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47K

通過品讀李澤厚《美的歷程》這本書,大家一定甚是喜愛,那麼是時候都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5篇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1

《美的歷程》是一部廣義的中國美學史綱要。作者李澤厚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美學發展的看法。雖然只是對中國美學史的簡單概括,但其內容卻是提供給了我們更多能夠了解、讀懂中國美學史的引申知識。該書按中國歷史的時間順序,從遠古到明清分別展開敍述,給予了我們對時間軸更清晰的辨別。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時的人民的智慧,是我們能模仿卻不可超越的美。中國美學,自出現以來,它的變化都離不開人們的社會實踐與精神世界。

《美的歷程》把中國美學史分成十個部分,分別是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個簡短的詞句,卻能概括出那一時期美的最大特點。縱觀美學之歷程,中國的美學發展無不體現了社會的發展,思想的更新,美學藝術中也表現着濃厚的中國特色。例如龍飛鳳舞時代的山頂洞人在屍體旁撒紅粉,這一行為不再是對鮮明奪目的紅顏色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而開始有其社會性的巫術禮儀的符號意義在。(《美的歷程》原句)中國自古就流傳着很多關於神明的故事,而從巫術禮儀的產生髮展到後來美學中所表現的關於神明的產物,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在神明這一方面的歷史的神祕莫測。

對於中國美學歷史的講述,作者延伸到了器物、青銅、文學和書法等領域,在與中國歷史的結合下討論了中國美學的發展。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變化,少不了實踐生活的因素對其審美意識的改變。龍飛鳳舞時代的遠古圖騰、符號和標誌,也許是當時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意識形態或觀念體系的代表標誌,那些圖騰符號可能是當時他們對龍蛇以及巫術禮儀的想象、做法。再到青銅饕餮,青銅本身以及它身上所繪製的圖案,莊重嚴肅,帶有恐怖且不能侵犯的感覺,美學到這一時代的發展,顯現着統治者對自己權力的重視以及自己位高權重的地位。先秦國家尚未統一,兵荒馬亂、不得安寧的中國大地上,各國人民對國家統一、生活安定的美好向往也在促使着這一時期美的發展。先秦理性精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使百家爭鳴發生了,宗教也得到了發展傳播。可見,這時的中國美學會帶有儒家及宗教的特點。屈原是楚辭的代表性詩人,那時社會逐漸擺脱了巫術宗教的束縛,禮儀舊制也得到突破,所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也更加嚮往自己構造的浪漫主義世界。正如《離騷》中屈原所述——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中國從魏晉到明清的發展歷程,經濟不斷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唐朝出現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景象,各方的交流溝通逐漸密切,文化與宗教也得到了碰撞、傳播,娛樂文化、文學藝術等也不斷髮展至民間。佛教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從過去到現在,中國的美學史上都少不了佛教的美學因素,敦煌莫高窟算是一箇中國美學有關佛教這一特點的代表性建築。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也給了人們更多對於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思考的機會。正如宋元時期出現的“非無舟人,止於行人”理想與審美。宋元時期的詩詞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讚美與嚮往,表現了美好生活改變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隨着時代的進步,對美的追求已下至民間,人們對於美的表達更加精細漂亮,美的形式也豐富多樣,文學、建築、器物等等,都是美的體現。從古至今,中國美學都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不斷髮展,並且融合體現着人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中國美學史,從古至今的美。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2

貫穿《美的歷程》全書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澤厚先生的這一思想是在克萊夫·貝爾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聞名觀點上加以繼續發展和美滿的。

認為“故意味的形式”決定於可否引起不同於一般感受的“審美情緒””而“審美情緒”又泉源於“故意味的形式”。李澤厚先生認為他的這一觀點“由於陷在循環論證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澤厚先生在這一基礎上將其發展美滿為“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這一實際限於自己的缺陷。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緊張時期的藝術風格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

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因此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接洽起來”點面聯合”揭示出種種社會因素對付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闡發與説明。

如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對付作者的學養除了敬佩我沒什麼好説的”而且”單憑那麼多英俊的圖片”我花這個價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樣”再好的書也有打折的時候”另外不説”我那本插圖版精裝《東方的智慧》只有一個地球。

便是半價買的。就一句話”萬一哪天你們誰看見這本書打折處理了”可千萬千萬別告訴我。《美的歷程》是由中國現代聞名的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撰寫的一本美學著作”從宏觀俯瞰的角度對中國古典文藝的數千年曆史進行了一次“匆匆巡禮””全書共分為十個章節。第一章論述了遠古圖騰時代那些糅合着後世歌、舞、劇、畫、神話的原始巫術禮儀活動和陶器故意味的文飾、造型形式。第二章從充滿獰厲美的青銅時代而寫到藝術由巫術宗教中解放出來了的青銅時代”與此同時”線條優美的漢字也開啟了書法的藝術職位地方。第三章從儒道互補、詩的賦比興準繩和建築藝術三方面論述了先秦理性精神”此中最緊張的儒道互補是中國兩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條根本線索。第四章“楚漢浪漫主義””論述了那種充滿祕密圖騰神話的楚文化”屈原——中國最早、最偉大的墨客是它的的代表。“漢承秦制”的漢朝在文學藝術領域似乎脱離了先秦的理性”而保

