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3W
多讀書,讀好書,然後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想,這是寫好作文的開始。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查閲!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書名字叫做《親愛的安德烈》,是一部通信集。這本書是台灣作家龍應台和她身在德國的兒子安德烈三年堅持通信的成果。

龍應台,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她在台灣有着博士學歷,而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親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

十八歲,對於有些孩子和父母來説,成為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龍應台在這本書的開頭寫道:“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狀況,但是又有多少父母願意同龍應台一樣嘗試着去認識長大了的孩子呢?她在書中堅定地説,“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於是三年的堅持就有了這樣一本由36封家信構成的書。

寫信的過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兒,小的時候就隨父親定居到德國去了,而龍應台則留在了她的故土台灣。安德烈最擅長的是德文,龍應台最擅長的是中文。所以他們各退一步,用英文來寫信。書的序中寫着:“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裏,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兩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不過還好,安德烈雖然總是不耐煩母親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還是會認真地寫完信。

如果你認真去讀這36封家信,你可以從中看見鮮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親所説,有着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的男孩。字裏行間常常能看見他幽默的一面,比如當讀者來信問他為何能堅持三年時,他四兩撥千斤地回覆到:“老兄,應該要賺稿費。”他還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後的最後,為書寫序言的時候,他輕描淡寫地説了一句:“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認真的一面,他很認真地告訴母親,説他希望“寫信本身就是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偶爾來一句總結“畢竟人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態度下隱藏着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難怪讀者來信説,剛開始一直認為安德烈是個虛構的人,看了幾封信後,他開始相信安德烈這個人是真實的存在的。

龍應台呢,除去作為一個盡職的作家不厭其煩的催稿以外,她還扮演了一個盡職的母親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學習、戀愛、將來的工作方向、對於國家、藝術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顧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會有一句“哦,孩子,答應我,踢完球滿頭大汗時,不要直接吹風”或者“啤酒即使單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麼濃重的母愛,都可以濃縮成一句句叮嚀,透過網絡和文字,傳到安德烈的心裏。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開這本書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龍應台母子間不同的觀點和相互的討論,成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安德烈的十八歲,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生活多姿多彩猶如熱帶魚,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龍應台的十八歲,在二十世紀的台灣小漁村裏,沒有高速、沒有下水道、沒有音樂廳、美術館,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齊耳直髮。時代的差異,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異,也不可避免的在書中有了爭論。母子倆討論民主、討論政治、討論該不該反抗一名“權威教授”,從香港沒有咖啡館引申出忙碌於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討論龍應台的古典樂,討論安德烈的嘻哈樂,討論戀愛觀。有鋒芒的劍才是好劍,有思想碰撞的書才是好書。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書毫無看點,一味只懂得理論死氣沉沉的書也不吸引人,無比慶幸這本書結合了這兩方面,像火鍋中的鴛鴦鍋,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温暖。

隨手翻開一頁,都是滿滿的感悟。龍應台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選了這樣一段給大家欣賞。題目叫做《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混蛋》。這裏面安德烈和龍應台討論到了公平和正義的問題。安德烈寫到:“我發現:是,我知道中國大陸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裏,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克的運動鞋。我知道麥當勞為了生產牛肉大面積破壞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們的老闆口袋裏塞滿了錢,但我不會因而不去吃麥當勞。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但我不會因而勉強自己把每一餐飯的每一個盤子舔乾淨。換句話説,我發現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狠打我幾個耳光也不為過,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己的生存狀態,而且至少,我並不以我的生存狀態為榮。”這段話並不是什麼傳遞正能量的話,相反地,還有些消極的因素在裏面。可是作文剛剛寫過“橫看成嶺側成峯”,換一個角度想,這何嘗不是現代人最缺少的坦誠和踏實呢?做了,知錯了,不逃避不退縮,不掩飾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認了。雖然無奈,卻毫不忸怩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挫敗和無能為力、自己的安於現狀。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有人領着公款旅遊吃喝、有人頂着氣功大師的名號招搖撞騙、有人誇下海口卻臨陣脱逃。在這個社會風氣浮誇的時代中,總是叫囂着、喧譁着公平、正義的人,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實和安德烈所説的生活狀態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爭論、激辯,面紅耳赤雞飛狗跳,卻沒有人能冷靜地站出來指着自己的鼻子説你就是這世界不公平不正義的幫兇。以身作則,倘若這個道理他們都不懂得的話,那些所謂的客觀的、冷靜的、偉大的言論,都像一個個華麗的泡沫,一戳就破,風吹過,了無痕跡。相比於他們,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萬字慷慨激昂的論文還來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讓我苦苦去思索過,我們掛在口頭的公平和正義,到底應該怎樣去追求。

