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社會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2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小夥伴們對名著內容的體會,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深化我們對書上片段的理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混社會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混社會讀後感8篇

混社會讀後感篇1

盧梭,一個有着浪漫天性與卓越才情的人,是法國18世紀所有啟蒙思想家中最獨特、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他敢於坦露自己的靈魂,是真誠的象徵。對他來説,自然就是真理,真理高於一切。而他的獨特的個性思想成就了他後來的命運。他的著作《社會契約論》就是很好的見證。

?社會契約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到了熱情地讚美,許多革命者將其視為人生寶典。“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本書開篇,盧梭就向世人宣告了人類對於自由、平等的永恆追求。這是一本倡導契約自由、確定公共意志之書。《社會契約論》一書的中心論點:人生而自由與平等,國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國家的主權和立法權在人民,政府只是法律的執行者,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權推翻它。

自由是人本性的產物。人性的第一關懷就是對於自身的關懷。人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的適當的生存方式,並且,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平等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人只有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自由轉讓出去。當人在枷鎖之下而喪失自由時,並不是他沒有了天然的與生俱來的自由,而是由於外界強勢的干擾。總而言之,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本性的產物。

然而,世界上確實存在着強勢與弱勢之分。人類想要繼續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集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體,充分發揮全部的共同力量,以保護每個成員的人身與財產。這種結合一經實現,就產生了一個共同體。人們通過訂立契約來實現這種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人們訂立契約,不僅是一種自由加入的約定,而且不應把轉讓自己作為條款。在共同體中,每個人自然擁有權利和所屬的自由。

主權者是由參加共同體的各個人所構成的。它代表着各個成員的公共利益,絕不可能有損害共同體利益的行為,否則則違背了社會公約。當然,各個成員都有義務服從公共利益,這樣,社會公約才是合法性的。主權是一種不可轉讓、不可分割的權利,因為它代表着民眾的公意,而不是個人意志,既是不能隨意轉讓的,也是不可分離的。主權是共同體形成的一項權利,它是建立在社會契約基礎之上的。主權者有權利約束每一個成員,但它的權力卻是有限的。它不能超出社會契約所規定的界限,不能過分要求、約束成員,這樣,才能保證主權權力行使的公正性,才能保障成員在參與社會契約中所獲的收益。

何謂法律?這在《社會契約論》中得到很好的闡述。法律是由公意產生的各項規定。法律對國家的成員有着普遍的約束力,它的對象普遍的,它所代表的意志亦是普遍的,而不是個別意志的簡單相加。想要國家穩定,人民安定,就必須制定相關的法律,指引着社會向正義的方向前進。

論政府。政府只不過是主權者的執行人,是法律的執行人而已。政府的設立,是以主權者的存在為前提條件的。政府共同體,代表着主權者的共同意志執行國家事務,它是民眾與主權者相聯繫的一箇中間紐帶,其職能在於實現民眾與主權者的相互適應,負責執行法律並維持社會及政治自由。從一個高的角度來講,隨着國家的擴大,人民給予了政府的權力就越多,那麼,政府受誘惑的可能性就越大,濫用權力的辦法也就越多。因此,人民要加強對政府的約束。當然,不同國家存在不同政府體制,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政府只是主權者的執行人而已。

?社會契約論》這一本書,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我無法一一列舉,在這裏我只是列舉幾個印象深刻的方面談談感受。總之一句話:人生而自由平等;政府只不過是法律的執行者,人民也有權利推翻它。

混社會讀後感篇2

大漠孤煙很直很直,猶如一個大大的聳插蒼穹的感歎號,敍説着無言的滄桑;長河落日好圓好圓,蒼涼和悲壯一覽無遺地瀉在茫茫戈壁上;駝隊,總也絡繹不絕,負重跋涉在漠漠沙原上,不甘寂寞的駝鈴在夕陽下,叮叮噹噹……

生逢末世,清王朝在內憂外患的夾攻下已成殘燈末廟,氣息奄奄的老舍先生是以平民而躋身文壇為數不多的文學佼佼者。可見《駱駝祥子》濃郁的古都風情,市井氣息在老舍先生的妙筆生花下使京腔京韻的《駱駝祥子》散發出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在文學上何等顯赫,讓中國文學真正擁有了勞動者的窮苦世俗社會風情的“譚叫天唱《定軍山》”。

