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假培訓心得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21K

心得是我們產生感想之後寫下的一種文字,很多人在產生不同的想法之後,都要認真寫心得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暑假培訓心得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最新7篇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1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我沒有什麼理由不與時俱進;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這次遠程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基本功的新修煉,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對這次遠程培訓很滿意。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使我們有能力更好的開設信息技術選修課。我認識到做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十天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信息技術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信息技術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信息技術教師。

2、信息技術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信息技術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信息技術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3、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術遠程培訓雖然只有短短十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4、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授課信息技術教師都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不僅教給我們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舊知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

通過十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信息技術教師。最後,我想説,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後的最終目標。

説句實在話,參加培訓最怕空話,套話,純理論的話。這些讓人昏昏欲睡。這次培訓就沒有這種感覺。講座從實際出發,從一堂堂課中攫取實例,聽來讓人信服。可是這些來源於實際來源於課堂的東西通過陳老師的總結與提煉又高於實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理論。例如24號上午陳老師所做的“朗讀感悟,注重交流——農村國小閲讀教學分析”的講座中,對農村閲讀教學進行了很深刻很系統的分析與總結,陳老師在講述這些理論的同時也引入了大量的實例。聽到這裏,我反思自己的課堂,這些問題中很多也就是我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問過於空泛,課文把握不夠,課堂的目標不突出,有時沒有突破的課文的重難點,教學手段過於單一等。我想這些我應該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改進,從自身出發,不斷反思和總結,提升自己,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繼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2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江蘇省國小數學骨幹教師培訓。培訓從7月25日---7月29日共5天時間,早上8點至11點半,下午2點至5點半,中間休息20分鐘,雖然很累坐的腰痠背痛,住宿條件也很差,吃也吃不飽,但卻很值得,共聽了9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揚州市育才實驗學校教科室主任省特級教師林俊老師主講的有關《國小生計算錯誤的研究》、《實施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研究能力》,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校長、省特級教師王文忠老師主講的《尋找國小數學教學的快樂》,儀徵市實驗國小教科室主任、省特級教師張秀花老師主講的《讓學生智慧學數學-----策略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揚州市育才國小校長、省特級教師陳士文老師主講的《智慧數學的真義》,揚州市維揚區教研室主任中學高級教師高靜老師主講的《合理使用教材,實施有效教學》,翔宇教育集團寶應實驗國小校長、省特級教師陳士才老師主講的《國小數學教學案例反思與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句容實驗國小曹慧校長主講的《把握學習起點,構建有效課堂》,最後一個講座是由邗江區教育局副局長,省特級教師,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尤善培局長主講的《國小數學教育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考》,經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第一個講座有關《國小生計算錯誤的研究》,林老師的報告分為三個內容:研究背景,相關研究,行動研究(重點)。一般學生計算出現錯誤我們都會對學生説:下次不能粗心了,其實學生計算錯誤並不能完全責備學生粗心,那是由於學生的某些心智沒有發育成熟,林老師通過舉例分析了國小生計算錯誤的原因:1、感知籠統,不能精確分化。如:45÷9=62、記憶力較弱,不能及時提取。如:8×7 5=71

3、注意失調,不能全面觀察。4、定勢干擾,不能區別對待。5、聯想失誤,不能有效聯繫。

我也聯繫到自己的教學,為什麼學生計算失分會很多。是我忽視了知識銜接中的某些重要環節,還是對學生計算的心理研究不夠,或是技能訓練少了呢?我想這些因素都有吧。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計算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為我以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第二個講座《尋找國小數學教學的快樂》,王老師主要從6個方面闡述了他的個人觀點1、快樂在數學之外2、快樂在課堂之上3、快樂在師生之間4、快樂在做題之中5、快樂在自己心裏6、快樂在數學的明天,王老師的講座形象生動,講的事例很新意,讓人記憶深刻。

第三個講座《讓學生智慧學數學-----策略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問題解決”逐漸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數學教育的核心,他們認為問題解決是重要的社會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項任務,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方式。如果數學教學把一部分內容用問題解決的方式進行,學生就有機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就能經常開展解決問題的活動,久而久之,就會逐漸習慣客觀理性地面對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及經驗,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我國數學課程改革順應國際先進的課程發展方向,把“解決問題”作為課程目標的一個方面。《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總體目標:“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其中一個具體的要求就是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以解題策略為主、問題解決為輔的學習方式,並以形成解題策略為學習的目標歸宿。

