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魯迅讀後感優秀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書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同學們對書上情感的體會,閲讀對我們有方方面面的好處,相信喜歡閲讀的大家都有寫讀後感的經歷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死魯迅讀後感優秀6篇,供大家參考。

死魯迅讀後感優秀6篇

死魯迅讀後感篇1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然而有着一身錚錚鐵骨的魯迅也要死去,因為老年的到來把他帶到了戲的最後一幕——死亡在舞台兩側等待着。蒙田説:“沒有一個人或只有極少數人在進入老年之後不帶有酸腐和發黴的味道的。”魯迅應該屬於那“極少數人”,疾病、暮年和即將到來的死亡,沒有壓垮魯迅,在他的作品《死》裏,表現出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東西……《死》是魯迅逝世前一個月寫下的一篇雜文,文章的開始部分引用了史沫特萊(通譯為史沫特萊,魯迅在《死》文中譯為史沫德黎)對於柯勒惠支的版畫集所寫的序言中的一段話:“許多年來,凱綏·柯勒惠支——她從沒有一次利用過贈授給她的頭銜——作了大量的畫稿,速寫,鉛筆作的和鋼筆作的速寫,木刻,銅刻。把這些來研究,就表示着有二大主題支配着,她早年的主題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愛,母性的保障,救濟,以及死。而籠照於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難的,悲劇的,以及保護被壓迫者深切熱情的意識。有一次我問她:‘從前你用反抗的主題,但是現在你好像很有點拋不開死這觀念。這是為什麼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語調,她回答道,‘也許因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從不願多説廢話的冷峻的魯迅引用了這麼一大堆別人的話,表面看來有點旁逸斜出,其實不然,魯迅的心路歷程與史沫特萊所説的柯勒惠支十分相似,魯迅一生都在反抗,魯迅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一生都在同帝國霸權,同形形色色的走狗文人作鬥爭,甚至於也不放過無情地剖析自我,對於國民的劣根性,更是痛加鞭撻,為喚起民眾之拳拳之心常常感覺到要成為“啼血杜鵑”,至於柯勒惠支作品中的死亡主題,魯迅之所以引用史沫特萊的話,更是事出有因,魯迅就是要從這段話裏傳達出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而且魯迅引用這段話也並不是偶然的,在這之前,魯迅在介紹和説明柯勒惠支的一幅題為《婦人為死亡所捕獲》(亦名《死和女人》)的版畫時就説了這樣一段話:“‘死’從她本身的陰影中出現,由背後來襲擊她,將她纏住,反剪了;剩下弱小的孩子,無法叫回她自己……”(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柯勒惠支版畫選集〉序幕》)顯然,魯迅對這一版畫作品中“死”的意藴表現出了某種深獲我心的讚許和默契,在雜文《死》中他寫到:“我那時看到這裏,就想了想......我今年的這‘想了一想’,當然和年紀有關,但回憶十餘年前,對於死卻還沒有這麼深切。”“那時”只是“想了一想”,而現在感受這麼“深切”的是什麼呢?是死亡意識。死亡,是隨着疾病和暮年而來的;死亡心理,可以説也是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暮年心理。但是,相對來説,暮年畢竟還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它的到來往往是不知不覺的,人們可能不會一下子便感受到暮年的死亡陰影,大多隻是由於生理上的變化而首先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年老體衰的感覺,所以“我那時看到這裏,就想了想”,但僅只“想了一想”,十餘年後的今天,對於敏感的魯迅來説,在遭遇許多不幸、經常生病,生大病的魯迅,雖然是大病剛有點轉機,但當這種暮年的死亡意識再次襲上心頭,感受深切之程度就再也不是一個“深切”這樣的詞語,一句或幾句話載得住了。魯迅也畢竟是人,一個會死去的肉體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擺脱現實的物質羈絆,完全超越現實存在的限制和人的最基本的思維定式與精神素質,但在這些最普通、最一般的心理表現中,魯迅是偉大的,從他在《死》這篇作品接下去的文章當中我們馬上就能感受到魯迅是一個具有高度生命意志與深刻生命意識的人,他有着比一般凡夫俗子遠要沉後執著的生命態度和藴藉深遠的死亡意識。