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8W

大家要知道文學的魅力是無限的,都説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一起多讀書吧,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
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

從小到大,寫了無數的讀後感,這是最無語的一次,卻是看的時間最長的一部書。

我是真當經典來讀的,可是,一般神聖的東西凡人是看不懂的。比如這個《子夜》,真是夠頭疼的。假如這不是本名著,假如我不是附庸風雅,我是堅持不到讀完的。事前看過解讀,知道這是部了不起的書,甚麼線索撲朔迷離(説是八條線索同時穿插進行),甚麼全景式敍述,我記不得了,唉,多是好東西不好消化。

那個年代的背景,人們的狀態我已完全體會不到,所以我沒法理解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我也不知道資本家如何去運作資本,我不瞭解公債到底咋回事(甚麼“空頭”“多頭”的莫名其妙),我更不知道那時候的軍閥混戰具體是甚麼樣子,總之,看完了,就忘記了。沒正兒八經的看,實在閒的無聊的時候就看,大概看了半年了吧。可是是由於我不虔誠,所以我看的很壓抑。

我印象裏子夜應當是晚上最黑的時候,還真是符合這本書基調,黑漆漆的,好多場景也是晚上,用夜色粉飾每個人焦慮恐慌的內心,可是花花綠綠的霓虹燈更把人攪得不得安寧。夜上海,是空虛的心靈無處排解的產物,看似繁華,終是泡影。

一箇舊時代剛剛滅亡,吳老太爺已抱着《太上感應篇》西去,新的時代還未建構成立,就算四小姐離開吳公館也沒想好未來的路,吳蓀甫抱着獨裁的觀念控制着吳公館,又以民族資本家的身份放眼整個中國社會,這是甚麼,夾縫中求生存,左顧右盼的結局只能是破產。

糾結,一直糾結。所有的題目都沒有具體的行為規範,連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組織也沒有具體可行的方針政策,整個社會都是一片混亂。或許是由於這,有些人變得玩世不恭,對待愛情、事業變得絕不在乎,只是一時行樂。就算是像吳蓀甫那樣兢兢業業,也不一定就有好結果,那個趙伯韜也不一定就是真贏了,唉,沒法説的事兒。

沒有前途。子夜的結局只是吳蓀甫的結局,對中國當時的前程是沒有前途的。我不理解社會主義,可是我現在知道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句話的含義。不是沒有走過別的路,別的路是真的走不通!

到此為止,就算是留個記號,證明我看這本書,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再看《子夜》,會有新的感悟,更深入,更透徹,再説吧,我也在糾結中……

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

《子夜》是茅盾的長篇小説代表作。寫於1932年12月。

故事從1930年5月的一個傍晚開始,三輛雪鐵籠汽車閃電似地駛過外白渡橋,戛然停止在內河小火輪的彙集處——戴生昌輪船局大門口。工商界巨頭吳蓀甫和他的二姐夫,金融界大亨杜竹齋夫婦,來此迎候從老家雙橋鎮前來避亂的吳老太爺。

吳老太爺的守舊思想,與新式企業家的兒子吳蓀甫格格不入。一到上海,他就受到強烈的刺激。機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薰人的香氣,時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經發疼。一進吳府大門,他就因腦溢血而斷了氣。

第二天,吳府大辦喪事。紛至沓來的客人中,既有企業老闆、金融巨頭,也有官場政客,寄生文入。他們名為弔喪,實則各懷鬼胎,或尋歡作樂,或暗作交易。這時,吳蓀甫的思想也不在喪事上。家鄉農民暴動與絲廠工人罷工,他得佈置對策。杜竹齋拉他和金融魔王趙伯韜合夥做公債多頭,他忙着籌劃談判。

雙橋鎮農民暴動的成功,打破了吳蓀甫建設“雙橋王國”的幻想。但這時,他與杜竹齋等人正在籌建“益中信託公司”,妄圖一舉吞併一系列中小企業。他決定將雙橋鎮劫後的餘產摺合現金,投放益中信託公司,幹一番大事業。他起用絲廠職員屠維嶽,矇騙分裂工人,平息了裏的工潮。這時,杜竹齋驅車前來,報告了公債投機得手的喜訊。吳蓀甫一一突破了重圍,志得意滿,感到更大的勝利在向他招手。

