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後讀後感推薦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5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同學們對書上故事的認識,讀後感是非常考驗我們對於原著的理解和語言組織能力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師讀後讀後感推薦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師讀後讀後感推薦8篇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1

在2022年暑假期間,我有興拜讀了李鎮西老師《教師的解放與超越》這本書,通過拜讀,使我從內心感受頗深,受益非淺。

我認為,這本書是通過從教師觀念、自我突破、教師心境幸福、教師智慧、教師希望與發展方向等方面闡述的。

通觀全書,讓我身同感受的是:李老師説:“我最幸福的就是我的職業和我的愛好完全融為一體”,結合他自身的一些親身感受李老師認為:教育教學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一定要有兒童思維,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我最幸福的就是我的職業和我的愛好融為一體,如果一個人的愛好和職業是一致的,他就是幸福的。只有真心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才能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中感到自己是幸福的。要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每個故事都要充滿人性,浪漫而富有情趣,這才是教育才是幸福的老師。教師是知識分子,要保持思想上自我認知,要保持精神獨立,從而每天處在充實而快樂的現實生活中,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

李老師還談到他的成名作《愛心與教育》這是他和他的學生共同創作的童話,感謝他們一起編織了這麼美好的故事。李老師通過與學生合作,從而與學生融為一體,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助力學生的成長。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集體朗讀了最後幾句,我堅信你們將會成為真正的人,成為忠於祖國的愛國者,成為世界公民,成為很好的朋友,成為充滿愛心的父母雙親。最後齊聲朗讀,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伴隨着這洪亮的聲音結束了課。李老師衷心的説,讓教育充滿詩意,把教育編織成童話,什麼是教育?一個日子,一個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個日子,陪伴每一個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我們要認真思考,思考怎樣把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美好時光,為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增磚添瓦呢!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其智慧從何而來?

首先,從學生中來,從教師的成長角度,向學生學習也是非常必要的。和學生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注視下,優點與缺陷,成功失誤,精彩與暗淡,高尚與庸俗都躲不過幾十雙眼睛,老師主動把自己的工作交給學生評價,不但能夠培養他們自主創造的能力,更能從他們評判中明優劣、知得失,這正是我們智慧的增長。

其次,從反思中來。思考當然不只是反思,但李老師所説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對自己實踐進行的研究、審視、咀嚼、解剖、追問……。這種反思的習慣與能力正是任何一個老師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素養和職業品質。我們每天賣面對學生上課、談心、批評、表揚、開展活動、接待家長、處理突發事件……這一切都是我們反思的對象。

最後,從閲讀中來。應該是一名閲讀者,而且終身閲讀者,或者説終身學習的身體力行者,因為反思和閲讀往往密不可分,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閲讀,這樣的老師會把閲讀當成每天的洗臉、刷牙、吃飯一樣。第四,從同行中來。這裏的同行首先包括身邊的一些優秀的老師或不一定有優秀稱號但富有經驗的老師。除了向身邊的老師學習,還可以向國內外名師學習。

總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一本好書受益匪淺,猶如重新得到心靈上的一次洗禮。閲讀李老師的書,,從李老師的自我介紹經驗中收益頗多。我作為一名半路入行教育的國小教師,我認為我應走的路還很長,借鑑書中良好建議,從熱愛學生,熱愛教師這個行業出發,踏實、務實、學習,從而使自己在教師這個行業中不斷進步不斷的進步。努力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讓家長學生都滿意的教師,也要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讓這個世界因為有我們努力工作而更加豐富多彩。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2

從來國小教課開始,很多時候,課堂都不能像原來習慣了的那樣稍加提醒就能順利完成這節課教學,有時候除了提高自己的聲音以外無計可施,真是説話的,玩小玩意的,四處開花,提醒了這邊那邊開花了,還有學生不斷的喊“老師,某某看漫畫”“老師,某某做數學作業”“老師,某某帶零食”……等等,自己感覺這課上的是如此窩心,不能按照自己的預設完成教學。

