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後感字4篇 “純真歲月,心動青春”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電影《少年的你》是由曾國祥執導的一部青春懸疑片,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影片以校園霸凌為背景,揭示了少年時代的脆弱與勇敢,引發了對於現實中類似問題的深思。情節扣人心絃,演員的精湛表演也備受讚譽。無論你是否觀影,都無法忽視這部影片在公眾心中的影響力。

少年的你觀後感字4篇 “純真歲月,心動青春”

第1篇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話,聽起來倍覺真誠和可貴。這份真誠和可貴,多麼乾淨。

少年,字典上解釋: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和自我認識能力。

而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幼稚着也成熟着,衝動着也自覺着,迷茫着也堅定着,獨立着也依賴着,用他們在成長歲月中所積累的認知,努力想要看清並且融入這個世界。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灑滿陽光的少年時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晨,不到九點鐘,我就被轟轟隆隆的裝修噪音打敗,於是決定帶上書本去“多樂之日”。路過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檔上映的日子,於是臨時決定去看一場電影。首場,人不多,大概一二十個,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坐在他們的最後,靜悄悄的看完了這部135分鐘的電影。

影片結尾,陳念已經成為一所民辦學校的英語老師。放學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邊,身後,是小北不離不棄的身影,他們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陽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温暖。

電影結束,字幕劃過,沒人有站起離開,也沒有人高聲喧譁,一切都安安靜靜的。

我從不是一個追星的人,更不要説是追周冬雨、易烊千璽這樣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周冬雨的電影只看過《山楂樹》和《七月與安生》,總覺得稚嫩。後來在一部諜戰劇中看過幾眼她的身影,感覺太齣戲。但是我想説,這個陳唸的角色,她詮釋得非常好,她有一張少女臉,既柔弱,又帶着倔強的冷,她把陳唸的孤獨、隱忍表現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貢獻了從頭到尾的哭戲,還貢獻了自己剃了頭髮的平頭形象……而易烊千璽更是令我吃驚,《長安十二時辰》瞅過幾眼,總覺得這個孩子還小,怎麼就演了這麼一個少年老成的角色。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裏,前半段小北的痞勁兒還不夠,大概就是因為他那張太過俊朗的臉,是三好學生的臉,而不是小混混的臉。不過後半段還好,在陳唸的影響下,小北慢慢發生着變化,痞勁兒少了,就契合這個人物的氣質了。不得不説,易烊千璽成長的真快,有時候不説話,半邊臉抽搐一下、睫毛抖動一下、眼神變換一下,就已經詮釋了很多內容在裏面,這樣的演技是勝過當今不少小鮮肉的。還有就是,他們為角色不惜犧牲形象,卸掉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角色,這一點,我服他倆。(他倆演的很好,但是電影裏也有小硬傷,這裏不贅述)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麼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人組成的羣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並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麼,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麼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説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着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孩子,她給她規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大學聯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説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着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後,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着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麼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麼女兒內心那麼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説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説:“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難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可是,為什麼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大學聯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羣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裏被欺凌的時候,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後時刻,從一扇窗子後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對象,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裏,藏着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東野圭吾《白夜行》裏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少年的你觀後感字4篇 “純真歲月,心動青春” 第2張

第2篇

影片背景的設置,彷彿帶我回到了我的11年,在生命的特殊時刻,在大學聯考這一宏大的主題面前,個人的喜怒哀樂在此刻變得格外的無關緊要。除了11年出現的大眼四攝智能手機讓我略有齣戲的感覺之外,教學樓的結構,樓上掉下來的人,倒計時的黑板報都讓我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校園本應當是少年健茁生長的樂園,但校園之中的齟齬陰暗卻在被有意無意地視而不見。也許是我的怯懦吧,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與欺凌,這些傷害就如同潛藏在表皮之下的暗瘡,稍一觸即便痛徹心扉。到最近發生的11歲小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事件,不禁讓人深思,我們今天對於校園暴力的態度,究竟是在保護少年還是在保護少年罪犯?

影片因為劇情需要,將校園暴力的烈度推得很高,但實際上,大範圍低烈度高頻次的校園欺凌就發生在每個孩子的身邊。大多數的孩子生而怯懦,這本來就是人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但有些人卻在利用這種怯懦,以年少為藉口施行自己過早覺醒的暴虐。在這個過程裏,欺辱者、被欺辱者、老師、學校、社會,卻總是默然無聲,這種沉默就成為了施虐者的保護傘。而那些怯懦的孩子,就像無聲掙扎的溺水者,有些幸運而狼狽地爬到了岸邊,有些就將青春永遠的葬身在黑暗之中了。

與普通的我們不同,影片當中的周冬雨與易烊千璽,是在那個生命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這兩個特殊卻也同樣微小的生命,在苦難的浪濤當中苦苦糾纏,平凡長大的願望,卻因為一場校園暴力而可望不可及。如果他們平平安安地忍過了這一年,不多久,這些慘痛的回憶也許在不久之後就會被忘卻,但即使被忘卻了,陰暗卻永遠存在,一代代的少年們也會受到同樣的傷害。當許多年過去,當年的施暴者也長大了,他們不會有任何的愧疚與被懲罰,當他伸出手帶着泯去恩仇的微笑向你走來時,這是多麼地噁心!

