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讀後感800字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3W

看書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所以書看完之後一定要認真寫好讀後感,讀後感是指讀了文章後,把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論中國讀後感800字8篇,感謝您的參閲。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8篇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1

這是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重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些條約給中國人帶來了野蠻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勿忘過去,面向未來!用我們的勤勉與奮鬥去開創一個全新的未來!

這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羣眾自發的。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儘管有一些民族敗類,但是清政府和廣大愛國官兵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鬥,湧現出像林則徐、鄧廷楨、裕謙、海齡、關天培、陳化成等大批愛國將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也出現了前仆後繼抗爭的壯烈場面;在中法戰爭中,馮子材無所畏懼,領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劉永福領導黑旗軍威鎮敵膽,愛國海軍在馬尾海戰中表現出了臨危不懼、英勇戰鬥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左寶貴、鄧士昌、林永升、劉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職,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各地民眾自發抗日,都體現出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愛國抗爭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愛國官兵的抗爭外,廣大人民羣眾從未放棄鬥爭,帝國主義侵略到那裏,就在那裏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的抗英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出現了大量的反洋教鬥爭。

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兩次大規模農民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在打擊中國封建統治的同時,還承擔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國殖民化的企圖。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1900年爆發的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是一次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羣眾為捍衞民族獨立而展開的反帝愛國運動。雖然它失敗了,但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維護國家主權,1919年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這是中國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國的特殊時期,中國的根本任務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政治進步。在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在伴隨中國艱難的近代化歷程中,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運動,又有新生階級代表,既有地方大員,又有思想精英。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2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真實描述紅色中國的著作。埃德加·斯諾以他充滿熱情和生動的筆觸,記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日漸成熟過程,描繪了堅忍不拔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戰士所進行的英勇卓越的革命鬥爭,以及熠熠生輝的革命理想。大到對抗日戰爭的著名論斷,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小到黨員和民眾的言行舉止,這些傳神而又立體的影像,令讀者無不身臨其境,為之動容。作品沒有過多的政治説教和歌功頌德,寫得富有生活氣息,很有趣味,讀來輕鬆愉快,再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精神風貌。

那個時代的共產黨,已經成為一個偉大的傳奇。或許他們十分孤獨,但卻在幽暗的歷史隧道中閃閃發光。時間會印證真相,功過有後人評判。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國土,而當權者卻打着“攘外必先安內”的旗號,把屠刀指向人民,整個中國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時候迫切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危局,那就是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的隊伍也逐漸壯大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前仆後繼地加入共產黨,參加革命。受此書影響,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也奔赴中國戰場,與中國人民一起革命。

正如夏明翰詩所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一個有理想、求真理的政黨。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更是人民的政黨,始終代表着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紅星的勝利,從某個角度折射出,當時藴藏在民眾思想裏的智慧之光,這是正義的力量,也是中國的希望。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3

當我第一次見到《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時,就表現出了對這種有政治偏向的書的厭惡,而當我打開它時,我終於明白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的意義。

?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色中國對中共各級領導人及農民、工人等民眾的採訪與觀察,以及對紅色中國的評價。

在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紅軍中的“紅小鬼”。在紅軍隊伍中,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儘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經歷風雨,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麴生命的壯歌。斯諾遇見的第一個紅小鬼是一個號手,只有十五歲,穿着網球鞋,灰色短褲,帶着一頂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顆模模糊糊的紅星。但是帽子下的號手可是一點也不“褪色”的:紅彤彤的臉,閃閃發光的明亮眼睛,看起來精神極了。這樣一位“紅小鬼”卻是已經當了四年紅軍的“老紅軍”了。這個孩子説他小時候被紅軍幫助過,那時他就發誓要參加紅軍。十一歲,他參加了紅軍,雖説只是吹號,但他作為一名軍人,是要有多麼堅強的意志與精神啊!他的年齡與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卻是許多同齡人都做不到的,他們中的某些人還上前線打仗,冒着生命危險,他們也勇往直前。這樣的“紅小鬼”,確實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歷史事件就是紅軍的長征。紅軍的長征是迫不得已的,紅軍為了避免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不得不向西北長征,分成了西、南兩個縱隊,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出發了。紅軍在努力下終於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隊),餘下的部隊則留在江西繼續抗爭國民黨。紅軍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線之後,就開始走向它歷時一年的劃時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後向北,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本次長征共有兩萬五千里長,在這途中,有無數的困難和挫折,犧牲了無數的紅軍戰士們,然而紅軍一直在往前,從未後退。這也是紅軍的長征是軍事偉大的業績之一的原因。“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此乃紅軍氣概。恰如斯,他們才走完,六千英里遙遙長征路,雖坎坷崎嶇,但他們終望見了“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那“正西風落下長安,飛鳴鎬。”的戰爭年代,他們知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但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是他的誓言,亦是紅軍戰士的誓言。

紅星永遠照耀中國!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4

為什麼説中國的過去是一段不堪回首回憶,因為我們中國有一段不願提起的心酸歷史。中國近代史綱要裏面所展現的,足以讓我們怒髮衝冠,在此,我想寫下自己的感謝。

中國近代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到新中國成立(1949)為止。它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另外中國近代史還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短短一百年的歷史竟包含如此豐富的內容,難怪網絡上關於中國近代史讀後感的文章如此之多。

