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7W

當我們在心中有很多見解時,就需要靜下心寫一寫具體的心得體會,高質量的心得體會一定要經過認真的思考哦,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閲。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5篇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篇1

我們坐着車來到了長沙黃花機場,要過一會才登機,可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飛奔上飛機。坐上了飛機,時間也一分一秒的在流動,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哇!我從飛機上往下看,樓房和大廈的燈光如同散落的珍珠閃閃發光,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到了新疆的喀納斯,一下飛機,我就感受到了北疆的涼爽,我們繼續做旅遊車向目的地進軍,這時候儘管大家很疲憊,但是想欣賞喀納斯湖的迫切心情把疲憊一掃而光。經過九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坐上了喀納斯的觀光車,一路遊覽被譽為“人間淨土”、“神的後花園”——喀納斯湖。車上的導遊向我介紹:“喀納斯里面有三道灣,我們現在就到了神仙灣,他為什麼叫神仙灣呢?其實那水裏有幾個好似腳印的草灘,人們認為這不是人的腳印,可能是神仙的腳印,所以叫它神仙灣。下一站是卧龍灣,你們聽名字應該知道是水裏面有一個龍吧,但卧龍是小島嶼形變化來的。接着我們來到了月亮灣,之所以叫月亮灣是因為湖邊上有無數撐大的巨傘——雲杉和水裏面的礁石,遮蓋了湖的一半,形成了一個彎彎的月亮。”導遊還説:“喀納斯湖非常漂亮,每天或每個月都會根據天氣變化來調整水的顏色,有孔雀藍、瓦藍色、碧綠色等等,千變萬化,五彩繽紛,而且喀納斯湖很乾淨,像是一面大鏡子。

如同走進了這樣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車行森林處,人在畫中游’。”本來秋天的喀納斯湖是最漂亮最美麗的,但是,因為假期有限,所以留下了點小遺憾。後面我們又去新疆有名的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新疆第一高的山,海拔有四千多米。可以清楚的看見藍天白雲,如同銀白的綢緞上繡上了幾朵灰色的暗花。天山天池古稱“瑤池”,是孕育西王神話的人間仙境,是5a級旅遊景區。我們坐上了觀光車,導遊告訴我們:“現在車子行駛在當地人稱的‘金銀大道’上。”“為什麼叫‘金銀大道’呢?”“是因為秋天的時候白樺樹的樹葉開始泛黃,都飄落在地上,像是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當冬天來臨時,潔白如雪的雪花從空中降落下來,好像為大地穿上了一件白雪皚皚的外套。所以叫‘金銀大道’一會就到了天山天池,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樹——“定海神針”。我覺得奇怪“定海神針”不是一根棒子嗎?怎麼是樹?導遊又接着告訴我們:“‘定海神針’是王母娘娘的發氈,在以前,沒定海神針的時候,海浪作怪,經常淹沒村莊使百姓無家可歸,王母娘娘見狀,就把發氈丟進水裏,化作定海神針之後,就風平浪靜。接着我們來到了飛龍譚瀑布,飛龍譚瀑布的水清澈見底,宛如有仙女在保護這湖水一般。

我們曾經相繼去了很多地方,有黃山、海南、北京……,可惜,我沒時間給大家一一介紹了。如果你有時間,就請來採訪我吧,肯定會讓你打開眼界的!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篇2

我帶您去看新疆美景之一——天池。新疆天池位於天山山脈腹地,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境內,博格達山峯腳下,屬高山湖,海拔1088米,天池南北長3。4千米,平均寬度1千米,湖周長9。7千米,平均湖深40米,湖面一般為3。5平方千米,容水量一般為106億噸。天池裏的水全是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水如玉汁,清澈透亮,傳説這還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呢! 天池山清水秀,色彩明麗。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兩旁的樹木和前方的天山顯得更藍了;天池如一塊清澈碧透的玉石躺在峻嶺之中,透明晶瑩、平靜如鏡;天空是透明的,湖水是透明的;雲海茫茫,絢麗動人。白龍瀑、千年古榆,盡收眼底。駐足在此彷彿讓您走進連綿不斷的畫卷中。

欣賞着怡人的景色,此時您若品嚐着我的家鄉最有名的瓜果——阜康蟠桃,那一定讓您歡暢舒心。阜康蟠桃久負盛名,傳説當年西王母在天池舉行過蟠桃盛會,各路神仙都應邀前來品桃飲酒。蟠桃形如盛菜的盤子,扁平狀,色澤紅中泛綠,綠中透紅,味道極其鮮美。現在"西王母蟠桃"已聲名遠揚了。許多中外遊客把"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阜康蟠桃"稱為"新疆瓜果之王"呢!

