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語文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心得體會的寫作都是需要自己深入其中的,心得體會是記錄我們內心活動的文字,我們寫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對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蒙語文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蒙語文心得體會8篇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1

20xx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區教科培組織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現將透過本次培訓後我所獲得的點滴體會總結如下: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資料,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潛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潛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潛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會交給學生,他們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能夠自如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這次培訓的專家讓我認明白,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他們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質疑、交流。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思考,給他們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説。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用心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課堂才不致於沉悶。

兩天的培訓,留給我的是心靈的撞擊,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牛頓以前説過:“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2

本週末我和吳昊鳶、段巧紅、郭秋麗共四位老師,有幸參加了“中國教育夢———兒童分級閲讀及課內課外閲讀教學觀摩活動”。本次活動共分四場,每場活動都是首先由地方名師作課,然後再由專家評課並針對分級閲讀講座。

聽了名師的引領課,使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動、有趣與藝術的有機結合。特別是王小娟老師講授的“謝爾詩中的不可思議”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真真切切的讓我感受到大容量的閲讀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是如何實施的,王老師在課堂上用她那富有吸引力的語言,邊説邊唱,邊教邊練,學生學有所得,興趣盎然,但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什麼是才是高效的閲讀課呢?閲讀課上我該做些什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在閲讀課上樂學、善學、學有所得呢?

還有張豔華老師的課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張老師的課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真正體現了課堂“靜、實、高”的效果。尤其是“實”這點體現的特別充分,不光是“實在”,而且是“樸實、真實”,沒有光鮮亮麗的圖片動畫,沒有生動有趣的遊戲互動,有的卻是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和細緻的講解,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本次觀摩活動還有王泉根、秦文君等多位專家助陣講座,當然專家們紮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澱、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我暫時還無法深層領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只要我們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一定會有自己不一樣的建樹。

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捨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專家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造的精神的琴絃。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才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3

通過學習培訓,使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標準的真諦。聆聽專家的演講,觀摩名家的教學,與教師同行在網絡切磋,感受頗多,受益匪淺,看到了我國教育發展的新希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充電”的好機會,激勵着我們全體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學生為本,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承蒙 “國培計劃” 的恩澤滋潤,我有幸參加國小語文教學的培訓。時光匆匆,短暫的培訓結束了,專家們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而精闢,讓我飽享了高品質的“文化大餐”。這次培訓讓我得到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接觸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到名師專家們的教研精髓,領略了教育教學的內涵與境界。

古人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見各路教研“神仙”,不知其博大精深也。各位語文學科專家從識字寫字、朗讀指導、閲讀教學、作文教學專題、口語交際教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技能等若干熱點問題對我們進行指導和點撥,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讓我的教學技藝有了增長,讓我在專業成長上有新的動力。

專家的引領,讓我深深的感受到: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這座橋就是為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為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把鑰匙。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堂教學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識是無限的,隨着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學生光學會教材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日後自身發展的需要,這在語文教學上就是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拓展課外閲讀,開拓學生的閲讀視野;就要求我們不能整天圍着課本轉,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外閲讀環境,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走向課外學習,進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好的語文老師是開路先鋒。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深厚的底藴,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

這次培訓中,由於本期教學任務重,時間緊迫,所以在培訓學習中做得不太好,這是值得反思的。雖不知前行的路上有多少坎坷,我會帶着這些及時補充的能量在教學這條並不平坦的道路上邊行邊歌。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4

在“21世紀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討會上,改變課程實施中過分依賴教材、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因此,在實施時,我們需要在教學上做一些嘗試:

一、在講授新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自主學習要求教師的角色是一個輔導者、支持者、幫助者,而非灌輸者、説教者、支配者,教師要善於抓住教學中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夠自悟,在自悟中明理篤行。

二、在相互研討中,開展學生的合作性學習

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淺層次問題均可在自主探究中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需要採用合作互研的方式加以解決,就組織形式而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同桌合作互研,即讓同桌的兩位學生髮揮各自學習的探究的優勢,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二是小組合作研討,以四人為一個小組最好,把前後排鄰座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便於進行合作活學習動;三是整班集體互研,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就課堂合作互研的具體方式而言,辯論法、討論法、情景表演法、實話實説法等都是合作學習的有效形式。

