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最新範文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5W

教育如果可以做到廣泛傳播就可以,在書籍中懂得自己人生的方法和道理。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最新範文6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在讀《文化苦旅》時,我感覺自己的靈魂好似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了“文化苦旅”之路。餘秋雨先生是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以文字為媒介,先生筆下所展現的文化世界精彩紛呈。文化是滋養一個民族靈魂的源泉,文化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紐帶。中國文化經歷千年時間的洗禮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很多部分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瀕臨滅亡。在惋惜的同時,餘秋雨先生通過此書訴説文化的滄桑,努力喚醒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文化苦旅中不僅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使我感悟人生,還有一些脱離常識、獨具魅力的事物,顛覆了我對原有歷史的一些認知。文化從起始到它未盡的終點,對於旁觀的人來説,那種苦難的感覺是大打折扣的。真正苦的,是這趟旅程和揹負這趟旅程的人,風餐露宿,翻山越嶺,只為了傳播文化的魅力,尋找文化未結束的終點。

餘秋雨先生在談到傳説中的白娘子所藴含的人文意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和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餘先生看來,白娘子的一切拼搏和災難禍福都是為了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最終沒有做到,譜成一曲悲劇,在傳説中鎮壓白娘子的法海和雷鋒塔在此脱俗,成為了某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象徵意義。而在此之前,我終究沒有擺脱思維定勢,理所當然地把其中白蛇與許仙及法海的糾纏反覆,僅僅歸類為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受到文學氣息的感染,當我開始下定決心去開拓進取,探尋人生的真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覺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對於我們人生目標的指導。“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我認為真正健全的人格應該是多種傾向與狀態的和諧統一。看到這句話,我突然發覺現在擁有的青春激情是非常寶貴的,時光之裏山南水北,許多人渴求,卻求而不得。讓我忍不住心潮澎湃產生了強烈共鳴,幾乎熱淚盈眶着拜讀此書。

這不僅引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而且還讓我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領域,使我對歷史越來越感興趣。在的序篇中,餘秋雨先生就曾經寫到過敦煌石窟的往昔。從前我只耳聞敦煌石窟曾經的燦爛輝煌,只知曉它現在的腐朽破敗,卻不曾想到,著名的國家寶藏敦煌石窟的榮枯竟與一個畏縮膽小的道士有關。歷史是容易讓人心生怨恨的,我批判那個道士鼠目寸光、愚昧無知,怨恨那鼎盛時期的敦煌文化竟然曾被他一手掌握。可歷史就是歷史,這本身便是是一個屬於過去的詞彙。“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着的萬古湖山。”雖然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但它代表着過去,是永遠無法挽回的曾經。

而後先生寫到的另一個我很感興趣的歷史知識是“株連流放”。餘秋雨先生在《流放寧古塔》一篇中曾提及,“在統治者看來,中國人都不是個人,只是長在家族大樹下的葉子,一片葉子看不順眼了,證明從根本上就不好,於是一根大樹連根兒拔掉。”似乎在古代統治者眼中,民眾並不是人,而是一堆葉子,生長在用每一個家族宗親的族譜串聯而成的大樹上。樹上的葉子就是家族裏的民眾,他們並不預先知曉哪一片葉子會出事而禍及自己,更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到了什麼時候會危害到整棵大樹,於是他們只能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這般,中國失去了獨立的個體意識,卻也未得到集體的凝聚力。如果一棵大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敢於獨立面對風的吹拂和霜的飄灑,那麼整個樹林也便成了沒有生氣的死林。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等諸多身份之間來回切換,但是當他作為一名散文家時才是最讓人折服的。他寫過多篇抒情散文,用筆獨具匠心,感人至深卻不着痕跡。在這本《文化苦旅》的文章中,不僅獨具智者的理性思辨,而且充斥着一份濃濃的真摯情感。我想,這才是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我本不知道《文化苦旅》這部書,也不太清楚餘秋雨有怎樣的文學作品,直到今年在看“青歌賽”時,才知道綜合素質考核的評委席上端坐着的這位外表温文爾雅內在學識淵博的學者,正是餘秋雨教授。他在點評的時候,時而機智,時而沉穩,總以一種最平緩的語氣款款道出事情的原委,看似漫不經心卻總能引經據典,觸類旁通。悠悠散發出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文學氣質,這種文學氣質如同一股強大的磁場,將我深深吸引。

