思想動向,我們就好化被動為主動,把問題解決的更遊刃有餘。

由於時間關係,我到此為止,謝謝,如有不足之處,請原諒!

第6篇

漫漫長夜漫漫長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職場一年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元學習財經類課程、情感管理類課程、創業學徒類課程;年內,休息時間賣各種水果堅果;我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這一切都歸結為希望你用勤奮和時間改變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年紀,很慶幸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彌補過去體制的漏洞。天氣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理清腦子裏的概念,也會讓我思考。“強弱”“好壞”變化如流水;經典説:“故強者亡,弱者生,兵強則木破,強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專注於讓我快速成長的方面。他教我,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穩步佈局,勤勤懇懇地走下去,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想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無為而治”不是無為而治,而是順應天道,與天、道、法、人的整個體系相結合,這才是真正與體系相合。他教會我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支配。比如我剛畢業,是職場菜鳥。在23歲的節點,我不太可能有所作為。所以我努力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化自己是王者,而不是

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説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第7篇

讀了兩天《道德經》和一些後人的註釋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體會到很多以前從沒有過的感受。思維激烈碰撞,感覺有一股清淨之氣遊走在身體的四肢百脈,奇妙之處無法為外人道(我確定我不是開玩笑的,也從來從來沒有讀過修真小説)。

後來洗碗的時候看見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淨,而且能淨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無形無狀,能夠隨着容器的形狀隨意轉變,而且,它連自身根本的狀態也能改變。遇熱蒸發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還能凝結成冰。世間萬物,沒有能夠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果然是:幾於道!

中午吃麪的時候從客廳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覺得天地廣騖,宇宙之間的奧祕,深不見底。

而我們一介凡民,即使竭盡全力,終不可窺其一角。世間之“道”,浩浩然然,於巨於細充斥於萬事萬物,無一能逃脱。

觀念改變最多的是對於“禮”的理解。老子説道:“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我想了想,確實很有道理。世人喜歡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而這“規矩”,應是先失了“規矩”,而後才要尋“規矩”。本來生之為人,閒散愜意,只要遵從天地間的自然規律,自然能獲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類偏偏要給自己戴上許多欲望的枷鎖,因為對私慾的奢求而壞了世間的規矩,所以又不得不製造出許多道德上的,行為上的準則,一道又一道,越纏越多,無異於作繭自縛。其實怎麼樣生活最好呢?一切順應自然,足矣。

寫到這裏,想到聖經裏也有類似的話:“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增加一刻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其實對幾個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發覺得它們是殊途同歸,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有的時候差異和分歧並不屬於宗教本身,而來自於人類對這真理的誤讀。摻入了太多個人的臆測和猜度,於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基督教説,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為了贖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為什麼?因為我們十惡不赦。而道家裏強調:“無我”,“無私”。強調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是不是很像?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無為”。想起中學時的歷史課本,裏面説老子這種“無為”是消極的世界觀。現在想起來,簡直是最大的謬誤!這裏的“無為”並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種“無為”,而是一種對一切都不用刻意改變刻意追求的態度。就像上面説的,“為”,就已經代表着“不能不為”了。“以無為為,以無私私”,這種境界,才是最高的。當然,這個我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不過相信把這個道理記於心間,以後生活中遇見合適的契機,自然能悟得。畢竟道理不是來自於書本來自於他人,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心。

老子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説:“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還有一句我不記得原文了,大意是説:“想太多,反而什麼都不知道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們可以順着手的指點,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總覺得真正懂得的人,不會説出來,他甚至無法説出來。可能他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是“道”,以及怎麼去追尋“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寧無所求,故無所擾。“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所以我現在在這裏寫,只不過還是“無知”的表現罷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寫不出一個字。所有的事,瞭然於胸,又何須為外人道!

第8篇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户曉,兩千多年來一向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就應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下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以前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後隨着生活閲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好處。其實,我們很多常説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於《道德經》,如無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後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為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此刻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為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説事物產生之後,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並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麼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剋制,需要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藴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為柔弱,它才藴含着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説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為有柔弱的性格,處處留意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為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卧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説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後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衝動之下拔劍殺人,之後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後叱吒風雲,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忍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此刻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向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藉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並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於為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於為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於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為進,成為最後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能夠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保存你的實力,卧薪嚐膽,以柔克剛,在適宜的時候主動作為,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第9篇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為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為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為”。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為為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為”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為”,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針對有為而發的。老子認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無為”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為,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為”,由於是針對“有為”而提出來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為”、“不為”,將無為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為、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為。“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為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為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必須的作用。

第10篇

學習《道德經》這門學科雖然不久,並且資料也不是簡單易懂,但在張劍偉教授的精彩授課中,卻大致瞭解了《道德經》,和學習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這些知識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觸過的,所以這對於我來説的確是人生中寶貴的一課,使我受益匪淺。張教授在講課的過程中也是加入了許多自我獨特的見解,他還進取向我們提倡每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我們彼此之間應當多交流討論。在此,我就來説説學習了《道德經》之後,自我的一些見解和討論成果吧!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道德經》文約意豐,視角獨特,思想深邃,資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理國際關係、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理各種人際、社會關係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無為而治”。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概括為“天道自然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是人當法道,順其自然。至於如何治理國家呢?他認為最好是採取“無為而治”的辦法,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用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發展的辦法,來到達治理好國家的目的。在老子看來,無為正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老子反對用刑、禮、智這些來治理國家,他反對加重人民税收,反對擁有強大的兵力,他説過:“樂殺人者,則不能夠得志於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時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和文化。在老子看來,人類社會不要“聖智”、“仁義”、“巧利”,國家就大治了。這三種東西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是,使人們着意於“樸素”,少有“私慾”,不求知識,就能夠沒有憂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夢想世界是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他説:“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老子這一設想,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減輕剝削的願望。老子説過,人民為什麼過着飢寒的生活呢?是因為他們的君主取賦税多的緣故。“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説“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國寡民的夢想,卻是幻想,它是違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但我們應當看到,老子的這一舉動是抨擊奴隸社會制度的不合理,它對後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會改革家卻有着深遠的影響。

相反相成。老子學説的精髓,是他光輝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觀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生與死、新與舊的相互關係,觀察了社會歷史與政治的成與敗、福與禍等對立的雙方的相互關係,發現了事物內部所具有的一些辯證規律。《道德經》一書中,還深刻地論證了相反相成和物極必反的道理。老子説過,有和無是彼此相生的,難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長和短僅有彼此比較才能顯現出來,不一樣的聲音產生諧和,前後互相對立而有了順序。

總之,老子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物極必反,是説事物在變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過渡,到了必須的時候就完全成為相反的東西。所以,老子一再告誡統治的人,必須去掉那些極端的、過分的措施,否則,就會使事物走向另一個極端,結果就會喪失天下。他認為,高明的統治的人必須懂得以柔弱勝剛強的道理。為了證明以弱勝強,以柔勝剛的道理,他舉了許多的例子。他經常用水來比喻自然力量的偉大,比喻人類高尚的品質。他説:“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説,天下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水的,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柔的戰勝剛的,弱的戰勝強的,天下沒有人不懂的,可是沒有人能做到。老子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戰勝的,這對於促使人們認識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道理是有着進取意義的。

當然,老子的自然辯證觀是直觀的、原始的、樸素的、缺乏科學的論證。同時,他的辯證觀還缺乏不可調和的鬥爭精神,這是他受了時代和階級的限制。儘管如此,《道德經》中光輝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們珍視的一份歷史遺產。

我們應當本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確的和科學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學思想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對於我們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或許,在日後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助我邁向成功的彼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