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四篇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知識能增加人的智慧,而一個智慧的人無疑是一個理性的人。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以供參考查閲!

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四篇範文
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終於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曆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曆皇帝。曾有人感歎道:“歷史竟然可以這麼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説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裏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自古以來,我國對官員的道德請求似乎遠高於世界均勻程度,於是呈現了海瑞、焦裕祿這樣的清官、好官;但同時,我國對官員的道德請求又遠低於世界程度,於是“正龍拍虎”案件中的官員能夠“助紂為虐”,撒下彌天大謊也不過是暫時免職,很快又會復出。《萬曆十五年》中解剖了海瑞這隻“老鷹”(叫麻雀不太適宜),讓我們看見了“泛道德”官員的窘境。

依據心理學,硬塞給人一個難以企及的目的,常常只會給他挫敗感。同樣,明初朱元璋開出的寒酸薪水條,只能讓官員集團尋求其他温飽途徑,不掃除一些官員面對海瑞這樣的“聖人官”,會高山仰止,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但事實證明,大多數官員為了温飽“開戒”後,難免會想“既然貪了,剩下的只是幾的問題”,從而變本加厲。從這一點上看,目前公務員遠高於社會均勻程度的薪水,有一定理想意義。

在封建社會,官員的公德和私德簡直完整一體,父母逝世,上級送來的不是撫慰和事假,而是為期3年的超凡不帶薪假期“丁憂”,由於“求賢臣於孝子之門”。如今社會曾經進步很多,即便和父母打着官司——在古代可被稱為“忤逆”,可能判殺頭的——有才能的官員還是照常任職。“個人作風問題”一票否決官員升遷的時期也並未遠去。正如黃仁宇評價海瑞那樣,違犯了人的正常需求,培養出的當然只能是一批乖僻的人,這種乖僻也持續到了他判案之中。

官員的德行值得關注,但應該關注的是其中可能影響行政的局部。比方最常見也能力的“不道德”行為——扯謊。“吹噓扯謊是道義上的淪亡,它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淪亡。”列寧這樣説。國外及港澳台等地的相關例子不勝枚舉,如克林頓在性醜聞事情中的謊話,險些招致其被*下台。公民能夠原諒總統有外遇,但決不容忍總統説謊——即便在總統的私事方面,你能夠選擇不答覆,但也不能説謊。由於一個人在私事上説謊,也就可能在觸及公共的事務上説謊,反觀國內,有意無意説謊的官員真實太多了。

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歷史是很迷人的事,每個不同節點總會令人遐想不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在這本書的末尾寫到:“由明朝可以向後倒推到其它各朝,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候地理關係的影響。”這就是作者從大歷史觀的角度得出了的歷史結論。

當歷史的問題牽扯到地理環境時,似乎一切已經註定。氣候天決定,文化隨之產生,歷史的大環境也就矗立在那裏了。那麼,在既定的環境中,歷史人物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呢?在《萬曆十五年》中,作者通過幾個不同人物的故事串聯起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比如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

寫到張居正這一章的時候,作者擬定的章標題是——世間已無張居正,也就是説書中闡述更多的是他的落寞和跌入谷底之後朝局的變化。何以一代內閣首輔身前地位顯赫風光無限,死後被鞭屍,被抄家?也許,從他的一生,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社麼叫物極必反。活着的張居正總是幻想憑藉一己之力來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他的威嚴、權利和智慧不僅在小皇帝身上展現出來,也籠罩在整個朝野。他想當皇帝嗎?其實不見得,從他不遺餘力的改革賦税,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條鞭法來看,他也許真的希望這個國家能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只可惜他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視了一個事實,推動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個人的事。他自身就處於明朝這樣一個文官體系當中,當他把所有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者貶黜的時候,就打破了整個體系的平衡。

在當時明朝的大環境中,張居正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度,心中可能有這樣的獨白:“萬人阻擋又怎樣,權利會幫我達成所願。”他不顧整個歷史環境的力量,不考慮文官系統裏其它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希望通過明確而堅定的態度處理公務,最終的結果歷史給出了答案。當他孤獨前行的時候少有人真心實意的成為他的同伴,當他死後大部分人對他羣起而攻之,表達不滿。

申時行同樣作為明朝首輔,並不如張居正那樣“有名”。他深知自己處於怎樣的一個環境中,沒有鋒芒,更談不上畢露。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他更願意成為和事佬,不觸動誰就會相安無事。作為張居正首輔之位的下一任,他看到了前任處事風格之後的下場,因此他不會去重蹈覆轍。

除了厲害關係讓他沒有做烈士的決心外,他對環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在既定的系統中,身為首輔也只能按照整個系統中的共同意志辦事,能夠恰如其分的調和其中的矛盾,並對大家起到感化和領導的作用才是首輔的角色需求。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任職期間他努力的穿行在百官和皇帝之間,儘量的平和政治波瀾,希望憑藉“誠意”建立起信賴,通過恕道期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從當時的大環境來看,申時行的做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歷史並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大明更不會。對待一個岌岌可危的病人,張居正的猛藥行不通,申時行的小米粥同樣沒有用。