阜康蟠桃不僅外表好看,而且香味俱全。您在品嚐熟透的蟠桃時先用右手輕輕颳去外皮的小白毛,撕開嫩皮,可以看見像哈密瓜一樣細膩綿軟的肉。粉紅色的汁液如瓊漿玉液,輕輕吸一口,那麼柔軟香甜,像喝了蜜糖感覺是那麼愜意。如果您來新疆阜康,正逢蟠桃成熟時節,一定要來品嚐品嚐喲! 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百聞不如一見。

飽覽新疆阜康湖光山色;品嚐着鮮美的蟠桃;欣賞着維吾爾族的優美舞姿,定會讓你留戀忘返!怎麼樣?各位外國來賓朋友,請到我的家鄉來做客吧!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篇3

你知道在我腦海裏哪個民族的歌聲最行如流水;哪個民族的舞最優美動人呢?那就是新疆。

談起新疆,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戴着花帽的維吾爾族。維吾爾民族的姑娘那深邃的眼睛、修長的睫毛,讓人都不敢直視;維吾爾民族的小夥更是英俊瀟灑。今天我有幸來到新疆維吾爾來遊玩。心裏甚是激動。

走進了維吾爾的木製平房,真是體面講究:進門時的走廊叫廊房,上面雕刻着鮮花、佛像等一些花紋,這是供客人欣賞用的。來到客廳,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金碧輝煌。中央有張小小的長方形的桌子,上面擺着饢和水果。

新疆人都説“早穿棉襖午穿紗”這不早上剛剛體驗完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暑又即將來臨了。這時喝一杯清涼爽口的奶茶,清涼的感覺從喉嚨一直滑到肺腑,此時的暑氣一下子飛出了九霄雲外。

今天的運氣真好,竟趕上了維吾爾人最隆重的節日“古爾邦”節。這種節日就如同漢族、滿族過年一樣。家家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

到了晚上,氣温又降了下來。我們圍坐在火爐旁邊,開始舉辦節日宴會。每四個人坐一個茶几大小的桌子,桌子上有西瓜、葡萄等水果,每人一杯奶茶,一個飯碗。

宴會才剛剛開始,男女主人提着水壺和裝抓飯的桶子走了過來。首先女主人倒水給客人們洗手然後用手帕擦乾。因為在新疆——這種水源缺乏的地帶。洗完手,順手甩水是不禮貌的。我們開始

吃羊肉手抓飯。畢竟是手抓,有點不習慣,飯粒很容易從手縫裏掉出來,落在了地上,我滿臉歉意地撿起掉在地上的飯放在了一塊叫“飯單”的餐巾上。

吃完了飯就是唱歌跳舞。不管是客人還是主人都手牽手,一邊圍着火爐旋轉,一邊和新疆維吾爾人一起唱着粗獷豪壯的民歌,這歌聲響徹雲霄……

慢慢地過去了一年又一年,雖然我現在已經淡忘了當時的場景。但是回憶起新疆維吾爾人的歌聲與舞姿,我又記憶猶新。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篇4

清新的空氣,新鮮的瓜果,特色的舞蹈,奼紫嫣紅的花兒,千年不化的積雪,造就了這一切,我不得不為此讚歎!

新疆伊寧的草原,四周都被冰山所圍,也正是四周終年不化的冰雪,才使草原上有着獨特的氣候。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風,吹走了我的帽子,它在空中翱翔,就像是雄鷹在高處展翅高飛,在低下翩翩起舞……

它飄落在草原的中心,我在那感到風吹動着的力量,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塊巧奪天工的綠色巨毯;帽子落了下來,我拾了帽子,草原上的夏天是那麼的美妙如畫,陽光照耀着,卻並不炎熱,微風吹在人身上很是愜意。草地上的花兒早已盛情開放,那鮮豔的格桑花,紫紅的薰衣草,金黃的鬱金香,花瓣在空中飄揚,就像仙女散花,如夢境般地遊走在草地上,那種柔軟的感覺非常神奇和美妙。