我開始在網上搜索“餘秋雨文章”,搜索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文化苦旅》散文集,我懷着對作者的好奇和對文章的渴念翻開了這部書的第一頁。然而僅僅是第一章《自序》,已將我徹底征服,渾厚的筆鋒與奇崛的文思化為曼妙的音符飄人心間,用平緩的節奏與優美的文字裹挾着讀者的精神一起,跟隨作者的腳步開始漫漫旅程。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的互相交織,漸漸老去的身體和永恆年輕的心靈的無奈糾結,讓人讀後仍然回味無窮。之後的文章中,時而精細,時而樸拙,用一隻生花妙筆寫出了斗轉星移,寫出了氣象萬千。跟隨作者的筆跡,一起走出埋葬英魂的陽關積雪,跋涉温柔清澈的沙原隱泉,到敦煌感受莫高窟的興衰榮辱,再走過造福於世的都江堰,穿越萬年清冷的白蓮洞,到達柳侯祠體會柳宗元的身世起伏。然後從秀麗的三峽順流而下,回頭望去,告別神女峯上的巫山雲雨,又匆匆劃過了多愁善感的一角洞庭。迎來氣勢雄峻的廬山,送走園林優雅的白髮蘇州。轉眼又到了讓人頓起歸隱之念的江南小鎮,在交錯的水路間欣然的徘徊。跟寂寞的天柱山打聲招呼,向風雨中天一閣裏的藏書虔誠朝拜。到西湖重温千年的舊夢,站於狼山之巔感歎“山鳴谷應,海闊天空”。最後終於在糾結的上海人目送下歸於浩瀚。一番旅程下來,不僅被高山大嶽盪滌了靈魂,也讓古哲先賢的典故充實了內心。王圓籙的無知,苦行僧的幻覺,王維的豪情,柳宗元的悲憤,李冰的壯舉,李白的俠氣,呂洞賓的醉意,范仲淹的歎懷,陶淵明的放達,唐伯虎的不羈,沈萬三的天真,王安石的執着,藏書人的擔憂,蘇小小的美麗,駱賓王的隱逸。這一切一切全部變成《文化苦旅》中一個個淬鍊的文字,一組組精美的`詞語和一串串動人的句子。

然而,從《牌坊》一文開始,作者突然停下了匆忙的旅行腳步,閉目凝思,帶我們走進他記憶的深處,去回憶那段雖然身心疲憊臉上卻始終綻放笑容,雖然漸漸遠去卻經常嶄新的出現在夢中的青春時代。儘管對那個大時代仍然有着抱怨與牢騷,但過去總是美好的,牌坊下老師的循循善誘,廟宇裏僧人的苦行修真,冬天的老屋窗外總有一點惹眼的紅色從銀裝的山對面緩緩走來,夜航船的船長還在風雨中航行,信客滄桑的步伐還在路途中蹣跚。樸素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卻總在潛移默化間震顫着讀者的心靈,讓我即使讀完之後也久久不願離去,若有所思,沉吟良久。作者多麼渴望用這支筆來抹平歲月的鴻溝,甚至渴望到,這麼一位文學大師居然在回覆一封湖北農村小女孩把他誤認為成三十年前的那個中學生,希望互相交流作文的來信時犯了難。經過苦思冥想,仔細斟酌之後,終於寫出了一封自己滿意的回信,寄了過去。可歲月的溝壑又怎能如此輕易填平,當看到湖北女學生再次回信的開頭是“尊敬的教授”這幾個字時,相信信前的他也只能發出一聲自嘲的歎息吧。

回憶了苦澀中伴着甜蜜的過往,心中不禁湧出一種憂慮,廢墟中,夜雨裏,少了陽春白雪般的浪漫,卻透出千年歷史的寂寞與厚重。時光流逝,光陰荏苒,未來充滿了不安分的未知。不知馬來西亞的那位小夥是否仍然熱愛華語,不知那位老中醫是否又一次回到家鄉,不知病院中那隻梅花是否如期綻放,不知自己百年之後那滿屋的藏書將流往何方。在文集的最後幾篇,作者反覆寫到了漂泊,老人,疾病甚至死亡。我想這正是中年的餘秋雨在恐懼歲月對自己的侵蝕,怕自己漸漸遠離文學的中心,怕自己的思想偏於一級,但無論憂慮還是恐懼,所有人都會跟隨歷史的車轍,向人生的終點緩緩走去!文化的苦旅已然走完,可人生的路途又將走向何方?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初讀《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澀和艱辛。卻惟獨覺得在《江南小鎮》這篇小記中感覺到了寧靜。不知是個人偏見,還是作者筆下流露出來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韻。總之寫得甚是巧妙。

