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巴金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6K

當我們的內心對某件事情有念頭時,可以把這些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大家都知道寫心得體會,就是為了記錄自己在讀書或者實踐後的一些感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秋巴金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閲。

秋巴金心得體會5篇

秋巴金心得體會篇1

家,是靈魂棲息的港口,是心靈停泊的港灣。它在我們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分親切温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説《家》中高覺新一家卻是每天都在明爭暗鬥,是為了爭奪那點家產,正面以笑臉對着家人,轉身卻是在暗地裏説對方的閒話……這樣的家,還是家嗎?

在巴金的《家》中,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逆來順受的孝順子弟,一種是思想前衞反抗封建的子弟。就拿“覺新”來説,他就是那些逆來順受孝順子弟,他“父親”自作主張讓他和現在的“大嫂”結婚,他心中雖不願意,因為他愛的是“梅”表妹,但他不敢為自己的愛情去爭取,只是惟命是從,結果最終還是和自己所愛的人分開了。思想前衞反抗封建的莫過於“覺慧”,他積極參加學生會,參加遊行,敢於表現對現實社會的嚴重不滿,敢於做出反抗。即使他爺爺不許他外出,他也並沒有就此放棄了學生會的工作,而是在家看書讀報,瞭解當天的時事新聞,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反抗封建社會的統治,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滿。再看看今天,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極少存在家庭的明爭暗鬥,都是民主制度,家和萬事興,有什麼事情説出來和家人合夥商量解決,小孩子也有發言權,有時還能提出一些家長不能相處的解決方法,並不是一味的不分對錯的唯命是從;和那封建社會的那種“我是長輩,我説了算”的封建專制家長,逆來順受的孝順子弟,鈎心鬥角、互相傾軋、損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截然不同。

社會是不斷的在進步,像《家》裏面的“覺民”、“覺慧”那樣,有着先進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行為以及家長的封建思想意識,為自己所認識的真理去奮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並不是説我們也要反封建社會(現在我們不是在封建的社會裏),而是勇敢的反對社會上錯誤的腐敗的思想意識,要敢於開拓創新,堅持遵紀守法,相信科學,堅持科學真理,反對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來説吧!文章中的“鳴鳳”是一個丫鬟,她喜歡了“三少爺”,但後來她被“老太爺”賣給“馮老闆”做小老婆,她心中不願,但她身份低下,無選擇的權力,最後跳湖自盡。再比比我們現在的社會,現在的社會人人平等,不分貴賤,沒有主僕之分,一視同仁,而且每一個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會那樣,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隨便給有錢人家的公子少爺老爺當作禮品或物品用金錢買賣,完全沒有了人身自由。

?家》向我們充分的展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識把人們一個個逼上了絕路:大少爺“高覺新”終日思念“梅”;“鳴鳳”因被迫婚自盡;“覺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時醫治,最終死了。當今社會,新的思想意識層出不窮,現在的思想是開放的,並不侷限於傳統的觀念,新的資訊通過各種渠道傳送到我們面前,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給我們灌輸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識;變封建為開放,變傳統為創新,變專制為民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會中,不敢像我們那樣開放,不敢創新,沒有民主;但現在有了,還有了互聯網,有了電視,有了計算機,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讓我們瞭解最新資訊的渠道,這一對比,證明了社會在發展,人類文明在進步,精神境界在不斷的提升着。我們可以向《家》裏面的“覺民”、“覺慧”學習,接受更多的資訊,敢想敢做;還要以《家》中的“覺新”為借鑑,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順從,否則到頭來還是苦了自己,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

?家》描寫高氏官僚地主大家族在“五四”後的日趨沒落。通過一個家族的分崩離析,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全面崩潰的現實和趨向。而今天我們的家,家裏面我們成為了中心,父母長輩為我們而日益忙碌操勞,我們經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連家務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為父母分憂,甚至還常常抱怨父母“沒有給最好的條件”。但是事事父母徵求和尊重我們的意見,寵愛並且溺愛我們,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應該滿足,應該回報他們。看了《家》以後,我們為之反思,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是否應感覺到慶幸,感到快樂,感到幸福,並不斷努力,用自己最完美的成就來回報父母長輩們為我們的付出呢?不管怎樣,今天的我們比過去的他們要幸福,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沒有奴役、沒有飢餓……儘管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是我們已經比他們原來的生活狀態好了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秋巴金心得體會篇2