總體而言,影片向我們展示了校園欺凌的可怖,卻只能給出一個勉強而無能為力的答案,兩顆可憐又漂亮的心能夠互相保護嗎?那個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的人知道答案。

影片劇情在線,周冬雨易烊千璽表現出色,總體是一部八分以上的好片,結合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或者會有不同的感觸,強烈推薦。

第3篇

最近熱映《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輻射了大學聯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少年的你》的首要意義是,它較之於之前關注校園欺凌的電影更進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尖鋭地聚焦了校園欺凌。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相當多,手段及其兇狠,行為及其惡劣,畫面觸目驚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中傷他人。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存在惡意辱罵、毆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校園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但多數施暴學生因“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為藉口而免於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

當看到青少年被人毆打、辱罵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多説幾句,多問幾句,也許就能避免一次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也能讓一個孩子少受些傷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才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

第4篇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讓她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每天的上下學,陳唸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大學聯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

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温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大學聯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

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拼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麼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麼,你為我去犧牲什麼,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裏,我去哪裏,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説什麼“想和你牽手在白天裏

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温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温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裏的那個人。 幾年後,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後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走進電影院之前,本以為這是一部青春疼痛片,會着墨於他們無關痛癢的少年時期。但當我坐在廳內才發現,這個故事,其實離我們很近,大概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會經歷過的,每個人都曾有過逆境,也曾像他們一樣勇敢地邁了出來。

在正好的年華里,陳念與小北經歷了本不應承受的痛苦與折磨。男女主演技都在線,讓人能很快的融入角色產生共情,小黃鴨一個女生能剃寸頭真的很敬業了,還有這次也確實被千璽弟弟驚豔到了,小孩真的不錯,看過十二時辰,這次又看了少年的你,兩種角色跨度很大,並且也都駕馭的很好,希望弟弟以後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加油呀。

説説感想吧,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經歷,直到現在仍然不願回憶的痛苦,陳念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她有小北,可是我沒有……

還好一切都過來了,我畢業了,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我有了愛我的人,我養了三隻狗狗,我現在很好,我也能坦然地和那段不美好的回憶説再見。我一直在努力生活。

無論身處於怎樣的逆境中,卻依舊心懷希望,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動,心懷希望,黎明終將到來。

戲裏戲外,皆是人生,是戲中的角色,好像也是戲外的我們,時而融合時而分離,世間變化萬千,初心始終如一。

目前為止片子的評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個人覺得它不值這個分。

片子以校園暴力作為選題,比較新穎,符合當下的校園問題。但校園暴力只出現在影片的前半段,後半段基本在演一場刑事案件,除了鏡頭和音響在提醒我這是一部電影,我差點以為在看普法節目。

影片的特點在於鏡頭時長都非常短,配合大量特寫。導致電影越來越趕,到最後基本成了快閃,結局愣是沒看懂。要不是通過最後熒幕上打下的字才知道陳念自首了,我都搞不清楚發生了啥,比上課聽老師講ppt還雲裏霧裏。

而且電影的重心不知道在哪,説是愛情片又不是愛情片,説是校園暴力結果霸凌別人的被殺了,説是刑偵片又不是刑偵片。要説探索人性吧…女主角考了632,結果回去自首了,這本是很糾結的一個事,但因為周冬雨在片中哭戲太多了,直接弱化了她在這段的情緒,看上去很乾脆的就同意警察去自首了,根本都算不上對人性的闡述。

影片還有bug,陳念在大學聯考時礦泉水瓶放在桌上,還擰開喝,要知道大學聯考礦泉水瓶是不能放桌上的。

有些地方説教意味太濃了。黃覺演的警官本身作用無多,出現幾次基本都在説教,第一次吃火鍋他説“人長大了才學會同情…(校園暴力)不只是那麼簡單”,影片最後還要加一段易烊千璽對制止校園暴力的呼籲。

電影對於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畫十分細緻,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卻遮遮掩掩含混不清。含糊其辭的解釋了魏萊的家庭影響了警方和校方,卻沒有闡述這就是社會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權利間接成為了校園暴力無法解決的屏障。

我看到這部電影排名前幾的高贊評論談到的都是對校園暴力的感想,即使結合自身經歷,也只能算是觀後感,與電影無關。只能説讓你產生共情的是校園暴力,不是這部影片。

導演是想把片子拍好,可是太刻意了。太刻意了。導致影片的故事都沒有講好。

周冬雨穿監獄服那一幕我看到了。但是閃得太快了,讓人云裏霧裏。説我傻就傻吧,再傻也不跟你們撕逼,就這樣。

對不起大家,我必須要在這裏掛一個人,因為他太可怕了,我都不認識他他上來罵我sb,關鍵還跑去我其他影評裏罵我。所以他罵我我要在這光明正大罵他傻b

順便給他點建議。他要是能把翻我空間這個精力放在他的工作中,就不會隱藏在網絡背後,活得那麼悲哀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