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8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從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提取到有價值的論點之後,才可以開始讀後感的寫作,不是篇幅越長你的讀後感就越好,真正優秀的讀後感是有屬於自己的想法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追問8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追問8讀後感6篇

追問8讀後感篇1

這是一部關於展示貪腐官員心路歷程的紀實文學作品,真實的程度可以令你一次次想象着質問自己,假如你在主人公那個位置上,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我以自己的認知來作出我的答案,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們。我可以理解那位組織部長,當了十幾年優秀的政治老師卻鬱郁不得志;我可以理解那位浪漫的正部級幹部,自古紅顏知己常有,而恰恰遇上了自詡為謙謙君子的自己;我可以理解那位交通廳的副廳長多勞者未能多得的失落;我也可以理解那位人到中年的副市長所犯的生活作風問題,等等。這些官員的違紀行為不容置疑,但我能理解他們。

我為什麼能理解他們?因為我們來自同一種文化的薰陶,這種文化崇尚權力。即使到今天,這種文化也未能從青年的身上消失。倘若我把這些故事介紹給我的同學,他們恐怕也都能理解。傳統文化的影響也好,社會環境的作用也罷,總之我們的價值觀都較為類似,這種類似讓我感到可怕,讓我感到反腐敗的最大阻力來源於此。促使我產生這種感覺的誘因是,在閲讀的過程中,我自豪沒有覺得他們是高高在上的黨員幹部,而是“他們二十年後的我們、我們是二十年前的他們”這種莫名的真實。評價一部作品是否紀實,恐怕最好的標準就是讀者的感受了。這一幅幅人性圖,折射着貪腐官員,也照射着現實中看客的心。

我對自己的表現很不滿意,我難道不應該表現出一種慷慨陳詞、義正詞嚴的狀態嗎?那應該就是一個問題,我們正確的價值觀在弱化,或許整個社會都是如此,內心分不清對與錯,渾渾噩噩。無權時嚮往着權力,有權時肆無忌憚。法律足夠冷酷,但卻不能讓我們的心靈產生敬畏,戰勝僥倖。道德本是治療心靈的良藥,只是我們已經不相信崇高的道德,而是以自己為中心建構着自己的生活。所以儘管法律在懲罰着貪腐,但看客們卻少了許多堅定和嚴辭。

我在大學沒事就愛鑽自己的內心,良善者有之,骯髒者有之,已經無意中把人性看作兩面,所以無論什麼人我都能理解,我都願意嘗試去理解,不問對錯,只看過程。個人是社會中的人,所有的評價都源於社會,與自身關係不大,因此我對外在的評價不是很在乎,在這個方面,我和那個正部級幹部有點類似,這就是自我解放的結果。但所幸,我還有社會責任感,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在我的評價體系裏,理性戰勝私慾才是人性的偉大,儘管私慾因為天生而正當。因此,君子愛才,取之有道,修行是我們應該做的。

偉大的作品都是直擊心靈的,唯此才能稱為經典!

追問8讀後感篇2

在這樣的雨後涼爽的風中讀書再愜意不過了。前兩天,我從圖書館借了一本傳記類的書——《生命的追問》,作者是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書才草草看了一遍,便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寫了張海迪對往日的回憶,以及在平時悟出的人生道理。從字裏行間,我隨着作者的步伐,一起開心,一起痛苦,一起思考……從書中,我認識了張海迪——一位樂觀向上、堅強不屈、迎難而上的人。

看完這本書,我更加敬佩張海迪了。她十歲時已做了三次大手術,可想而知,她小時候經受了多少磨難和痛苦!但她卻一邊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一邊以驚人的恆心堅持學習,她自學了中學、大學的課程,她博覽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書籍,她做過修理工、教師、醫生……她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奮鬥史!我想,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有條件坐在教室裏接受良好的課堂教育,可又有幾個人能像張海迪那樣做出這麼出色的業績的呢?

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美。讀了書中《我的鄉村小姐妹》一文,我被那羣善良、清純、質樸的姐妹打動。她們不像牡丹那樣雍榮華貴,也不像梅花那樣香色俱佳。她們像那蘭花,土生土長,古樸淡雅;她們更像那生長在泥土氣息中的朵朵小野花,雖然不起眼,但卻不缺神韻和氣質。那是一種不爭豔、不爭香的美,平平淡淡,卻又別具一格,正是我最為欣賞的。所以有人説,鑽石的光彩不一定美麗,但純淨的池水因為有純淨的心肯定是美麗的!

