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6.6K

讀書可以豐富大家的知識,當大家讀完柴靜《看見》這本書,是不是都有不少的讀後感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

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1

以前只知道柴靜是一個很出名的記者。並沒有太多關注她。開始看她寫的《看見》這本書,才對她慢慢有了解。看完柴靜的《看見》,思緒萬千。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採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

看這本書,總讓我很容易聯想到自己。從剛開始的不諳世事到説出:“我知道我所能做到的事。”的柴靜;到被工作和現實打擊得一敗塗地的柴靜;再到激勵自己,站起來告別過去,重新出發的柴靜;最後是延續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靜。從這些柴靜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不同,但總會有相似的心裏歷程。我並沒有像柴靜那樣轟轟烈烈的成長過程,也沒有做過她那麼多值得世人關注的事。事實上,我的成長之路才剛開始。曾經,我很害怕成長,害怕長大,害怕離開校園,害怕走進社會,因為成長之路沒有那一條是平順的,這條路上都佈滿的荊棘,我害怕我會承受不住,我害怕我會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上迷失。在《看見》這本書裏,就像我想的那樣,我看到了未來的我將要承受的東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長的艱難,也看到了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艱難,但在最後我看到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説是她一步一步蹣跚向前的足跡,又或者説是她不時回首反思的身影。這些都使我的心安靜下來,在這物質繁華的社會,能讓內心平靜實在是難得,哪怕是片刻的平靜。從她身上我找到了一個能助我順利通過成長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現實將要給我的困難和挫折。

在網上看到別人評價柴靜的一句話:“柴靜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節目很有力量。”柴靜的節目我在之前從未看過,在看《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網上搜索了她的資料,看的是《告別盧安克》。在這個節目裏,她的出鏡率並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鏡頭前總是很冷靜,無論是煽情的場景還是失控的場面,她總保持一貫的冷靜客觀,在沒有用多少筆墨寫自己並且像白描似的《看見》裏面也一樣。但即使是這樣的冷靜,這樣沒有裝飾和點綴的《看見》,也能讓讀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雙城的創傷》後,我的心情複雜,這種感情不深卻很沉重;在《山西,山西》一章裏,書記跟老頭兒的那一番“國家是先發展再治理”、“有錢就能治理”的話,不時迴響在耳邊;在《真實自有萬鈞之力》一章中,看到那個沒能求出小女孩,最終只能夠給她兩個糖的記者在嚎啕大哭時,我雖沒有淚流滿面,但內心卻在沸騰。柴靜帶給人的力量,不是來自這些故事本身,而是來自於柴靜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認識人的過程中認識自己,也讓我們

跟隨着她去認識我們自己。

在《看見》的宣傳片裏,柴靜説以前別人認為她是一個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揮灑自如的女強人;書中以前的柴靜是一個被批評後會強忍“眼淚打轉”的女孩,但現在的柴靜無論面對什麼都能夠鎮定自若;曾經的柴靜一個心氣高傲的文藝女青年,現今的柴靜已經化繭成蝶。《看見》是這十年來柴靜看見的別人的故事,也是這十年來柴靜看見的自己的故事。

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2

好久之前就已經買了《看見》這本書了,但基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好好翻閲過。假期這麼長,總算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比如説,花一個下午去看一本書。

柴靜的《看見》是多個章節構成的,可以説,每一章都講述一件故事,還有一些沒有在鏡頭前展示給大家的現實,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感受。於是乎,自己也彷彿親臨每一個現場,不再是一個傾聽者,而是見證者。很多時候,看着看着,內心不禁感到酸楚,我們會覺得社會不夠寬容,她無法顧及到每一個人,即便我們的經濟一直在增長,可不公平,腐敗等現象依舊還有太多太多。什麼時候,才能讓那些社會的弱勢羣體得到他們應有的一切,但願這一天能早些到來。

對柴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説的,“她關心新聞中的人”;十年過後,她確實做到了。成長的過程不就需要不忘初衷麼?希望自己在以後的路上能始終牢記初衷,願一切安好!