在接下去的文章中,魯迅很自然地談到窮人的死亡意識,“有着地位,權勢和金錢的人”的死亡意識,談到這些的時候,魯迅沒有忘記他仍是個鬥士,舉起了他的“投槍”,刺向那些該入畜生道的有着地位、權勢和金錢的人,因為窮人是沒有“造出該入畜生道的罪孽的”,所以要讓曾經作孽多端的人到陰間也不好受,他們要“長久做鬼,而且還別夢想着陰間的主宰者”也“恰如人間的好官一樣”,“對於他獨獨頗肯通融,也會收點禮物。”魯迅從來的作品裏都是充滿了一種昂揚的鬥爭氣息的,在這為數很少的調子和氛圍難免悲哀和低沉的作品裏,包括《死》這一篇作品,他仍然沒有忘記戰鬥,正如許廣平所説,魯迅“是一個終身從不復員的徵人,畢生荷戈而絕不解甲的一位能徵慣斗的戰士。”(許廣平《忘記解》)而正是因為要繼續戰鬥,魯迅即使“這兩年病特別多,一病也比較長久。”而且“往往記起了年齡”,但卻一丁點兒也不懈怠,而且“從去年起,每當病後休養,躺在藤椅上,每不免想到體力恢復後應該動手的事情:做什麼文章,翻譯或印行什麼書籍。想定之後,就結束道:就是這樣罷——但要趕快做。這‘要趕快做’的想頭,是為先前所沒有的,就因為在不知不覺中,記得了自己的年齡。”魯迅是偉大的,他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在暮年心態和死亡意識面前,他不是束手就擒,而是表現出他的反抗精神,以及他的沉厚執著的生命態度,正是這種與生命、與反動勢力持續不斷地抗衡,激發了魯迅的生之燦爛的激情。許廣平曾説,魯迅是“用小跑步走完他的畢生”(許廣平《忘記解》)的,但是魯迅在感受到死亡將近時,還在對自己説:“要趕快做”,使人不免感受在魯迅暮年,他簡直是以一種百米衝刺——是在馬拉松的最後一段路程的“百米衝刺”——的競技狀態和速度投入生活的,這是何等地讓人肅然起敬!魯迅以前“從來沒有直接地想到‘死’”,“直到今年的大病,這才分明地引起關於死的預想來”,然後彷彿談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一樣談到他的病情及診治,他説醫生“雖然譽我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國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滅亡,並且説,倘是歐洲人,則在五年前已經死掉。這判決使善感的朋友們下淚。我也沒有請他開方,因為我想,他的醫學從歐洲學來,一定沒有學過給死了五年的病人開方的法子。”魯迅自供:“我並不怎麼介意於他的宣告,但也受了些影響……而從此竟有時要想到‘死’了”“臨終之前的瑣事”“想到過寫遺囑”“我也留下一張罷”等等,魯迅的這些話,寫來筆調是這樣地從容、舒緩、平和乃至於顯示出一種能夠包藴一切的幽默,並且還表現出了一種不失為自嘲的豁達風度,讓我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是一個自信、參透了生命真諦的人。死和死的預感,已經完全消解在魯迅豐富而深刻的生命意識之中了。所以,魯迅的“遺囑”可以説是對一切存在包括生命存在的挑戰和對死亡威脅以及蔑視、壓迫生命者的嘲弄!什麼“不收禮”“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忘記我”“損着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等無不體現了這種嘲弄,但是,與此同時,也流露出魯迅對於死亡的幽婉心態及一些兒女情長,如“管自己生活”“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取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幽婉和兒女情長是給自己人,對於敵人,魯迅即使在臨死前,卻仍然決絕地説“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在這篇作品的最後一句話“到現在,我想,這些大約並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連這些想頭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毅然決然,激烈與決絕之後卻是一片茫然,從而也最真實地揭示了魯迅暮年對於死亡的隱晦和曲折的特殊心態。每個生命都會有終結,骨頭再硬的魯迅也要死去,戲已經演到了最後一幕,大幕即將徐徐拉上,然而魯迅告誡自己的是“要趕快做”,那“準遺囑”更是意味深長,想着一代偉人的死不免唏噓惆悵,扼腕哀歎,讀着他的作品,真切地感受到為偉人的死亡意識,只感到是小溪之於大海,又怎能一一包容,又怎能幾言窮盡,但還是做了上述努力,筆者才疏學淺,不盡周詳之處在所難免。