《美的歷程》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龍蟒主義”我為什麼活着。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3

我有幸讀到這本書,並得以在炎炎夏日靜下心來,以美之名遊走在歷史的罅隙間,流連忘返。

我從書中有了中式美學的初印象:拙而樸,簡而精,韌且潤。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銅禮器,發揮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展現最原始樸素的信仰。詩三百是簡單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當時的生活圖景與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卻展示出流暢的線條,塑造出慈悲温潤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當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時代,回望過去涓涓細流匯聚成海,終於覺得自己隱隱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脈絡與底藴。

美是她本身,也是觀察一個時代整體氣象的窗口。

美承擔了一個時期的認知程度。猙獰的青銅饕餮及"巫師"的存在,恰恰是認知水平較低的先民對自然的想象,並與治理羣落相銜接的產物,而到春秋戰國時期,儒學則把關注的點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倫中,並生髮出以此為中心的禮樂制度,樂曲歌舞便有了端莊的"禮"的姿態。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經濟,社會百態。魏晉時期政治環境的混亂卻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縛,人們開始了迷茫的發問,不問那由虛無想象構成的神明,而是問自然宇宙,問自己的內心,終於出現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悵惘心緒,流出一絲空靈之美,也成就了"顧日影而彈琴"的嵇中散,與友人在搖亂竹影中高唱"世故紛紜,棄之八戎",那狂狷不羈的名士們終於因其絕美的風骨,在我眼前越來越立體……大唐盛世,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肥美之態的盛行也有了緣由。宋時南遷完成,朝堂重文輕武,理學興盛,美也愈發婉約含蓄,"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歎便有了歷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時空的多種因素下孕育出來,又在這些因素之上給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無疆界的,我也窺得了她跋山涉水而來的歷程。時間座標來説,李澤厚老師展現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濃重,多野蠻血腥,教人逆來順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現實,而隨着李唐盛世的到來,觀念的開放生活的安穩,佛像故事趨於"極樂",也就更為本土化了,宋後佛像線條更為柔和,較唐時清瘦,融入了宋的氣質。地理座標來看,較遠的克孜爾石窟有着鮮明的異域風格,伴着駝鈴聲聲進入敦煌、雲岡,佛像就親切許多,更亞洲的五官,斑斕的色調讓人移不開眼睛,進入伊洛之畔,龍門佛龕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為本土所用了……遍歷了這段時空,才能品到美的動態演變,和而不同。

當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讓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中國山水畫就帶有中式牧歌的美感,從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義性的風神之美,再到精緻明確的細節感,靜中有動,巍巍高山似有晴嵐流動翻湧,鳥獸被定格在畫上,卻好似下一秒就會發出婉轉鶯啼,或者撲出畫面……我國文字自帶了音韻美,《詩經》中賦比興,詩律詞格,明清小説更是朗朗上口,帶有坊間的市井氣息……

以美的名義,我感受到了美學的發展邏輯,她有繼承,又擁有時代的烙印,才成為"變異而多彩的巨川",她擁有相通的人性奧祕,為後人長久欣賞,"心理結構是濃縮了的人類歷史文明,藝術品則是打開了的時代魂靈的心理學",由此看來,美也是人類認識自己的鑰匙。

感謝這趟簡約的巡禮,讓我對美的過往產生哲思,又對美的未來充滿期待,更學會以美之名,品味萬物,在感性與理性中達到平衡,尋找真與善。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4

説到“美”這個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各種各樣的圖景,這些是被我們從心底認可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處風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詩詞……我們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又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在勾勒描繪“美”的時候,往往那些視覺上美的衝擊會讓我們印象更深刻一點。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著作,書中有太多的精華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國中的美術課上,當時老師是在講中國的美術史,順帶提到了這本書,自己也挺好奇的,課後就去圖書室借了這本書。當時讀的時候,對李澤厚先生筆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這本書很快就讀完了,但是這一遍並沒有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隻能算是走馬觀花式的瞭解了一下,大概瞭解了全書的大致結構而已。等到現在重讀的時候,才懂得先生筆下描繪的是一種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筆下,“美”是一種生命,是一種賦予物件生命的神聖之物,它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更是一種對人類文明的敬仰,是從宏觀角度鳥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藝術。

