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96K

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人性、道德和價值觀念,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寫讀後感的過程,有助於我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僅是被動接受信息,還能夠自主分析和評價所讀內容,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篇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篇1

兩年之約,古塔山上,杜梨樹下。孫少平獨自坐在草地上,靜靜地又焦慮地等待着,等着他親愛的曉霞準時赴約。即便他在前一天被告知曉霞在洪災地區為救一個小女孩而被洪水捲走,無生還希望。但是,他還是抱着幻想,抱着絲絲希望:也許曉霞還活着,她正趕往這邊與他在這杜梨樹下相見。雖然理性告訴他這是在自欺欺人,曉霞已不在我們這個世界裏,永遠回不來了。但是他也依然覺得曉霞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大聲向他念着那句:只有風在歡舞,還有我作伴。

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也許在世俗人眼裏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笑話。論家世,一個是市委書記的女兒,從小就生活在不愁吃穿的城市家庭;一個是地道的農民世家,從小就在貧窮與飢餓的包圍下成長。論職業,一個是從大學出來的省報記者;一個是高中畢業的煤礦工人。是的,在物質世界裏,他們兩個是天壤之別,是兩條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平行線。但是生活偏偏給了那些世俗人一大記耳光,讓他們清楚地看到這兩條平行線不但相交,還相互糾纏在一起了。

在生活中,他們不但是相互愛慕的伴侶,更是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的知己。分隔兩地時,他們藉着來回的書信來傾訴自己內心豐富又真誠的情感;重逢相聚時,他們談天説地,憧憬未來,總有説不完的話題。對於田曉霞來説,孫少平不止是一個平凡的挖煤工,他有一個與她一樣的另外世界,在她面前,他不像別的男生那樣無盡地唏噓自己的本事,炫耀自己的家世(當然他的家世並沒有好炫耀的),而是真真切切讓她感受到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對身為勞動者而感到的自豪。而對於孫少平來説,田曉霞就像是他行走在黑暗道路上忽然點亮的一盞燈,時刻給他温暖,給他希望,給他活力。她雖生活在優越家庭,可絲毫沒有嬌生慣養的大小姐習性,更沒有高高在上的距離感。相反她的大大咧咧,親和隨性,善良真誠,以及她那霞光般的美麗笑容都讓孫少平為之欽佩,為之傾心。

可歎生活就愛捉弄人,在他們正式相戀不到兩年時光,便硬生生地將他們拆散,陰陽相隔。多麼痛心的結局,他們憧憬的美好未來還沒有一一實現,就被生活狠狠地一掌擊碎在這塵埃裏。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篇2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我們。平凡的主人公孫少平和田曉霞,在對愛情對人生的美好追求與嚮往中,體現了平凡人的不甘平凡。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將平凡農民生活中的辛勤勞動、黃土高原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政治中的形式和矛盾用細膩的手法融為一體,勾勒出一幅中國七八十年代農村生活的生動畫卷。作者將對生活的、對社會、對歷史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藴含在一件件簡單卻又充滿動人情愫的小事中,給人以真切動人卻又嚴肅深沉的感覺。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説,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説”,書中通過大量人們複雜的情感變化與矛盾糾葛刻畫出許許多多不同階層平凡人民的形象。人們雖然平凡,卻有人生的自尊、自強、自信,靠着自己的力量與命運抗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他們一次次的跌倒,卻又因為對生活的熱愛對情感的嚮往一次次的站起來,成為平凡命運中的逆行者。平淡的日子與社會的洪流猛烈撞擊,迸發出一幕幕激動人心催人淚下的故事,在一次次的苦難中展現出頑強堅韌的精神。書中每個小小的人物都具有強烈的抗爭精神,都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期待,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普通勞動勞動者命運的深切關注。

小説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展現了“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我國城鄉廣闊的社會面貌。孫少平上進有尊嚴,腳踏實地從不好高騖遠,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着高粱面饃,喝着剩菜剩湯的學習生活,還是下地勞作的弄明生活,升值走出田間的打工生活,他的身上始終都昂揚着高傲與矜持。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遇到不公敢於拔刀相助,出於大義可以不計前嫌,平凡而窮苦的生活完全沒有成為束縛他擁有道德與修養的繩索,反而成為倒映出他完美人格的明鏡。完美的品行讓他在人生中與善良勇敢的田小霞相互吸引,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的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兩個純真向上的平凡人愈加奮進,自信地去面對生活的不幸與艱辛。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這本書中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描述,也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來奪人眼球。相反的是,這本書只有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書名一樣,一切都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們因不凡的品行與理想相互吸引相互激勵,相信自己的強大,這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傳統精神的繼承。對平凡之人的同情心,對普通百姓生活方式的極大尊重和認同,對底層的奮鬥者來説無疑是一座“燈塔”。人生就是一場無休止的奮鬥。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篇3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曾説過作家路遙用畢生心血寫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時代大變革中所走過的既平凡又壯美的人生畫卷。

人生的奮鬥,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都是相似的。

馬雲説過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了放棄原有機會,否則他現在還在蹬三輪車。

這是一本很平凡的書,講述了平凡人的人生,他是平凡的,也是貼近生活,每一字、每一句寫盡樸實。

?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説,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