後來無意中看了魏書生老師的《我是這樣做教師的》,幾乎是在20年前就在聽魏書生,到現在突然發現以前怎麼那麼忽視這個可操作性呢,認真讀完這本書感覺,以後自己真的是有點知道該怎麼做了,魏書生老師雖然很多説到的是當班主任如何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講教師如何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課“教師不替學生講學生自己能講清楚的問題,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他以詳實的故事和理論告訴我們,只要充滿愛心,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你就能上好每一節課,就能做個好老師,這樣的一個一個故事,從這樣的實例中我也知道了在科學課上怎麼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己搞清楚需要搞清楚的問題,帶着對這本書上所講到的內容的認同,我計劃了這個學期以及以後科學課堂上要開展的活動,主要從如何讓學生自己講清楚搞清楚內容去引導,設置大量實驗,設置大量活動,遵循“教師不替學生講學生自己能講清楚的問題,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這個原則來完成課堂內容。

用愛心去感染學生而不是單憑所謂的課堂紀律管理學生,希望這一年我們都有所收穫,與學生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3

魏書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個奇蹟。教學二十多年,無論什麼樣的班級,經過他的點化,學生快樂健康,班風積極向上,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的教改教育理念新。已成為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楷模。

本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種實際情況展開教育漫談,全面實在又實用。本書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向我們講述了他自己的教學工作經驗,藴含深刻的哲理,令人心悦誠服。

魏老師是一位語文教師,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他教兩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每個班學生人數將近九十人,還擔任學校的領導工作,大部分時間他要開會、應酬客人、寫書稿,很長的課文都是自學!應該説魏書生不是一個勤快的老師,瞧,“我沒批改過一本作業,沒批改過一本作文,除統考外,我沒搞過測驗、考試。但我教會了學生怎麼樣留作業,怎麼樣批改作業,怎麼樣批改作文,怎麼樣出考試題。一學期的教材,我只用三十多節課就講完了。”可他的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遙遙領先,甚至超過重點中學的考試成績。他能把語文教得如此輕鬆,如此成功,不能不讓我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

如今,我校每班學生人數也達到了五十餘人人,我們老師仍然整天疲憊不堪,學生一天到晚緊張兮兮。人家中學生還每節課前唱歌,可我們的老師恨不得把音樂課也拿來上語文。人家中學生還到野外捉魚玩,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可我們的國小生卻被整天關在教室。人家中學生都有大量的時間讀課外書,可我們的國小生卻成天只抱着語文書、數學書來學。人家中學生連練習冊都不看,而我們的國小生卻一本接一本的做課外習題。即便這樣,還有的班級學生成績趕不上。這不能不説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兒?癥結何在?我們能否借鑑魏老師的成功做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探索出一條既讓老師教得輕鬆,又讓學生學得愉快的新方法呢?我在深深地思索……

“我覺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碰到的是學什麼的問題……於是我便和學生商量討論,畫出了“語文知識樹”……分枝下面還有小枝和杈,學生按照語文知識樹去學語文,就像司機按照交通路線圖駕駛汽車到沒有去過的地方,做到了心中有數。正因為魏書生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怎麼讀總體語文書,怎麼讀一類文章,怎麼制訂語文學習計劃,怎麼佈置作業等等,他的學生才會還給了他一個奇蹟。

雖説魏書生是一名中學教師,但這些方法的確很有借鑑的地方,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説,這一切都是適用的,什麼時候能像魏老師一樣能做到事半功倍,還需要我們自己的親身實踐。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4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議中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手”對於一個人思維的促進關係,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朱育文)。在第28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即給我們指出:兒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條“動手和智慧”中,蘇霍姆林斯基進一步闡述了他關於勞動促進智育的觀點。

在這一條建議裏,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動手的勞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他在這裏的動手可不是一般的、隨便的勞動,就像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一樣,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與動腦的動手勞動,對思維的促進是沒有什麼幫助的“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勞動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造的工具” 針對許多老師(包括家長)總擔心孩子從事勞動而耽誤了寶貴學習時間的情況,他説:雙手無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是同樣有害的。他説,在人的大腦裏,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離的這些區域就處理沉睡狀態。在間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為此,他主張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通過孩子們動手,使他們瞭解了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鍛鍊了他們的思維,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推測能力。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5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