車伕的圈子,大雜院的生活,隨同祥子的命運走向絕望,走向暗淡。祥子帶着中國農村破敗凋敝的大背景,帶着農民的質樸和固執,也帶着自己一份勤勞與堅忍走向了我們的生活。也正因為如此,祥子認準了“拉車”一行,憑着他的堅毅和率性,終於成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車伕。堅韌不拔、恆心和毅力不正是做人處事之道?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國當時社會環境是軍閥混戰,容不得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了三匹駱駝。但是風雨嚇不倒祥子,他倔強地反抗着命運,克己地拉車重新白手起家。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正如俗語所言,人生的道路並不都是那麼平坦的,千辛萬苦得來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圓車夢再次成為泡影。為了追求自己一直嚮往的理想,他再一次擁有了自己的車子,但這一次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祥子人車兩空。加之又失去他喜愛的小福子,連遭生活打擊的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它不再像從前那樣以拉車為豪,它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混社會讀後感篇3

區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影響着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大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擺在當前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由於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的問題也很突出。

東部地區經濟實現快速增長,而中、西部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還很滯後,在生態環境和民生等方面也存在很大挑戰。這些客觀存在的區域發展難題都對國民經濟總體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從實際出發提出並形成的新的區域經濟發展論述對於解決區域發展難題,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更加重視發展的協調性和共享性,以公平、協調和共享為核心。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重視人的發展和社會建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一定促進作用。

協調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重要論述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區域發展中把協調作為核心內容,有助於解決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滿足人們各方面的正常需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有利於進一步縮小我國東中西部的發展差距。通過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東部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範圍和層次,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部地區穩步發展,基礎設計建設更加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西部地區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隨着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共同的福社。區域經濟發展思想堅持綠色發展,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強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貧困地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特別關注農村地區、邊疆地區和偏遠山區等貧困地區的發展,大力支持這些地區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幫助發展區域優勢產業,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提高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有利於實現經濟與生態、社會協調發展,倡導發展成果人民共享,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推動解決我國發展的不協調、不平衡和不可持續問題,有效補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進程。

混社會讀後感篇4

?誠信是立身之本】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一本好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是受益匪淺。通過閲讀,我知道了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也是誠信之邦。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是為人之道、立身之本。

中華民族誠信美德,真可謂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主持變法。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的木頭,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黃金十兩。人們不相信這麼容易的事情能獲得那麼多的賞賜,結果沒人出手試試。商鞅把賞金提高到50兩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把木頭搬到了北門。他立刻獲得了50兩黃金。就這樣商鞅在百姓心中迅速地樹立起了威信,從而順利推行變法,使秦國日益強盛,最終統一了六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得到別人敬重,就必須講誠信、重諾言。

在現在生活中,爸爸常常告戒我:誠實是做人立身之本。我總覺得那是老生常談的説教。直到有一次,爸爸用他自己的行為才讓我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是去年暑假髮生的事,爸爸帶我去北海玩。在“世界之窗”門口招牌上標着每位一百元的門票價,我就從爸爸錢包裏拿出二百元準備買門票。“阿姨,我買兩張票!”我對收銀員説。收銀員微笑着問:“小朋友,你有多高?一米五以下半價。”我看了看身高線,心想:“要是能省50元,爸爸一定很高興”。“一米五,大……大概不到。”我結結巴巴地回答道。我迅速把150元鈔票往她手裏一塞,快步靠近身高線,輕微曲膝下蹲,把脖子一縮,拿了兩張票就走。誰知爸爸臉色立刻沉了下來,低聲問道:“小善,你覺得這樣做對麼?” “我只是高一點點兒,交兩百元太虧了吧?”我小聲辯解道。“差一點也不行。誠實是做人立身之本,你的人品難道只值50元錢嗎?”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趕緊去把錢補上。

這次經歷讓我知道了誠實是做人的底線,一旦失去了,再多的錢都換不回來。

孔子曾經説過:“言必信,行必果”。是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同一盞生活中的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讓我們從小就用一顆誠信的心去面對社會,面對他人,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混社會讀後感篇5

