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36K
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是一種幸福,讓人增長知識,那麼關於《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三篇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1

讀了《匆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時間如此寶貴,他會在我們不經意之間悄悄溜走。

《匆匆》這篇文章敍述了時間的一點一滴的消失在時間的河裏,一去不復返。告訴了我們時間如金,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看現在的我,在週末,早上一覺醒來,鐘錶叔叔已從一圈跑到八圈了。時間從鐘錶上劃去;在週末,正在寫作業的我,不是玩玩這個就去摸摸那個,時間從手中溜去;在週末,寫完了作業不去好好複習課本,而是跑到電視婆婆家玩,時間在電視機裏閃過。哎!想起來可真慚愧,我一定會改掉這壞毛病的。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寶貴的。金錢買不到他,地位也留不住他。"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他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有些人總是抱怨時間短,時間不夠用,有的人是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事,希望時間再多些,而有些人是因為虛度了許多光陰而等到用時方很少。其實,時間對於每一的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我們該如何把握好自己擁有的時間。時間就如生命與其坐等時間,浪費生命,不如充分利用時間,讓自己的生命煥發無盡的光彩。

"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猶豫的接近;“現在”快如飛箭的消失;過去永遠的停止。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只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長河裏,人生僅僅是微小的波浪。珍惜時間吧!它是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2

我尤愛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因為他的散文總能讓我感受到真善美,且描寫的細膩,別有一番風味。

首先了解朱自清的散文,則是由《荷塘月色》開始的,初度《荷塘月色》時,並沒有讀出什麼新奇。但若一遍一遍地細細品讀,卻發現其中的韻味。

作者開頭就用了“頗不寧靜”來吐露出自己的心聲,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往下細品時,又感到作者的彷徨。作此篇時正值大革命失敗不久,白色恐懼籠罩這大地。朱自清,當時大時代中的一名小卒,雖沒有魯迅先生那樣用犀利的筆鋒寫就一篇篇抨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文篇,但也用他獨特的方式反對當時的黑暗統治。但他卻陷入了苦悶和彷徨。他像一個盲人在黑暗的世界慢慢摸索,這正如文中所説“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看着景色如此美妙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完全陶醉了。“在蒼茫的月下,什麼事都可以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使朱自清拋開一切煩惱,盡情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文末又寫到採蓮。那是朱自清開始懷念自己的家鄉---江南水鄉了。況且採蓮時的快樂和幸福又更加激起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不願讓黑暗的現實打破他的夢想,只有在這荷塘的月色下獨自回味了。

由起初覺得這只是篇遊記性的散文到後來的帶有愛國色彩的散文。其中的過度是非常值得回味與品味的。這就是朱自清散文吸引我的地方。耐回味,豐富的情感。。。。。。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之處。

然而使我更加喜歡朱自清的散文,則是由《背影》引出的。《背影》相對於大部分人來説都是十分熟悉的。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這是一篇描寫親情的文章。文章主題是描寫父子之間的感情。雖然它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反應這父子之間的深情,且作者把文章描寫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背影》所以能感動作者之處,在於對父親的回憶,作重要的是他寫出了自己真情實感。印象最深的2個片段,一是胖胖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就為了給兒子買橘子;二是父親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得厲害,舉著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寫得平靜自然,我們今於心間,會與作者發出一樣的感想。

讀多了朱自清的文章,便也瞭解了他的寫作的特點了,他的散文主要由敍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組成題材大致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篇散文。二是以《背影》,《兒女》等惟代表作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兒子,夫妻,朋友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是以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抒情小品。其散文素樸慎密,清秀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感情色彩。他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嬌柔造作。而有動人心絃的力量。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注在字裏行間。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朱自清的散文,是我生命中的一譜樂章,為我的生活添上一筆美之色彩。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3

《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回味的美酒。

如:歌聲,匆匆,荷塘月色等,使我們回味無窮。好似身入其中,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每次讀他的文章,都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我們在《春》中感受到了無窮的生命力,在《荷塘月色》中品味了一次優美的月色,甚至無形的時間都被朱自清給予了輕盈的步態和頑劣的脾性。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朱自清散文集》的文章真是名不虛傳,統一以美相稱。這月下的荷塘彷彿與世隔絕,靜的連掉一根針也能聽見。

風比做渺茫的歌聲。把蝴蝶比作眼睛,星星

多麼恰當的比喻啊!只有朱自清才會想出這樣的句子吧!優美細膩譬如能猜透人心!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4

第一次瞭解朱先生,是在課堂上。語文老師介紹了散文《背影》:一個家道中落,身體笨掘的老父,迫於生計到處奔波,這了送別求學的兒子,在車站與人討價還價,為了給孩子買幾隻橘子,吃力地穿梭在月台之間。作者將他的父親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平常的生活點滴娓娓道來,叫人共鳴。

我一直很好奇,朱自清先生為何能妙筆生花,寫出朦朧淡雅的《荷塘月色》,描繪出梅雨潭那迷人的《綠》,探討《兒女》的教育問題呢?直到我遇到《朱自清散文集》,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匆匆》裏,二十出頭的他感歎時光流逝“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在遊學英國遇到的《房東太太》,一個被時代淘汰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老婦人,封建固執卻又積極樂觀,是不是也讓我們想到了“中國那老味兒”。

親歷了三一八慘案,《執政府大屠殺》向世人揭露了政府殘忍卑鄙的嘴臉,喚起大家的覺醒。

《論氣節》裏,他跳出固有的道德標準,賦予它“正義感”的新定義,體現出一個知識分子的遠見。

最讓人感動是的《給亡婦》,作者通過喃喃自語,回憶亡妻平凡質樸一生,留下深深的懷念。我彷彿可以看到: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個温柔賢惠的良家婦女,辛苦操勞了一日,侍候好公婆,安撫好孩子,坐在牀沿邊,看着入夢的孩子,想念着出門的丈夫,偶爾也會對着鏡子看一看許久沒有打理的容顏,輕歎着從前的時光。

都説藝術源於生活,我眼裏的朱自清先生,有為夫的深情,有為師的才氣,有文人的傲人,有鬥士的勇氣,更有憂國憂民的一腔抱負。

他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景物之美,人性之美,生活之美;他有一支神奇的筆,沒有華麗詞藻,如清風撲面敲打你的心靈;他有一顆閃亮的心,裏面裝滿了謙虛和真誠。

我在先生的文章裏看到了愛和希望,這些慢慢流淌的文字一點一點滲透到我的肌膚裏,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駐進我的心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