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橋的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7K

心得體會的格式規定比較低,它是一種把我們內心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書面表達,心得是向他人表明個人觀點的一種感受文字,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山橋的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5篇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篇1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想要鋒利就必須從萬般打磨中形成一種新的品質,梅花想要比其他的花更香就必須在困苦寒冷的地方開花。剛剛從大學聯考這一人生轉折點闖過,然後經過暑假的韜光養晦,便踏入了軍訓時光。頓時,校園內充滿了一抹抹靚麗的綠色風光,讓校園變得更添一份活力,顯得生機勃勃。可能軍訓的原本意義打磨學生,完成身份意義上的轉換吧,鍛鍊我們堅定不移,執着永恆的精神。剛開始我們只是學習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比如:站軍姿,齊步走,停止間轉法等。雖然看着簡單,但做起來確實不容易,各式各類的要求,背必須向後微張,腳與腳之間呈六十度張開,然後一站便是半個小時,穩如泰山似的立根站在操場上,成為他人眼中的風景。而後齊步走的訓練更是讓人啼哭不已,手臂的角度與控制的力道讓人琢磨不透,與隊伍的整齊度也難以控制。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長久的磨難怎能成材?只有磨難才會使人在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在軍訓期間最為歡快的時光便是訓餘的休息時間,我們連隊與連隊之間進行軍歌拉練和精彩的娛樂遊戲,在這時大家的身體早已疲憊,所以休息時間便顯得尤為難得,大家都放開了心態,隨時準備上台表演才藝,唱歌跳舞,武術散打都不在話下。軍訓讓同學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與自然,或許軍訓的意義之一就在於此吧!

每天晚上在訓練結束後,到寢室第一件事便是洗澡,彷彿只有洗漱後才能將滿身的疲憊洗盡,然後再泡泡腳,享受訓餘時光,便進入夢鄉。軍訓生活雖然很累,但在其中卻充滿着樂趣。我與同學們一起經歷着磨難,一同在訓練中進步。我們只是在身體上經歷着磨難,但卻在精神上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每天早晨迎着第一縷陽光,踏上軍訓的征途,晚上灑着月亮的晦陰回到寢室,洗去一天的疲憊,生活十分充實。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們必須要先經歷苦難才能成功,是軍訓使我真正成長起來,是軍訓才使我明白生活的真諦!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篇2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峯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築羣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

1920__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鐘山的遺願,靈柩暫停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內,並決定在南京鐘山修建他的陵墓。自1920__年春動工,至1920__年夏建成。

南京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中山陵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

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籌備處廣泛徵集陵墓設計方案。結果,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鍾”式圖案榮獲首獎。呂彥直還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這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調和諧,從而更增強了莊嚴的氣氛。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牌坊這類建築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博愛”兩字正點出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後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它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裏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先生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

再進為碑亭,一塊高8.1米、寬4米的巨碑上刻着由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黨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闓手書的“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孫先生於”24個鎏金大字。字為顏體,遒勁有力。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動,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的傑作。像座東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蹟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遺囑》在這裏,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不朽勛業和艱苦鬥爭的歷程,而且也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我中華獨立、富強、大展宏圖的建國思想。

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先生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漢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遺體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後,劉伯承任市長時,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裏。

30多年來,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陵墓周圍,鬱鬱葱葱,景色優美。陵墓的建築,壯麗雄偉。孫中山先生雖然與世長辭,但是他浩氣長存,永遠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鐘山的雄偉形勢與各個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通過大片綠地和寬廣的通天台階,連成一個大的整體,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既有深刻的含意,又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更有宏偉的氣勢,設計非常成功,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篇3

久違的烈陽灼燒着湖理的大地。我們仍如一排排挺立的翠竹,在操場中央站定着。路上往來的學生神色匆匆,各自前往不同的目的地。猛然地,我想到了未來的自己——會像是現在的他們嗎?