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家。家,每個人的心中。靈魂棲息的港口,心靈停泊的港灣。那裏你可以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因為那時的不需面對嚴厲的老闆、嚴肅的老師等等,那是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數百句經典詩句都是思家頌家的貧窮時,家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定義。自古以來。家是一個窩,尋找慰藉和温暖的地方;富裕時,家更是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家不是財富堆砌起來的空間,一定要包含着情,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但是巴金筆下的家,卻給了不同的定義和感受。

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輝和動人的藝術魅力吸引着廣大讀者,解到家》巴金30年代創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從1931年問世至今。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着重要的地位。閲讀後,覺得高家就是個小社會。裏頭性格迥異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所愛卻是命運極其的相似。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壓迫的丫環鳴鳳,這三個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學識各異可是面臨的痛苦還不是一樣,一樣不能自主婚姻,一樣被封建的舊勢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淚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無法反抗的只能自我解;反抗了呢,像琴一樣,真希望她可以和覺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滿無法逆轉的壓抑情緒,想,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頭了

其中有一段話:

這個大公館裏,高家。鳴鳳的死和婉兒的嫁很快地就被人忘記了這兩件同時發生的事情並沒有給高家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大家只知道少了兩個婢女,主人們馬上又買了新的來代替,綺霞代替了鳴鳳,翠環代替了婉兒,人的數目上來説,並沒有什麼變動。很短的時期中鳴鳳的名字就沒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兒、倩兒、黃媽和別的幾個人的心中,這個名字還常常喚起一段痛苦的回憶。吧,即使少了一個人,也不會讓世界因此改變,更何況少的兩個微不足道的丫頭。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其腐朽沒落,家”書中僅是一條線索。同時熱情地歌頌了青年一代民主主義的覺醒及其反封建鬥爭才是靈魂的所在當時的封建時代裏,追求民主自由就猶如沙漠裏的徒行者尋找綠洲。通過對這本書的閲讀和研究,不僅豐富了文學知識,而且讓我認識到社會的進步,民主的發展。看了家》以後,否應該為享受到民主自由帶來的幸福而感到快樂呢?

秋巴金心得體會篇3

“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我還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麼地方去。”——巴金

國小的時候,我就聽老師説過巴金這個似乎很著名的名字,有一次我從家中的書架上偶然發現一本作者是巴金的《家》,我便取下來準備認真地看。由於閲讀能力有限,看了幾頁便覺得看不懂,很無味,便又把它放回原處,這一放就是六年。

上了國中以後,隨着知識量的增加,我開始逐漸瞭解巴金,逐漸瞭解了他的文學作品。老師經常推薦我們讀一讀這一位“一代文學巨匠”的作品。例如:《家》、《春》、《秋》、《寒夜》等。但由於學習緊張,我一直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讀。

國中畢業時,我得知《家》是高中語文課外名著必讀書目之一。我突然想起家中的書架上有這本《家》,所以我就找出來細細品讀。

當我讀到覺新在父親的逼迫下,無奈的選擇結婚,選擇放棄學業,放棄前程時,我覺得他實在太懦弱了,他完全可以不按照父親的意願,向父親反抗,為自己的前程和幸福去爭取更多的機會,但是他妥協了。我又覺得他十分可憐。在黑暗的社會中,他因為是長房長孫,所以他的命運從小便已註定。父親對他説要給他成親時,他不敢看父親的眼睛,他不敢説一句反抗的話,他也沒有反抗的思想。雖然他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但是他小就被封建思想牢牢禁錮。他只會逆來順受,不會抗爭,他就是一個麻木的人,所以説我很可憐他。

我認為覺新的兩個弟弟覺民和覺慧,就有很強烈的反抗黑暗社會的思想。他們敢愛敢恨,有新的思想。覺民一個十九歲的青年處在周圍盡是敵人的環境裏,單單被一種信仰,一種熱情鼓舞着,他可以不顧一切,勇敢地跟環境戰鬥,使家裏的人對他也沒有辦法。為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可以不顧一切。他的這種做法,我非常佩服。覺慧是三兄弟中最有反抗思想的一個人,他從來不向黑暗勢力屈服,他十分熱愛文學,熱愛學習,崇尚新思想,他愛着鳴鳳,在鳴鳳不願給人做小,最終鳴鳳在絕望中自盡。同時覺新的妻子李瑞珏又因為家人的迷信而在生產的時候死亡,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他看到了家中的封建思想的黑暗和腐敗,他知道了家中的明爭暗鬥和陰險狡詐無處不在,所以他毅然決定離開家庭去上海,因為那兒有蓬勃的新文化運動,那兒有新的希望。這是我最欣賞覺慧的地方。一個黑暗的社會只要有這樣的人存在那就還有希望。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覺得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有像覺慧一樣的精神,雖然社會不像以前一樣黑暗,需要我們去反抗,去崛起,但在現在物質精神生活都很豐富的今天,我們年輕人更需要有理想,有追求,為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而努力。

