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一書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為了讓我們寫出的心得體會能得到跟多讀者的認可,就不能只是簡單描寫事情的經過,為了讓自己的思想活動得到記錄,一定要認真寫心得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十一書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8篇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1

5月30日,我參加了街道組織的集中學習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曉兵題為《牢記第一書記的使命和責任》講話的培訓班。高曉兵同志從選派第一書記的重要意義、第一書記的職責及怎樣當好稱職的第一書記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首先,選派第一書記的重要意義即為什麼選派“第一書記”。高曉兵同志從“三個需要”即打好我省新十年扶貧開發戰略攻堅戰的需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需要、為黨政機關打造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需要。然後,明確“第一書記”的職責即“第一書記”是幹什麼的,就是要用黨的理論和政策照亮農民羣眾新天地宣傳隊員,是建設好黨在農村執政的骨幹力量的黨建工作隊員、是當好脱貧致富的服務隊員。最後,怎樣做好稱職的“第一書記”,一要有奮發的精神狀態,二要有一顆心繫羣眾的熾熱之心,三要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四要有嚴格自律的良好形象。

通過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曉兵的這篇講話,我感悟頗深,我認為要當好“第一書記”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勇於擔當,把感情紮根於農村。在工作中不拈輕怕重、挑肥揀瘦,保持“吃苦”在先的工作作風,把吃苦當成一種享樂,更好的開展基層工作。復勝村是一個產業相對比較貧窮落後,所以更應該心繫羣眾,與基層幹羣同吃住,在艱苦的環境中瞭解民心、民意,尋找共同致富的道路。要帶着深厚的羣眾感情,滿腔熱情地投身基層、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勇於擔當組織和羣眾賦予的責任,努力在農村幹成一番事業。

二要真抓實幹,密切聯繫服務羣眾。開展農村工作必須堅持羣眾路線,學會密切聯繫和依靠羣眾的工作方法。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能生硬地、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村民羣眾。“第一書記”到農村任職就是基層幹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廣大羣眾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面對基層羣眾的新期待新要求,要真心融於羣眾,帶着感情工作,耐心與羣眾溝通,熱心為羣眾服務,真心為羣眾解憂,不斷提高做好農村基層工作的能力,真正為羣眾執好政,掌好權,為農村發展當好參謀,做好助手。

三要理清思路,大力發展支柱產業。針對復勝村實際情況,繼續發展好水稻種植和蓮藕種植,做大做好做強主導產業。通過聯繫涉農部門、單位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水稻、蓮藕種植水平。配合縣、街道農技部門在該村分產業確定若干個農業科技示範點,為羣眾學科技、用科技創造一個好的推廣載體。引導農民建立各種專業協會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重點建立大米加工和蓮藕種植專業協會組織,創建生產、技術、銷售及農資服務載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總之,要當好“第一書記”,必須解決羣眾需要之所需,幫要幫到點子上,給要給到需要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認真踏實的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勇於擔當責任,圓滿完成幫扶任務。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2

2020年4月25日至26日我參加了山城區委組織部組織的第一書記培訓班,兩天培訓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對我所駐的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心得體會如下:

一、建強基層組織是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村兩委組織健全,但凝聚力不強,得過且過,看不到和先進村的差距,抓支部帶支書,轉變兩委幹部思想尤其是支部書記思想尤為重要,從蜀村支部書記現場介紹和前柳江支書報告內容來看,一個有思路想創業的支部帶頭人尤為重要。

二、落實基礎制度保障黨員羣眾權利

值班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活動日製度,四議兩公開等逐步落實,保障權利運行在合規合法的軌道,保障黨羣幹部合法權益。

三、發展黨員為基層組織提供人才保障

把年輕人,能人,發展為黨員,改變黨員結構,為基層組織提供人才保障。

四、謹慎選擇適合該村項目

在村兩委幹部尤其是支書想幹事的前提下,謹慎選擇項目,做到萬無一失。

五、用心用情做好駐村工作

把軍王莊村作為第二故鄉,用心用情開展工作。目前我村需要改進提高落實的工作非常多,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完成,一定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相信在區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有這個決心,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3

根據丹寨縣黨委黨的路線羣眾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關於在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認真組織學習第一書記———沈浩》的通知要求,結合當前工作的深入開展,有以下幾點體會:

