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9W

大家對待讀後感的寫作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一篇優秀的讀後感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
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

幾年前在陪譚總在彼岸書店喝茶時,閒來無事在書店裏隨意找本書讀,看到葉嘉瑩先生對顧隨先生講課的筆記《中國古典詩詞感發》,本來只是想用幾首熟悉的詩詞打發一下時間,沒想到讀來酣暢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買了帶走了,書中對詩詞的揣摩對我這種除了在國小、國中、高中後再沒接受過更高語文教育的人是一個全新的角度,一時間心潮澎湃。書中多處引用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印象深刻,但最近幾年看專業類的書多,看文學類的書較少,今年適逢讀專業書有些瓶頸,厭書情緒上升,正好找來經典品味品味,果然藥到病除。

王國維先生不愧為國學大家,書不厚,酣暢淋漓,多處讓人不由得拍腿較好。

文中論文體興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體,以自解脱。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者不如前,餘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説固無以易也。”聊聊數語,道盡中國文學文體更替之緣由曲折,宋詞到元曲也是一以貫之,文體之間有繼承性、連續性,也有革新,才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波瀾壯闊,一浪又一浪。

王國維先生對詞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麼是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無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發,而不是無聊湊騷,“境界”二字着實精妙,讀書筆記王國維先生的“境界”可運用到所有領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則就是無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國維先生認為北宋的詞有境界,南宋無境界,南宋詞人中,能和北宋並駕的只有辛稼軒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寫境,即理想與寫實兩派,“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寫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論述實在精妙,“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就是理想與寫實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而王國維先生似更推崇無我之境,這可能是因為無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但宏大的詩詞似乎更容易得到讀者的認可,蘇東坡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讀起來比“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肯定帶感很多。王國維先生貶李清照、温庭筠之詞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響。

有無境界,除了詞作者本身的水平高低之外,與詞作者的品格關係更大。“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遊雖作豔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王國維先生根據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詞而貶南宋之詞,祖李煜、崇謝靈運、歐陽修、蘇軾、秦觀、辛棄疾而貶温庭筠、韋莊、柳永、姜夔。

國學大家能根據自己的標準褒貶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應了文中所説“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雖然有些觀點在後世看來有些偏頗,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罵間指點江山,讀來讓人酣暢淋漓。

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

初讀《人間詞話》,是在暮春時節的一個午後,窗外柳絲低垂,紫燕輕喃,獨自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壺香茗,在茶香繚繞中,細細品讀,任思緒在在字裏行間慢慢流淌,而窗外,那投射進來的一米陽光,暖暖的,緩緩的,從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間,彷彿過了半個世紀。

我喜歡詩詞,也喜歡讀一些《詩詞鑑賞》之類的書籍。但是《人間詞話》是迄今為止我所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評。嚴格説來,《人間詞話》算不上一本書,充其量是一篇讀書筆記。但在這篇筆記中,王國維老先生洋洋灑灑,揮斥如意,對由唐至清的詩詞曲賦逐一進行了評點,高屋建瓴,切肯中要,顯示了深厚的國學功底。全文由始至終沿着“詞以境界為最上”這一主線,重點圍繞“造境與寫境”,從“人與境”、“情與境”兩個方面着手,闡述了詞境的“虛與實”、“遠與近”、“動與靜”、“大與小”、“粗獷與細膩”、“豪放與婉約”,總結出詩詞的“三重境界”亦即“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的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這本書中,王國維先生如同一個博學的評委,為讀者點評了詞品的高低、詞境的大小、詞句的優劣以及詞人的長處與不足;如同一個嫻熟的講解員,給讀者講述了由盛唐至早清中國詩詞曲賦的發展史;如同一個高明的導演,向讀者展現了“大漠孤煙直”、“寒波澹澹起”、“馬鳴風蕭蕭”、“亂紅飛過鞦韆去”、“紅杏指頭春意鬧”等一系列氣象萬千,風格迥異的雄偉畫面;如同一個出色的主持人,讓讀者認識了疏狂的李白、沉穩的王維、豪放的蘇軾、柔弱的李煜、温婉的李易安、悽楚的納蘭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眾、氣質各異的偉大詞人。翻開書,我們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着的文字,掩上卷,我們眼前浮現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王國維先生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國學大師,他一生中在考據、哲學以及文學評論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較大成就,他博學多才,自視頗高,尤其對自己寫詞的功夫頗為自得。他曾説過這麼一段雄視百代的話:“餘之於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餘闕,然自南宋以後,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餘者。”。我們姑且不論他的詞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説的那樣高明,但既然作為大師的他自己都敢這麼講,那麼估計他寫詞的水平也絕不會太差到哪裏去,他寫的《人間詞話》也就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評價得當,因而成為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評價。如朱光潛在《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安〈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一文中説:“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説,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王攸欣在《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一書中説:“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幾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

總之,《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文學評論的代表作,它雖為論詞而作,但不限於詞,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它以其見解之新穎,理論之獨創,熔中西美學和文藝思想於一爐,突破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户之見而為中國美學和文藝理論研究開創了一條新路,在中國學術思想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歲的王國維先生在北京頤和園投湖而死,雖然他的死因至今尚眾説紛紜,但《人間詞話》確成了人間絕響。在這裏我想引用杜甫的兩句詩作為本文的收筆,權當作對《人間詞話》這本書的簡要評價。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關於優選《人間詞話》讀後感範文

讀第一版的時候,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只是王國維的一段段評論,正文下面一條條平息、註釋裏一首首詞作、一位位詞作家和詞評論家——完全凌亂的文字,“花非花、霧非霧”,所謂此話,在水一方,只能遙望。再讀幾遍就會發現,此書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辭脱口而出而無嬌柔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氣質神韻不如言境界”。例如王偉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國維謂之“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壯語”。

王國維還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寫實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寫境,次理想與現實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現實之故也。”就像馮延巳的《醉花間》詞“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夠感動別人的永遠是對真實的昇華,而不是純粹的虛構與寫實,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這,罔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為徑、上下求索的執着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悦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裏,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歎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夠通通嚐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樓,就已經先歎息駐足了,更何消説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

學術知識如是,人生目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尋找、追求人生目標,先迷茫、後奮鬥,繼而反思,最後達目標,然後接着進行下一次的追尋。人生目標並不唯一,但無論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織着矛盾、執着與喜悦。用王老的話:給自己一個定位。我們現在處於上下求索的階段,或曰“潛龍勿用”。希望有一天,我們會乘千里風破萬里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