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4W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5篇

帶來一場環保意識的變革,推動大眾主動參與和督促政府做好環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改善環境才可能不再成為一句空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5篇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一

在xx從xx辭職,一度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無論是最初的《新青年》,還是《東方時空》,再到《新聞調查》和《看見》,她都在以一種獨有的視角帶着我們去觀察,去審視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和無比熱愛的世界。一年後的今天,xx帶着誠心之作《穹頂之下》迴歸,依然是典型的xx式思考,問題的提出,現狀的曝光,原因的分析,一步一步帶我們去探索,去了解,去認識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

在本次《穹頂之下》的推廣和發行中主要依靠的是大眾傳播方式,新興網絡媒體,xx於二月的最後一天上午十點,在優酷土豆平台同時首發了這部兩小時的演講視頻。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它就出現在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上,並且點擊率很高。網友的積極參與使得《穹頂之下》在一瞬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然而此時,如果你不上網,你絕不會知道這樣一個宣傳片的問世。據相關媒體統計,截至當天深夜,全國所有的電視台上星頻道,沒有一家報道關於《穹頂之下》的消息。而紙質媒體更是毫無動靜。這樣的情況不由讓我們對於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在中國,各類媒體一直處於嚴密的體制之中,各類新聞都需要經過嚴密的過審才能出現在受眾的眼前,而新媒體較傳統媒體而言,自由度也會更高一些。當然,今天在網上已無法觀看《穹頂之下》,因處於時期,話題過於敏感而被禁,也更進一步説明了我國目前的媒體氛圍,也需要我們思考,媒體的職責到底是什麼,作為未來的傳媒人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媒體的尷尬現狀。除了發佈推廣平台的選擇之外,在《穹頂之下》剛剛發佈的時候,我們無論是在微博、微信還是在貼吧、論壇到處都可以看見網友的評論基本都是對於xx做這件事情的讚揚和在看完片子對於霧霾的深度認識和思考,而這正是最為簡單的人內傳播和人際傳播。接下來的局面則是出現了各種的負面評論。現如今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更別説是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的網絡,許多不堪的言論開始出現,而更多的人則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態度,這也是人際傳播中相互影響的作用下產生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不禁讓人有些傷心,卻也無可奈何。

在《穹頂之下》這個片子中xx打破了傳統的講述模式,自己作為親歷者和講述者雙重身份帶我們走進霧霾的世界,xx不只是一個主持人,更是一個深入現場記者,一個研究的志願者,而這多重身份使得xx以一種極其主觀的姿態站在觀眾面前,向觀眾去説明事實的真相,這樣的一種如老師講課般的説教方式也使得大眾在接受信息時能夠有更強的接收能力,也更容易信服和受其影響。xx採用給人心裏震撼的第一人稱為視角,充滿主觀的傳播模式,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們的思維走向,以達到最好的接受信息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紀錄片能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原因。它開創了新的“新聞報道”方式:調查、演講、表演、視頻,以及劇場呈現,然後網上播出。

當然,再先進的傳播方式和營銷策略如果沒有好的信息內容,一樣會像劃過天空的鳥一般,不留痕跡。所謂,內容為王,百分鐘的霧霾調查,能夠以刷屏的方式傳播於網絡,這是一個奇蹟。它告訴媒體與傳播者這樣一個道理,信息的傳播其實不在技術層面,而在良知與責任。符號是信息的外殼,作為傳達信息的外在形式,在傳遞信息時符號的選擇十分重要。在《穹頂之下》中,xx及其團隊使用了大量的符號作為佐證來告訴大家關於霧霾的相關信息。如一些基本的調查數據,各類表圖的製作,以及更為生動的動畫短片,都是為了向觀眾説明相關信息,讓人通俗易懂。多名國內外專家的採訪視頻;在全國多個城市耗時一年的天空的圖像記錄;20xx年《新聞調查》關於山西孝義污染的視頻資料;肺癌腫瘤患者的手術視頻等多種符號都成為了xx向人們説明霧霾是什麼和霧霾的嚴重危害的最為直接和強大的武器。