在這本書中,我們感受到的美不僅僅侷限於視覺上的,是從多感覺角度來認知的。全書的脈絡十分清晰,共有十個章節,從遠古走來,走向文明。不得不説,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特有的美,無論是龍飛鳳舞一般的圖騰、陶器,還是行雲流水一般的詩作文章,還是琴瑟簫笛一般的宮廷樂器等等,我們難以分出個更美一籌,我們也無需分辨。

我第一次讀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當時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為什麼也可以是一種美?直到現在再想起的時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種美,這種美是客觀的,需要人去實踐感知的。就像孔子和莊子,這種儒道互補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文明的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對“美”的審判。

再往後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更是橫掃歷史的藝術佳作,在當時,可能是普遍,不足為奇的。但是,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至今還能留下來,為後人所傳誦,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懷逸興壯思飛”的李白,他的詩詞有豪放之美,彷彿是時代最強音;李清照的“悽悽慘慘慼戚”,又是女子的一種美,令人動容……

最後一章的明清階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諷刺的,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都是別樣的文明。它體現出來的世態炎涼,體現出來的悲歡離合,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縮影,都為文明研究,藝術鑑賞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為歷史的接班人,應當多多發現其中的美學意義,不能僅僅作為旁觀者,當然更不能褻瀆。

“美”的範疇是無比寬廣的,可以是視覺上的,也可以是聽覺上的,在這些方面完全是沒有定義的。只有有人欣賞,哪怕僅僅是角落裏的一朵野花,我們便可以稱之為美,至於是哪一種程度上的美,這自然是要看個人的了。有人可以將其畫出來,有人可以將其舞出來,形式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就不同了。

學生《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000字5

隱者在人們眼中似乎是獨居山林,遠離塵囂之人,然而一個真正的影視不應該只是避開門前的車馬喧囂,而應該在心裏修籬種菊。

説到隱士人們往往會想到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五柳先生———陶淵明。人們總是覺得他避世脱俗超然世外,然而在李澤厚先生的研究中,陶公卻有一種不一樣的形象“超然事外”。在中國的傳統美學中人與自然應該是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在朝堂動盪不安的魏晉時期,這天人合一的“理想”在社會矛盾衝擊中,早已被許多人忘記了這個時代湧現出:二王,竹林七賢,王謝等等名士。這類名士都在探究生命的意義,但是真正打動我的是陶潛。

從“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彭澤縣令”到“寄情自然,愛戀簡樸生活的隱士”陶潛講真與眾不同,雖然同樣是採取這種所謂“政治性退隱”,但它與阮籍的“憂憤無端,任性終日”是不同的,陶淵明做到了真正退隱。他在權利傾軋後留下的傷痛,他在迷失惆悵之後的傷痕。這一切都足以打倒他,但他選擇鳳凰涅磐。他選擇用心靈的澄澈來對抗迷茫的現實。他在山水之中賦予他的美學思想無盡的生命力。他在其中尋求“真意”,尋求美學哲思,他儘自己所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的他,讓後世的研究者們為之痴狂。在陶淵明眼中自然景物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並不只是一堆僅供觀賞,滿足五官感受的死物,而是慰藉心靈的有靈之物,他並沒有真正的脱離世界,而是通過避過喧囂之事,在塵世中找到他的幸福。他借《山海經》歌頌精衞、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他不僅僅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隱者,更是一個大自然的崇拜者。

陶淵明的隱避,美在他用超然世外遠避塵囂的勇氣,美在他將自然內化於心外化於情留給後世文學的珍寶,他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給中國美學歷史一個新的打開方式。中國傳統的意境可以理解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恰恰是“天人合一”的點綴。歷史上還有一位隱者,他是唐代的寒山。寒山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三十歲後隱居。他沒有陶淵明那般動盪折磨,卻又這般相似,他們歸於山林,成就“天人合一”這頗有殊同歸之感。

寒山詩云;:“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寒山的灑脱是看清了塵世喧囂,而後選擇在心裏修籬種菊,他大概早已把環境和佛道融於內心了。寒山浪遊天下,最後選擇皈依佛門,隱居天台,和高僧暢談,隱修於世。在大唐盛世,他為何要做隱者?因為他無法在塵世中求得榮耀,在三十歲以後,他是被迫走上一條與流俗文人不同的道路。這期間,他要經歷多少折磨和自我超越,才能擺脱塵世的束縛,跳出世俗主流的價值觀,獨自為自己尋找一個生存的依託。

寒山之道不僅美在冰未釋霧朦朧的山林幽景,而且還美在與促進了佛學、哲學與自然的合一。他用他通俗易懂,機趣昂然的詩作,陳述自己的境遇為世人指點迷津。他以超世之心行入世之事,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只有在唐朝這樣的盛世年華才能孕育。

不同的時代背景卻成了美學發展的催化劑,每個時代的隱者都有着自己的風範,他們在尋求生命意義的路上留下藝術,締造了美,描繪了歷史。他們交給自己的這張答卷,也帶給了後世的人們豐富的寶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