草原邊的塞裏木湖也一樣景色迷人,清澈的湖水映着藍藍的天空,水天一色,藍得透澈,讓人心曠神怡。風吹着湖水掀起條條波浪,湖中的魚更是神奇,天鵝在湖面遊蕩,吸引了不少的路人,有的人駐足欣賞拍照,有的人諒呼神奇,這一切的一切又是那麼的美好……

在山上,有許多的綿羊和放牧人,他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前進,就是他們的目標;山上的雪就像一座王冠,在王冠中的深處,又有着頑強而美麗的天山雪蓮,毅力不屈的人才能擁有它,我們不正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嗎?生活中苦難沒人能預知,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風兒吹動着百花齊放的草原,看!它們在擺弄它們秀麗的身姿,這是多麼的奇妙啊!

草原是一望無際的,湖水也是一樣,我們可以在草地上靜卧着欣賞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大自然,您造就了這一切,如此優美,又如此悠閒……。

我們應該像草原一樣擁有廣闊的胸懷,才會造就美好的“大自然”……。

觀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篇5

近日,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觀眾反響。該片歷經3年時間攝製,首次以紀錄片為載體,以影像編年體的形式全景式講述中國新疆的發展,是近年來歷史文化類國產紀錄片中的精品之作、影像工程。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攝製團隊立足選題的重大意義和重要價值,做到了政論性、史料性和藝術性的有機融合。

作為對中國新疆歷史的完整梳理和影像表述,該片首先有着極強的政論性,從政治上統攝和把握全片,觀點鮮明、力透紙背。《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分為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文明融合史4個專題,每個專題製作上下兩集,8集內容從不同方面闡明瞭全國各族人民高度認同的一系列重要觀點: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秦漢以來就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統的格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促進宗教關係和諧是新疆穩定繁榮的歷史經驗;新疆各民族文化紮根於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紀錄片是公共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立場、觀點的科學性、正確性,駁斥了種。種歪曲中國新疆歷史的謬論,澄清了長期以來在一些人頭腦中存在的錯誤認識。

政論性文本講求論據充分、用事實説話,要依託新疆地區悠久的歷史發聲,讓歷史告訴未來,必須建立在對相關史料細緻的發掘、梳理和展現之上。作為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中所體現的厚重、翔實的史料性尤其值得稱道。

該片採訪了數十位國內外權威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通過200多件文獻資料、考古成果以及實地拍攝的90餘個文化遺址和歷史建築,描繪出了新疆地區在中華文明大視野下的歷史脈絡。據瞭解,在片中出現的眾多文物中,藏於國家圖書館的《清乾隆內府輿圖》、2019年在新疆尉犁縣考古發掘的唐代安西都護府軍鎮遺物、新疆吐魯番吐峪溝唐代佛教壁畫等均系首次在熒屏上亮相。在紀錄片中,學者專家們對這些寶貴史料的展示和詮釋形成了有力的證據性剪輯,構成了真實、客觀、可信的歷史敍述結構。除了中國的學者外,還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西方知名專家學者在片中受訪講述,這使得全片的思想觀點尊重史料、立足事實,且具有國際化、多元化視角,因而避免了説教感,具有無可辯駁的説服力和跨國界、跨文化的傳播力。

紀錄片是對事實的創造性處理,是一種以真實性為基礎的藝術化表達。如果缺乏藝術性,就會“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高度注重影像的藝術性呈現,格調大氣、製作考究、畫面精美,使觀眾能夠在審美的愉悦中拓展眼界、增長知識、感悟思想。事實上,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主要涉及過去時態、完成時態,影像資料的缺乏,使得畫面呈現存在較大的難度。但《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並未過多采用當下流行的情景再現的方式,而是以一種“雜糅美學”的創新形態來增強藝術表現力。具體而言,該片運用了實地拍攝、寫意鏡頭、情景再現、電腦動畫、微縮景觀等多種表現方式,以實景呈現為主,集紀實美學、戲劇美學和技術美學為一體,有着很強的視聽衝擊力。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文物、遺存均為靜態,攝製組大量運用了延時攝影濃縮時間造成光影的變幻流動,使靜態之物在視覺上也能具有動態性和述説感。這些匠心獨運的細節,從藝術層面強化了影像文本所承載的觀點和史料的感染力。

該紀錄片的播出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內各族羣間的理解和認同,亦有助於搭建國際對話和交流的橋樑。期望兼具政論性、史料性和藝術性的《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能夠廣為傳播,在對內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對外廓清事實、正本清源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