2022年柴靜《看見》讀後感3

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題記

非典發生的時候,我還在襁褓中,具體情形是完全不知道的。從長輩們口中聽説,從柴靜的《看見》中得知,那是2003年的春夏之交,有一場無法忘卻的苦難,我們將永遠記住,那就是——SARS“非典”。

2003年的春季,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佔據了報紙的絕大版面,電視不停地播報感染人數和。我媽後來跟我聊天,聊到我剛出生第二年的非典。她説,那年我們這邊的超市的白醋和藥店的板藍根價格已經炒上天了,她也隨大流,認為薰醋可以預防非典,正好那時候家裏有瓶白醋,她就在家煮醋薰醋。我也曾在網上看到當年記者拍到的白醋1000元一瓶的歷史照片。我能想象當時全國面臨的局面:新聞上的持續上升,成為大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再配上幾聲無可奈何的歎息;學校會給每個班級發放消毒水,囑咐學生們注意身體;邊緣小城的人們則認為這只是一場遠方的戰役,威脅不到他們的生活,他們只是這場戰役遠方的觀戰者。

詩人顧城在作品《一代人》這首詩中寫道:“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人的一生中會用眼睛看到無數的故事,或喜或悲。這就是看見,亦是柴靜的《看見》。透過柴靜的筆,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非典籠罩下的北京城。這一年的春天,應是往年春光明媚的好時節。非典卻將整個北京城惡狠狠地拖進一場慘白色的漩渦裏,沒有任何人可以逃脱。“疫情公佈由五天一次改為一天一次;取消五一長假;北京市確診三百三十九例,疑似病例四百零二人。”恐懼“嗡”地一聲像馬蜂羣一樣散開,盯住了人羣。擔憂不知所措地瀰漫在空氣裏的每一個角落,蠶食着人們最後的意志。因為傳説北京要封城,能走的人都走了。原本熙熙攘攘的長安街變得死寂,人們在慌亂中開始瘋狂搶購食物,街上少有的人也無一不戴着那種幾層厚厚的口罩,只露出一雙雙眼睛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這個世界。“北京像一個大鍋,就要蓋上了。”各種流言在帝都的人與人之間流傳,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們的恐慌。

醫院內外無處不在的是恐慌與懼怕,醫院裏蔓延着更傷感的情緒——絕望。絕望是一種慘淡的空白,靜靜地刻在病人的臉上。一個哈爾濱老人發着高燒,臉上燒得發亮,脖子腫得很粗,臉上的肉堆了起來,眼睛下面有深紫色的半月形,呼吸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水聲。他説,他的老伴也得了,昨天去世了。絕望是無助的兩行清淚,即使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也被絕望充斥着。一個四十多歲戴着金絲眼鏡的男醫生拍着衞生院消毒車的車前蓋,淚流滿面:“政府去哪兒了呀?怎麼沒人管我們了呀?”牛小秀是急診科護士,她坐在台階上,淚水長流:“我每天去要,連口罩都要不來,只能用大鍋蒸了再讓大家用……我不知道這是我的錯還是誰的錯……”

書中有一段令我記憶格外深刻,在書中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發生的場景。四周樓羣間的一塊空地,一個樓與樓之間的天井,加個蓋,就成了完全封閉的空間,成了輸液室,發熱的病人都集中到這裏來輸液。無論是不是感染了SARS的病人都在這兒漚着,醫護人員也在這兒漚着,沒有隔離服。哪怕轉運那天只有藍色的普通外科手術服,他們説他們靠精神防護。“人民醫院有九十三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急診科六十二人中二十四人感染,兩位醫生殉職。”我無法想象來到這這個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氣。那沉悶的帶着死亡的氣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蝕人的身體和意志。病房中凌亂的被褥和四腳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柴靜作為一名記者,她不能感到恐懼,儘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測量體温以確保自己並非感染了非典這樣的噩夢裏。她説:“我管不了這麼多,心裏就剩了一個念頭,我必須知道。”這是整章中最令我觸動的一句話。

合上書的那一刻,我問自己,如果我是當年的醫護人員,我會義無反顧地上前線嗎?我承認,我遲疑了。我害怕我走進病房後就再也走不出來了。柴靜也害怕,但她選擇當了記者,那就必須去病房。她説她不害怕非典,她憎恨它。但怎麼可能不害怕呢?她每天回到賓館後都會洗很長時間的澡,洗臉的時候會突然覺得是死神在摸着自己的臉。害怕恐懼是人之常情,柴靜在我心目中仍是一名戰士一般的勇者形象。真正的勇者不是不會恐懼,而是在恐懼中仍勇往直前。柴靜選擇了記者的職業,聽到了職業的召喚,走進了病房。醫院的醫護人員,選擇了拯救患者的這個職業,病人在哪裏,他們就應該在那裏。那些為此殉職的醫護人員,雖然他們早已不在人間,但他們將永遠屹立於天地間,屹立於人們的心中。如今,非典已經結束,但當年那些無私無畏的身影我們會永遠記得。

非典的回憶太痛苦了,是一道無數人不願提起的傷疤,但痛苦也是一種清洗,是對犧牲的人的告慰與祭奠。

那場恐慌記憶最終還是結束了,以為感同身受,可其實原來事實遠不止於此,眼含熱淚,不敢看,不敢想。但是,我們會永遠記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