電影講述了作為省裏選派幹部的沈浩同志在鳳陽縣小崗村的六年風雨人生。在那裏,他和當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橋,建設新農村,實現了他的到小崗村前的抱負,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同時更贏得了全村百姓的認可與愛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並且挽留他的人數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這一次,永遠地將他留下了。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小崗村的第一書記,沈浩不得不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選擇:選擇小崗的大家,捨棄自己的小家,縱然心中有對老母親和妻兒深深的愧疚。選擇執着前進,傾情奉獻,雖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脅被打。選擇留下,繼續奮鬥,儘管前進路上有千難萬險。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樹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感動過後,應該有更深的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何在?什麼是我們永恆的力量源泉?我們該做些什麼?沈浩同志給了我們一個擲地有聲的回答,那就是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用實際行動去為民謀福利,去獲得人民最真誠的信任。正是堅持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沈浩才堅持留在了小崗村。

看完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作為一個父親,沈浩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女兒,偶爾的見面也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事情;作為一個兒子,沈浩更是把年邁的母親送到了老家,讓哥哥幫忙照顧,自己很少有時間照顧自己的母親。有什麼能比這種精神更為難能可貴。

沈浩同志的事蹟值得我們全體駐村隊員學習,學習他身上無私的奉獻精神,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4

暑假的時候,我從同學笑笑那裏借來一本《愛的教育》。剛開始,我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才借來《愛的教育》看看。偶爾翻開它,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所着的一本日記體兒童小説,是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名着,是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愛的教育》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開學寫到第二年七月份。它裏面不僅有安利柯的身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小故事,還包括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一些勸誡啟發性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內容新穎有趣,十分引人入勝。

安利柯這個小男孩,認識了許多各有特色的同學:品學兼優、家庭富裕的班長戴洛西,充滿愛心和耐心的長者安利柯的父親,身體瘦弱、貧困而懂事的鐵匠的兒子波列科西,弱不禁風、發憤圖強的耐利,頭大肩寬、見義勇為的陽光男孩卡隆……

合上厚厚的《愛的教育》,一股暖流湧入我的心中……

愛,就像空氣一樣無影無形,我們常常忽略了它,可愛卻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們身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缺少愛。愛是簡單的,而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被忽略;愛是無私的,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寫的日記,而很多的學生的日記本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愛是偉大的,因為愛,唐山大地震中母親為了救孩子捨棄了自己的生命……

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父母疲勞時,為父母泡上一杯茶,那是關愛;給平日辛苦的老師一個敬禮,那是敬愛;爺爺奶奶遠道而來為我過生日,那是疼愛;與朋友共同分享快樂和痛苦,那是友愛……

“教育之間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夏丏尊老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曾説過這樣一段話。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愛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但我知道,擁有愛,人生必定是充實無憾的。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5

?資治通鑑》是當之無愧的鴻篇鉅製。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書,都沒能夠跨度時間長達如此之久。將千年中各種人物的命運濃縮在一部書中,其所帶來的振憾,遠非一般講一兩個主角命運的書籍可比。一千三百年,無數的風流人物貫穿其中。偉大的人物的確推動並書寫着歷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這漫長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偉大風流,又能夠延續多久?任何一個英雄,從他誕生到建功立業,到最後的逝去,最多不過幾卷的篇幅。在他之後,又有新的人物不斷誕生,不斷殞落。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的光輝都是如此短暫。縱使能略有所成,進而蔭及子孫,又算得了什麼?開國的帝王混壹四海,號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幾何?子子孫孫,也終有為階下囚的一天。劉邦規定非劉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漢獻帝的悲劇。李世民英武蓋世,又怎料得到子孫為無賴出生的朱温誅殺。大燕開國,雄據東北,一時風頭無兩。但數百年後的女真契丹,又有誰還會念及當年慕容氏的榮光?蜀地天險,歷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詳,最終誰能長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門閥大姓,屢經歲月滌盪,風流最終也被雨打風吹去。讀通鑑的歷程,正如《桃花扇》裏唱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所有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微如星火,轉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這一切,人真的應該更豁達。就如六尺巷的啟示一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資治通鑑》所載,多為政治史,更是一部鬥爭史,將中國人的政治傳統淋漓盡致地展現。因為這一政治傳統直到今天也未改變多少,所以《資治通鑑》經世致用的意義仍然巨大。本朝太祖與蔣先生都曾是本書的讀者,對他們而言確實起到了資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讀者,從中看透中國式政治的核心,無論在哪一領域,都會更理解中國人社會的遊戲規則,行事方式。中國人的特點是,對不是最正大光明的東西都不願意宣講,所以很流行潛規則,也就是很多東西不會講出來的,要你自己來感悟。即使是教材上節選《資治通鑑》,也是一篇很勵志,很積極,很正面的《孫權勸學》,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艱險的段落,而後者恰恰才是通鑑真正的意義所在對歷史的真相毫不隱諱,對人性的醜惡毫不迴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間斷的歷史揭露了人類社會的殘酷本質。

我們總喜歡認為,天下本來應該是安定的,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職責,賢者見用,庸者見疏,罪者見誅。而且人間自有正義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有眼。

