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生與死讀後感最新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8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我們對名著情感的理解,在寫讀後感的時候,保證個人感受的有效輸出是很關鍵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莊子生與死讀後感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最新5篇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篇1

心晴時候,雨也是晴;心雨時候,晴也是雨。

巴爾扎克曾説過:“不幸是天才晉升的階梯,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無底的深淵。”

當我們為一片綠蔭沉溺於悲傷的情緒,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片綠蔭,而是一座森林。

山之仁,在於既含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既孕育了豺狼的怒吼,也滋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抱雙手讓流水變為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着忍受時間給的苦痛與折磨,依舊不動聲色,山之所以仁,在於它寧靜淡然的態度,有時候山也可以成為人的榜樣。

我們不是莊周的魚,不知魚在水裏遭受什麼,是否真的快樂,但我們可以當自己心情的舵手。創造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快樂。

像莊子一樣,做一泓天上的泉,做一隻夜夜鳴叫的鳥兒,做一棵月光下那棵發寧靜,與超然的精神古樹。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在靜下心來讀莊子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是否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的各種評論;“無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在讀莊子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是否已經丟掉自己;“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在與莊子對話時,問問自己是否將一切囊括於胸,默默體認;“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敢於活得那麼真實,那麼誠實地去面對學習呢。莊子活出了智者的風範。活着的意義,活着的價值,活着的態度,精神的源泉莫不在於他身上得到體現。

活着,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能分清物與我的界限,知榮辱,辨是非。活着,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有追求,卻不過分要求,只評議卻不去爭議。活着,我們追求的是什麼?看得到黑暗,卻依舊執着追求光明。淡淡地活着,逍遙的活出自我,活出人生的色彩。此生便無憾了。

走自己想走的路,唱自己喜歡的歌,一路高歌,冷暖自知,就想走在開滿格桑花,走在朝聖路上的信徒一樣,保持一份信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周做到了,所以他快樂。若是我們也想活得快樂,我們就應該時常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時常向自己發問,是否能夠在恬淡的月光中站成一顆精神的古樹。儘管滿身佈滿斑駁的歲月痕跡,但卻能夠根深百米,不卑不亢,任樹枝在風中,站出一種寧靜的姿態。

我們快樂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要與世隔絕,忘卻世間冷暖,不看紅塵煙雲,不嘗人間苦痛。而應是在於看遍人間百態,嚐盡世態炎涼,歷經人間滄桑後,依舊能閒雲野鶴,拈花一笑,保持一份寧靜與超脱。

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顆星的隕落,暗淡不了星空的燦爛,像莊子一樣生活,拂盡世俗塵埃,清淨紅塵紛擾,在雙手合十的微笑詩意中快樂的生活,找尋星輝斑斕裏的美好。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篇2

縱觀整部《莊子》,所有理論,所有寓言,其實只有一個奧祕,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天地大道呢?大道無非是一種規則。也就是説天地間所有規則都要合乎大自然的的規律,天之道才是大道!

人怎樣才能知道大道呢?怎樣才能安於大道呢?又怎樣才能獲得大道呢?當我們忘卻一個一個人生座標的參照,真正洞明自己的內心,我們會把握人生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人會遭遇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機遇會來,一切風波會走,在每一個機遇中把握自己,這就是道家所説的合乎天地大道。

莊子最終要提醒世人的,叫做:“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謂之倒置之民”一個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質世界中,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中,這個人就本末徹底顛倒了。物質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那麼他就會徹底找不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價值與力量。

人怎麼樣才能不喪失?怎麼樣才能不迷失?就在於我們應該明白:眼前遭遇的每一件事,最終都將被穿越。有太多美好的東西,我們享受當下,但這美好總會過去;有很多苦難的事情,我們要把它扛過去,這苦難也會過去。我們每個人都要牢記這句話“一切都會過去”。光榮會過去,輝煌會過去,苦難會過去。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只是過往。就在我們的生命穿越其中的時候,我們要追究每一個當下的質量。

莊子説,在天地間,真正瞭解自己內心的人叫善養生者。那麼,什麼人是真正瞭解自己內心的人呢?人生的大智慧是,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總是錦上添花。錦上添花是給別人看的,而雪中送炭是為自己的。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重要的莫過於認知自己,以自己的生命合乎大道,這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很多彎路。莊子認為,這個世界應該返璞歸真。也就是説外在的道德少點,不要過分相信技巧,讓我們回到最樸素、最本初的狀態。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甚至有人不擇手段獲取利益和名譽。莊子對於我們現代人的意義在於,多一些內心樸素自然的淡薄,少一些投機取巧的刻意行為,否則,我們則有可能在這個大千世界裏迷失自己。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真正融進自然地大道之中呢?