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採用什麼教學方式呢?張老師從以下幾方面闡述了這一問題:1、創設情境,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2、鼓勵猜想,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3、交流猜想,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4、實踐操作,驗證解決問題的策略。5、建立模型,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6、反思概括,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

第四個講座《智慧數學的真義》,“數學是什麼” 齊民友先生對數學有一段形象的描述:“數學的生長像竹子,根在大地,然後自己一節一節向上長,間或爆出新筍,長成新竹。若干年後,竹子開花,結成種子,重回大地。”回望國小數學教育在“智慧數學”提出之前,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經歷與探索:1、數學是一種文化。2、情智數學。3、趣味數學。4、數學是生活。5、數學是思維。比較這些説法,我們堅定了“智慧數學”的主張。任何觀點可能是從其一面,而數學教育與學習須從其本質。“智慧數學”,不在意對數學本身準確的定義,更指向數學的教育與學習。,“文化數學”顯得空靈,“情智數學”的“情智”有點通用,“趣味數學”和“生活數學”易走向淺俗實用。數學的演繹、歸納無不體現出數學的智慧,“智慧數學”既凸現數學本身的內核與本質,又是數學教育與學習的要旨和方向。張奠宙先生有一段話:“數學教育,自然以‘數學’內容為核心。數學課堂的優劣,自然以學生是否能學好‘數學’為依歸。數學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如何體現‘數學的本質’‘精中求簡’‘返璞歸真’,呈現數學特有的‘教育形態’,使得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領會和體驗數學的價值和魅力。多一些數學本質的探究,少一些空洞的説教,學生幸甚,學校幸甚。”

第五個講座《合理使用教材,實施有效教學》,在教學中,教材是一個平台,一種承載知識、訓練能力的材料,我們是帶着教材走向學生,還是帶着學生走向教材,這是一個研究的問題。在教材的運用中需要我們去挖掘,去調整,去補白,去創造。尤其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它給教師和學生都留有廣闊的空間,是非常寶貴的第一教學資源。若能合理使用,對於促進有效教學將會事半功倍。高老師從以下六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1、還原教材的本意2、讀懂基本內容3、讀準教學意圖4、讀通知識網絡5 、讀透教材內涵。總之,合理運用教材要以科學解讀教材為前提,合理應用教材要以有效教學策略為重點。

第六個講座《國小數學教學案例反思與自學能力的培養》,陳老師主要圍繞學生預習能力的研究,預習的好處,預習的理論依據,預習的操作程序,預習後課該怎樣上等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重點講解了學、展、評、練互助學習模式。學既自學新知識,展既展示學習成果,評既利用展示的資源通過評價,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功體驗。練既有梯度的練習。

第七個講座是由我們句容實驗國小曹慧校長主講,題目是《把握學習起點,構建有效課堂》,曹校長對學生學習起點的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做了透徹的講解與梳理,首先理清概念何謂學習起點,接着透視教學現狀進行誤區分析,忠實教材置學生於“低起點”學生很無味,複製教材,置學生於高起點學生很茫然,無視學生差異,置學生於共起點學生很無奈,然後結合實例分析了我們該怎麼辦,1、系統鑽研教材把握學習的邏輯起點2、全面理解學生尋找學生的現實起點3、量體裁衣精心設計教學,適度整合教學內容,適度調整教學程序,重視強化意義建構。學習起點,是教學的起跳板,找的越準跳的越遠,踩的越響。

第八個講座是《實施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研究能力》,林老師主要結合自己的兩篇論文《學生看錯後》《國小生計算失誤的認知要素分析及教學啟示》談校本研究的操作流程,研究應喚醒三種意識:1、規範意識2、問題意識3、求真意識,應學習在前,帶頭讀重點讀推薦讀對照讀,準備好研究工具箱,現在虛假課題太多,要想研究出一些東西,就應真真實實經歷研究過程,真刀真槍的剖析研究得失,重在管理,認真搭建三個平台,展示平台,合作平台,反思平台。

最後一個講座《國小數學教育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考》,尤老師從四個層面對現狀數學教學進行了有深度的思考,1、質量轉型發展,從“分數就是質量”到“分數也是質量”再到現在的“質量不一定是分數”2、教育現狀的重新認識3、有效教學,教學效益=教學效率×時間,4、構建高效課堂,要杜絕的現象“唱大戲”只講不練,“馬戲”只練不講,“雜技戲”表演有驚無險,“滑稽戲”有笑聲無內容,“魔術”讓學生莫名其妙。

