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師讀後感推薦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8W

好的書籍是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的,寫好讀後感才行,在平時的工作或學習中,大家一定經常會遇到寫讀後感的情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和老師讀後感推薦6篇,供大家參考。

和老師讀後感推薦6篇

和老師讀後感篇1

翻開序言,一段話讓我感動至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讀《做最好的老師》,時時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感動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怎樣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我爭取每天都有點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堅持不懈,我就會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很佩服李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還能擠出時間完成這麼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語文課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學生談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與學生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談何容易?我們時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但與李老師相比,我們的時間要充裕的多。那麼,我們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5分鐘時間與學生談談心呢?我們能不能偶爾把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以書面形式與學生交流呢?我們能不能每天寫一篇教學日記呢?

讀李老師的書,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又像是和自己的內心在交流,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和老師讀後感篇2

自從接觸了心理學,我越來越認識到,一個人的童年生長環境對人成年後的身心發展和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其中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氛圍的是最為關鍵的部分。因為這個觀念的影響,我結合了豆瓣評分,找來了噹噹網上最為暢銷的家庭教育書籍,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三本系列讀了一遍,想看看現實中這種家庭環境到底是怎麼樣的,以及具體怎麼樣操作的,一來想檢驗一下我在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是否受到了來自我父母的不恰當對待,二來想着多瞭解一些以後自己的小孩也可以少受點因為我的無知給他們造成的折磨。自從開始讀第一本好媽媽的書,我就被裏面新鮮的觀點吸引了,每天連擠地鐵的時間都不會覺得難熬。整本書沒有枯燥的理論和一味的説教,而是圍繞兒童的需要來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手法,通俗易懂,温和堅定。讀完三本系列,我覺得有必要把我認為最引人深思的幾點以及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以供自己以後的學習成長。

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的

這個世界不管做什麼都需要上崗培訓,唯獨做父母,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準備和經驗就直接上崗了。尤其是作為80後的我們,很大一部分人,在自己的心理還不成熟,不能夠擔負起家庭的責任時,或者因為老一輩催婚,或者因為小蝌蚪競爭力強大,或者因為感歎要在什麼樣的年齡做什麼樣的事的大勢下,就已經在一臉懵懂中迎來了自己的`下一代。面對一個皺皺巴巴弱小無比還哭哭啼啼的小嬰兒,我們驚喜萬分的同時手足無措。接下來,我們會以各式各樣的理由,把父母或者保姆請進家來,共同承擔養護嬰兒的責任,在有經驗的前輩的指導下我們慢慢學會熟練的給嬰兒泡奶粉換尿布洗澡。甚至,在對前輩的餵養經驗有疑問的時候我們會翻閲育兒書籍和尋求育嬰醫師的建議來學習更科學的經驗,確保自己的寶寶得到了最好的生理上的照顧。這一切還只是開始。

小嬰兒因為還不會表達自我,不會跑跳,他們所有的需求都通過哭來表達,餓了哭,困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了哭,成人只要找到他們哭的原因就可以輕易解決。等到小嬰兒們慢慢長大,他們掌握了詞語就開始喋喋不休問題不斷尖叫不止,學會走路就開始翻箱倒櫃索求無度奔跑不停,他們發展了自由意志,他們開始獨立探索。成人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個在發展變化中的兒童,每個兒童各自有自己的生長模式,每天都有新問題新狀況出現。有的成人會尋求有經驗的朋友的建議但是每個人的環境都是獨特複雜的不是所有經驗都可以借鑑的;有的成人以自己一貫的待人處事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簡單粗暴,甚至隨自己的心情來;有的成人會自以為是的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處理問題,兒童不聽話就罵一通,貪玩忘了寫作業就狠揍一頓;有的成人會看教育書籍獲得經驗但是沒有哪本書可以完全的參照模仿並且手把手教他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怎麼處理每一個棘手問題。怎麼樣和孩子相處,怎麼樣引導孩子,採取怎麼樣的教養方式,怎麼樣教孩子遵守規則,都沒有標準的參考答案。物質和生活條件的好壞是看得見並且有標準可以來衡量的,但是精神和思維上的引導卻是無形和不可衡量的且沒有確切的參照標準,所以大部分人對自己在對待孩子時的狀態是不自知的。所以,當成人在與孩子相處碰到棘手問題時,當發現自己一直在用父母對待兒時的自己的方式對待孩子時,當覺得孩子一直在忤逆自己的要求時,不妨多看看經典教育書籍,多聽聽別人的處理經驗,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處理方式,積極思考和學習,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式,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提供最好的環境。為人父母,也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進步的過程。

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需求,放手讓孩子全力探索這個世界,只要孩子的行為不會引起危險以及違反法律及道德。

兒童在掌握了語言和行動能力以後,他們探索世界的進程就更加加快。心理學上有一個説法,孩子就像一塊海綿,對四面八方湧來的信息不加篩選照單全收,他們在三歲前吸收的知識比成人後學到的知識還要多。看到好玩的東西要摸摸碰碰,看到螞蟻在爬要去捏死,路上有水坑一定要跳。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愛玩,搗亂,他們不懂成人世界的規則,不明白是非輕重緩急,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形成自己的認知。