我想,學習張海迪不光要學習她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有她那愛真、愛善、愛美的心。

追問8讀後感篇3

障礙有時成為真正的屏障,成為一張無處不在的網,只有精神的解放,才能掙脱這張網,獲得自由。”這是張海迪在《生命的追問》中説的話。短短几行字,便將她不向命運低頭、追求美好生活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海迪自五歲患病,此後的一生都是在輪椅上度過的。可是,她從不灰心,她堅信:“即使被痛苦的磨盤壓碎軀殼,也會留下靈魂閃閃發光!”

打開《生命的追問》,讀着讀着便笑了起來。書中的女孩是多麼淘氣呀!她整天爬頂樓,攆公雞,還把姐姐捉的蝴蝶放飛在秋風裏。書中的女孩又是多麼浪漫呀!她吹口哨,唱蘇聯歌曲,並幻想去跳芭蕾舞;她還教鄉村國小裏的孩子們“唱大刀打鬼子”......張海迪的書讓我眼前一亮,我彷彿看見了一個圍着白衣兜的小女孩在整潔的隔離室裏趕公雞,又彷彿看見一個長髮飄飄的少女坐在輪椅上,如飢似渴的汲取着書中的甘露。

?生命的追問》是張海迪對生命的回憶,同時也是她對生命的詮釋。從書中,我明白了,誰也無法拒抗衰老,誰也無法逃避死亡,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珍愛生命。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艱難,我們都不能自暴自棄,要做生活的強者,讓生命更加燦爛。

時間永不停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它的前進的步伐。面對殘酷的現實,有人恐懼了,他們感歎人生的短暫,便一味享樂;有人無知地用荒唐的舉動為人生草草的畫了個句號;還有人卻抓住了時間的尾羽,他們用汗水甚至生命去與時間競賽,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就如張海迪所説:“我們應該做與時間競賽的人,在時間之劍射入黑洞之前,無論經歷過多少痛苦,我都是幸運的,因為我曾飛翔在時間之中。”

朋友們,讓我們向張海迪學習,抓住時間的尾羽,珍愛生命,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讓我們堅強地面對生活,讓心靈飛得更高、更遠吧!

追問8讀後感篇4

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在孔子孟子的仁和義;墨子的兼愛;道家的“無為”,這些高深的哲理中慢慢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當看到《馮友蘭追問人生》一書時,毫不猶豫的收入囊中,信手翻開書頁,跟隨馮友蘭先生的目光探尋人生四部曲。本書45篇文章,從人生真相起筆,到人生境界等,最後落筆於人生的漫談,四部曲層層遞進,演繹人生之旅。

人生是一個宏觀的理論,馮友蘭先生從微觀的角度,闡述這個宏觀概念,我喜歡聽他娓娓道來,講授一個個哲學命題,傳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講解只有才力命三種因素結合,才可以成功,《傷仲永》中講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聰穎,後來自己不要學習,淪落為一個普通人,就是沒有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所以古人云: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個專業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為,就像詩人能成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來決定。正如愛迪生所説“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這讓我記起戴維。申克《天才的基因》提出的新觀點,“人人體內都藏着一個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資,而是訓練出來的,莫扎特、貝多芬都是小小年紀開始訓練,堅持不懈,才獲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恆心和毅力是制勝的法寶,戴維。申克先生在書中強調後天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不完全贊同戴維。申克先生的觀點,我贊同馮友蘭先生和愛迪生的觀點,沒有天資,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為大家、名家。

馮友蘭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人生四境界”説,從低到高,幫助人們在慾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構築精神的理想境界。靜心想想,我們都只有一個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讀着這句話,我想起周國平先生所言,活得簡單才活得自由。只有一個人生,我們是渾渾噩噩還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調不一,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如何去感受人生、體味人生,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這也是我們該思考的內容。

追問8讀後感篇5

?生命的追問》是由殘疾人作家張海迪寫的,共分五輯。

這本書首先講了張海迪的童年,講她小時侯做的各種事情,比如她跟樓上的男孩談話等。

後來,張海迪得病了,為了給她治病,她的爸爸媽媽帶她去了好多地方,張海迪接受了很多痛苦的治療,可她卻一點也沒哭,她堅強地面對一切。但是,當她知道自己再也無法治癒、再也無法站起來的時候,卻痛苦地哭了,無聲無息地哭了。

她又回到了自己原來居住的城市。之後,經常有女同學到她家裏來玩,大家一起聊天、做手工、談學習,十分友善。

後來,張海迪搬到了農村,家裏沒有了電燈。父母和妹妹去外面幹活,而她只好留下來。開始,大家還不太適應。但幾天後,一切就回覆平常,好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因為張海迪一家是從城裏來的,有文化,所以村民們十分敬重他們。一些村裏的村民天天推着輪椅陪她走街穿巷,跟她聊聊天,説説話。在這些話題之中,他們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文化與貧窮,因為她所住的尚樓村是一個貧困的地方。