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專家們從教育理論和生動的教學事例讓我如臨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就能融會貫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鑽研和日積月累而成的。作為一名教師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我對這次的培訓產生了一些感想。

一、用學習引領自身的成長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認為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只有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和能力,並且樂於創新,勇於開拓,善於學習,才能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教師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澆灌祖國的花朵,要有樂於奉獻、勤於實踐、為人師表的崇高風範,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揣着一顆愛心,用自己無限的真誠,科學民主地育人,勤奮工作,勇於創新,奮力托起明天的太陽。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因此,“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我身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我將用終身學習來引領自己的專業成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二、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變教師角色,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才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做教師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是我的第三個感想,在我們的物質待遇不斷提高的同時,精神世界更豐富。從事教師職業,與人打交道、與人溝通,經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教師應當以開闊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職業。從對工作目標的不斷追求中培養自己的職業情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會帶給你快樂、喜悦和成就感。在工作中保持信心,端正態度,這樣就能化沮喪、挫敗為樂觀、自信與成功,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

總之在這次培訓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對教師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在今後的工作中,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以自己的努力為教育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一定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讓我們一起努力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吧。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3

通過六天的暑假遠程培訓,總結自己在上好國中語文綜合實踐課方面的一些點滴經驗,即從必須準確掌握課程目標;必須明確編者意圖;必須綜合運用各種能力;必須注重活動過程;必須改變學習方式;必須注重發揮教師作用;必須重視活動的評價等方面談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做法,與教育同行共勉。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也是一種全新的課型,它體現了《課程標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活動的課題,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目標的綜合性等特點。教材的設置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即語文與社會生活的聯繫,生活處處皆語文,從而徹底改變了“為語文而語文的單一性學習目標和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脱節的現象。如何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關乎語文新課程成敗的一個重要方面,三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準確掌握課程目標

掌握課程目標,是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的前提。《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國中階段(7~9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一是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悦。二是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課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三是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四是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摘引資料的出處。顯而易見,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定位是十分明確、具體的。主要體現瞭如下特徵:首先,突出綜合性,包括識字與寫字、閲讀、寫作和口語交際這四個方面的結合,同時也包括跨學科領域內容的綜合,學習方式的綜合等。其次,強調實踐性,因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第三、體現自主性,綜合性學習應主要由學生自己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教師明確並掌握課文綜合性學習的這些目標和特徵,是指導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第一步。

二、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明確編者意圖

根據課程標準編制的國中(7~9年級)的語文教材,特別是人教社課標版語文教材充分考慮到國中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的特徵,其綜合性學習往往與各單元中的閲讀課文相併列、照應,又相對獨立,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如人教社七年級上冊教材,全冊共編排了六次綜合性學習,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這六次綜合性學習專題是:1、這就是我;2、漫遊語文世界;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奧祕;5、我愛我家;6、追尋人類起源。其中1、3、5為小綜合性學習,它的規模相對小些,層次低些,一般是比較簡單的語文學習活動。2、4、6為大綜合性學習,相對要求比較高,規模大,難度也增加。這類綜合性學習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目標,在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基礎上,往往又設計了若干個子課題,倡導發揮自主精神,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自行探究,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編者有心,教者有意。語文教師明確教材的編寫意圖,這是做好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容忽視的方面。否則,在組織學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就有可能隨意、盲目,或斷章取義,或偏離主題,達不到編者所設定的預期目標,自然也就很難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綜合運用各種能力

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四項等重的一個項目,把它列入語文課程標準之中,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這一基本目標,努力實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有機溝通,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當然,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學習內容、課程目標的綜合之外,還包括學習方式的整合,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毫無疑問,語文綜合性學習為教師組織、指導學生聽、説、寫這“三合一”創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確而富有意義的話題;同時也為學生課外閲讀圈定了一定的內容。綜合性學習的這種聽、説、讀、寫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連雜糅在一起的。學生通過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提高和發展了自己的語文水平。