最後,我想念兩段書中感動我的話。第一段是龍應台與安德烈談到戀愛觀。她説,“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説,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第二段話,是龍應台關於父母的解讀。她説,“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樣,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慣了的舊房子。我們只希望,父母是永遠那棟不會老去的房子。

謝謝大家。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台離開歐洲去台北市政府工作,這一走,就是四年。等龍應台四年之後再回到安德烈身邊時,她發現安安變了,以前那個讓媽媽擁抱、親吻、牽手,以至於讓媽媽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站在龍應枱面前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樣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等,龍應台都一無所知。四年的時間,猶如一道鴻溝,把龍應台遠遠地阻隔在一個鮮活的世界之外,以至於“想和他説話,可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説什麼好”。應對母子之間這樣的陌生和距離,龍應台決定打破。

這樣的場景,一點也不難理解,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個階段,成長的不僅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當兩人的交往出現四年休眠期時,當兩人有了四年的距離時,你再想進入對方的世界,就必須想辦法打破阻隔兩人的堅冰,即使你們是母子。

為了瞭解安德烈,龍應台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

在35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5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在這35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為這不僅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是兩種文化在對話。

對於作為母子關係的兩個人來説,兩人之間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例如,母親拒絕奢華、崇尚簡單生活,在生活上從不浪費、不奢侈,對於這樣簡單的生活,兒子怎樣看待呢?兒子的評價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個裝馬鈴薯的麻布袋或者蓋上一條地毯”,兒子十分疑惑:“為什麼不花點時間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為什麼不偶爾去個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自我從來沒有聽過的音樂?”再例如,對待寫作,龍應台總是在好多天前就準備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寫稿子;龍應台寫作時是“吹毛求疵,注重細節”,安德烈寫作時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和朋友寫MSN一邊寫信給媽媽;龍應台把寫作當做“事”,安德烈把寫作當做“玩”,他期望寫的本身就是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

這就是媽媽,這也是孩子,很多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於家長的看法。家長要想培養出一個有思想有見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許孩子對自我説“不”。

對於作為中西方代表的兩個人來説,兩人的對話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別,這種差別體此刻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上。龍應台很驚奇歐洲青年為什麼沒有任何畏懼,背起揹包就敢千里闖蕩;為什麼滿腦子都是玩;為什麼他們的父母不要求他們努力讀書,出人頭地;為什麼他們的學校對他們沒有期待,期待他們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其實,這一系列的疑惑背後,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西方人崇尚“個人思維”,東方人崇尚“團體思維”。也就是説,在西方人意識裏,一個人背起揹包就能夠走天下;而在東方人的意識裏,即使玩,也應當是一羣人圍在一齊,唱歌、跳舞,玩大風吹或者躲貓貓,也要有必須的意義和價值,要從羣體中尋找安全和歡樂。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則是更為閒適的生活方式:三兩個朋友,坐在咖啡館裏,就為了友情而來相聚,就為了聊天而聊天,就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感受一下微風習習的午時……

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區別,東方人習慣於團體主義思維模式,西方人習慣於個人思維模式。很難説,是“團體思維”高於“個人思維”,還是“個人思維”優於“團體思維”,但有一點不能否定,在西方個人思維模式下,他們變得愈加的獨立和自尊,而我們的盲從和隨大流意識,跟我們的團體思維也應當有很大的關係。

經過龍應台的文字,我再次審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到底是什麼關係?子女是父母的附屬品嗎?是父母的私有產品嗎?父母有權利對子女的一生做出規劃嗎?

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我一向採取的是“放養”態度。但,看看龍應台的文字,我對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父母僅僅是子女來到世界的一個通道,父母僅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護者以及成人後的守望者。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熱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願景,而父母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

龍應台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説:“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對於長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權利參與他的生活,或者幫他做出決定呢?我們再看看龍應台的做法。當二十一歲的安德烈開始抽煙時,龍應台也很生氣,恨不得把他嘴裏的香煙拔出來,“扔進大海”。但,龍應台沒有這樣做,她在內心對自我説:“你面前坐着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裏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裏的煙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是一個‘別人’。”二十一歲,已經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是成人就得為自我的行為負責,也為自我的錯誤承擔後果。一旦理解了這個邏輯,他決定抽煙,做父母的就沒有權力或權威約束他。龍應台只能説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抽煙。”

關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看法,龍應台的文字也給人很大的啟示。當安德烈對媽媽説,他也許會很平庸時,龍應台這樣説:“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歡樂。什麼樣的工作能夠給你歡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你歡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説,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比較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一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還不如每一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是的,人生過程本無意義,而我們就是要賦予它意義,我們賦予它意義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現自我的價值,感受生活的歡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時,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樂。