成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學大人炒菜時幫他們打下手並避免被火和油燙到,在孩子想不走樓梯要從扶手上滑下來的時候,儘量保護他們不會被摔下來,在孩子想掙脱你的手獨自過馬路時在他們身邊監控車輛和守護安全…尊重孩子的需求,保護他們的天性,在保證他們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自由的探索。

很多時候,成年人限制小孩探索世界的行為是為了給自己行方便減少麻煩。

這個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小孩必須依附成人才能生存。成人深深的瞭解這個道理,所以給孩子設立不平等規則限制他們的行為,而大部分的時候這種限制僅僅是為了使小孩少給成人添麻煩。

孩子想自己吃飯,大人一定要喂。大人覺得小孩吃的太慢,飯粒撒的到處都是,衣服弄的很髒。因為大人覺得吃飯太慢影響後面安排事情,飯粒撒的到處都是很難打掃,弄髒衣服還要換洗,如果直接餵飯,後面的麻煩事都省了。可是他們不知道,餵飯行為不光是阻礙了孩子的探索行為,還影響他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可能出現孩子五六歲了大人還追着餵飯的情況。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孩子想自己吃飯就自己吃飯,弄髒地板和衣服大人事後收拾好就好;孩子想在泥坑裏跳就陪他們一起跳,跳完了把衣服洗了就好;想走樓梯就陪他們走樓梯幫和他們一起數台階。成人應該要有不怕麻煩的心態,多一些耐心和善心,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受打攪的探索。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大人們評價,哪個孩子好聽話好乖好好帶,而被誇獎的孩子的父母覺得特別高興和光榮。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聽話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好孩子,需要區別辨認。

孩子是靈性動物,他們懂得自己的弱小,知道自己需要依附大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們會察言觀色,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來滿足大人的需求獲得大人的喜愛,以保證自己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開明的父母養育的孩子,他的聽話可能是因為懂得了遵守父母的規則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如果碰到的是專制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因為屈服於父母的權威會選擇聽命於父母,他們不加選擇的聽話是為了躲避父母言語上的責罵甚至是身體上的折磨,他們的自由意志被消磨,他們的自我發展被壓抑,他們是行走的木偶,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沒有反抗意識和能力,成為一個聽話的可憐人。

父母的榜樣力量給孩子正向的引導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有的成人天天跟孩子唸叨要好好學習,自己每天早出打牌晚歸喝酒;有的成人脾氣暴躁一點就着天天在家大吵大鬧卻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逃學打架上網吧。父母的言行給孩子提供參照的榜樣,耳濡目染的正面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成長。想讓孩子熱愛學習,父母就應該先創造温暖的家庭環境;想培養孩子愛閲讀的習慣,父母最好是每天都給自己安排專門的看書時間;想培養孩子愛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父母就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動。惡劣的家庭氛圍和惡劣的父母行為培養不出健康的孩子和向上的未來。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從這面鏡子裏照出自己的未來。

成年後的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的行為方式和處事原則都像及了我們的父母,甚至我們在自己組建的家庭中也繼承了原生家庭父母的相處模式。拼盡一生,我們大多數只是複製了父母的一生。想讓鏡子裏的自己好看,就需要喬裝打扮自己,讓本來的自己好看起來。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未來,就需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成為更好的父母。

以上這些觀點都是我在以前的成長經歷和教育理念裏面從未接觸過的觀點或是沒有被提煉出來的觀點,讀完尹建莉的三本書,我真的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回顧自己的童年成長經歷,真是一部野蠻生長史。父母忙於生計無法整天陪伴照料我們並時刻關注我的心理需求和感受,但是這正好也給到了我最大的自由去做我喜歡的事情。另外因為有奶奶無私的愛和哥哥們的陪伴,再加上父母的真實善良勤勞作為榜樣影響,我最終還是發展得中規中矩一臉正派的樣子,我對自己的成長史還是比較滿意的。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們給我提供的良好環境,沒有你們哪有這麼可愛的我。不過,我的哥哥們你們如果當時對我的智力多進行一些開發和引導就更好了,我今天就不至於這麼晚還要在電腦前寫文章來鍛鍊大腦的思維能力了。

洋洋灑灑一大篇,最後我來總結一下自己的觀點,為今天的所思所想畫上句號:

以愛為名限制孩子的生長,實為控制孩子;以愛為前提,以安全為底線,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和陪伴,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希望為人父母的人都能努力學習做有愛的父母,也希望自己以後能成為有愛的媽媽,給自己的孩子提供高質量的愛。

和老師讀後感篇3

在挑生日贈書時,我看到一本綠封面的書,綠色是我喜歡的,題目是>,這也是我向往的。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抒發了人們對微笑的讚美,表達了人們對微笑的渴求,唱出了微笑的無窮魅力。在閲讀王三陽老師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師》“微笑教學”

亮出最佳的‘名片’這一章節時,我突然想起了這首歌。

王老師把微笑稱為老師最好的“名片”