我曾經覺得盧梭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物。之所以給我這樣的感覺,源於他早年的一篇文章《論科學與藝術》。當時第戎學院有獎徵答一個問題,即藝術和科學的復興有沒有改善人們的舉止和道德。盧梭的好友狄德羅建議他回答“不”,因為這樣的回答更容易得獎。最後,無論出於怎樣的動機,盧梭在他的這篇徵文中,給出的答案是“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沒有改善人們的舉止和道德”。

在《論科學與藝術》中盧梭寫到:“在藝術還沒有塑成我們的風格,沒有教會我們的情感使用一種造作的語言之前,我們的風尚是粗俗的,然而卻是自然的;從舉止的不同,一眼就可看出性格的不同。那時候,人性根本上雖然不見得更好,然而人們卻很容易相互深入瞭解,因此可以找到他們自己的安全;而這種我們今天已不再能感到其價值的好處,就是得他們能很好地掩飾種種罪惡。”

然而從史料中不難發現,盧梭本人是極愛文學與音樂的。他譜寫過音樂作品,撰寫過音樂理論,希望成為在音樂領域有所作為。他曾寫過一個小文章標題就是《我喜歡音樂》。

盧梭真的是口是心非嗎?如果他是這樣一個人,那麼《社會契約論》的真知灼見,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呢?

盧梭在書寫《社會契約論》前,還寫過一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他在此書中將人類的不平等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然(生理)的不平等,由年齡、健康、體力以及智慧或心靈的性質的不同而產生;第二類是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起因於一種協議。第二種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由於損害別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種特權。

在《社會契約論》裏,我認為盧梭其實是針對上述的這兩個不平等,設計出他理想中的公約。

首先,他認為公約可以改變自然(生理)的不平等,他説“公約不是摧毀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與法律的平等來代替自然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身體上的不平等。”社會條約“保全”締約者為目的,使他們不因為年齡、健康、體力以及智慧或心靈的性質不同,而在現實中遭遇不平等。

其次,他覺得要改變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就要改變過去的協議方式,“設計一種人類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在這一集體中,個體雖然和整體聯繫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

簡單言之,我覺得盧梭的社會契約,一方面要在自然(生理)方面,成為所有締約者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要在精神(政治)方面,不干涉個人的意志。

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我覺得再讀《論科學與藝術》就有了一番新滋味。盧梭所處的18世紀法國社會,凡爾賽宮的皇室奢華風氣統領着整個歐洲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盧梭憎惡藝術,明確的説,應該是憎惡皇室精神(政治)統治下的藝術。他説“今天更精緻的研究與更細膩的趣味已經把取悦的藝術歸結成一套原則了。我們的風尚流行着一種邪惡而虛偽的一致性,每個人的精神彷彿都是在同一個模子裏鑄出來的,禮節不斷地強迫着我們。”而另一方面,盧梭喜愛對音樂與文學的喜愛,則是出自於對樸質自然的追尋。他厭惡那些在精神統治下的藝術,他嚮往在自然中抒情高歌。

於是,我覺得盧梭不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他的藝術觀、政治觀是一體的,它們都來源於盧梭對於社會的整體認識與判斷。

盧梭認識到社會的不平等分為自然(生理)方面和精神(政治)方面。他一方面認為人們不應該在精神方面被統治(藝術不應該被風格、矯飾化),另一方面他認為要用社會契約來改善人在自然(生理)方面的不平等,從而保障人在精神層面能夠崇尚自然。

由此我聯想到,對於任何一個特定的社會、時代的文化、經濟、政治狀況,都是一個不可分隔的整體。特定的經濟、政治狀況,導致了特定的文化狀況;而社會對於文化的認識,也必然反映了這個社會對於經濟、政治的態度。

歐洲社會從百科全書式的混亂的18世紀到如今,藝術的面貌已經全然改變。概念藝術、行為藝術的當代藝術概念,一次次成為社會思潮的先鋒。我想這藝術面貌改變的背後,是社會的經濟、政治狀況的深層變化吧。

我想起一個學景觀設計的朋友,曾經跟我抱怨,中國現在景觀設計追求的簡約風格,主要是照搬西方近現代極簡主義的風格。但其實我們特別沒有根基,歐洲從幾個世紀前的繁宂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變化到今天的極簡主義,是幾百年的變遷裏,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不懂得藴含在這精煉的簡約線條背後的深刻的歷史,而只是基於風格的簡單模仿。這必然是膚淺而流於形式的。

