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模板範文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3W

我們不止要在自然生活中追求人生的質量,讀書讓我知道了所有事物的味道。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讀《文化苦旅》有感模板範文6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路為紙,地成冊;行為筆,心當墨。

——題記

乘一隻紙舟,踏一路荒蕪,把歷史的塵埃變幻出滄桑的色澤。走走停停,品味苦澀,俯首取一勺秋水,自萬代浮生多少悲歡,釀成一盅文化醇香。

他從敦煌走來,在大漠孤煙間遠眺落日下的莫高窟,感歎磨蝕了風華的陽關,乘一葉扁舟南下,路過壯美的三峽,品白髮蘇州。他是文化的苦行者,用筆記錄那文化長流曾經留下的印記。

通過他文字,我們看到中國好些曾經的輝煌,僅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讓中國在久遠的世紀裏於世界文明史上閃耀。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們用筆尖刻畫、用生命堆砌出的不朽成就,讓後人驚豔,讓中國直到千年後的今天仍然為之驕傲。上天不僅賜予中國人聰慧而富有有哲理的頭腦,更給予了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景,用廬山的雲霧點染詩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氣,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獨一無二的中華文明緩緩流淌。

而作者不止步於華麗的表面,一路風塵僕僕,踏遍千山萬水,他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裏解讀文化。那雙鋭利的雙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紅色,好像一個可笑的標誌,藏着屈辱的歷史。難道泱泱大國就容不下幾本書嗎?難道所有人的雙眼都被利益矇住了嗎?難道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看着本國的文化被放進他國的博物館,無奈地買回縮微膠捲埋頭研究了嗎?

他看到天一閣的層層圍牆,圍住文化傳承的悽苦悲愴,小小的書閣承載的歷史的重量太沉、太重。世代的族人,用嚴苛的族法守護着祖輩遺留的珍貴遺產。世上多少藏書,或流失於海外,或杳無音信。歲月將古拙的裂痕爬上舊時的木窗。風過紙顫,徒留一聲歎息

沒有人,可以永遠活在曾經,終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得荒蕪,歷史的塵埃是留不住的。多少學者沉浸在憑弔的誤傷裏,永遠無法正視現實,從廢墟中走出來。而作者從歷史的風雲中走過,用寬大的胸懷、寧靜的心境和嚴謹的態度坦然看待這一切,觸摸廢墟,感歎曾經的華美,靜靜思考,人、文化、歷史、天地自然的關係。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讀懂了歷史的人,才能有勇氣眺望未來前進的方向。

他從上海外白渡橋的影子裏經過,和外灘上遺留的近找西方建築們對視,終於走進浦東,走上盤旋的高架橋,走進上海蜂捅的人羣中,抓住時代的潮流,去感受、去體驗這個飛速發展的中國形成的嶄新的文化,欣賞文化的天空中那獨樹一幟的全新色彩。

他從古老的駝玲聲裏走來,向高樓大廈間走去。

他從小橋流水間走來,向車笛喧囂中走去。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腳步已超越時空的限制,由心靈做一次歷史的漫遊、文化的苦旅。

也曾害怕沒什麼能阻擋文明的終將流逝,不過幸好,有人以行為筆,以心當墨,寫下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喚醒了人們沉睡的文化靈魂。

我們應當感激,曾經還有這樣一個人,在文化的長河畔且行且呤,空谷傳響,歌聲嘹亮。

讀《文化苦旅》有感2

首先由於寫期末論文的需要,寫了讀後感;又因為讀文科的姐姐剛好購有《文化苦旅》,於是大致看了後,寫了點該書讀後感。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讀《文化苦旅》有感3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為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在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華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抬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為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意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5

廣闊的陸上,孕育着大羣大羣的生靈。靈長的猿慢慢進化成兩腿站立、會用火,最終會思考的人類,他們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走在千年的路上,頻頻回首,只為尋找最初設下的答案。——題記

《文化苦旅》,確如書名和綠色的包裝一般,甘苦的味道瀰漫在方正的漢字間。説是杯中的熱茶還不夠,應是山頂的草藥,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湯汁。

厚厚的一本,從東海之濱到白雪皚皚的陽關、再到風吹浪打的北歐,餘秋雨先生對於“文化”的追尋,從來不屈服於腳下凹凸不平的土地。書中幾處的記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偉人的足跡,又是遺憾物是人非。

説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絡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為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濕之氣,與人滿為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着尖鋭的沙,諷刺着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着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生活在南方的小城裏,曾有幸到千年古都西安一訪。登城牆,人們説要在傍晚去最有歷史味,我卻喜歡天空亮透時的樣子。介紹説,城牆兩邊都有門,從外城進,要過兩個門才能進到內城去。敵人攻擊時,守軍就在城牆裏埋伏着,等敵人進了城牆,一網打盡。我有些驚訝,卻又覺得是在意料之中。耳邊突然傳來喊聲,火光撲面而來,才恍然大悟——文化的深處,原來又是人性的結。

再西去,知道餘老有關於中東的著作,卻未收集在《文化苦旅》中,只好作罷。一下到了歐洲,記敍並不多。慢下來的節奏,咚咚咚、一聲聲拍打在島嶼上,杯子裏晃悠着的是啤酒還是咖啡?一片依賴了千百年的海洋,冬天會結冰嗎?

人類是一個整體,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文化。儘管很久以前,這一片廣袤的地上戰火紛飛;儘管很久以前,這厚土也曾深深地傷害過相信它的人們。可人們還是相信和平的鴿子生生不息、相信入土為安、魂歸西天。

文化是什麼?海洋中的一個沙島,億萬年的積累,最下層的最古老;但文化卻不是這樣。餘老先生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有高山長河的土地上,別了那鋼筋水泥,尋找最上層的印記。

文化自然是苦的。鮮血淋漓的傷口,癒合在繁複的竹簡和單薄的紙上,留下淺淺的墨跡,告誡着回首的人們:良藥苦口。

讀《文化苦旅》有感6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着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