,主張“微笑教學”

?他説:“教育應該是在微笑中進行的一項事業,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把自己最美麗的微笑奉獻給學生”。王老師結合生動的案例,為讀者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微笑在教育教學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微笑是對他人的信任,微笑是對學生的賞識,微笑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樑,微笑是鼓舞學生積極向上的勇氣”

?王老師也是這樣讚美微笑的:

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嬌豔美麗的花朵;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意境悠遠的詩歌;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沁人心脾的芳香;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動人心魄的旋律……微笑,是一門學問,是一種技巧,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享受”。

現實中,我們老師可能已經不會微笑了。我們成天板着面孔,隨時在學生面前做威嚴狀,令學生望而生畏,卻自以為自己很有威信。其實,這樣的威信只是假像,學生並沒有在心底裏信服。有調查表明:經常微笑的老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這個老師不歡迎,特別是從心裏不接納,只有反感,甚而對老師產生嚴重恐懼心理,其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我們有些老師非常敬業,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自己教學也十分認真,但學生就是不喜歡,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吝嗇自己的微笑了。看來,微笑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

然而微笑是不可做作的,它必須發自內心,必須真誠。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微笑,來自於對學生內心的愛,來自於對學生真誠的信任與欣賞。這樣的微笑,收穫的將是來自學生內心的熱愛與尊敬,收穫的將是教育之路的鮮花和碩果。

微笑不僅是教師的,不僅是教育的,它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財富與力量。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都離不開微笑。微笑使生活更美好,使世界更燦爛,使社會更和諧。

和老師讀後感篇4

楊紅櫻是兒童文學作家,他為我們兒童寫下了不少的作品。如《女生日記》、《男生日記》、《五三班的壞小子》……這本書是《五三班的壞小子》的續集,主人公是一個叫米蘭的漂亮老師。

這位米蘭老師可是一位好老師。升學的時候,原來班主任嚴加厲老師退休了,誰都不想做班主任,因為有個h4。沒想到的是竟在肯德基碰到一位美女做老師。這簡直是天下奇聞呀,碰到一位美女就能做老師,那碰到一個帥哥也能做老闆了。我也去過肯德基,為啥我就沒碰到過這樣的老師呢?這老師十分和藹,是新時代新社會中有新的教育理念的好老師。絕不帶病上班,怕傳染給學生;而有的老師帶着病教書,既傳染給了學生,又借題發揮,讓學生們要聽話。這樣的老師很少。我們有的時候生病了,老師堅決不讓請假,怕耽誤課程。這樣既傳染給了學生老師,又加重了病情,更嚴重的會落下病根。如果請了假,病可以治好,而且健康有 了保障。課嘛,可以請老師或同學補課。這種利才叫多。我非常贊同者米蘭老師的做法。米蘭老師也真神,能那麼體貼學生,理解學生。六年級的孩子,認知能力已達到相當的水平,響鼓不用重錘。如果像顏老師那樣糾纏不清就沒意思了,反而會給學生留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這老師真好,如果有老師和這位老師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教育方法,那學習就是一種樂趣!

和老師讀後感篇5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做最好的的老師》這本書在序言中“做最好的自己”觸動了我的心絃。我念這段話給大家聽聽:"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户,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

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的:“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當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這段話給我的感覺,就像一盞指路的燈塔,在我茫然沒有方向的時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謂“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説,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個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愛學生,説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章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和老師讀後感篇6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是作者親自經歷的事情和一些虛構故事相結合,作者是楊紅櫻。

故事中的主角是米蘭。主要講述了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女大學生米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聘為白果林國小六三班的班主任,因此與壞小子h4肥貓(魯雲飛)、米老鼠(米奇)、豆芽兒(黃豆豆)、免巴哥(戰小歐),發生了一系列既温暖又幽默風趣的故事:她帶領學生們跳芭啦芭啦舞;她去家訪編着”謊言“把治豆芽兒尿牀的偏方送去;;她教一個軟件弱的男生如何捍衞自己的尊嚴;面對險境,她巧用計謀教學生的尊重;畢業考試前她竟帶着班同學去郊外踏青……在這些故事中她認識了肥貓、認識了豆芽兒、認識了六三班……

故事中的米蘭老師和其他老師相比是那麼與從不同。她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並且讓家長們都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學生犯了錯,她不去校長那兒告狀,不請家長,不懲罰,只是讓學生自己認識錯誤,慢慢地改正錯誤;她在畢業考試前獨自把大家帶到青城山踏青;她從不帶病上課,她怕把病傳染給大家並且認為上課效果也不好;她很會玩,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轉呼拉圈。米蘭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是公認的好老師,是受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這本書的故事深深地吸收了我,看了這本書,我的感受是:現在很多老師每天一臉嚴肅,從不跟同學開玩笑,只知道批評學生,沒有像米蘭老師那樣關心同學們,和同學們交心、做朋友。我覺得米蘭教師的教育方法很好。我非常喜歡米蘭老師,希望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更多的“米蘭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