除了對工作的看法,龍應台對朋友關係的思考也很精闢。她又打了一個比方:“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能夠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攔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能夠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職責捆綁,被自我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慨友情的難得,殊不知,是自我沒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誼。

較之龍應台的《目送》和《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種温情,因為她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去書寫,但,即使是和十八歲的兒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裏行間播撒下思考。親愛的朋友們,在讀艱澀的文字之餘,在繁忙走親訪友的間隙裏,不妨,也拿起這本書,放鬆一下,看龍應台到底在怎樣説。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台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台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户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裏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裏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當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時,我總有種想再讀一遍的想法。《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一人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兒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時間,總讓我感慨。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而一開始,安德烈,這個完全不想與母親交談的人,完全是為了賺稿費,才寫信的。因此,他們倆就抱着不同的心態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寫信,但龍應台卻想走進兒子的內心,想讓安德烈與自己的關係得到緩解,想認真研究自己的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言語,也讓安德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德烈到最後,通信的目地僅僅是為了與母親交談。當然,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

龍應台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面對着自己兒子的不耐煩、不想説,她並沒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幾行文字只能換來兒子的三言兩語,但她仍舊字字引導,希望安德烈能多説一點。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浹背,操心不已,但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們舒心,我們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説一句話,等等。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誰能時刻想到這些,並經常去做。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卻會把它當做嘮叨,當做耳旁風,不去理會,有時還嫌煩,與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顧着與朋友玩,只顧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遺忘了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擔心的父母,他們正在漸漸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像兒時一樣,常陪陪他們,多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聊聊天。

想到這兒,我不禁為自己有時因心情不舒暢,而惹父母生氣,讓他們傷心的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往,我將時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體諒父母的難處,理解父母的用心,並多多地去幫他們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爭取不讓父母擔心。

《親愛的安德烈》中,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呈現。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個不論你身在何處,卻長伴與你的家。父母,多偉大。

2022年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挑燈夜戰,用了兩個晚上,讀完著名作家龍應台與其兒子安德烈合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感觸良深!獲益良多!

這本書是我19歲的兒子推薦給我的,那天,他問,MM,最近你還上《噹噹網》買書嗎?幫我買一本《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寫的,你知道龍應台嗎?

我當然知道龍應台,台灣著名作家、思想家、批評家,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她的雜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曾經風靡歐洲、台灣和大陸等地,令當時我們這些20多歲的文藝青年熱血沸騰,討論異常熱烈,並從此成為她忠實的粉絲。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收集了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的35封信。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馬英九政府的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臉上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透着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裏拿着紅酒杯,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她覺得與兒子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是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她是中國人,嫁給了一個德國的丈夫,他於是便成了中德混血的德國人,兩人的中間橫着東西文化。龍應台決心要認識成熟了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令我迫不及待“拜讀”此書的原因是,我兒子在遞這本書給我的同時,也遞過了一本筆記本,要求與我筆談:MM,既然你説了我們缺少溝通,好吧,那我們就開始來“溝通”吧,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不準生氣;你也可以問我,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可以問。

兒子正在準備大學聯考,週末從學校回到家裏,總是十分疲憊、沉默寡言的模樣,除了還照常去補習,其餘在家的時間總是顯得百無聊賴,懶洋洋的,拿着電視機遙控一會看這個,一會看那個頻道。作為過來人,曾經歷過令人窒息的擔憂和再三單調地重複地複習的大學聯考過程,我明白他也許是壓力太大,需要放鬆和透透氣,我應該給他慈愛,給他關懷,讓他減輕壓力,以便輕裝上陣,愉快地參加大學聯考。但是,作為一個處於現今殘酷的教育制度環境下,心中焦慮萬分,企圖與孩子感同身受的母親,似乎又覺得目前的情景不是自己所期待的。也許應該是那樣的情景吧:兒子正在懸樑刺股,日夜衝刺,作為母親,我準備着可口的點心,躡手躡腳地來到兒子身邊,勸他要注意勞逸結合,還是休息一會吧(順便愛撫一下兒子的腦袋)。那樣的話,是否自己就更有成就感,心裏更踏實一些呢?