這本書裏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務必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忙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職責幫忙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構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向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能夠讓家長和教師持續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能夠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能夠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個性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説,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着必須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難我認為就應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一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説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説。於是有時當着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取了教師,就意味着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6

寒假期間,在忙碌之餘,靜靜地打開一本書,一個人獨自享受着書中文字的薰陶,和室外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相比,也是一份難得的清靜與自在。

期間,我讀了吳非的《致青年教師》。初看到這個封面,頓時有一些感觸,青年教師?我還是青年教師嗎?畢業已有二十餘年,早已不是什麼青年教師了。但心裏還時不時的把自己定位在“青年教師”這個角色上,無疑是不想面對現實,還存在着些許“還年輕”的幻想罷了,不過,要是和吳非老師比起來,我不就是一“青年教師”嗎?

吳老師在書中,似乎是位長者在與我們親切交談。第一篇《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看完這一篇,我就有很深的感觸。教師如果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與傷感,那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就當着學生的面哭泣吧。這有什麼呢?讓學生看到,老師自己的母親、父親一樣,和普通人一樣,也有悲傷甚至會感到絕望無助。

想起去年送走的畢業班,他們和我的孩子一樣大,作為帶了他們六年的班主任,對他們就象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有太多的關愛,也有太多的期待。臨近畢業,有一部分孩子調皮搗蛋,故意製造亂子,惹老師生氣。現在想想,他也許是想給老師留下更深的印象罷了。

還記得那天,我把我的苦惱、傷心、失望等心情寫成博文《六二班的孩子們,我想對你們説》並在課堂上讀給他們聽,邊讀我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下課鈴聲響了之後,我抑制住自己的淚水,不讓它當着學生的面流出來,而是快速的離開了教室……

在學生的眼裏,做為教師,應該是一名強者,哭泣往往成為教師軟弱與無能的表現。但吳老師説,哭泣與落淚未必就是軟弱,因為您的悲天憫人,因為你的正義衝動,因為您的仁愛和幸福。不要忍,就讓您的眼淚流下來,當着學生的面留下來。我寧願他們面對你的眼淚感到驚愕或尷尬,也不願意他們就那樣木然的面對人間的一切。

讀到《教學樓裏有多少個洗手間》這一篇時,我震撼了。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我們努力的向學生灌輸我們的知識,即使聽見下課鈴聲,還要再“好心好意”的重複幾句,囉嗦一兩分鐘,好讓學生多掌握一些知識,可不知這時的學生中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學生已沒有心思集中聽講了,而是要馬上上廁所,如果我們耽誤孩子們的下課時間,就會有一部分學生為了下節課不遲到,而不能上廁所,導致下節課他也不會集中精力的認真聽講,而是在心裏急切的盼着下課的鈴聲……

我們也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期間,有學生舉手打報告,提出上廁所,我們應當同情,不必問出原因,更不能諷刺挖苦或阻止不讓去。吳老師説,通常,學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提出這種請求的。

因此,教師上課不要拖堂,低年級的教師能經常提醒學生如廁,課上允許學生在特殊情況下自行從教室的後門去洗手間而不必報告……

作為教師,為什麼要重視學生的感受?為什麼要重視(特別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渴望?因為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給學生批改作業時,學生做對了,用紅筆打上對鈎;學生做錯了,用紅筆打叉,甚至還在怨恨這個孩子,太不細心了,這麼簡單的題還會出錯,而狠狠的用紅筆在本子上打下一個個更大的叉,來表達我們的不滿與憤怒。

吳老師告訴我們,有一位數學老師,在改學生的作業時,對於學生的錯題,老師批改時用紅筆打叉——那個叉叉很小,稍微大意一點還看不清呢;而如果作對了,老師筆下的那個“鈎鈎”可就是大大的了。那位國小老師是個有心人,他是在用“心”批改學生的作業啊!