通過編者觀看發現幾乎所有中國近代史讀後感都會涉及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主題——反侵略和求民主。反侵略,是中華民族(包括共產黨、國民黨、農民、封建統治者等)和外來侵略者(包括帝國主義、部分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等)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反侵略和求民主構成了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主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鬥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在眾多中國近代史讀後感之中,關於五四運動的內容最為深刻。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示威遊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裏,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後,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7月15日,汪精衞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口號,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羣眾。從此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時期,缺乏鬥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後期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我們都讀過中國近代史,也都詳細學過中國近代史,不知您是否也曾寫過中國近代史讀後感呢?人們都説讀史使人明志,所以在讀中國近代史內容的同時寫一篇讀後感或許可以讓您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也可以拋磚引玉引出您更發散的思維。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5

1840年隨着廣東珠江口的英國艦隊一聲炮響,中國近代的黑暗歷史正式拉開帷幕。由於當時的中國閉關自守,與世界隔絕,沒有先進的武器,而且清政府好大喜功,腐朽愚昧,使得英國的侵略者勢如破竹,直攻入南京。最終簽訂了我國曆史上第1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作為弱者,我們需要賠償其2100萬白銀,割香港,開放數處通商口岸。英國得了便宜,美法兩國居然要挾中國簽訂同樣條約。可當時的清政府目光短淺,不重用剿夷派大臣,以致英法等國不斷壓榨我國收益,收割我國土地這些條件都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國不滿於既得利益,發動了第2次鴉片戰爭,古老的落後的防禦被侵略者的堅船利炮如摧枯拉朽般毀滅,並與多個國家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落後就會捱打!清政府終於肯吸收外國的科技文化成就。可兩次鴉片戰爭之間的20年時光,就這樣白白的浪費了!中國也因此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尤其是沙俄,掠奪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千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的擴張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書中寫道,中國歷史還有一個循環套“每朝的開國君主及元勛,大部分起自民間自奉極薄,心中的奢侈標準是極低的,而且比較能體恤民間的疾苦,辦事宜比較認真,這是內政昌明、立志澄清的時代。後來,慢慢的統治階級的慾望提高,奢侈標準隨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貪污一大大的長進。”所以我認為每到了天下太平已久,人口增加很多民生痛苦的時候,官吏加多,每個官吏的貪污更加厲害,人民所受的壓榨也更加嚴重。而清朝嘉慶年間正是到了這個循環套的最低點,此時清政府連剷除內患都不急,又何談抵抗西方侵略勢力呢,所以西方勢力侵略起始的時候,正是我們抵抗力量薄弱之機,因此中華民族在近代遇到的難關是雙重的。

讀完中國近代史,我的心中有自豪,有不甘,有憎惡,有無奈,慨歎於1840年起這段災難深重而屈辱的歷史,這段飽受欺凌和侵略的歷史。至今,因人民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中國走向光明共創輝煌,而現在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理所當然的享受着這個國家的和平和自由。我們只有憑努力學習回饋社會,才對得起那些歲月用鮮血和生命堆砌起的今天。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6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裏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説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裏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説血緣相近的羣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羣體裏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羣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羣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説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説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説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着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説,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説,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説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説,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説,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説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説,“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7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重温黨史、新中國史,進一步理解守初心、擔使命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就是要讓學習教育變成“家常便飯”。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如同家家户户吃家常小炒。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各民族的食俗五花八門、各有風味,提到好吃的家鄉菜,似乎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回味無窮。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該像老百姓吃家常小菜般稀鬆平常。“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修好必修課,瞭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瞭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瞭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才能從心底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從黨史、新中國史這道“家常小炒”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在我們的家常便飯中藴藏着健康的祕密,吃對了就是大補。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充滿着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些風雨兼程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鬥前進的現實基礎。廣大黨員幹部要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開展“學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活動要注重實效,不必拘泥於一種形式,可以精心組織、全員參與,好似烹飪美酒佳餚般令人脣齒留香,久久回味;也可以自學自省、彙報思想,如同燒幾道粗茶淡飯,也能更接地氣,讓人吃得津津有味。

將黨史、新中國史這道“家常小炒”炒成一道“舌尖上的中國”。走遍大江南北,嘗過山珍海味,最惦記的還是家鄉菜,尤其是媽媽做的家常小炒,清爽不油膩,充滿家的味道。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是由一位位革命先烈、一位位共產黨員用血淚譜寫的壯麗詩篇,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學習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初心的家國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共同奮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更要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強化愛崗敬業意識,矢志追求、努力拼搏,以工作實際彰顯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工作中書寫壯麗人生篇章。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篇8

費孝通先生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提高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我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可是,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此刻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樣花錢,吃的自我都能夠種,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必須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説,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齊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齊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齊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那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裏分出兩種不一樣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齊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説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羣裏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羣體,其中各個人有着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我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長大的,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裏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裏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裏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裏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説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樣,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並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説,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能夠指自我的太太一個人,“家門”能夠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夠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我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一樣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此刻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説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靠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鄉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