我覺得這個有些無奈的抱怨,背後實際上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狀況。我們的國家經歷的現代化歷程,其路徑與歐洲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在流行風格上對歐美的模仿,體現出的是這背後,在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現代化過程中的的全方位模仿。困惑的是,我們作為模仿者,到底要模仿什麼。就如我的朋友所説的那樣,我們不懂得藴含在這精煉的簡約線條背後的深刻的歷史,而只是基於風格的簡單借鑑。這必然是膚淺而流於形式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我們要讀盧梭,不是在尋找一個通往現代化和諧社會的“現成”的契約,而是在讀他的痛苦和掙扎,反思他對社會的整套想法。盧梭告訴我們,社會的公約是基於人的自然(生理)的基本保障,社會公約不能干涉個人的精神(政治)意志。我想這是基礎,不同的社會各自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其不同的發展路徑尋找現代化的道路。

那麼,我們的社會讀透盧梭沒?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思想有幾分在中國?

我想起前幾天一個朋友從日本回來,聊起日本當下的文化發展。覺得各種稀奇古怪、甚至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人在當做職業非常認真的弄,而且竟然弄得很好,只要有需求,無論多古怪,都會有相應的東西來滿足(比如為宅男創造的午夜動漫和咖啡廳)。相比之下,中國要保守得多。主旋律藝術的色彩非常濃厚,主流和非主流的意識非常強烈。

雖然這種當下文化上的差異沒有孰對孰錯,但我覺得從中還是能夠體會到,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讀懂盧梭。因為如果我們讀懂了,我們的社會有盧梭所述的某種公約,那麼我們社會應該會在文化上呈現出沒有主流、非主流之分的狀態。既然文化是如此,那麼社會的其他方面,應該也是吧。

盧梭説:“我們嚮往自由,但我們帶着鐐銬。”或許我們應該對這副承載着歷史厚重感的鐐銬,有更深一點的領悟才好。

混社會讀後感篇6

小時候偶爾聽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對詳細資料並不知曉。只是對那完美的景象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嚮往。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已經成為世代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夢想社會的追求。

他寫這個虛構的故事是為了寄託他對當時現實社會的不滿,和他對完美生活的嚮往。他是個歸隱之士,在寫這篇詩作的時候已經離開塵世過隱居農村生活十餘年了。他出生寒門,少時雖有抱負,卻壯志未酬。他從懂事起就經歷了很多的社會和政治上的變遷和紛擾,社會的偽詐、污穢、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憤懣。他性格耿直,為官清廉,不願卑躬屈氣攀附權貴,因而與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之後辭官歸隱田園,過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簡樸生活。

在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源”呈此刻我們面前的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作者的手筆簡練易讀,妙筆生花。簡單的幾句話,就生動的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心曠神怡的景象,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無限的嚮往。《桃花源記》的主體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亂”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並由此產生的對夢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作者經過形象地描述,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活力,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最終,作者更用懸念的手法,暗示這樣一個完美無瑕的夢想境界,是虛無的,只是作者對自由和極樂世界的追求。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歡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

混社會讀後感篇7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我讀了幾遍,與霍布斯的《論公民》相比,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顯得邏輯性更強,觀點更鮮明。

開始讀《社會契約論》的時候,覺得似乎很簡單,但讀了一陣後才發現讀懂不那麼容易。表面上看該書的結構十分簡單明瞭,且每一章節文字並不多。但讀懂其中邏輯關係卻非易事。為了讀懂盧梭,我還讀過李平漚寫的《主權在民vs“朕即國家”——李平漚解讀盧梭》以及相關的一些參考書。一旦讀懂之後,對盧梭的感覺又回到開始的狀態,他的觀點十分鮮明,簡單。與他人連篇累牘的政治學論文相比,他的文字不算多,寫作的時間也不算長,僅有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而李平漚的書更是集其精華,真正介紹盧梭內容的文字更是少了一半,非常適合時間較少又想了解盧梭的人士閲讀。

盧梭是十分偉大的,他集社會契約思想的精華而為《社會契約論》,他的思想中的許多內容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借鑑的。

盧梭的許多觀點或者其主要觀點我是同意的,現在憑記憶記錄下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的主要觀點:

1、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係。對此,我的理解是,若將“契約”一詞改為“合作”,可能更符合社會現實。因為人們一般對契約的理解多着重於商業的契約,並且是價值相等的交換性的契約為主。用合作則可以避開一定要等價的思維框架。此外,也可以用來回擊一些人對社會契約論的攻擊,他們聲稱,並沒有看到誰來簽訂契約,社會契約何來之有?