在沉重而疲憊的軀體中,思緒竟奇蹟般的輕盈着,飄散向無數種未來。我繃緊的四肢,痠痛的腳尖,挺直的背脊,在這一刻全都跟不存在似的,全部的注意力已然集中在了對未來各種稀奇古怪的猜測與幻想中。我或許會在清晨悠悠轉醒,穿一身便裝行走在湖理滿是清香的小徑上;又或是裹一件大衣,在路上享受着冬日午後的暖陽;或是傍晚時在湖理的環湖小道上散散步,看落日餘暉將天際染成金紅;又或是夜裏趴在窗台,細數着天上閃爍的星星。這樣幻想着我緊抿的脣角竟浮出一絲笑意。未來可期,此話當真不錯。

路邊來往的行人大多是我們的學長學姐,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抱着書或拎一小包,悠閒自在。而目前正深陷於軍訓之苦累的我們,向他們投去的目光裏,也不免夾雜了一絲豔慕。但我們都明白,這些現在看起來整潔大方的學長學姐們,也曾像我們一樣穿着軍訓服,頂着頭頂熱辣的紫外線,繃緊身體,咬牙堅持。然而他們挺了過來,在歷經軍訓的磨礪後得到了自己翹首以盼的美好未來,活的精緻瀟灑,令人心生嚮往。我們成長的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在軍訓中破繭成蝶,脱胎換骨,而後面前康莊大道,平坦開闊,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期盼的未來。因而我們須明白,心中若擁有光明與希望,便將看見一個值得期盼的未來。

涼風透過陽光的縫隙,送來一絲涼爽。我定下心神,又將思緒沉浸軍訓裏。眼前來往的學長學姐們,彷彿下一秒就將變作我們的模樣。我的心中載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我心從苦難中生出光明,探向那未知卻可期的未來。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篇4

説起孫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他可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哦,他出生於1866年,那時候正處在清的時候,是他挺身而出當了我國第一個大總統。

孫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先驅者,為中國的、民主、富強而奮鬥了終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的活動開拓了一個新階段:提出了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國。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主主義革命時期後,孫接受了中國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使之獲得了新的歷史特點。他的活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

孫建樹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他在思想方面留給後繼者許多有益的東西。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同志在《紀念孫先生》一文中寫道:現代中,除了一小撮反動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並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

孫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偉大而神聖的人,他所為我國作出的事也是不可磨滅的。從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臨時大總統。結束中國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國開始。到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因病不治逝世於。他在此期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而做他並沒有私心沒有一點為自己着想的心,正是這點他深深的感了我不會忘記他,他永遠是我最崇拜的人!

紀念孫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心得體會二:

2016年11月12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紀念孫誕辰150週年。全國各界人士紛紛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通過這個紀念活動,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偉人孫的瞭解。

(1866~1925)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香山(今市)翠亨村人。在中法戰爭中,孫目睹清的賣國、和,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1892年,孫畢業於西醫書院,隨後在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會社。1894年,孫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孫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為誓詞。1905年8月,孫與黃興等人在日本創建同盟會,孫被推舉為,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的革命宗旨。孫首次提出民族、、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1912年1月1日,孫在宣佈就職,組成民國臨府,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國,頒佈《民國臨時約法》。1914年6月,孫在東京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從1918~1920年,孫完成過去已着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計劃。

1919年10月,孫宣佈革命黨改組為中國。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標誌着孫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在長州島創立,為建立革命打下基礎。孫在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主義。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逝世。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説:必須喚起民眾,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孫先生是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我國和一切愛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人從來孫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正是靠着精神,億萬兒女迎來了嶄新的一天。人團結和全國和一切愛國力量,了艱苦卓絕的,付出了巨大犧牲,終於了孫先生的民主革命,並把革命發展為革命,從上了民族的命運,使的面貌了翻天覆地的。

孫先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他的奮鬥的一生留給有益的東西。民族的楷模,他的思想值得發揚光大。

滔滔長江,源遠流長。孫先生對長江鍾愛,1894年至1924年的30年間,他進出長江12次,累計在長江之濱居留5年半,佔去他整個生命的。他鐘愛長江,還熱切地希望儘快開發和整治長江。怎樣把這麼的長江能源,為服務,為謀?1919年,的革命先行者孫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這是次在長江上築壩的設想。孫個要在長江修大壩,將浩浩長水攔腰堵住,把水蓄積起來,用於發電、運輸、防洪、灌溉,綜合。

孫先生一向把發展交通擺在建設事業的首位,因(更多精彩文章來自不求人)此他對開發長運輸資源。長江水道的整治,業的發展,他主張開發浦東;提議配套設施,建設沿岸商埠;主張長自然水力,來解決泥沙的淤積。