自以為總想尋覓一處山水,然後靜靜生活到終老。不是矯情地希望另一種生活。只是覺得每天過着一成不變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再無其他。而心在那裏總是空落落,乾涸,了無生氣。就像是飄蕩在風中的蛛絲,沒有着陸的地方。

找不到一種歸屬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鎮》之後,心就像瞬間被小橋流水所滋潤了。看着餘秋雨先生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那個盪漾在流水懷抱裏的小鎮,有的只是“淺諸波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裏扣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擼慢慢搖。感動於此情此景我就想,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們。

我想此生若是擁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曬着太陽,養一隻貓,在陽光下細數流年時光,或在夕陽西下中,獨倚閣樓感歎光陰的燦爛輝煌,抑或在細雨朦朧中,穿着我最喜歡的長長拖地的白色的連衣裙,撐把油紙傘,立於小橋之上,幻想自己成為世界中獨特的風景那也很美。

可是這樣如古箏獨奏般淡雅清麗的生活是如此得來?我不禁要探索這個神祕的源頭。而餘秋雨先生告訴我説那是江南小鎮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態得來,是歷史的故事告訴小鎮人民要寧靜無為。我想這大抵也因為這個由水潤養的温婉小鎮承載不了太多的金銀銅臭,因此這樣的生態可以沿襲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歷史也會蒙上塵埃,何況是一個置身於塵世的小鎮。隨着人口劇增,一切私家園林都一一變成公眾遊觀的現代,現今江南小鎮承受着幾千年都沒有受過的重負。我想在一個摩肩接踵的擁擠中游一個印象裏秀氣的小鎮那會感覺一切都變了味罷?人們遊一個江南小鎮,結果多半會敗興而歸罷?餘秋雨先生穿透歷史的風塵又對我講那是因為今天的小鎮比過去缺了點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點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點是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那麼這樣説來這一切都來得理所應當了。因為小鎮在發展,人羣在到來,當初的一切都在變成商業化。

這些缺了一點使整個小鎮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靈秀的樣子了。它越來越火熱,也隨之越來越被吞沒於時代潮流中,那麼失去它安安靜靜模樣的小鎮隨之也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嗎?

我不甘心,所以循着作者的步伐我親自前去尋找它們。但在我走過了人流走過的那些擁擠小鎮,感受了作者那時的感受後,我真正覺得有種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為原本心心念念要尋的歸屬,原來只是我一廂情願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縱然現代化使小鎮失去了我們心中原本的樣子,但是倘若我們沒有社會進步帶來資金、技術和精力去修繕那些幾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裏面的木質的建築,那些小鎮現在也只不過是一灘腐爛的木頭和一堆丟棄的碎石而已。若沒有人為的去宣傳那些江南小鎮的美麗和風韻,也許這樣的美麗還是會塵封下去,或許還會更槽糕得泯滅在歷史的沙塵裏,永遠不被察覺。這樣説來適當的修繕恰到好處的宣傳,可以讓我們民族擁有的精神文明繼承下來,並且展示給世界。這一舉動不能單單只是説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沒有激烈地要去譴責或者要去抱怨這種小鎮現狀。不管怎樣,我還是樂觀的把它認為那是一種社會進步的無奈罷。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們會執着於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為過去時光的一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裏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一定就會附和讚歎。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裏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這樣想過之後心中的失落與鬱悶就被豁達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會為了把江南小鎮記憶中的燭火換成了燈管而感到糾結不堪。也不會覺得尋不到這樣一處江南水而遺憾不已。

心存花開,自有花香來。讀《江南小鎮》我突然明瞭我一直尋找的歸宿感,只是一種心境而已。若是有緣我依舊可以尋一處江南水靜靜到老。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餘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跡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裏銜接着歷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