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022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5W

書是指引我們走上成功之路的明燈。吮吸書籍的營養,健康快樂地成長。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022範文,以供參考查閲!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022範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説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敍",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為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為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為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為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閲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為,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為天子,即為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為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運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官記錄並撰,傳頌天下以為範。

儘管皇帝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中以早朝為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為"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羣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為的遊園鬧劇被認為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眾百官齊奏何為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為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為,更不得恣意妄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為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官集團牽着走。此時的官集團已經成為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為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為禮教所虜,成為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為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就不僅僅是超出我自身能力的30%了,在此之前除了唐太宗本紀宋美齡全紀錄之外我就基本沒有讀過任何與歷史相關的書籍,中國的沒有,外國的就更沒有了。我是個外文盲,外文音譯過來的名詞記起來特別困難,所以看得很少很少。

神奇的是這本《萬曆十五年》雖然閲讀週期間隔較長,但真正集中看下來的時間加起來應該還算比較短的。當然,這個“快速閲讀”的感覺讓我在翻完最後一章看到其他學者所寫的評論後有些許不安——我是不是看漏了什麼?有哪些信息是我在閲讀當下沒有提煉到的?

可一時半會兒我還不太想看第二遍。於是讀後感的梳理工作就從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寫起。

這本書選取了公元1587年中國明朝的七個人物——皇帝、首輔、官僚、將領以及一個思想家?並以這七個人物為引子從上至下的描述了明代社會各個領域所存在的各種現象,並於其中闡述了作者自己對於政治、經濟及軍事等等領域的思考。

史學家,見微知著。人物相,眾生相。

作者彷彿先知般的展現了我們這個年代從未見過卻又似曾相識的一個處在某種社會制度盡頭的國家究竟是何種模樣——百足之蟲,未死先僵。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關於海瑞的描寫。需要説明的是我雖明白歷史絕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調,但仍多年深受“贏家抒寫歷史”版本的荼毒。比如像海瑞這樣一個以清廉嚴政著稱的正面官員形象,作者給予了“傳統”教材中鮮有的評價——“古怪”。這令在我初次看到時感到十分的訝異。

“古怪”在放在這裏主要意味着——“不合時宜”。也就是書中所寫——“他雖然被人仰慕,但是沒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為什麼沒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海瑞之所以能夠做到“嚴格”,根本原因是在他心目中所秉承的“律例準則“極為清晰,但這個”履歷準則“基本皆是出自於”四書“的訓示,及其所延伸的個人對於善、惡的”直覺“。而他“這種服務於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實際作用至為微薄”也正是因其”個人道德職場,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所以,這種幾乎全權依靠個人自覺修養的做法,沒有一個標準統一且更為強大的約束力加持他人誰能習得?而又如何習得?

回過頭來説,何謂“時宜”?拆解一下即為個人所處的時代,當前時代的社會制度,當前制度下的組織技術乃至物質文化需要。海瑞“將洪武皇帝提倡的原則奉為金科玉律”,為官期間又慣以綱常善惡代替“成約”行事——“政府不用技術和經濟的力量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看到這裏有沒有覺得有種熟悉的感覺?號召女性迴歸家庭,鼓勵生育二胎,以及前不久央視那個“綵衣娛親”的公益廣告......歷史往往都有着驚人的相似,而這樣看來以史為鑑真心不是憑空説説而已。

説到家庭,海瑞曾結過三次婚,前兩位夫人皆因與“婆婆不和”被休身出户,第三位夫人早逝。按照心理學中原生家庭的理論挖掘挖掘這其中的悲劇根源應該很有意思。結合其官場上“膠柱鼓瑟”般的履行職責甚至犯言直諫的表現,你能肯定説這不是另一隻中國古代版俄狄浦斯的化身?

想起某次課堂上的爭辯,導師引出世人皆凡人,都擁有善惡兩面。台下立刻有人不服舉出孔子海瑞甘地等等古今中外的先賢做例子,導師耐心解釋道,這些“聖人”把“善”留給了大多數人,而把“惡”留給了身邊最親近的人。於是眾人低頭默默思忖間四座啞然無聲......

事後再想想,我們膠着於人性深處一定擁有“惡”的一面與執着於尋找的“聖人”時的那種心態其實並無二致,但凡陷入“絕對”圈圈中的同時,我們也就等於框死了自己。執惡如何?執善又如何?一個人活在世,終究擺脱不了他所誕生的社會,所成長的環境,所“被傳承“的思想和意識,正所謂”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人性的複雜程度又豈可是為善與作惡這麼簡單的標籤可以概括的。而在現實中與人交往,彼此合力構築默契與信任,那又需要經年累月花費多少抽絲剝繭般的細膩、耐性與熱忱。也不知是否正因如此才有佛家出來將世人於這繁雜繚繞的虛妄表象中度化,將世間的眾生百態剝離的只留下一個個單純的內核以及無數的”善行“與”惡行“......