後來,張海迪認識的鄉親越來越多,她又和一個叫月明的小姑娘認識了。張海迪帶着月明去了好多地方,讓她見了大世面,並讓她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之後,張海迪又參加了比賽,去了美國、日本,認識了好多朋友,學習了好多語言,並在日本認識了善良的弗卡次夫婦。

1995年,她參加了聯合國婦女大會,跟別國的婦女進行了交流,得到了十分豐碩的成果。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殘缺也是一種美;張海迪用自己的堅毅和善良,寫意着她的燦爛人生。

追問8讀後感篇6

黨的十八大以來,雷厲風行推進反腐敗工作,一批大大小小的貪腐官員紛紛落馬,老百姓拍手稱快。那些倒下的官員自然早已風光不再,可以説,這些人已被時代所拋棄,更為這個時代所不恥。十八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再次重申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標誌着反腐的力度不減,反腐敗工作永遠在路上。因此,真實記錄曾經"在其位而謀己私"官員們的貪腐經過和心路歷程,深入剖析這些人的貪腐原因,不僅是一部良好的警示性教材,更是通過反面案例全面構建制度性反腐,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有效手段。這或許正是所謂的"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作家丁捷以此為契機,深入高牆大院瞭解掌握第一手反腐資料,整理形成反腐紀實文學作品《追問》一書。通觀《追問》全書,雖然以紀實文學為名,但很多文字採用第一人稱,以官員的自述為主,現場感與嚴謹性極濃,極具口述歷史文學作品特徵,原汁原味地將落馬的官員的貪腐經歷直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內心深處上講,書中官員們自述的貪腐經過之細,讓整部作品給讀者一種"偷窺"的感覺。雖然各不相同,但讀完每個貪腐官員的經歷自述,特徵大同小異,最突出的莫過於每個落馬的官員都過着"兩面人生".

人前,他們是一身正氣、公正無私、兩袖清風、勤政務實的人民公僕。《追問》中的貪腐官員,有的自稱自小"窮怕了",比如《危情記》的副市長;有的`從小衣食無憂,比如《最後的華爾茲》中附庸風雅的行長。但是,他們都曾潔身自好,猶如蓮之高雅;也曾謹言慎行,堅決不觸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更曾一心為公,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分毫不差的用在人民身上,主政一方政績赫赫。可以説,他們曾經都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共產黨員。

人後,他們是以權謀私、失職瀆職、貪婪成性、懶政怠政的人民公敵。誘惑就像伊甸園的禁果,特別對於久居高位、政績突出的高級幹部來説,一旦出現輕微的精神空虛和道德信仰缺失,居功自傲和恃才自矜便隨之而來,貪腐便如崩潰的堤壩,迅速從"有底線到毫無底線,從被迫接受到四處伸手".同時,面對着圍繞在自己身邊"紙醉金迷"的環境,生活腐化成為了貪腐官員們的"標配",《追問》中的官員幾乎全部與女性有糾葛,家外之"家"成為了貪腐官員們進一步走向深淵、更加肆無忌憚的重要導火索。

看完《追問》,原本"深得民心"的官員最後淪為階下囚,我們不禁會"追問":為什麼堅持當一名好官如此之難?為什麼"由好變壞"如此之簡單?其實,原因很簡單,當一個官員政治信仰喪失以後,精神信仰也隨之坍塌,道德底線亦不復存在,貪腐就成了"順其自然",於是在短暫的危機感過後,便是"無所謂懼"地在貪腐路上越走越遠,甚至趨於荒唐。比如,《追問》中提到一位"大師"給某位官員開的藥方是在小卧室懸掛羣女裸像,並讓官員廣納情人,以抑過盛的陽氣,荒謬的不在於大師的"良方",而在於官員置共產黨人的使命和理想信念於不顧,虔誠地相信和踐行"大師"之言。

當這些身處高牆的官員們卸下偽裝的外衣之後,心平氣和地去回味和剖析自己的從政經歷和貪腐歷程,這些都是見刃不見血的教訓。他們在與作者接觸之後,都有無限唏噓感慨甚至遺憾悔恨,只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倘若有一天,當下的國家幹部們能夠被黨和國家委以重任,真誠期望所有的幹部都能記住《追問》中的8個典型,拒絕"兩面人生",主動選擇成為這樣的官員:展一身本領,利一方百姓,受人尊重,羣而不黨,朋友真心,妻賢子孝。如此,則夫復何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