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5W

為了讓我們寫出的心得體會得到跟多人的認可,就必須認真回顧事情發展的過程,實用的心得體會是我們結合自身的經歷有感而發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5篇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篇1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

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聖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篇2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讀過《論語》、《老子》、《莊子》,分別從人與人相處,自我的相處,人與大自然的相處的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講解,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閲讀了《大學中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謂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就是朱熹所説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説的“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於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有收穫。

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看完這部分後,聯繫實際確實是有道理的,學習和做學問都需要一個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

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並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篇3

?中庸》誇大實踐,不僅在實踐中運用“中庸”,而且要在實踐中學習“中庸”。運用要像舜一樣,“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至於學習,《中庸》舉出了另外一個典型,這就是顏回。《中庸》説:“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謂擇乎中庸,就是善於選擇,選取那些最精當的,真理性最強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質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為己有。顏回一生就是這樣做的。這就告訴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很多東西都是有偏激的,沒有反映事物本質的,所以要善於選擇。選擇不是選那些譁眾取寵的,顯赫一時的,更不是人往亦云的,而應該是中庸之道,無過無不及,真實反映了事物本質的。

為要把握“中庸”,一則要學;二則要行;學則能知,行則能成。但知和行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中庸》説:“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委曲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在這裏特別誇大學與行的重要,無論何種人,無論何種情況,只要堅持學習,就能“知”。無論何種人,也無論何種情況,只要堅持實踐,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説:“蓋人性雖無不善,而氣稟有不同者,故闡道有蚤莫,行道有難易,然能發奮圖強,則其至一也。呂氏曰:所進之途雖異,而所至之域則同,此所以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資,為不可幾及;輕困知勉行,謂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以為,人的天賦不同,所以學、行的難易有別。呂氏的論述更為深刻:假如人們只希看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學,希看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則中庸永遠只能是理論意義上的中庸,而不能為人所用,所以説“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的實踐,無論對己對人,無論家庭社會,其原則精神都是一致的。《中庸》説:“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天下之達道五,是外向的,對家庭社會而言的;天下之達德三,是內向的,對自己而言的。無論內向外向,對人對己,原則是一樣的,“所以行之者一也。”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篇4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以此沒世不忘也。”

“於戲!前王不忘”源自《詩經。周頌。烈文》,是周成王祭祀時讚頌先王並誡勉助祭之句。也就是説先王建立如此顯赫之偉業,吾等後人不能忘記這樣的偉業傳承。具體又指什麼呢?

也就是“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君子仰慕古賢聖人之德行,見賢思齊,見聖渴仰;而小人也樂得借用先賢之名來以此獲得自利。

在東方另一個國家印度文明傳承也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瑜伽這樣結合、聯通、合一和相應來表述。與內心心性合一而明身乃心性之化身;與天上神靈合一,如阿凡達;與古賢先聖合一而智慧似我。以至於佛教盛行而演繹到無比殊盛而繁複,君子探求無限,小人用其無限。可見正信和迷信混雜一起,難以清晰。

而儒家直探龍珠,直揭精闢,僅此一句,使真意靈魂大白與世,簡單平實,仁心直露,使人深省,言下大悟。

?大學》總在不斷引用先人智慧説當下實際,沒有半點拖泥帶水,也無修飾,更是中立直接,真實華族智慧之精要,深讀其樂無窮。也由此成全了《大學》的歷史地位。

生活中,我們總在道理中糾纏不清,與其説道理無非就是自我認知的一面之詞,放在陽光下暴曬,還能有多少客觀。一切道理皆廢話,不中立,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説什麼才是最根本的呢?那就“賢其賢而親其親”,其賢其親變成自然之道,用在社會中就是合真之道,明辨是非之道。至此,心性洞開,與天地合

大學中庸的心得體會篇5

錢文忠教授講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不是一味的保守,而是有節取中!

他對於有節取中這四個字,沒有作解釋,所以我也不是很理解!不過他重新闡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古話,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的啟示: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養;這樣家庭就會美滿、幸福、和協,家和了萬事就興;

才可以集中精力去工作、去創業;最終才能夠事業有成!

今天看了錢文忠講大學與中庸,懂得了不少禮記方面的事!尤其是他諷刺那些房地產商人們的的摘句和那段對大學中庸的高度概括的那句話,也就是我在小時候被三字經的那段話“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就是説一個人要想德望與天下,必須要能治理國家,要想治理國家必須治理自己的家,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必先治理好自己的身,要像修身必先修其心,修其心必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前要知道這件事物,要知道事物必須先看到這件事物,這是一個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同時也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道理!還有就是那段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地,有地方有財,有財方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一個人有德是根本是關鍵再有才也無所謂,只會招來別人的憎惡!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我會深刻理解這些話的,我以後會照這些話去做的,儘管別人不是這樣,周圍的人不是這樣,但只要我能做到他們做不到我也沒辦法,畢竟我不是耶穌不是釋迦摩尼!何況他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信,何況一個無能的我!我只要把我學到的自己能做到就好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