儘管語文綜合性學習涉及其他學科的內容,但它必須姓“語”,其着眼點仍然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上面,是人文精神與學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祕”,其目標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學科內容,這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但應當注意,教師在為學生回顧和展望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過程後,其着眼點最終應放在指導學生探究“月亮文化”上。如蒐集帶“月”的成語、有關月的古詩詞、故事等。筆者在上這一課時就重點讓學生收集有關月亮的故事和神話,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的資料有:嫦娥奔月、月亮中的桂花樹、月亮中的吳剛、古人關於月食的認識(天狗吃月)等。特別是同學們對民間天狗吃月的繪生繪色的講述,把大家引入了人類早期對月亮的粗淺而幼稚的認識中,讓學生在好笑中明白人類對天體現象的認識過程,同時為人類的大膽想象而驚訝,也正是人類有如此豐富的想象,才造就了豐富的月亮文化。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一方面培養蒐集、篩選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科學奧祕的精神。這樣也就自然兼顧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其綜合性目標的實現不言而喻。

四、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注重活動過程

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習活動的結果,而且更應當關注學習的過程。專家告訴我們:“過程就是目標。”“綜合性學習過程就是聽説讀寫的整體發展過程。”顯而易見,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比所要追求的結果更重要。

每次綜合性學習,學生都要經歷一個學習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認真指導,安排好其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在每次綜合性學習都要提前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佈置,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主、合作、探究有關的課題。具體的活動大致上可以這樣安排:1、自由組合,以4~6人一組為宜。組內有分工,明確個人職責,提出蒐集有關資料的任務;2、個人完成後組內交流、展示、互相討論切磋;3、充實補充,裝訂成冊(或袋子);4、上課交流、展示、評價;5、寫作;6、評選優秀資料和優秀個人。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體驗。

注重活動過程,就是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參與程度、態度。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讓每個學生都主動、積極地投入其中,這樣才能達成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的實現。

五、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改變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顯得尤其重要。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一般的學習活動,都應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從而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這也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應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親身去體驗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力求有感受,有發現。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讓學生有比較多的選擇餘地。活動內容、活動空間和活動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確定。

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必須強調合作與探究。事實證明,每項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動,小組成員分工應當明確,注意成員之間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與人協調中施展自我,培養學生的自覺合作的意識與合作精神。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這就是“學會合作”,因為只有學會了合作,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從而為他們今後的生活奠定基礎。

六、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注重發揮教師作用

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讓學生自己組織、主持活動,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但這不等於教師什麼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者、參與者與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師生雙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對話與交流。當然教師身份的定位必須是指導者、參與者與合作者,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不能簡單的一自己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想法。

首先,教師應制定學習活動的目標,對學生提出明確的活動目標。目標的確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應當從當地學生的實際和可能出發,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進行語文活動的能力上面,而不急於出成果。其次,和學生一起設計、制定活動計劃、安排好活動時間表。時間進程及安排儘可能具體一些,讓每段時間的活動內容明白一些,同時注意靈活性,能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雖然教師教學用書對於語文實踐活動通常也都有具體的安排,但不能簡單的搬用,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自己的活動目標。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些什麼,怎麼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並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有計劃、有序列地展開活動。什麼都不管、放任自流和什麼都包辦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除了給予學生有效指導外,還應給予學生多一些鼓勵,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儘可能的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活動過程的一點點進步和收穫,都應充分肯定。要努力給予引導,多一些關懷,更需要激發、激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七、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必須重視活動的評價

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努力在組織、指導上狠下功夫的同時,還應構建一種有利於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機制。教師必須堅持全程評價、正面評價、主體評價和多樣評價,就能有效地引導和規範語文綜合性學習,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評價的總原則是以鼓勵性評價為主。

注重學習過程評價。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過程,並非僅僅是結果。通常可以採取形成性評價(即檔案評價)的做法。教師在學習活動前要求學生備好一隻袋子,將本次活動的計劃、提綱、筆記、體會、資料等都收入其中。完成後首先在合作小組內交流,然後交給老師查閲,具體操作上可採用量化評分法。這一過程主要考查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感與態度、方法與能力。對學生不能求全責備,只要學生大膽、積極、主動參與,進行合作、探究,都可記滿分。

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更多的要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且把它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因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談體會、談收穫、談不足。在學生自我評價基礎上還應對同學進行評價,評出本次學習活動的優秀。綜合性學習重在過程評價,但也不能忽視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主要指活動結束進行的,針對彙報交流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評定。為了便於考查,可以採用記分辦法。對學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報、圖畫等,教師可給予定性評價。一定要採用多種方法和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力求評價成為激發所有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調動積極性的手段,成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