看着鬱鬱寡歡的兒子,心裏空落落的,忐忑不安,老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才更像一個盡職的母親。可是,當我小心翼翼地準備“關心”兒子的時候,兒子説,談什麼都可以,談學習免開尊口,因為“在學校已經夠累了,還要跟你一一彙報?你就行行好讓我一個人靜一靜行不行?”可是,除了學習,以及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已經想不出自己還想知道什麼?難道我還需要問他,你在學校裏吃什麼?幾點睡?頓時語塞,猶如技窮的黔驢一般。

安德烈説,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與方式,還是把我當成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並不明白,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是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安德烈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他們渴望獨立,他們知道父母愛他,可是,並不喜歡你“太愛”他,他們覺得這種“愛”令他們透不過氣來。台灣另一位知名作家吳淡如説過,對於17、8歲的孩子來説,你這個時候的任何關心和關懷,在他來説都是嘮叨,煩不勝煩。

有一次,我抗議説,你回到家裏的時候太沉默了,在學校的時候想必和同學那是有説有笑的吧,你難道不想和等待了你一週的MM談點什麼嗎?我兒子直截了當説,你想談什麼你就談吧,可是我真不知道該主動跟你談點什麼?我感興趣的(估計是戀愛什麼的吧),我不敢跟你説,也不能跟你説;你感興趣的,我又不想跟你談。我儘量放低聲調説,怎麼會呢?你什麼都可以跟我談啊,我洗耳恭聽的,不會責備你啊。差點就要對天發誓了。可是,兒子笑眯眯別有意味地瞄了我一眼,讓我頓時覺得自己就像《小紅帽》裏的狼外婆一樣,訕訕無言。

我兒子要求筆談的第一封“信”中就開宗明義説,MM,我是非常非常地愛你,但是,我得承認,我並真正地不瞭解“你”,正如你並不真正瞭解“我”一樣,在我們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眼中,你(以及我的老師)這種年紀的女人簡直太恐怖了。

不由苦笑。已經不記得我們19歲時的真實感受,但翻開當時的日記本,通篇都是嫉世憤俗的情緒,所以,也許應該理解兒子此時的感受,儘管並不令人那麼愉快。已經不記得當時對母親是什麼感情?大概也是敬而遠之吧,因為怕隨時被父母責備求全,所以乾脆逃得遠遠的,讓自己不要時時落在嚴厲的母親的視線內。所幸的是當時家裏孩子較多,母親基本上沒空一一顧及孩子的心理狀況,能管吃飽管住好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因此,我們那時候比兒子幸運多了,因為“心靈”自由!所以倒沒覺得母親是“恐怖”的。

翻到書本的最後一頁,發現兒子竟在上面寫了讀後感:看完這本書,心中五味雜陳;在宣誓我們已成年的權利時,應當如何顧慮或照顧父母的情緒?是的,我們已成年了,但同時,我們必須學會照顧周圍人的情緒;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或許,孔夫子可以替我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社會中那種沉重的人際關係總是讓我透不過氣來,我總想拋開一一切,但現實決定了我不可以。那,我能怎麼樣呢?安德烈或許給了我很好的啟示:在面對不同的價值觀、社會性或人生狀態(等問題的時候),應當大聲地、清楚地説出自己的要求、希望。這就是我從這本書中所瞭解到的。

是的,孩子,沒有人是你肚裏的蛔蟲,當你有了訴求,就應該大聲地説出來。這就是“溝通”!

於是,我也題了留言:我也於今晚讀完了這本書,兒子向我推薦的。應該感謝這本書,它讓我明白:我的兒子,那個頭髮向天朝着,兩道濃眉像潑墨似的、嘴邊小鬍子越來越濃密的年輕人,終於真正“成人”了!他渴望成為一個別人的“別人”!作為母親,仍然用原來的“愛”來愛他,已經不可以了。感謝上帝!讓我及時看到這本書,它打開了兒子的心扉,有限度地向我開放,看在我應他的要求幫他訂到這本書的份上,他建議我們也開始筆談!筆談就筆談,誰怕誰啊(笑)!就讓我從此開始慢慢地品讀這個想成為別人的“別人”。也許,我們的“年輕”已經過去得太久,是該“複習”一下了。

真希望這本書能從此開始了我與兒子的溝通,儘量有效的!如同龍應台和她的兒子一般,可以放開胸懷像朋友一樣暢談人生、社會和理想,分享自己同年齡時候的故事,彼此真正地“認識”對方。儘管孩子理直氣壯,咄咄逼人,他們覺得自己比上一輩人要複雜和深刻得多,父母的經驗不一定適合他們,但他們願意瞭解父母的過往,願意把心扉向父母敞開,已經夠令父母“受寵若驚”了;而母親卻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不小心就扯斷了這根細長而脆弱的線,因此且戰且退,企圖“以愛服人”。

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儘管他們也許覺得自己有多麼高明,多麼能幹,但他們還是寧願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高明得多,將來比自己更有出息。

謹此向天下的父母,已經遇到“代溝”問題或終將碰到“溝通”堵塞問題的父母推薦這本書,建議你們也好好地讀讀這本書,從書中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從中得到某些啟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