在説明霧霾產生的原因時,xx也力求信息符號的準確性,在多方查證的基礎上告訴了人們霧霾產生的原因。從國外案例到國內的鋼鐵、煤、油發展史,諸多調查案例、環保權威人士分析等,對大眾進行了詳細的環保科普。燃煤、燃油、工業生產、養殖、化肥、揚塵、生物質燃燒等多種污染源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在我國,PM2·5中就有60%的污染來自於化石能源的燃燒,而這也與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消耗大,劣質,缺少清潔,排放缺乏控制是我國目前的燃煤和燃油的現狀,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現狀,雖然靠我們的一絲微薄之力無法真正的杜絕污染,但我們如果都毫不作為,我們的未來在哪裏,誰也不知道。在片子的最後以一段動畫視頻告訴人們怎麼減少霧霾,整個視頻還多次出現“xx”,讓大家可以有一個向霧霾提出挑戰的武器,有一個向污染説“不”的方式,使得這個片子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可能我們做不到出行不開車,改變不了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但撥打舉報電話這種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可以做到的。

為了藍天,為了白雲,為了美好的山川河流,行動起來吧!穹廬之下不能只有xx一個人在戰鬥!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二

xx的《穹頂之下》是我唯一一個沒有使用快進,從頭看到尾的國產紀錄片。不誇張説,它代表了我看過的國產紀錄片最高水平,值得每一個生活在霧霾陰影下的國人觀看。xx在片中講述了三個問題,什麼是霧霾,造成霧霾的原因,我們該怎麼辦。

《穹頂之下》獲得大眾支持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多數批評來自質疑片中內容是否科學,結論是否嚴謹,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否有效。儘管這些批評有它們各自的合理性,但我認為瑕不掩瑜,並不影響《穹頂之下》成為一個經典的霧霾科普片。毫無疑問,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嚴重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程度。儘管霧霾是否造成癌症發病率上升等問題還存在爭論,但以此否定《穹頂之下》,我以為屬於見木而不見森林的做法。而且xx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也表現得比較嚴謹,我在本文最後會對這些問題簡要談談看法。這個文章重點談《穹頂之下》反映的兩個重要經濟問題。驚訝的是這些問題在討論中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但我認為它們是這個新聞調查的核心貢獻。

《穹頂之下》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大膽批評了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兩個硬傷。第一,該伸手的管理的地方沒有出手,造成環境嚴重惡化,走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第二,不該伸手的地方手伸太長,以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為理由鼓勵和發展了一批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企業。

一些批評者把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直接對立起來,認為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採用西方的環境標準;如果強調保護環境,就會降低中國經濟增長,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些觀點聽似有理,但存在很強誤導。首先,中國採用的環保標準已經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現狀,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標準。其次,污染環境獲得的成本優勢根本不能稱之為“國際競爭力”,屬於飲鴆止渴,殺雞取卵的行為,不可能長期持續。不客氣地説,這種通過污染自己環境來壓低產品價格的做法,從本質上講是犧牲自己的環境來補貼國外消費者的愚蠢行為。

作為科普性質的新聞調查,《穹頂之下》最大的貢獻和成功,是對大眾環保意識的喚醒。市場在環境問題上的失靈不僅表現在污染人不用買單,而公眾也往往不重視自己權利受到的傷害。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存在空氣中,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甚至有過而不不及。為什麼單單霧霾問題得到這麼多人重視?原因很簡單,霧霾比其他污染更直觀,直接受影響的人數更多,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最有話語權的城市人羣。在過去幾十年中,儘管大眾的環境權利一再被污染企業侵犯,多數人基本都採取了事不關己的態度。希望《穹頂之下》帶來一場環保意識的變革,推動大眾主動參與和督促政府做好環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改善環境才可能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此外,《穹頂之下》還成功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選題好,瞄準了一個關係的民生的重大問題。我1999年到美國求學後,每次回國除了為國內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親朋好友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而高興,一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空氣質量的惡化。一次到北京開會,前一天晚上有朋友專門打電話提醒我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讓我去前買個防毒口罩備用。電話結束後,我坐在桌子前沉默了很久,哭笑不得。