死魯迅讀後感篇2

彷徨是苦悶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無處宣泄的,彷徨就像遊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該何去何從,不光是身體的無處歸依,更是靈魂的無法寄託。前方在哪裏,有前方嗎?真的有前方嗎?那又在哪裏?

二十年代的中國,黑暗、混亂、動盪不安,滿目瘡痍,熱血的青年奮起反抗,期望毀滅這個千瘡百孔的舊世界。於是有了“五四”運動,魯迅先生寫下了《吶 喊》,向腐朽的封建社會發出了沉重的宣戰。“五四”運動後是新文化陣營的分化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從,“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彷徨”。曾經,他滿懷希望,然而這希望,最終是破滅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在現在,於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現了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後來在《題t;彷徨>》一詩中説:squo;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 ,荷戟獨彷徨。”這便是題名《彷徨》的來由。他在《彷徨》書扉頁上引用《離騷》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又證明了魯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堅強的鬥士,雖然彷徨,雖然苦悶,但仍然求索,不輕言放棄。仍然在鍥而不捨地抨擊着封建社會,表現了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他的人生是一個圓,有彷徨,有苦悶,但沒有放棄。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壓下,總是會有那麼一點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壓力來源於責任、和期盼,承受,是我們面對壓力的唯一方法,我們承受着親人與故人對自己寄予的熱望和要求,我們承受着來自世俗的各種惡意和善待,我們承受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打擊和煎熬。

古老的中華民族同樣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飲血,奴隸制的非人壓迫,欲掙脱鐵鏈的那一聲聲歎息,封建社會的精神枷鎖,外來列強的欺凌,八年的抗戰,年的內戰,終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十年,又有多少的冤屈,華夏五千年,社會的每一次前進,是用無數的血與淚、無數的生命鑄就成的。

生活在一個相對民主,相對自由的世界的我們,承受着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承受。有悲傷,有淚水,但作為人,最高級的動物,我們應該挺起胸膛,伸直腰桿,呼一口新鮮的空氣,像我們的祖祖輩輩那樣勇敢地前行吧!

死魯迅讀後感篇3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説,我頭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雖然我只需30分鐘便可以讀完這隻有11頁的作品,但它卻在我心中,使我久久無法忘懷。

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説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説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

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瘋子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後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曾把死去的妹子的肉和在飯裏給狂人吃。這便是那篇《狂人日記》。

這位狂人寫的文字雖然雜亂無論次,但卻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可以説,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暴力。日記最後,狂人疾呼:“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憶昔日,看今朝。我們現在的生活可充滿了幸福。每天,父母都會笑盈盈地看着我,朋友都會歡快地與我玩耍;每天,我都放鬆全身心。怎麼可能會覺得那些和我一樣歡樂的人會吃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狂人所説的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裏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瘋子,但他並不傻,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並知道:因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正是因為像狂人那樣的分子太少了,才會出現腐敗的社會。

死魯迅讀後感篇4

?故鄉》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説集,裏面彙集了狂人日記、藥、故鄉、阿q正傳等有名的小説。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魯迅先生。

我想先介紹一下魯迅先生讓大家都認識一下。魯迅,原來的名字叫周樟壽,後改名為樹人,字豫才,是我國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從1918年就開始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説《狂人日記》後來又發表了《孔乙己》等多篇著名小説。

魯迅先生的作品很豐富,以小説為主,他的小説充滿了無數的藝術魅力,他語言表達得很精煉,對生活的描寫細緻入微,刻畫人物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入木三分”。

?故鄉》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一些也包含了對以前我們落後生活的諷刺。這本書以中國人的生活最為貼近,卻意境深幽,外冷內熱。

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吶喊》這個部分了,吶喊中的作品,沒有很豐富華麗的語言,故事內容和情節簡練,卻再簡單中傳遞出強大的語言藝術和震撼力。