上好綜合評價課。評價課是對學習活動的綜合評價,是一次全面的總結。這種評價課,可以有教師講,更多的則是學生講,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組織這種評價課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評價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二是評價學生參與的過程,三是通過展示交流學習成果,評價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實踐證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課,不僅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更是對所要探究問題的延伸和擴展。

總之,三年來的語文教學,筆者明白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意圖,也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點探索,國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確實體現了“大語文觀”,生活即語文。通過自主性活動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高自己整體語文素養。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4

培訓伊始,聯合校業務校長張校長髮表了講話,首先張校長代表全體教師向今年新教師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回望四年前的自己就是“新教師”這個角色,初入教師行業時的迷茫和彷徨現在仍歷歷在目,今天看到這些年輕的新教師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隨後張校長希望參加培訓的全體教師能夠認真把握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己。時光荏苒,轉眼兩個月的暑假生活結束了。回望庸庸碌碌的暑假生活,還真有盼望開學的感覺。8月30日聯合校組織了全鎮語文教師的培訓活動,結束培訓後感覺受益匪淺,如沐甘霖。

培訓活動的第二項是聯合校語文教研員張紅麗老師給大家分享了自己從教多年的一些心得體會:從心出發,用愛護航——做一名優秀的國小語文教師。張老師分別從如何備課、上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如何與家長有限的溝通,以及教師自身的學習成長等幾個方面和老師們進行了溝通交流。

聽完張老師的交流分享,感覺自己雖然已經從教四年,但還沒有做到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有時備課不充分,上課時只顧自己講解而沒有關注全體學生,與家長的溝通較少等。尤其是張老師提到的自身的學習成長,俗話説如果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現在更是提倡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須要是細水長流,因此今後我要努力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做一名讓學生敬佩的“博學教師”。

培訓最後我們聽取了三位專家的語文課,雖然是播放的視頻,但聽完後讓我受益頗多,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就具體説説聽完三節課後我的滿滿收穫。

第一節課是語文七彩課堂特等獎沈豔豔要是執教的國小一年級課文《端午粽》,課前的小遊戲既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恰如其分的引入了課題。整個教學過程中沈老師抓住國小一年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恰當的指導學生學習書寫生字詞和課文的感情朗讀,指導書寫“豆”字時,沈老師用幾種豆子的實物形態拼出了“豆”字,這樣的做法一下字就讓一年級的孩子記住了這個字的寫法。學習書寫“豆”“午”“節”時,沈老師着重提醒了孩子們長橫的寫法,對比中讓孩子加深印象。語文教學的精髓就在於閲讀,沈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齊讀、指生讀、師生共讀、配樂讀等等,沈老師結合課文內容將感情朗讀指導的非常到位,我都沉浸在了香甜的粽子裏......這都是我要多多學習的地方。

接下來是特級教師戴建榮老師的古詩教學《江雪》,雖然自己已經從教四年,但始終沒有弄明白古詩課到底怎麼上。是逐句翻譯讓學生背詩背意?還是讓學生結合教輔自主學習。我基本是採用的前一種教學方式:帶領學生翻譯字詞,指導背誦古詩,結合教輔瞭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但戴老師的這節古詩課讓我對古詩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沒有必要譯字譯詩,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戴老師也打破了傳統的字正腔圓的讀法,而是指導學生吟誦,重點字詞吟唱出來,同時戴老師給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作者柳宗元的生平經歷尤其是一再被貶的時代背景,這樣的引導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詩中作者寄予的情感,讀着讀着孩子們就背誦下來了,整節課既輕鬆又收穫滿滿。

最後一節是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珍珠鳥》,薛老師的課堂也是生動有趣、笑聲不斷。課堂上薛老師把主動權都交給了學生,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概括這隻小“雛”都有哪些活動,從概括的活動中延伸到情,最後引出文章中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薛老師還引導學生由文章中心聯繫生活實踐,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生活中有關信賴的話題,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活躍。

在這三位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三位老師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有隨文識字教學。

2.都注重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悟中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3.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的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任。

4.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薛老師一直在着重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一上午的培訓真是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反思和學習,不能故步自封,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語文。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5

今年暑假我很榮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培訓活動,感覺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説,對我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

在通過這次骨幹教師的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專家們的講座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那麼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對工作有的是厭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過這次的培訓,走進教學大師們的心靈世界,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不僅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更懂得只要我們教師是一個幸福並快樂着工作的人,才會讓學生感受到幸福並快樂,才能培養出更多的社會需要的幸福並快樂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怎樣才能做好一名教師。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我們要設計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髮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是藝術,從而讓學得到學習的快樂,得到更好的全面發展。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6