第二,《穹頂之下》內容相對客觀,資料翔實,問題深入。xx的採訪非常專業,敢於理性地挑戰被採訪者的觀點,以此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最可貴的是在影片製作上充分考慮了觀眾的承受能力,通過直觀形象的形式進行科普。和多數説教式國產紀錄片不同,xx在《穹頂之下》裏通過數據,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而引發觀眾思考。儘管有人指責該片不夠嚴謹,但作為科普片,我認為xx已經做得非常出色。她採訪了普通民眾,醫療和環境專業人員以及政府官員,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霧霾問題。就客觀性和真實性而言,比崔永元的轉基因調查高出無數個數量級。比如她並沒有一口咬定霧霾是造成中國癌症發病率上升的原因,而是通過醫生之口用猜測的語氣提出這個問題。她更沒有把女兒的病歸咎到霧霾,而是作為自己更加關心健康和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認為這種表達方式存在誤導性,這個完全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作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觀眾,不應該被這種表達方式誤導。

此外有人甚至以xx的私生活為由,或者臆測她收了國外敵對勢力的資金,真正意圖是破壞和私有化國企這些陰謀論的角度反對《穹頂之下》。這些情緒化的反對根本不值得浪費時間反駁。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三

春節上班第一週,xx以紀錄片《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刷爆各路視頻網站、朋友圈、微博等等,掀起了新一輪的媒體事件,引來各路大神圍觀。對於霧霾的關注,其實在中國不算是什麼特別新鮮的事情了,但是能夠一次性地引起如此巨大的媒體聚焦,不得不説是第一次。

xx的視頻播出後,讚揚者有之,論點不相上下,無非是肯定其對於知識普及的功效,認為這部紀錄片不僅思路清楚,論點清晰,材料充實,而且以一種女性母親的身份涉入,具有一種特別親切的人文情懷,非常容易能夠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其播出之後引起的巨大效應就是作品本身就是其藝術魅力的最好證明。

只不過,對於《穹頂之下》的批評者所切入的角度卻各有不同。有的直接從新聞本身的客觀性出發,覺得xx本身“TED”式的紀錄片並不符合新聞客觀性的原則,用嬰兒腫瘤與採訪小孩子是否看到藍天等方式純屬於一種無謂的“女性煽情”,很容易給觀眾造成誤導。

而其對於數據的引用,對於諸多概念的表述,對於專家學者的訪談,也諸有段長聚一,移花接木,自相矛盾自處。還有人從xx《穹頂之下》所表現出的立場批評其內在的利益鏈條,比如説對於油氣私有的支持,其實完全忽略了中國大型發展電站的正確性等等,必定與私有利益集團的支持有關,不過是為兩會的召開提前打個預防針而已。

更有甚者,將攻擊直接轉移到xx本人身上,覺得她的女兒得了腫瘤與xx本身是個“資深煙民”“高齡產婦”密切相關,而她的女兒本身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居民,更是將xx本身口口聲聲的所謂對於霧霾的關懷大大地打了一個嘴巴。

看了各路神仙對於xx《穹頂之下》的褒揚和貶低,我都覺得,那些爭論比xx的紀錄片本身更有看頭了,就像豆瓣上的許多影評比電影本省更加精彩一樣。無可否認,xx的紀錄片給普通大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霧霾課,她所運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所產生的影響力,無疑是那些過分科學的讀物所無法取代的。

只不過,那終究只是一堂課而已,所提出的具體建議能不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還是得打一個問號。xx的建議是多舉報非法排污行業,出門少開車。那似乎是每一個人所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像“隨手拍解救被拐兒童”一樣,在某一個階段掀起一陣高潮,最後又不了了之吧。因為她根本沒有觸及治理霧霾的難度所在,那是層層利益鏈條所組成的一個大漩渦,無論你從哪一個點入手,都無法全身而退。