莊子説:“虛無恬淡,乃合天德”。一個人自己的行為做到虛無恬淡,讓心真正靜下來,不慌亂,不迷茫,就合乎天德。在很多時候生命是會陷入絕境的。陷入絕境之後,只有依靠我們明確的判斷和心底的冷靜,才能使我們真正走出絕境。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天地之間,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最終每一個生命的成全就是這一句話:“每一個人的生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篇3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出了”至人,神人,聖人”的生活意境,逍遙遊作為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説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祕密後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覆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説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並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遊。接着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遊的“至人”具體化。莊子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後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遊。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遊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鬥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篇4

20xx年,我認真參加中心組學習,重視自身理論研習;認真閲讀區委宣傳部下發的書籍,不斷拓寬知識面。因為今年是我工作崗位的轉換之年,所以我特別注重在讀書中領悟和掌握更多有助於科學思考的規律。今年除了閲讀推薦書籍外,我還自己選讀了一些書,其中一本是《莊子》。結合工作中的思考,有了些粗淺的心得,並立志在明年自身修養的磨礪和具體工作實踐中加以運用,以下彙報其中兩條心得:

心得之一:在新一輪**機關文化建設工作中,必須大力倡導“齊物”理念。

莊子提出“齊物”,意思是物不分大小長短久暫高低貴賤,必須一視同仁。他用鯤鵬與斑鳩作比喻,認為雖然鯤鵬嘲笑斑鳩鼠目寸光、胸無大志,斑鳩嘲笑鯤鵬沽名釣譽、迂闊空疏,但是大知大年與小知小年都有偉大而值得尊敬之處,同時他們都存在只有對方才能彌補的不足。大鵬扶搖而上九萬里,是不瞭解那些燕雀的艱辛生活的;而燕雀站的枝頭很低,也不會理解大鵬為什麼要飛那麼遠。世界不能只有大鵬,也不能只有燕雀,所以必須“齊物”;世界不能只有君王聖賢,也不能只有平頭百姓,所以必須“齊人”。

**的發展即將迎來人才匯聚的時刻,伴隨而來的將是思想的碰撞、方法的矛盾和習慣的衝突。這是一個有利於轉型的過程,但是對機關文化發展來説卻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機關文化向來平和,但隨着這幾年青年幹部的增多,這種平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經過一年中大量的溝通談話有所察覺),未來幾年量變會加劇,新老思想、新老方法、新老習慣的交鋒頻率和強度可能會提高。如果處理得好,機關文化會在平和的基礎上體現一些諸如高效、進取的元素;如果處理得不好,則可能會使衝突破壞了最寶貴的平和。所以**機關的文化建設應該及時被提上議事日程。我主張從三方面着手開展這項工作:一是在機關內部廣泛挖掘先進事蹟,尤其是要大力宣傳中層以下幹部的點滴閃光點,鼓勵每一位機關幹部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精彩的人生,逐步構建一個機關幹部共同的精神家園;二是對青年幹部的培養施行導師制,一方面切實幫助青年幹部加快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也促使青年幹部更多地接觸、瞭解老同志,有助於相互理解和寬容;三是加強機關黨總支和機關工會的工作,以黨員學習為平台,經常教育黨員幹部帶頭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奮進,以工會為紐帶,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活動,提供快樂合作的體驗機會,不斷營造“齊物”、“齊人”氛圍。

心得之二:在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中必須堅持“自我守持”。

莊子描述了一個殘疾聖人王駘的故事,説明一個人的德行是否充實,是否夠得上一個美德的標誌(符號),不在於他的外表,而在於他的內容。王駘的聖明偉大,在於他把一切凡俗的喜怒哀樂全部淘汰,建立了超穩定的心裏架構。莊子認為修養境界的核心是心功,心如止水,無私無惑,無驕無贅,清可鑑人,明潔永遠。有了或者過於注意自身的好惡,就會帶來傷害,這種傷害不僅是給予自己的,也會是給予他人的。所以他認為有德之人必須“自我守持”。