海瑞一生清貧無子,牢牢守住了“忠孝廉儉”的聲名。——古人對於“聲名”的追求,卻又是令我感到驚詫的另一處。書中描寫過當朝官員會因力諫天子被批判為“譁眾取寵”。即在那樣的年代裏人們竟然甘願冒着失去性命的風險去掙得一個在歷史上的聲名。這點的確令我有些難以想象。但若換個角度想想,千年大國,假借儒術的維穩,這些忠臣飛蛾撲火般的做法,也很難説是不是對一個泯滅掉個性的民族一種極致的反抗。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從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更加豐富的還原了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海瑞的廉儉和自制在當今社會仍然是被用於宣傳和歌頌的品質,但迴歸現實生活,作為一個擁有着血肉之軀的個體,他有着自己的性格缺陷和思維侷限。當然,這也幾乎是每一個存活在世的個體所同樣需要面對的現狀。我們在為其所處時代的沒落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應冷靜反觀自己所處的社會當下走到了哪裏?而未來又將要走向哪裏?

寫到這裏想起前幾期《奇葩説》,黃執中帶有人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辯詞引得觀眾垂青卻令高曉鬆在內一部分參演者感到恐慌。但即使拋卻辯論者被賦予的立場,其實也真的大可不必如此敏感。借用心理學反向成型的觀點——“過度的禁止等於提倡。”對於某一件事情感到恐慌,其實往往是因為在內心裏已經將這件事情進行過逼真的預演,同時對於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也給予過相當分量的肯定。那麼既然都是真實的可能,為什麼我們不能攤開了説明白,思考過後再來做選擇呢?比如超級英雄那一期,“偉大”這件事本身也可以被“討論”,這本身就是一個時代成熟的標誌。現場的高票並非簡單矇昧或是跟風,是對過度宣揚的一方觀念習以為常的麻木,也是對壓抑過久的另一種真實觀點新鮮出爐的欲渴。但需要相信的是,在這種種之後,一定會有思辨,一定會有選擇。所以,沒有必要在現實還沒邁開腳步的之前就擔憂前路二次元的陷阱。

我們説進步,正是源於對於自身侷限的時時覺察,以及對於現有的和未來的可能性永不休止問詰。

而在這一切之後又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全然明瞭的一種釋然。重新審視這些歷史人物,我們不會因其情懷與修養被時代辜負而陷入長久扼腕,也不會再譏誚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愚勇。寬容和原諒的基礎是理解,但其實理解到了,也就不所謂寬容和原諒了。這些歷史上的人和事,終究成為了可有可無的一種存在,而曾經因其所起的種種情緒就如同窗櫺間的一抹薄塵,你知它來自於空氣,拂去與否,已然無差。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一直以來,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東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歎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代有歎為觀止的高新技術,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我在閲讀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對明朝的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進而閲讀了一點明朝的歷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瞭解的並不算多。對於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並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麼不堪,或那麼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敍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之所以以他們為故事主線,大概也是因為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眾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為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着前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着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為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為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張居正想要中興明朝,整頓税收,大權獨攬時尚能推動少量地區執行,卻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復原樣,自己也身敗名裂。

申時行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不再強力推動,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協調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做好事情,卻只是小修小補,還被文官集團罵道德不夠。

海瑞選擇相信德,過的一貧如洗。但受時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據德,而非法律。同時他太扎眼,為整個文官集團所不容。

戚繼光非常現實,從小兵用的武器、戰術,到治軍方略,戰略戰術,都按照實際情況來。該送禮送禮,該送美女送美女。即使這樣,在他的靠山張居正倒台後,他也被迅速罷官。

李贄的悲劇,不在於最後的自殺,而在於他從來沒有圓融一體,自身思想前後矛盾。他希望能彌合文官集團的私慾和道德,這幾乎不可能。

《萬曆十五年》裏的每個人,就這樣在激盪和反抗中走完了一聲,迎來最終的大失敗。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説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這次墨跡到現在才來寫讀後感,着實因為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在下一本書讀完才來寫上一本書的想法。中間這段時間腦海裏總是偶爾浮現出來關於上一本書的想法,有時候會記下來,有時候就忘記了,下面説説萬曆十五年這本書。

這又是我第一次沒看完,回頭補的書。萬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從經濟上來貫穿全書,小的則是見微知著,從關鍵人物抉擇一窺當時大明王朝的時代命運。説實話只是從本書實在是無法全面評價這幾個人。

本書實在是字字珠璣,兩個多小時內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實在是沒有資格評價這幾位人物。每個人物都極其複雜。

萬曆皇帝和張居正是萬曆年間影響最深遠的人物,這個時間王陽明已經去世,留下了心學學派,後面李贄也受其影響,黨爭也由此開始。申時行在張居正之後繼承首輔出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在萬曆和文官集團中間和稀泥,此時張居正已死,政策已廢除大部分。戚繼光自稱張居正門下走狗,得張居正支持創建戚家軍,戚家軍自成一派。海瑞抬棺進諫萬曆,後被貶。李贄削髮,著書,最後死在獄中。

每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書,每個人物又極其有代表性。以我們上帝視角來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無法超越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不幸的。萬曆被禮教道德約束,事事無法得償如願;張居正權傾朝野,抱負未盡,死後經營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時行踐行中庸之道卻招文官集團唾棄。戚繼光被稱為孤獨的將領。李贄焚書與藏書自相沖突,慘淡收場。

作者用極其冷酷的語言訴説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在作者大歷史史觀下,大明王朝上層奉行儒家哲學以道德禮教約束人們,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層中庸之道、中層道德腐化、下層土地兼併,整個大明王朝已走向沒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國兩制,寫本段話時正值港亂,説明一國兩制也不是萬能的,要綜合時代變化,改進制度,要目光長遠。所謂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基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