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知識的灌輸,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難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現代教學理論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瞭解知識形成的過程並掌握其規律,達到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目的。古人説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探究知識,在探究中掌握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探究式教學的觀念是必要的。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實踐工作中,應不斷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並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探討,總結經驗,積極推廣,魏書生的教學法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們要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

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國中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5

非常榮幸參加了這次國培國小語文培訓。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的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的精彩講座,提高了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業務知識水平,同時我也深深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到了時代的緊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訓做個總結。

一、認真聆聽專家講座

教育專家的講座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享受了一頓高規格的“文化盛宴”。《國小生寫作能力的評價》《國小語文記敍文寫作教學設計》等課程都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的精闢講解,名師的精彩課堂,都給了我深深的感觸,使我對新課程國小語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尋找到了答案。

二、與同行交流,吸取經驗

每一次的交流研討中,我們都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每一個話題都會引發班級成員的熱議,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穫。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問題,使我有了更寬闊的視野,掌握更高的教學技能。因此研討交流充實了我,使我從中吸取了經驗,讓我獲得了進步。我將學以致用,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遊刃有餘,使教學效果更上新台階。

三、享受教育,收穫快樂

每次學習都是在下班後盡力排除家庭衝突進行的,雖然辛苦但是也讓我獲得了快樂。我知道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常説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但是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只有不斷的吸取養料才能補充我們的所需,學生的所求。“國培”國小語文遠程課程的學習,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學習的機會,給迷茫的我指明瞭方向並注入了源頭活水。這次的培訓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四、取得的成績

雖説成績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績一點一點的上去,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由於每一點的進步都是在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鼓勵。本次培訓我的成績是滿分的,總學習時間接近55小時。所撰寫的研修日誌、我的教學故事、教學設計與反思、發貼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教師在班級推薦。教學設計與反思和國小語文作業均獲得優秀。積極與同行們探討各種教育教學問題,評論和被評有223次。

這次培訓我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股動力。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鋭意創新,使生命的禮花得到盡情的綻放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6

八月二日,我在沂南雙語實驗學校參加了沂南縣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對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上是這樣上的:一是走馬觀花,過於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個徹底,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説説課文內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過分詳細。只要是教科書上有的我就得讓學生明白個透,從內容到思想,從寫作方法到句式分析,無一不講,總是怕學生讀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課時的教學時間變成兩課時、三課時。不但拖延了教學進度,而且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得不到培養。有時有把精力過多放在對文本的研讀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學生的閲讀興趣和閲讀量得不到提升。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對略讀課文有一個正確的解讀。

略讀課文,並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準確把握略讀課文在整個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單元主題,找準閲讀的重點、難點以及寫作特點。所以第二點就需要教師仔細鑽研教材,不要以為略讀課文就可以粗略的備,粗教卻要精備,只有教師找準了切入點,找準了需要精的“點”,才能引導學生粗中有細,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於略讀課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內容有很多,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課下精心蒐集整理與文本有關的書籍、文章、資料,為學生搭起一座走向課外閲讀的橋樑。

而略讀課文又是不能等同於精讀課文的,要把握略讀課文解讀的“度”,要讓學生在粗讀瀏覽中找準重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迅速捕捉與全文關係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讓學生應用學過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內容,而是要引導學生從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入手,更多關注語言特色、寫作技巧等,從而着力豐富語文素養。

葉聖陶曾經説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説,精讀課文在教學時,必須“細嚼慢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話;那麼,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學習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相對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較為淺顯些,這樣正好為學生提供了閲讀的階梯,為他們創設了更好的獨立閲讀的實踐機會。略讀課文不一定都是粗糙的,不精緻的,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略讀課文也有其精巧之處,特別是新人教版的略讀課文都文質兼美,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仔細研究,從而改進我們的略讀課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7

這次有幸參加了由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為期四天的“國小語文古詩詞教學”為主題的32學時培訓。聆聽了z、z、z和z老師的關於如何更好地進行古詩語教學的講座及z、z、z、z、z五位老師的精彩課堂,受益匪淺。

古詩詞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之一。它們大都具有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的特點。在語文教材中國小、國中都會滲透到,而且每一個學期都會有。可想而知,古詩詞教學的重要。

那麼,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詞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詞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呢?