?家》中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有人有強烈的反抗思想,有人只會逆來順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諷刺了那些生活在腐敗社會中的人的昏庸無能。但我覺得最好的人物形象還是覺新。他是處於時代轉折點的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犧牲品。他是“青年”卻沒“青春”,他的心向上,而行為卻違背意願,促進了“惡”,他在理論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觀念,對舊制度和舊禮數的毒害非常清醒,但因身處“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深受舊道德、舊理論的“孝”的毒害,什麼都退讓屈從。這個人物使讀者對他是既批判又同情。

讀了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五四以後,青年反抗封建勢力,反抗吃人禮教的鮮明動人的圖畫。……在這裏,舊勢力在崩潰,在滅亡,然而它還在掙扎,更猛烈地掙扎;新勢力在萌芽、在發生,然而它還在受苦,更慘烈地受苦。不過舊勢力是一定要滅亡的,而新勢力,則正有着最好的前途。

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那場熱血澎湃的“五四運動”,那種年輕人永不泯滅的,追求新思想的精神,這一點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敬仰和學習。

秋巴金心得體會篇4

這次寒假,由於時光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説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説一説自我的感受。

這是一個成都地區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代表傳統封建的勢力。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薰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理解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我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個性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鬱中病逝。覺新的弟弟覺民、覺慧用心參加愛國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脱離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筆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在温情關係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揭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無恥。另外,他還描述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漸覺醒和反抗。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那畢竟已成為過去,和現代社會發展相悖,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和遺棄,即使覺民、覺慧不站起來反抗,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用心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另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鬥。一個如此龐大的的家庭衰落,,雖然有點可惜,但封建專制始終是不可取的。

在這些充滿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細節的描述。用了很多不一樣的修辭,景物彷彿就是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小説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以及結尾寫覺慧如鳥脱籠似的離家。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着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説:“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歷史的洪流中,這本書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為它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見證。

秋巴金心得體會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很榮幸在這裏與大家分享我讀的巴金先生的《家》之後的感想。初讀《家》,也許這個故事並不吸引人。然而一本好書,是引人漸入佳境,一點點接近主人公,感受那個時代的氣息。《家》,是我目前讀過最令人身臨其境,並且帶來頗多感動的書。

?家》描述的是,中國已經逐漸從沉睡中甦醒,在新思潮的帶領下逐漸變革,金陵城的高氏一族卻處於舊的封建家長制中,在時代的影響下,年輕一代開始覺醒、反叛。高家不能結婚逐漸衰弱下去,直至最終崩塌。其中,以長房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為主,一個故事展現了這個家族的悲歡離合。

巴金先生所寫的《家》之所以打劫人心,不僅在於作者投入了他的愛情,融入了情感去寫,更在《家》所表現的一個時代,新舊交替的時代以及這個時代中三代人的鬥爭。作者所描述的這個家,是這個時代的開端,亦是這個時代的結局。在高公館中,有着雕樑畫棟的房屋,迂迴的行廊,精緻的花園,時時可以聽見歡聲笑語,儼然一個人丁興旺、詩禮傳家的奢華的大家庭。可是這是一個華美卻脆弱的表象,在暗地裏,人人想着勾心鬥角,互相排擠,而大難臨頭的時候,他們便一鬨而散,這個家族只剩下空架子,孤零零地立着,既滑稽,又悲哀。這不過是一個血腥、專制的、腐朽的、自己挖成了自己的墳墓,自己又把自己埋葬了的舊封建家庭的代表。

整本小説,彷彿滿滿地承載的是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血淚,妥協或鬥爭。但在我眼中,這不僅僅是三個人,而是千千萬成個人,小説的重心不在描寫人物,而是在透過人物,寫出他們身後的封建制度。青年們,少女們,在紙上的控訴,反抗甚至是少有的歡樂,都不免有陰雲的籠罩,壓迫,要使他們成為傀儡,成為舊禮教的犧牲品。