除了通過兩位明朝首輔來闡述自己的大歷史觀,《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還煞費筆墨的寫了這位一代名將戚繼光,很明顯他是偏愛戚將軍的。在書中作者寫到:“我們的帝國不允許也沒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尋找出一種妥協的辦法來作部分的修補。戚繼光的天才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可避免,而他的成功在於他善於運用技術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戚繼光沒有像張居正一樣超脱於環境之外,自負的以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而是靈活的適應環境,斡旋在各種關係中。也沒有像申時行一樣“看透”了環境,將希望寄託在所謂的“誠意”上,而是依據環境採取了必要而可行的措施。他嚴格練兵,創造的各種戰術雖不先進也多有弊端,但是符合當時的軍隊人員構成和經濟技術水平的。

從明朝整個大的歷史環境來看,似乎戚繼光對環境採取的措施更值得推崇。其實,未定。除了由於地理環境所造就的歷史環境之外,每個單純的個體也處於自己的小環境中。試想一下,如果戚繼光處在張居正的位置難道就不會通過權利鐵血施政嗎?如果申時行只是一方將領他是否會摒棄猶豫不決膽小怕事呢?如果張居正處於首輔之位時和申時行一樣看到了前任的不幸,説不定也會小心翼翼,忐忑前行。再往前推,除了職位環境的不同外,每個人生活成長的環境也不同,形成的觀念和理念也不同,所以就算曆史倒退,試圖去尋找一種周全的做法改變明朝的的結局也是不可能的。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如果非要問我《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看完之後有哪些啟示和借鑑,我想説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比以上人物平凡很多的普通人,成長的時代也不同,處事之道是借鑑不來的。但是,看待事情的寬容度可以更高一些,不要總拿中國和外國比較,歷史都説了,地理環境決定了很多的不一樣。不要看到某種行為之後就説三道四,你不是別人,你看不到別人的小環境。

2022年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自己本不是一個歷史觀很強的人,但當時只在kindle上粗略讀過後便擱置了。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叫做《一本好書》,從萬曆皇帝的視角出發對該書進行了舞台劇式的演繹,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為一個孩子揹負的王朝,為一個帝王無奈的抗爭。

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眾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敍方式。書中所敍,不妨稱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不論是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1583年春的會試,萬曆皇帝詢問與試舉人,為什麼他越想勵精圖治,但後果卻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鬆懈?是因為他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在於他的優柔寡斷?或許他已感覺到自己拯救一個看似堅不可摧實則搖搖欲墜的大王朝的無力。在與文官集團經歷了長達15年的立太子之爭,萬曆與文官集團徹底決裂,並開始長期罷工,直至1620年萬曆駕崩,帝國暮氣,回天乏術,24年後,整個明朝滅亡。

看到此時,非常納悶,為什麼萬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會如此之深,到可以終身不上朝?是隻有萬曆如此還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爭過,儘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剝奪個人意志的他抗爭不過2萬人的文官集團,抗爭不過沒有法治只講道德終要走向滅亡的封建帝制。萬曆登基時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曾經也勤勉朝政勵精圖治,關心國家和人民,可當一個擺設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讓人厭倦的事,罷了罷了。

關於張居正,因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當年大學聯考語文(湖北考生)的閲讀理解就是選自熊召政的《張居正》,後來也聽酈波教授在百家講壇講《風雨張居正》,雖不太記得清內容了,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如泣如訴的語風難以忘記。“整頓官吏,政令傳出,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有餘”。《明朝那些事兒》對他如此評價:不是好人,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説他身負絕學,改革創新,也不説他專斷獨行,表裏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後遭萬曆清算抄家掘墳,曾經的亦師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誼可以變得如此決絕,不禁唏噓,或許不止張居正是一個複雜的人,是人性本就複雜。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艦隊已整備出征英國,世界局勢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將星西殞之際,我們一個古老的帝國業已失去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最開始是從老闆口中聽到的,當時查了資料並沒研究出什麼所以然,待今日重讀本書,發現“鴛鴦陣法”其實是因時制宜之策略,是在軍事創新與政治妥協之間實現平衡的智慧之舉。從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充當改革家,既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更要有審時度勢的大局觀,從實際情況出發。同理到企業發展中,最完美最先進的改革方案往往是無法執行的,在妥協中務實前進,達成目標或許才是法則。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萬曆十五年間,發生的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的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歷史並不是一人一時,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內在規律和聯繫的。而要發現這種聯繫和規律,就不能拘泥於單獨的大小事件,必須將它放在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歷史觀”。

正如王強老師在混沌大學《歷史的凝視》課程中所説的,對過去有意識,對未來有覺知,這似乎將人類同動物區分開來。培養歷史觀,其實是讓我們去了解歷史的事實與真相,因為歷史是時間的證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記憶的生命,是生活的導師。我們走向歷史的同時,也在走向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