2、盧梭認為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盧梭的時代雖然有共和國,而且盧梭當時也是日內瓦共和國之公民。但當時國家形態的主要模式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故盧梭有此觀點問世。我個人認為,若不提出這樣的觀點,而是明確提出政府是公民的代理機構,國王或總統是公民的代理人的觀點可能更容易解釋他的邏輯。在政府是公民代理人這理觀點之下,國王或總統的權力必然必須得到人民或公民的認可。當然,他們失職也應當受到人民的彈劾。

3、盧梭聲稱,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他建議由公民團體組成的代議機構作為立法者,通過討論來產生公共意志。這符合古代到現代人們關於民主統治的觀點,亦我是所贊成的。事實上,在當代民主制度較為發達的美國,許多公共事務都是由人民或公民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管理,在美國,管理港口有港口管理委員會,美國9。11被炸燬的摩天大樓就是屬於紐約港務局的財產,而該局亦是由一個委員會進行管理。管理貿易有貿易委員會等。管理某個地方路政可以有路政管理委員會,等等。

4、由全體人民組成的整體是一個政治集體。在政治上,從對外的關係上,它是主權者,也就是國家。主權者可以是人的集合,國家則是現在政治學上集地域、政治關係等的複雜體。

5、政府的行政官員是主權者授權的。他們做事必然符合公意,也就是全體或者至少是大多數人的利益。

6、人民根據個人意志投票產生公共意志。

7、主權者是儘可能包括最多社會成員的、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共同體中的約定對於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共同體就以這同一個行為獲得了它的統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共同體可稱為“國家或政治體”,至於結合者就稱為人民;個別地,作為主權權威的參與者,就叫做公民,作為國家法律的服從者,就叫做臣民。

8、如果主權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社會契約就遭到破壞;人民有權決定和變更政府形式和執政者的權力,包括用起義的手段推翻違反契約的統治者。在這裏,盧梭的邏輯思路有一些混亂,他把由全體人民組成主權者,混同為國王之君主權力,即由主權者賦予其權力的政府的行政機構。但總的含義是清楚的,即,若代表人民利益的君主,或由人民選出的代表來執行管理功能的總統,其所作所為脱離了人民,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權起來反抗,更換這些代理人。他在這裏包含了兩種含義。其一是以和平的方式,即定期選舉的方式更換自己的統治者,實為代理人。其二是當代理人實際上變人民的統治者,人民就有權力起來反抗,直接更換這些僭權者。

9、人生來是自由的;他們的自由屬於他們自己,其他人都無權加以處置。即使他自己,也無權出賣自己的自由而為他人的奴隸。當然,這裏所説是指人身的自由,政治上決定自由,財產則是有轉讓的自由。

10、人生來是平等的,沒有人有權奴役別人,也沒有人有義務受別人的奴役。

11、與個人的人身自由不可轉讓一樣,主權是的運用,不可以轉讓,不可分割。

12、主權由共同利益所決定和約束,籍着法律而行動。主權者根據公意制訂法律,交由政府代表主權者執行實施法律的活動。政府是主權者的執行人,而非主權者本身。政府中的執政者只是受委託來行使行政權力;他們是主權者的官吏,他們的職能不是契約的結果,而是以主權者的名義行使被託付的權力。他們從主權者接受命令,並將命令轉達給國民。主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限制、改變或收回行政權。

14、民主制不適合人類。盧梭認為,世上主要存在着三種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體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貴族制,由少數人所治理;國君制,由一人治理。民主制:嚴格意義而言,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民主制需要太多的預設條件和美德,實現全民民主非常困難。“如果有一種神明的人民,他們便可以用民主制來治理。但那樣一種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適於人類的。”

