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76K

《蘇東坡傳》這本書描述出蘇東坡在文化長河中是如何脱穎而出的,又具備何等的優秀品質,你還在惆悵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蘇東坡傳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四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蘇東坡傳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四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1

《蘇東坡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採用“春秋筆法”,而就是林語堂先生閲讀超多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後所着的傳記。我心度之,就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瞭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觀蘇東坡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讚歎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就是其才智的體現。

蘇東坡就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就是‘水’之‘皮’,則‘滑’就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蔘寥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説“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裏,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東坡就是熱愛生活的。其餘不必説,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説數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就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後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就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之後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就是剛直的。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羣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就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就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就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説不就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東坡傳讀後感2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的鉅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後,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温厚和厚道,並沒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嚐。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鬥那種善於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説到底,在於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於提出、敢於批評的態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慾,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鬥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脱離了實際,與救百姓於水火發生了牴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於在他管轄的州府裏,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着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為妓女提詩,他和和尚趣談,他為百姓求雨,他四處遊歷。蘇東坡的詩詞良篇裏,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用林語堂作結時的話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説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蘇東坡傳讀後感3

我讀了《蘇東坡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蘇東坡的童年到流放歲月的事。我給你們説説我最喜歡的一章吧!我最喜歡《蘇東坡傳》第一卷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童年與青年》大體內容是以前的學生要把整本書背下來,背書時不僅要背書的`內容、知識,連措辭也不可忽略。讀書刻苦的蘇東坡把整本書都抄了一遍,而且書沒加標點符號,要學生自己根據課文的意思加標點。我覺的如果想學的知識有用,把它學透就可以了,沒必要把整本書背下來,那個時代的教育方法有點不對,不過接下來幾條我很贊同,學東西就要學透,不能半懂不懂,糊里糊塗的學過去。而且最後一條我非常贊同:讓學生自己加標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懂書,讀透書,更好的學以致用。

我還喜歡《王安石變法》這一章,這一章講到王安石定了一條青苗法,對窮人不利,而對朝廷很有利。蘇東坡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和司馬光等人一起阻止王安石變法,更讓皇帝禁用了這一法,蘇東坡讓老百姓受了益。我覺得蘇東坡很顧全大局,不僅顧着自己,還關照着老百姓,我很支持蘇東坡這種顧全大局的品質。同時我對王安石新定的法律很不贊同,為了讓朝廷受益而不顧老百姓的安危。

蘇東坡這個大江東去,浪濤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會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

蘇東坡傳讀後感4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一闋《念奴嬌。赤壁懷古》光耀千年,世人讚歎。每每讀到蘇東坡的詩詞文章,總是歎息不已,感歎天賦奇才,唯有仰望。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才知道原來並非完全如此,蘇東坡除了天賦異秉,更有過人的努力,才有如此輝煌的文學成就。天才非天成也。

蘇東坡從小聰明絕頂,可是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秉賦穎異而在學習上有所鬆懈,還是像普通人一樣認真讀書,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努力許多。

古時,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必須熟讀經史詩文至能背誦,發憤努力的學生則把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這種背誦記憶實在是艱難而費力的苦事。而蘇東坡不僅熟讀背誦,還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後,對那本書的理解要比僅僅閲讀多次深刻得多。所以,每當蘇東坡向皇帝進諫或替皇上草擬聖旨之際,或書寫詩詞文章之時,就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會茫無頭緒。而且蘇東坡還利用抄寫經史之時練習書法,成就了一手好字。

天資聰穎、家學淵源如蘇東坡,尚且如此努力,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唯有更加努力,方能有所收穫。國小時,我在陳嶽叔叔處學國學,陳嶽叔叔要求每課必須背誦,期末時進行統一考試。同學媽媽看我每次考第一,便説我遺傳了父母的好記性,其實她不知道我每次上完課都會很認真地反覆誦讀課文,直至出口成誦,爛熟於心,期末考試前還要把一學期的課文全部集中背誦一次,所以決不只是因為遺傳的好記性。背書的時候的確很枯燥,那些拗口的字詞,晦澀的詩句,都會花去我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很好地鍛鍊了我的記憶能力,也讓我更深地體會到古典文學恆久悠遠的魅力所在。

愛迪生曾説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南極的漂泊信天翁天生一對鳥類中最大的翅膀,也要經過兩週的艱苦練習才能學會飛翔。所以,所有的天才都不是天成的,唯有不懈的努力和百分百的認真才能化繭成蝶,展翅翱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