以北京的“A派克藍”為例,為什麼僅僅在幾天的時間,霧霾可以消失不見——因為政府以巨大的手腕制止了各路排污源頭。其代價是什麼呢?那就是幾天的工廠停產。所謂的效果,必定要付出巨大的犧牲。中科院這麼多人,國家的執行人員那麼多,環保局長又不是傻子,怎麼不知道如何徹底根除霧霾呢?多少年前就提出了所謂的“科學發展觀”了啊,到現在為什麼全中國霧霾越來越嚴重。

因為,那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你經濟要發展,必定得燒煤,所謂的高能源哪裏這麼容易得到?你要洗煤,那得付出多少勞動力?洗煤之後的髒水怎麼辦?一步一步都是資本投資。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空氣好?因為他們都是過來人了,都曾經以高污染換來了經濟發展,如今的他們,當然有雄厚的實力將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或許,這種言論本身可能有點無奈,但確實是事實。許多事情背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還太窮。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你只能選擇一個。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四

看完xx《穹頂之下》,這個山西老鄉為空氣清潔做的具體工作,包括作為資深記者對事情的影響,應該説正能量是巨大的。在每年一度的兩會之前,如同把一塊巨石拋向這個前行疲乏進而經濟轉型的社會生活中。也或者説是大河涌動之中的拋下一枚深水炸彈,激起的浪濤足以撼動一些既得利益者和習慣勢力。但願在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層面對解決污染有所推動,有所進步。

生產力的發展,給了人類影響自然的無限可能。對物質進一步需求和貪婪,使人們誤入歧途。其實人們的生存條件,無需那麼多的能源和自然的消耗。在原始的小農經濟下,人們的需求無非是温飽要求的一點食物和衣物,簡單的洞穴或房舍。人類的智慧和思想寶庫可以毫無限制地增長,而對於保持生命和思考所需的物質,不管變換了多少花樣,升級多少代,用以提供給生命的能量永遠是那麼一點就足夠。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老祖宗早就有人身體力行,如同那些現在仍然在深山中修行的隱者,不管出於哪一種思想淵源,對物質的需求都降低到最原始的狀態,追求的無非是精神上的成就和滿足,恐怕這是人類文明下一步都需要思考和麪臨的問題。

我的博客以“有限的物質和資源,無限的生活和內心”表達了最初的這種心情。身心相得益彰的健康之路,才是個人幸福安寧的途徑。貪婪會帶給人們心靈深處的不愉悦,人們會越來越多地感覺到,物質的富有、財務的自由並不會完全對等地賦予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假如沒有思想智慧和文化藝術上的跟進,再多的財富和享受,也不能換來心靈的寧靜和快樂。

霧霾的形成,事實上是人類對煤炭和油氣等能源的無節制消耗造成的,這種社會發展趨勢正是由於人們對於物質無休止的追求造成。所謂的身外之物,即荷載人們思想和智慧的身體之外,極大豐富的商品,林林種種的物資,這些看似美好的東西,都是對自然和能源無限索取換來的,而這些所謂好東西並不都是我們必須的。就像華麗繁複的包裝下面,我們需要的只是某件東西本身一樣,決不能做買櫝還珠的蠢事。

生產力和科技水平達不到的時代,對自然和能源的索取受到客觀制約。而今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進步,人類對賴以生存的地球漸入無所不能的境界。這種趨勢中人定勝天的豪情難掩人類顛覆自我生態的幼稚,是人和自然相處中必將邁進玉石俱焚的誤區。老祖宗早就有天人合一順勢而為的自然觀,即便是今天,在這種危機來臨之前,仍然有人對此提出思考和預警。對於節能減排,一切的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的困惑難道比人類自身生存都重要嗎?回答絕對是否定的。