有的人,譬如覺新,便成了這犧牲品之一。覺新作為長房孫,從小就被寄予厚望,而他也的確從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他相貌清秀,自小聰慧,成績也優異,覺新盼望着到國外留學,盼望着娶自己的表妹錢梅芬,卻屈服於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娶了素不相識的李瑞鈺,同時與表妹分離。而戀愛的結束,又成為了禍難的開始,從此覺新行屍走肉一般地上班、下班、在長輩與弟妹們之間周旋,他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維繫這個岌岌可危的家庭,犧牲了愛情,犧牲了自我,最為可悲的是由於荒誕迷信的藉口:避血光之災。他將自己的妻子送到陰冷的城外生產,導致妻子死亡,他卻連最後一面都不能見上。覺新總是在屈服,總是在讓步,他總是“像傀儡似地被人玩弄着,像寶貝似地被人珍愛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覺新是這樣一個讓人不能不心痛、歎息,繼而深思的人。覺新作出的犧牲,不僅僅是由於他的性格感性軟弱,更是由於他作為“長房孫”,在年輕一輩和年長一輩的中間作為橋樑而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在那時,像他這樣的青年必然還很多,他們一腳踏在舊時代的階梯上,另一腳又踏在新時代的階梯上,作出無謂的犧牲而試圖將分裂的兩代彌合在一起。他們不是不願意接受新的思想,也濁是沒有看見舊時代血腥的傾軋、鬥爭,只是因為他們捨不得舊家庭,也不希望看到新一輩離去,他們希望看到一個完整的家庭,哪怕這需要許多人為此犧牲自我,犧牲一切。作者在書中悲哀地説:“這般人是沒有希望了,是無可挽救了。給他們帶來新的思想,使他們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的真面目,不過是增加他們的痛苦罷了,這正像使死屍站起來看見自己的腐爛一樣。”作者指責道:“思想是新的,行為卻是舊的,你們都是矛盾的!”不知有多少人,有着如此的矛盾呢?

小説中,還有其他的帶有濃郁悲劇色彩的人物,比如鳴鳳。她只是一個下人,一個小人物,可是作者卻不惜耗費大量的筆墨,來描述她投湖自盡之前的心理活動。她在湖邊的悲泣,是那樣令人心痛不已。她哭訴,她從不曾傷害過一個人。她同別的少女一樣,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聰明的心,有血肉的身體,為什麼人們單單要蹂躪她,傷害她,不給她一瞥温和的目光,不給她一顆同情的心,甚至沒有人來為她發出一聲憐憫的歎息!她悲傷,感到有一堵高牆隔在和和覺慧之間。最終的縱身一躍,一個美好的生命悄志聲息地消逝在冰冷的湖水中了,可憐的鳴鳳啊,她温柔、謙和、美好、聰慧,不過因為她是女人——被視作傀儡、玩物的女人,因為她是下人——被蔑視、踐踏的下人,就遭到如此的厄運,被隨意地送給別人,完全不被作為一個人來看待。平常,鳴鳳也是同覺新一樣,温和地默默承受一切,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她會有這樣的勇氣,以死來反抗專制的壓迫。從這一點來看,全書中不是幼稚而大膽的覺慧,而是可憐可愛的鳴鳳,在她身上,舊禮教的黑暗與青年的熱血的碰撞達到了極致。從這矛盾中迸發的力量讓人不能不驚歎、敬畏!這也正是巴金先生的作品的可貴之處,他是將自己的滿腔熱血投射到紙上,使每個人都有頭腦,有思想,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巴金的筆下,許多年輕鮮活的生命在掙扎、呼號,為了權利,為了自由,他們抗爭着。他們不僅僅是那個舊時代最鮮明的記號,今天或許仍然有許多這樣的人,受命運捉弄,受權勢壓迫。即使我們不敢説,憑藉主觀的意願就可以扭轉局面,但是,看看覺新的例子,“無抵抗主義”和“作揖主義”可以生生斷送一個人的青年,我們可以知道,面對壓迫唯有奮起反抗,才有機會贏得勝利。巴金的《家》,我們不僅可以將它看作是對那個黑暗時代的控訴,更可以看作是對青春的呼喚,對奮鬥,對鬥爭的呼喚。面對困境,我們要説:“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家》彷彿是一幅恢宏的畫卷,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一個混亂的時代,矛盾的時代。妥協者,讓者都會淪為時代的犧牲品,只有勇敢無畏的抗爭者,方可開闢一條康莊大道。讓我們燃起全身的熱血,無所畏懼地向前開闢屬於我們的時代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