中山橋的心得體會篇5

在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和孩子的心中,孫中山對於他們來説實在是離他們太遠,能知道關於他的一切,還都是來自於書本和電視,在我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只知道孫中山這位偉人曾經廢除過纏足的陋習,僅此而已,這也是通過語文書學到的。現在想想也是慚愧,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已不知道多少那個時期的故事和偉大人物了。思及此處,不禁也有些苦笑。知道要寫這篇文章,這才急忙地上網查找有關資料,頗有應付的感覺啊!我問過爸爸,我問他:“孫中山是什麼時期的人物,你見過他嗎?”我爸激動的對我這麼説:“你爸怎麼可能看到孫中山呢,你爸爸的爸爸還沒出生呢!”我忙按着計算器扒拉了好一會兒,由於對數字的不敏感,怎麼也算不出來,只好放棄,整個晚上,不睡覺地打字。

孫中山離我們太遙遠,但是,這麼偉大的人的資料可不少,以前人的評價離我們也很遠,但我看見了這麼一個人的評價我們至少認識的人——___,他曾經強調説:“孫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和放眼世界的開放心態,孫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堅強意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在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征程上,這一精神遺產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很短,但是我也能從中瞭解到孫中山畢生的追求,他的性格,他對後人的影響,腦海中,對他沒有什麼影響,不像__一樣的影響,雖然我知道沒有多少孩子回去主動的瞭解這些在世的或是不在世的為人,恐怕讓我們寫這篇文章也是出於此意吧,作為一箇中國人,還生活在偉人的影響下,連一位偉人的基本信息和做出的貢獻都不知道,怎麼對得起他們呢?

孫中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至少他的名字只要是有思想愛國的中國人都知道,他在每一個瞭解他的人心中的形象都不一樣,但沒人會否定他的博愛、慈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雖然我不太瞭解,但是擁有這樣有些思想品格的人怎麼不是一位偉大的人呢?

時間是我們遺忘了許多人和事,但記錄在案的是永久的,我們以體會不到當時的情景,但是,充足的資料還是可以彌補一點的。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時代的潮流總是在變的,正如大江一般浩浩蕩蕩,順着潮流適應的人總是能夠頑強的活下去,但是那些一心想要改變世界的潮流,不自量力的人終究是要死去的,“順天意,應潮流,合人情。”人情冷漠虛偽,待人不古,打着感化人的幌子去做欺騙別人,而孫中山提出“感化人最要緊的就是誠。”的確,沒有一顆足夠真誠的心,還不如回過頭來先行感化自己,能提出如此言論的人難道還不是一個博愛,真誠,慈善的人嗎?有人這一生都是恍恍惚惚,過的是紙醉金迷的日子,守着自己自私的過一輩子,從未想過發揚雷鋒,孔繁森的精神,即使自己能夠幫助百千人,也是毫無自覺,有人可以幫助一個人,但他自詡大志萬千,也是懶得去幫助微不足道的一個人,一口恨不得吃成一個大胖子,一下子就拯救了全天下的人,然後就是汗青萬年,從未想過“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當有能力為千萬人服務時,就要為千萬人服務,當有能力為千百人服務時,就為千百人服務,只有能力為一二人服務,就盡力為一二人服務。”而胸懷大志的人,也不見得志向都是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都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想來到時要立志做我心中的孫中山

大官,官本是權,如果一心要留名人間,還不如為人民做大事正如孫中山所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

思及此時,我深深的敬佩孫中山先生,像他這麼一位可以堅定的對全天下人説出“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的人,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現在,有多少人可以自信肯定地説出來的?恐怕是大話敢説,而不行動的人多吧。

雖然他一生獻身於偉大事業,是一位偉人,但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人無完人,偉人也有缺點,但這也是證明他是一個普通人的證據,他可以是偉人,那同為普通人的,自古以來的千千萬萬的人怎麼就爭名逐利做不到呢?

偉人先賢不是用來徒作供人們羨慕整天膜拜用的,是用來激勵人們的,至少我認為,他們是用來給我們超越的,如此時代才能前進,才能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出現。

“不斷地奮鬥,就是走上成功之路。”讓我們記住前人,走得更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