對於自我守持,不止莊子提出過,孔子也有中庸化、適度化、非極端化的要求,比如他説要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等,以防干擾心智。老子也曾不遺餘力地提倡虛靜心態。這些年,我把莊子、孔子、老子等聖人們的守持説當成座右銘,不斷提醒自己做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強大的人。習慣於自我守持的黨員領導幹部才可能成為強大黨的真正基石。歸根結底,領導幹部做事的“度”在於“愛自己”還是“愛羣眾”,“愛享受”還是“愛真理”。守持住了,把握好這個度,才能不卑不亢、顧全大局;才能説話有理、交往有節;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守持不住,把握不好這個度,就可能出現不該定的事擅自定;不該管的事亂插手;不該辦的事胡亂辦;不該講的話到處講。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時刻注意自我守持,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不攬權、多攬事;不干擾,多支持;不武斷,多協調,才能在工作中毫不猶豫地按政策規定辦事,按客觀規律辦事,按組織原則辦事,按老百姓的願望辦事。

?莊子》的內涵豐富,以上兩點只是我今年閲讀它時得到啟發的一部分,不全面也不夠深入。但是我在讀《莊子》時,已經深深感受到了讀書對於機關幹部的益處——讀書確實能夠給到自己很多思想的指導和實踐的啟發,有助於自身修養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增強,我將堅持下去,多讀書、讀好書,指導實際工作不斷出成效。

莊子生與死讀後感篇5

“無為”,這是在讀《莊子》之前,對莊子的印象。讀後,也還是無為。閲讀的過程中,對於莊子思想的理解幾乎沒有阻礙,彷彿自身本就是這樣子,這些思想與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過,只是在這裏找到了一個系統而肯定的闡釋。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道家代表人之一,與老子並稱“老莊”。據書中序言中關於莊子的考察,莊子的歷史記載非常少,最早可據的歷史資料是司馬遷的《史記》,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偶爾會出現在書中,通過一些生活事蹟,對道家的觀點做更進一步解説。而在這些事蹟中,莊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揚的無為思想更加鮮活。比如在與惠子論戰時,無論是關於“大瓠”、“大樹”,還是關於“子非魚”的辯論,都可以感覺到莊子很“剛”;而在“遊於雕陵之樊”,因“異鵲”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誶罵時,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莊子過惠子墓而語“匠石斫堊”的寓言,並慨歎“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謹守勿失,是謂返其真。

如果説“逍遙於塵垢之外”是莊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則是他眼中的現實。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論説之後,都認為莊子對於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極。不過莊子生活的年代是戰國時期,那時,各國之間混戰不止,謀士奔走各國謀取功名,諸子百家爭鳴不休,有為、賢能之士枉遭慘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亂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時,又保有純真的本性,卻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現今國家沒有戰爭的時代,保存生命不是相當難的事,但是保有真實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麼想來,積極還是消極之説,要看個人更加珍視什麼,這也應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覺得這樣那樣也未嘗不可,這也是某個角度的一個道理。可是莊子將絕對純正的生命視為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遙”“無為”之説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莊子》一書系統闡釋了莊子的思想,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該書共33篇,分內篇、外篇和雜篇。據説雜篇多偽作,而辨別真偽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寫作風格。莊子的風格天馬行空,時而“乘雲氣”,“御飛龍”,“逍遙於塵世之外”;時而撥開世俗紛爭的面紗,申斥三皇五帝,痛罵仁義禮樂;時而論説至人之道,鞭笞詭辯之術。他的文章,浩莽宇宙與秋毫之末同在,卻沒有一絲違和,彷彿渾然天成。他的思想,變幻莫測,又逍遙自在,彷彿於天地間取得一絕世之材,配以鬼神之技,才雕就如此般驚世之作。

看書的過程中不得不對一些詞彙進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領悟,但這並不一定就代表莊子書中的觀點。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尋的一點殘骸,但也許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麼?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萬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裏?道無所不在,鴻大至宇宙,卑小至螻蟻。道可知嗎?道可知,但不可傳,不可授,也不可語於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並未得道。

——真。“謹守勿失,是謂返其真”。

——化。天地萬物順應自然之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與萬物一同變化。

——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齊物。“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世間本無尊貴卑賤,無仁義禮樂,無是非真假,天地萬物同等存在。

最後,還想提到一點沒有求證,也不一定正確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鉅作都在強調一個類似的觀點,這個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觀念、是非的判斷等等,都以人類的需求為準則進行定義,但這並不是世界的本質。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中有,“人類欲留存於世,先要衡量眾生,於是,他們規則了眾生的意義,當然也有人的意義!”《莊子》中有,“且也若與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記得《瓦爾登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同是關於生命的自然本性,觀點卻各有千秋。莊子説的是要遵循它,不對它做任何改動;梭羅説要找到它,推翻世間種種秩序的束縛,在關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態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説,要認可它,超越它,站在強權的頂端,成為超人的存在。

關於這一點,我更喜歡梭羅和尼采的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