我認為,在學習古詩詞中,要欣賞詩詞的意境才能得到精華。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詩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礎。所以我們要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會。這也是我在這次學習後的一點體會。

怎樣更好地組織教學,讓孩子們領略古詩詞的美首先要讓孩子們反覆吟誦,感受語言美。古詩的語言精確、凝鍊。每首古詩的字數有限,因而詩人十分講究用詞的精當確切、凝鍊含蓄,有時一字一詞,包含極豐富的內容。

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出古詩的形,讀出古讀的神,讀出古詩的味。用z老師的話講就是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誦讀,就是因聲解義,因聲傳情,因聲求氣的誦讀,就是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的誦讀,就是眼與口謀,口與耳謀,耳與心謀,心與神謀的誦讀。從這個意義上講,古詩的美有50%是吟誦出來的,是朗讀出來的。

其次,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古詩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例如《村居》一詩教師通過散文詩似的語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讓學生從教師如詩的語言中得到薰陶。孩子們的生活經歷是再學習最大的資源庫,教學中啟發孩子巧妙聯繫自己的生活記憶,孩子們從教師、學生的描述中喚醒對春天的記憶。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風箏為依託,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礎,順理成章地進入春天這個美好的情境中,在學習古詩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從而感悟到詩中的樂趣,情趣。

最後,拓展延伸,領悟意趣美。文教學得法於課內,延伸於課外。古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情感,更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寶,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誦讀古詩的興趣。這次的五堂課,每一位老師都很好地進行了拓展延伸,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突破教學內容的單一性。

時間雖短,收穫頗豐,讓我對古詩詞吟誦有了全新的認識。“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留心做一個有心人,我的古詩詞教學之路會越走越敞亮。

蒙語文心得體會篇8

這次教師集中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認識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我所收穫的是豐富的,尤其是它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後要努力的方向,我也深知做一名好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我們教師應清醒認識到我們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了。

這次集中培訓使我體會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首先,這次培訓讓我知道在新課改下,我們教師應在哪些方面上提高以及變化,新課程的確給我們教師帶來了許多的變化。其中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變化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上要由重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由重“結果”到重“過程”,由重“雙基”到重“三維目標”。還有就是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有創新,要跟上時代的最前沿,要能夠接受新形勢下帶來的新變化。所以課程在變,我們教師更應當變。

其次,這次培訓讓我知道了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如今有許多教師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此下去就不能夠適應當前的課改形勢,這裏主要表現在專業能力不強,師德不高,學歷不高,終身學習意識不強,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適應新課程必須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及各種專業技能,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備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

再次,這次集中培訓,從教者精彩的講課和課後講座讓我更是大開眼界,教者能夠對自己的本節課認真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是那樣的恰到好處。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此次聽課收穫最大的就是它讓我知道如何設計自己要講的課,課並不是盲目設計的,也不能隨心所欲,它要有一條主線,使全文中心明確,學生學起來也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其次,就是運用多種手段,激情導入。導的好,對於整節課非常重要,它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着學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的他們也就會在本節課中學到了知識。比如王環老師巧用課文中的詞語導出了課文內容的做法就很值得欣賞。我想這小小的導入看似簡單,如果每節課都堅持也並非易事,但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到的。再次,就是朗讀,課堂上,教師能注重對朗讀的指導,這也是我今後所要學習的。教師能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讀,領讀,齊讀,點名讀認真分配,使學生的朗讀大大的得到了訓練,仔細想一想我們,有時為了趕講課的時間,自己匆匆的讀過,而在學生那裏收穫了什麼呢?所以我們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大量的佔有並非好事,往往適得其反。最後就是我學到了如何摒棄繁瑣的分析,我想分析固然重要,但一味的分析,咬文嚼字是的分析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學生不願接受,所以摒棄它是最好的選擇,要注重語感實踐,注重整合優化,賞析精要語段,講析點到為止。可見小語教學還要太多太多的東西等着我去學習,但是為了自己的學生一切都是值得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