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少年應當如何正確認識愛國

來源:巧巧簡歷站 9.55K

在作為21世紀青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棟樑,同樣也是祖國的花朵,但是許多青少年並不懂得怎樣愛國,有些人並不是不愛國,而是不懂得愛國,而有些人卻是故意不愛國,而且還傷害祖國的名譽。在中國國慶日來臨之際,我們也談談青少年如何認識愛國這個話題。
 

當代青少年應當如何正確認識愛國

 

一、認識“祖國”、“國慶”、“中華人民共和國”等詞的概念

祖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祖國是祖籍所在的國家,就是自己的國家,我們所在的祖國是中國。簡單來説,祖國是祖先開闢的生存之地,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衞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人常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自居。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包括了對國家主權,大好河山,燦爛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因此有將祖國比喻為母親。

國家的概念,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羣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羣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目前我們國家的名字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

國慶(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週年紀念日,比如法國在1789年的7月14日這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後來把這天設為國慶日。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也有説法是“新中國成立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謂就是我們的國號。“中華”,即中國、華夏的意思。“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於敵人而言。“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38] 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範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制等。

二、什麼是愛國 ?如何愛國?

上述詞語的概念不能説絕對性,但基本上是國際上基本共識的,也是目前在我們詞典上能夠查閲到的。當然各個概念其內涵延伸的一些關鍵術語,青少年會在之後的地理、歷史、政治等學科學習以及社會閲歷中不斷加深對其內涵的理解。

瞭解基本概念之後,至少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成立不止67年,或許有人把此刻國慶的生日可以理解成祖國的節日。

當我們瞭解這些之後,再談談什麼是愛國?

愛是人類的一種精神表現狀態,愛國是人們內心世界表達的情感,包括表達這種情感而呈現出來的實際身體行為。因此,我們不能約束每個人內心的情感,我們可以為了共同的國家繁榮昌盛,提倡或者説宣傳愛國。但在具體愛國行為上,現代文明國家,一般在道德的基礎上,依據法律制止或約束一些破壞國家的行為,這種國家層面的約束同樣是愛國行為。

我們通常説愛國,是指愛祖國、國家。如何愛國?是每逢國慶,或者某種場合下,作文裏面,喊“愛國”的口號嗎,表態自己是愛國就是愛國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愛國,應該我們從小應該瞭解自己祖國——中國的歷史,學習中國優秀的文化知識,同時以史為鑑反思歷史,開拓進取;我們用自己的知識、能力讓自己生存下來,保護自己的小家,保衞我們的國家,讓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強大;我們可以在憲法基礎上,在各種法律制度的框架裏,協助監督執政黨、政府來治理我們的國家,讓國家朝着富強、民主、自由……符合人性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

愛國除了是一種情感之外,我們青少年可以落實在具體生活中。利用假期,走近自己的家鄉。相對於“國家”這一抽象的概念,“家鄉”顯得更為具體。青少年可以走進家鄉的山水,領略自然風光;走進家鄉的博物館,瞭解歷史變遷;走進烈士陵園,瞻仰烈士風采;走進經濟開發區,感受家鄉的經濟。當他們對家鄉由陌生到熟悉,由漠然到熱愛,胸中激盪的定是濃濃的愛國情懷。

當然,也可以利用假期,走近自家的社區。在青少年羣體中,開展調查什麼是愛國、如何愛國等公民意識的活動。

具體如何愛國,每個人都有許多的見解,有的人認為做好自己,做一個守法公民,愛崗敬業,熱心公益等等都是愛國,在這就不一一列舉。

三、避免走入“仇恨他國就是愛自己國家”的誤區

在説如何走入愛國誤區的話題前,先引用孔子説的“興觀羣怨”觀點,希望每個人青少年能夠領悟這四個字的意思。

,就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抱有一種情懷,有理想,有志向,有性情,有温度,讓人感覺到温暖,讓人感染到熱情。

,就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有洞察力,有判斷力,知道是非、善惡和美醜。

羣是什麼?一個人,要有對羣體的擔當精神,要有責任感。無論一個國家領導人,一個人類的導師,還是一個普通人,都是生活在人羣之中的。一個人,一定要意識到對羣體的責任。人,不是個孤獨的存在。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所以,人要合羣。

怨,是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如果,我們的孩子這樣從校園裏走出去,有情懷,有判斷力,有責任感,又有獨立思考批判精神,那麼,我們的社會不會是今天這樣子吧?這比他多會兩種技能、多答對兩道題,重要得多吧?

我們要在道德和法律基礎上,也要避免一些關於愛國的誤解,以及對具體愛國行為的判別。

當前,一些民眾甚至青少年,一旦聽到中國與外國的國家利益衝突或相關矛盾事情上,就會出現一些抵制外國貨、辱罵其他國家甚至打砸在中國的外國品牌商家或產品的行為,這都不代表就是愛國行為。

一個校園記者曾經在一篇關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的文章中寫道“紀念,並不是為了仇恨”,體現這名學生較為端正的歷史觀,以及愛國的正確認識。美國的青少年公民教育讀本中也提到,仇恨或者辱罵貶低他國的行為,並非是愛國行為。

同時你喜歡其他的國家,也不代表就是不愛自己國家的行為,移民、留學等行為也不代表這就是不愛國。另外,公民還應該瞭解國家、政府之間的關係和愛國又有什麼關聯,比如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公民監督政府執法機關等相關權利)賦予的權利範圍內,批評監督政府的行為並非就是不愛國,有些舉措反而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實質性愛國舉措。

總結:

       熱愛祖國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在唱國歌時的神情和態度,我們內心的感受,都能説明我們究竟愛不愛國,究竟有沒有民族自豪感。

抬頭看看那正在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同學們讓我們想一想作為黑眼睛黃皮膚的一員,作為國旗主人的一員,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為中華的振興,為中華的繁榮富強,積累知識,增長才幹,讓我們的國旗更紅,讓五顆金星更亮更輝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