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事。

對於平凡,我素來是這樣以為的,直到與《平凡的世界》相遇。

對於孫少平來説,他是熱情、奮進、精力旺盛的。

家庭貧困的他從少就是面對貧困,忍受飢餓、無時無刻不在與之奮鬥着,讓他痛苦的是,貧苦給他那時開始成長充滿敏感的自尊心,帶來了看不見的傷害。

因為沒有好的吃食,他會不自覺得避開眾人的目光,悄悄取走了不體面的黑傢伙。但對於這些他沒有就此屈服,放棄生活,而是以更加樂觀積極地心態投身在生活中。

他在貧窮時仍堅持閲讀,靠着自己的聰明能幹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是他告訴我們讀書能夠帶來財富。

正處當代社會的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受着良好的教育,有老師在三尺講台上傳授給我們知識,我們有着良好的學習條件,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像孫少平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完善自己,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對於孫少安,他身為大哥,擔負着養家餬口的重任,迫於生計,他不得不從六歲就幫家裏幹活。

在他十三歲的時候,為了幫父親撐起這個家,他毅然放棄自己的夢想,放棄上學,對於感情,潤葉和少安的感情是深厚的,少安想拋棄一切與潤葉在一起,但他最終還是敗給了現實,敗給了社會地位的懸殊。

但他有膽量膽識,大起大落蓋磚廠,失敗後仍不氣餒,最終讓貧窮的家庭富了起來,他的堅持不懈值得我們所學習。

他的磚廠遭遇失敗後,面對村裏人的冷言冷語,他仍然相信自己會造出好的磚,於是又重新建起新磚廠。

生活中,災難總會在我們不經意間到來,亂了陣腳往往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像孫少安一樣,看淡災難,從頭再來,也許我們終究能贏來成功。

偉大的生命本就平凡,平凡卻又偉大。

命運後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

路遙用六年的時間寫下這部鉅作,他永遠是矛盾文學獎作品上一顆璀璨的瑰星。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篇4

翻開卷首,迎入眼簾的是一頁刻錄逝去光陰的照片,他的生命被銘記在時光之影,永恆定格在書卷之中。從他深邃又剛毅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對生活有獨特理解和思考的人。當看到作者簡介42歲就病逝,更使我內心深處無比敬仰,是他在1988年完成了百萬鉅著《平凡的世界》至今可以看得到色彩感受到温度的人便是路遙

在正文前一頁,有這樣一段話,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這是作者著書的情懷和精神內涵,而書的結尾這樣記錄到,準備:1982-1985年,完稿:1988年。從準備到完稿長達6年。這本書作者傾注6年時間精雕細琢,這一份鍥而不捨的執着包含了太多對文學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情懷。就作者本身的頑強毅志品質足以使人感受到一種力量,歷時6年使他蒼老,但其精神永不磨滅。他經歷的貧困、挫折、病痛,然而並沒有被命運的遭遇而俘虜,反而堅持不懈頑強的活着,矢志不渝的堅持創作直至死亡。這部靈魂之作《平凡的世界》讓我對人為什麼活着,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説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書中主人公孫少平讀書的經歷讓我很受感動,在微弱的燈光下、在貧瘠荒涼的土坡上,在沒門窗的牆角里讀書,甚至在打工期間背石頭,脊背被壓爛趁着雨天不出工,懷着顫慄激動的內心,在爛被子裏認真讀書,他有一個遠行的夢,他也是一個尋路人,在旅途中,他所遇到的人,都在改變他的心智,這便是成就他非凡的源泉,敢於突破敢於鬥爭敢於抉擇,懂得生活,自始至終他都沒拋棄他遠行的夢。

書中的另一個主人公孫少安在6歲,他從此便開始了一個農村孩子的第一堂課勞動。他的故事就這樣拉開了序幕,在沉重的生活面前,他勇敢的扛起家庭重擔,時時刻刻為親人着想,他的堅持,他的敢於思考,勇敢擔當,在當時社會背景思想及環境的條件下,艱苦創業失敗了又重新開始,起初連娶媳婦都沒錢沒家的人,直到最後成功。很多時候,環境迫使我們改變了自己,而最後又是以人的精神和毅力,改變了生存環境,這一個過程,簡單到複雜到平凡的結束。這種細微的變化,無時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平凡的世界》讓我感受到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而這力量就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讓我從對當下的生活中,找到了活着的意義。肉體以外還有我們的靈魂,驅使肉體奔波在塵世間,困頓的是沒有意志,一個沒有毅力的人,最終會流浪於歲月,淹沒於歲月,有時候看不清遠方的路,有時候夜很黑,有時候沒有路可走,有勇敢的心,就會永遠在路上。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篇5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説,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國小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覺。

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説”的鉅著中,作者圍繞着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説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鍊與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説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如為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黑典型來批判;曾為嘗試着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為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場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原來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隻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着。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麼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幹出了點名堂,他賢惠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

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麼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願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麼殘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們心理上總不願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麼地真誠,那麼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麼,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