從小我來講,節能減排是一種修行。降低個人的物質慾望,不要求人人都去大山中修行,只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就如片中提倡的,少做一些對環境不利的事,多做一些有利於節能減排的事,就是善莫大焉。而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那就需要一種共識,我們需要的不必那麼多,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升級版的小農經濟,或許是片中提出的在放量增長的過程中,把節能和減排做到極致。其實我們需要的只是思想和智慧、文化和藝術的無限發展和繁榮,那些應該剔除的物質增長,應該像毒瘤一樣捨棄。就像面對霧霾和諸多生存問題時,我們有能力想出解決問題的法子,這才是人類能夠捨棄物質包袱困擾,依靠智慧繼續前行所需要的。

觀看穹頂之下心得體會五

在寫下這篇讀後感之前,我首先想要申明,我對我們中國治理好霧霾這件事情上面是抱着積極的態度的,也就是説,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定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要説為什麼,當然也可以用xx的一句話來解釋:“現在每一個人都已經有了保護環境的意識,而這種意識,這種呵護環境的共識就是我們的自信。”

其實霧霾由來已久,只是人類一直沒有感知,一味的認為那是“霧”。當我們還在欣賞那薄霧朦朧,細雨飄飄的大自然世界,清晨呼吸一縷縷泥土的清香的時候,以前的你可曾想過你欣賞的是薄霾朦朧,呼吸的是塵土氣息。曾幾何時,我們小時候的美景都變成了今天的“煤”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當然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評論只是泛泛而談,真正的原因是人類太想進步,而且是毫無節制的進步,人類的好奇心和創造欲被極大的惡化,由此造就了這種人與自然格格不入的情況。

我們都説人類是最聰明的物種,最進步的物種,但是這種所謂的進步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答案老生常談。人類極具好奇心,因此他們想要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是控制自然界。人類也有極大的創造欲,這種求知慾來源於人類的'惰性,也促使着整個人類都在無窮無盡地製造着一個個毀滅性的物品,物質,甚至是生命。它們的出現當然是建立在極大的資源浪費的基礎上的,我很贊成人類的各項奇特發明,但是我不贊成由於這些發明的出現所帶來的無窮無盡的對大自然不可再生能源的劫取。

也許一個煤礦工人到死都不明白自己這一輩子挖了那麼多煤到底是為了什麼,獲得了什麼,留下了這麼,當然這個涉及到了哲學,每個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我認為一個人這一生要做到兩件事,一,問心無愧;二,死而無憾。

這裏,我們只談問心無愧,我理解的問心無愧包括三個方面:不違心去做一件事;不因自己的事情影響其它;不斷絕後代人的路。我想那些所謂的環境破壞者到死應該都是愧疚的吧,也許他們死而無憾,因為他們準到了利益,享受了生活,實現了自己的雄心壯志,但是他們不配做偉人,甚至不配稱作是“人”。因為我對人的定義,最起碼要做到問心無愧,他們是有愧於他人和後代的。

我之所以不想説那些污染,那些霧霾,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能看得到,倘若一個人忽視這些,那麼我們費盡再多的口舌也是惘然。我們就談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無論富貴,無論地位,在保護環境方面應當怎麼做。

不違心去做一件事:不讓污染的來源出自自己的手,或是説不要為了某些利益,把環境作為犧牲的代價。如果你是一個商人,不要做違法的買賣,如果你是一個工人,儘量不為黑心不法老闆幹活,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儘量少燒秸稈,少打農藥。

不因自己的事情影響其它:這裏的其它包括人和動物,人類的生活不應該影響到其他人或其他物種的正常生活,當然在幾乎所有國家的法律文獻當中也都有提及。所以不要因為你走了這條路造成周圍其他一切生物無法存活。

不斷絕後代人的路:換句話説就是可持續發展,中國講究子孫綿延,文化傳承,既然這樣,我們就更應該把屬於後代的資源,屬於子孫的青山還給他們,當你能夠使用一瓶水的時候,千萬不要使用一盆水。

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心在那兒了,行動慢慢也就跟上了。這是一個人類集體的行動,讓我們的共識化作一團火焰,燃燒掉所有的霧霾,所有的污染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