書中通過一個個案例講述了青年教師的很多困惑,並從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與方法。他如同一名智者,為迷茫的教育者和無所適從的青年教師指明瞭方向。

這本書好似一盞明燈,指引着並不年輕的我不斷前行。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7

假期利用閒暇時間通讀了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隨意地翻閲着裏面的內容,隨即便被其中質樸無華卻又十分真摯的語言所打動。

陶老師説“人們談論更多、關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師的專業成長,這固然重要;但是教師從身到心到靈的生命飛躍,則是超越專業成長的。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是文化人。而要向擁有文化,就必須讀書。經典文化一旦內化為教師的心裏,外顯出來的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因為經典文化不僅流淌着智慧的光華,而且還搖曳着思想的要義。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與教師的生命成長有着一種內在的維繫。是的,讀書能夠指導實踐。正如陶老師所説的: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識,那你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看到一粒沙子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擁有了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裏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而幸福是一種感覺。付出則是這種感覺的源頭之水。愛在於付出。人們常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學生雖小,但他們也有心。你對學生付出了一份愛,收穫的卻是學生的很多份愛。愛在於奉獻。我奉獻,我收穫,我幸福。

我們可以不是榮譽最多的老師,我們可以不是業務最棒的老師,我們也可以不是職稱最高的老師,但我們不可以不是幸福的老師。物質上我們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上的財富我們無人能比。我們擁有比常人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

教師讀後讀後感篇8

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都寫出了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話讓我印象深刻。

“教師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因為你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那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不僅應對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鋭,更要學會在教學中追求美,創造美的環境。

要追求美的語言。由於教師職業的關係,在公眾的場合教師的語言總是表現得很温雅,而且自覺的剋制自己語言的粗俗。教師的語言美,可以影響身邊的學生羣體。比如,在和學生談心時,總會使用普通話,並且講究語言的藝術,心與心地交流、溝通,這樣,不僅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好的形象和榜樣,而且也讓學生在不知不絕中會説普通話,會用普通話。假如,你要贏得學生的尊重,教師就必須修飾好自己的語言,讓美的語言在校園中傳遞。

要追求美的人情,那就是要有寬容精神。鄭校長説:“寬容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種精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裏,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

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學生是最需要被寬容的,無論他們有多麼優秀,他們身上都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不足,他們需要教師的寬容。而那些學習上有困難,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老師的寬容,需要我們老師耐心細緻的工作。比如,一些學生學習品質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那種對學生的缺點不依此不饒,動輒譏笑、諷刺、挖苦,或多或少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有些學生還會出現否定自己,學習信心下降,自信不足,出現自卑,充滿敵意等行為。“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面對可塑性還很強的孩子,我們為什麼不能多一份寬容呢?

要追求美的課堂。作為教師職業的需要,課堂教學是不可忽視的。我知道,沒有美麗的課堂等於給自己的事業生涯判了死刑。美麗不是作秀,而是踏踏實實的教風,得到同行的認可。為此,應該經常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大量拜讀有關教育專家的經驗介紹和理論著作,吸取教育教學的精華,用以指導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並虛心地向同行請教,通過多種渠道的學習,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和完善,並不斷地在教學中探究,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並逐漸形成自己“生動活潑、紮實創新、聲情並茂”的教學風格。我想,這樣的課堂是美麗的。有了美麗的課堂,也就活出教師的瀟灑,點燃了美麗的人生。

要追求美的育人藝術。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我注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育人的藝術,去教會學生做一個“真人”。我時常以此來提醒自己,以身作則地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我帶頭為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鼓掌,讓同學們懂得應該學會去肯定別人;我從不貪圖方便而踩踏草坪,讓同學們學會保護環境;我給同學們講述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故事,讓他們學會關注社會,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我還教同學們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謙虛而上進的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我相信,這種美的育人藝術會隨着我潛心的追求而更加動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