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政府形式體現出國家權力的所有制,即國家的權力屬於誰。貴族制,實質上是國家權力屬於貴族。國君制,國家權力屬於國王,即中國自秦始皇以來的封建社會的國家結構。民主制,則是國家權力屬於全體人民。盧梭認為民主不適合人類,是與他的人生而平等,生而具有一份平等的權利,政府和國王僅是人民的代表人的觀點相左的。

盧梭還有一個地方存在嚴重的思維混亂,“主權者”。有時,他指全體人民的集合,有時指國王或君主,有時則指立法機構。其實,這三者是不同的主體。人民的整體,構成主權者。立法機構,是由人民中間選出的代表組成,代表全體人民執行立法職能。國王或君主,或總統,以及政府,都是人民的代理人。

正因為存在這個混亂,盧梭在統治與代理的問題上也存在混亂。所以他有這樣的説法:統治者的統治要得到被統治者的同意和認可。其實,依據他的基礎觀點,也是我所同意的觀點,必然得出國王或君主或總統僅僅是人民的代理人而已,正如一個股份公司中的總經理。

我認為,民主制度是我們大多數善良的人們所希冀的,所追求的。民主制度的基礎是人人自由,人人平等。若人與人之間不平等,存在着階級,就是假民主,或者只是部分人之間的民主,比如過去所講之貴族的民主或現在的所謂“精英”的民主,對廣大人民羣眾仍是專制與壓迫。

混社會讀後感篇8

社會認知即人們思考自身和社會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選擇、解釋、識記和運用社會化信息。有兩種類型的社會認知,第一種是自動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維,它是迅速且自動的。第二種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維(《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二),它是有意識的、有意圖的、主動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維。

自動化的思維是因為大腦的圖式認知能力,圖式可以來組織我們社會性世界的知識以及解釋新情況的基本知識和印象。圖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世界,並填補我們知識的欠缺。失去這項能力的人,遇到每一個情境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初次體驗一樣。這無疑是費力和困難的。圖式能力能夠穩定將新的經驗與過去的圖式鏈接起來,而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必須去創造出原本並不存在的圖式。

那些圖式將影響人的認知呢?不同的圖式在人的頭腦中所佔據的優越範圍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社會性世界作出判斷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第一,那些過去經常積累的圖式經驗越多,可提取性越高。第二,剛剛積累的圖式經驗,更容易被提取。第三,與眼前的目標相關的圖式經驗,也會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圖式經驗將影響人的行為,人們不總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違背圖式,然後據此採取行動。最明顯的是自證預言。人們對於其他人產生什麼樣的預期,這話影響他們如何對他人;而這種對待方式又會導致那個人的行為與人們最初的預期一致,使得這一預期成為現實。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當我們相信對方是友善的,則對方會最終我們表現友善;我們相信對方是不友善,則對方會最終對我們表現惡意。克服自證語言的方法就是改變圖式思維,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產生意識,用控制性思維去認知他人。

此外,我們啟動圖式思維時,也會參考我們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反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個陌生異性第一次約會時如果吃的是一頓美食時,會對對方產生更多的好感。而用餐不那麼滿意的時候,對對方的印象也會打折。

圖式思維時一種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徑。我們做出的很多判斷,都是採用了心理捷徑,從而會導致得出錯誤的結論,有些甚至是悲劇性的錯誤。但自動化的圖式思維在大部分情況下,為我們應對世界的大多數情況起了關鍵作用。因為我們需要處理的信息不僅大量而且嘈雜,圖式思維節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斷的精力。

但我們人類一直在做的減少自動化思維,追求控制化思維,對社會的認知做到有意識、有目標和方法。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是自由意志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們的認知和判斷。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學家討論了幾千年也未有明確結論的問題。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證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發揮重大作用。人們越相信自由意志,人們就願意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為。因此為了社會的最好利益,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維也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尤其是對負性事件的反覆的有意識的推理,會讓人陷入對負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總之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圖式思維,因此人們提高自己思維的空間很大,對人類思維最好的比喻是:人類是“白璧微瑕的科學家”,一個嘗試從邏輯上揭示社會性世界之謎的才華橫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夠完美。人們往往對與他們的圖式有出入的事實視而不見,並以實現其圖式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是優秀的科學家絕不會做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