7月10日-12日,學校在東廳精心安排了為期三天的青年教師培訓,懷着一顆誠摯的學習之心,在講座與現場交流中,學得寶貴經驗,努力提高自己。時間雖短,收穫頗豐,特別是我的同事,高中青年骨幹教師蒲環老師,勇擔責任,支教涼山,對我觸動頗深。

教育,是一種使命。雅斯貝爾斯曾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想,這是對老師和教育內涵的詮釋。人皆有其才,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而教師,就是這使命的代言者,記得蒲老師曾有例子,在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下,依然有一句句“我要上大學,我要出大山”的誓言。雖然因種.種限制,不能身體力行,支教涼山,但我想,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會被這無形的力量所觸動,都想將更多的知識、快樂和希望帶給這些淳樸的孩子們。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把教育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為之奮鬥。

教師,是一扇窗户。因為你渴望的眼,我必將是你導航的燈。老師肩頭需要擔負太多生命的重託,每時每刻都在傳承文明的薪火,一言一行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教育學中有“向師性”一説,“向師性”是指學生都有模仿、接近、趨向於教師的自然傾向,有人把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形象地比喻為學生像花草樹木趨向於陽光一樣,趨向於教師。所以,無論是知識還是道德,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構建孩子的認知世界。由於條件限制,大涼山的師資力量薄弱,蒲老師帶去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如陣陣春風,吹開了孩子們浩蕩山河。

教學,是一段成長。有人説“使人成熟的,並不是歲月,而是經歷。”在蒲環老師的鏡頭中,涼山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淳樸乾淨、晶瑩剔透。湛藍如洗的晴空,潔白如雪的雲朵,連綿不絕的羣山,漫山遍野的山花;淳樸純真的孩子,一哭一笑都是發自真心,一言一行都是本自良知,這裏的時間彷彿是靜止的,惟有教育能更好吹起一絲波瀾。縱然條件艱苦,困難重重,但他們身上有着樂觀堅強的態度。上學路途的山路、懸崖沒能阻礙他們想要走出大山的決心,是的,也許他們最終也不能考上很好的大學,但他們應該知道,未來有多精彩,取決於用什麼樣的精神去奮鬥、去獲取世界對自己的青睞。最終,迎向歲月的激流,保留心裏的光,孩子們就不用懼怕黑暗。教授的是孩子,成長的是師生。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此志篤行,此生不負!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篇7

8月4日,教體局教研室組織全縣國小數學教師在實驗雙語學校培訓一、二年級數學教材,通過這一天的培訓活動使得我受益匪淺,這次教材培訓為我以後的教學指明方向,以前的我對新課程理念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過培訓使得我對新課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具體的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學習體會。

一、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由“情景串”引出“問題串”,倡導數學課堂生活化,也就是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青島版教材較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所以説,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的利用好課本中的教學情景,將將課本數學變為生活數學,儘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這樣將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和生活化,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二、教師要有紮實的基本功

當看到團隊成員中那些年輕的教師,從回答疑問到做報告,每個環節都做得無微不至,面面俱到,對整冊教材理解得那麼深刻,再看看年前的我,卻感到非常慚愧,從中感悟到作為老實現教好學生必須具備紮實教學基本功。

三、要了解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組織合作學習

首先低年級的的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合作意識差,他們把小組合作學習當作一塊玩,使得教師很難調控組織教學。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低年級的學生不會傾聽,不會交流,不會合作。優等生搶着説,差生從不發表意見,成了旁聽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低年級的孩子若沒有明確的分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比較混亂;若有分工,也不會聽從組長的佈置,在小組爭搶着分擔每個角色。

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差,小組的集體觀念淡薄。有些學習好的學生更願意獨立學習,認為合作學習耽誤時間。有些學習差的學生,也不願意與他人合作,對小組的合作學習置之不理。

四、我的幾點對策

在小組合作前先讓學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後再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分工要合理,每個組員都要有事情做。一開始,我嘗試着給他們分工,這樣他們比較滿意服從。小組長要引領每個組員輪流發表意見。

教師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大膽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然這一點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好的。

在小組間引入競爭意識,看哪個小組合作學習得好,及時搞好對小組的評價。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還有很多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還需要老師們的實踐和探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