?故鄉》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看的,我在其中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寫作方法。但裏面的內容剛開始可能不會懂,可是多看幾遍就會自然明白了。

死魯迅讀後感篇5

魯迅,偉大的文學家、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

魯迅寫的《故鄉》,講述了他與閏土小時候的一些事情。閏土會捕鳥、看瓜,魯迅在那段時間很快樂,可正月過了,閏土必須回家。一開始,他們還相互送了幾次禮物,但後來再也沒有見面。我明白了: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只有好好珍惜時間,快樂才是永遠的。

時間對我們學生來説是如此的重要啊!哪一個成功的人浪費過時間,都是爭分奪秒的學習,

比如説我國的著名數學家陣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峯中,勤學苦練,閲讀了中外的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地學習,終於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這可以表明只要珍惜時間,勤學習就會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我們應該珍惜時間,我不是隻相信成功人士所説的,我自己也深受體會。我就是因為不懂得珍惜時間,所以每天早上起牀的時候總是用各種説法説服自己多睡一會兒,這樣就使我天天上學遲到,不僅受到老師的批評,還使我失去了許多的早讀時間,清晨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精神狀況最好的時候,這個時間我錯過了,其餘時間在讀上5小時也比不上早讀時的30分鐘吧!後來我做了個試驗,我在早讀時認認真真的讀了讀書確實是比我在課餘的時候記得牢,記得準。我睡覺只是一時的舒暢,而我早點讀書不僅對我一生都有益,而且讓我養成了早起早睡的良好慣。只要我門學會利用和珍惜時間了,儘管在一小時裏珍惜了一分鐘都是有用的,你想啊,一分鐘確實做不了什麼事情的,但是10個小時那就有10分鐘了,100個小時裏就有100分鐘了啊,所珍惜的100分鐘可以做多少事情了啊!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也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

死魯迅讀後感篇6

魯迅先生是如此獨特,如此博大,如此值得讓我們這些後輩敬佩、模仿。所以,魯迅先生的名作也非常值得我們去閲讀。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從《孔乙己》裏面領悟到:魯迅先生的本來目的是要表現世人的涼薄,我卻從中看到了讀書人的悲哀,自尊心強卻無地位,可供賣弄的惟有學問而已,可是學問在世人眼中算什麼呢?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並非象西方小説那樣大段大段的描寫,而是抓住最具特點的地方寥寥幾筆傳寫精神,這就是他寫作的獨特之處。《孔乙己》中寫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笑柄,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了個半死,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像《故鄉》時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説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麻木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脱離羣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而《狂人日記》的優秀之處在於他用了日記體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這種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是先覺者的形象,而且庸人不加分析地就認為他説出真實是一種威脅,儘管那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東西。我們活在謊言中,還有就是對他恐懼的也多是這個社會的被奴役者,但他們不僅不理解他,反而本能地就認為他追求真實和人道是不正常,拼命地想讓他從青春期的發瘋狀態恢復到適應社會認可社會潛規則的正常狀態,果然他最後“赴某地候補矣。”可見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已經與普通的庸眾合流。從而,維護黑暗的已經不僅僅是統治者本身,而是整個社會,他們對真實和反叛本能地恐懼。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吶喊》中的哪部小説的話,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阿q正傳》。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説,人們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一樣,對於哪篇是魯迅最好的小説,人們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傳》得到了最大多數的認同應該是事實,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麼這部魯迅的最長的小説到底好在哪裏呢?我個人認為是他對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他的語言總是獨特而又給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説裏表現得尤其突出。《阿q正傳》中的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是舊中國未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着阿q。他是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脱”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為生計發愁,而關於婦女和婚姻,他還要“合乎聖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從他深惡革命到“神往”革命,都表現他對革命對象,革命目的等的認識都是極其模糊的,是小農經濟的閉塞短淺的心態。他的革命行動是去靜修庵裏胡鬧。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來了,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卻又愚昧不覺悟的表現。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勢利,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摧殘……反映社會的真實面目,也讓當時的人民醒覺起來,對抗社會的黑暗勢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