據説温公當編成此書後,寫作班子之外只有一個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對非常失望。兩年後温公去世,對於此書的巨大影響再也無法得悉。《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如果温公去世後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曉此書,何至於朝綱紊亂,最終國破南渡,君臣為虜?而千年後在華夏掀起大風浪的毛先生,卻正是因為讀此書十七遍,最終混壹四海,君臨天下。在當今信息化社會,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識的時候,《資治通鑑》這樣的古書仍然是為很多人推崇的必讀之書,足以證明其價值經久不衰。青史留名不過略為後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傳,勝之遠矣。而且只要中國人的精神核心不變,通鑑的價值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它並不是什麼普及讀物,不會像《三國》《水滸》一樣擁有大量的通俗讀者,因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點也不通俗。但隨着時間的流逝,讀通鑑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再過一千年,兩千年,其風采仍會有無數的後來人評説。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6

細讀《樑家河》,堅守黨性宗旨,頭頂上有國家,心裏頭有人民。在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期間,總書記是“有泥土味的基層幹部”,心裏老惦記着“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時光飛逝,初心不變。無論身在何處、身居何位,總書記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總書記心中時刻掛念着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一脈相承。從樑家河時“要為人民辦實事”到當前“小康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這種思想貫穿始終,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講不忘初心,人民羣眾就是最大的初心。只要心裏裝着人民,幹事創業才有方向、有激情、有底氣。我們要向總書記看齊,頭頂上要有國家,心裏頭要有人民,任何時候,黨的傳統不能丟、使命不能忘!

細讀《樑家河》,堅持奮鬥作風,不用揚鞭自奮蹄,只留清氣滿乾坤。習近平總書記對“奮鬥”兩個字,情有獨鍾,身體力行。在樑家河,總書記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幹活從不撒尖兒”,帶領鄉親們打壩造田、戰天鬥地,幹一件成一件,“奮鬥”讓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同時,自己上山放羊揣着書,鋤地休息抱着書,深夜挑燈啃着書,“奮鬥”淬鍊了他優秀的個人品質。樑家河的經歷,是總書記提出“為幸福而奮鬥”、“在奮鬥中謀幸福”、“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成就價值”等一系列論述的實踐基礎和思想來源。實幹興邦、空談誤國,正如總書記所説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要踐行“幹”的文化,同時還要倡導“爭”的文化。我們要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有技術撐腰,用創新説話,才能站得直,有底氣!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7

愛,像空氣,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身邊,它在每一個角落。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為它的意義已融入生命。例如父母的愛,感恩裏有本日記是與父母共同讀寫的,而現在學生買的本子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或者會有密碼。最簡單的東西會容易忽略,正如這偉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有很多人都會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而是以整個國家為榮的尊嚴與情感。

?愛的教育》是一部小説,也是一部鉅著,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寫的,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心》。是以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愛的教育》引導我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生活,讓我們用愛心與作者對話。

埃·德·阿米琪斯不但寫出了愛與被愛的感受,還把一個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純真善良的安利柯,愛保護弱小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學習用功的潑來可西,待人友善的克萊諦,愛讀書的斯帶地……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日記就是《爸爸的教誨》了。是爸爸告訴“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而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失去媽媽,媽媽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親人之間的愛,是人世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感情。雖然有的人是殺人犯,但只要他還愛媽媽,心裏就會有一段美好的記憶留着。相反,即使有的人是名人,只要他不愛媽媽,那他就是可鄙可賤的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永遠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但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並付出愛,就能真正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滋味,因為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讀十一書心得體會篇8

閲讀紀實文學《樑家河》,習總書記在樑家河的艱苦磨礪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青年習近平在窯洞裏讀書求知,在磨礪中脱胎換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實幹中逐步樹立起“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那麼,我們這一代青年基層黨員幹部該如何淬鍊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優秀基層組工幹部呢?

我們要向總書記堅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對標看齊,把牢思想之舵。我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曆程中汲取深厚養分,尋找力量源泉,多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難磨礪自己,在基層幹出一片天地。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我們要向總書記博讀天下的尚學精神對標看齊,鍛造過硬本領。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痴迷”於讀書而廢寢忘食。“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留下了“30裏借書、30裏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作為新時代的基層組工幹部,我們要學習總書記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習,在實踐學習,加強工作能力的學習,補足精神之鈣。

我們要向總書記實幹攻堅的使命擔當對標看齊,堅定扛起責任。在物質和精神極度匱乏的環境中,青年習近平帶領村民打淤地壩,挖深水井,建沼氣池,辦鐵業社,“有決心、有毅力,輕易不説出口,只要説出口的話,只要認定了的事,他就堅持到底。”作為基層一線的組工幹部,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着力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加強各領域黨的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突破,體現責任擔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