然而好景不長。端午節後,傳來了省政府的命令;為支撐雙橋鎮市面,吳府在那裏經營的工廠、商店不得關閉。抽回資金的計劃落空了,吳蓀甫勃然大怒。但一想到“益中”即將吞進七、八個小廠,又不由回嗔作喜,爽快地表示順從省政府的命令。可是,新的矛盾又使他陷入窘境:要擴充、整頓那些虧本的小廠,要資金;要搞公債投機,牟取暴利、也要資金。吳蓀甫日益感到資金兜轉不靈。在這種關鍵時刻,趙伯韜又堵住了吳蓀甫的去路。懾於趙伯韜的壓力,杜竹齋退出了“益中”。吳蓀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

雄心勃勃的吳蓀甫並不甘心失敗,他決意要在公債市場上同趙伯韜較量。他收買了趙伯韜的姘頭劉玉英,又籠絡了交易所經紀人韓孟翔。但是,時局的發展對吳蓀甫十分不利。有消息説:閻軍全線出擊,四五天內就要打進濟南。公債猛跌, “多頭”面臨慘敗的危險。吳蓀甫再也沉不住氣了。儘管廠裏新的工潮一觸即發,他仍然決定把公債投機上的損失轉嫁到工人頭上。他斷然下令:裁人,減工資,延長工時。工人被激怒了,他們舉行了罷工。屠維嶽束手無策。被圍困在廠內的吳蓀甫,也只得從後門溜走。

前程的暗淡,事業的危機,咬齧着吳蓀甫的心。為了排除心頭煩悶,他瘋狂地尋求着刺激。他帶着交際花徐曼利,乘坐小火輪,在長江上尋歡作樂。上岸後,他又尋訪祕密豔窟。回到家裏,他仍然感到精神頹喪。突然,不速之客趙伯韜來訪,他要用吳蓀甫吞併小廠的辦法來吞併“益中”公司了。

吳蓀甫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和同人們商量決定,以適當的價錢,將“益中”頂給西方的“洋行”和東方的“公社”,再將辦廠的資本投放公債市場,與趙伯韜作最後的決鬥。誰知在緊要關頭,收買的人倒戈了。吳蓀甫孤注一擲,把住宅也押上去。交易所掛出的牌子步步下跌。這時,如果杜竹齋能與吳蓀甫合作,“空頭”便全勝了。可是,杜竹齋最終站到了趙伯韜一邊。吳蓀甫傾家蕩產,徹底失敗了。曾經顯赫一時的工業巨頭,如今成了喪家之犬。他絕望地用槍口對準了自己的胸膛,但又立即鎮靜起來。他命令少奶奶趕快叫家人收抬行裝,當晚就登上了去外地避暑的輪船。

最新關於精選子夜讀後感範文

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國危機四伏。做為三十年代左翼文藝的巨大成就──《子夜》,讓我們看到了作者茅盾所開創的新的文學範式,歷史性的巨大內容,宏偉的結構,客觀的敍述,以及不斷創造時代典型人物的努力。

1929年底,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波及我國上海及其沿海城市,民族工業開始凋零,過內南北軍閥戰爭,在此期間,中國紅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思想文化戰線上也開始了關於中國社會的討論,作者茅盾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子夜》,使其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更加生動,真實。作品中的三條線索,吳蓀蒲與趙伯韜的鬥爭、工廠的工人罷工、雙橋鎮的農民運動同時展開,情節交錯發展,這種蛛網式的密集結構,成功的塑造了作品的核心人物──吳蓀蒲。

吳蓀蒲這一人物在塑造上並不是平白直敍,而是通過其他的人物的襯托更加生動形象,如杜竹齋的優柔寡斷,謹小慎微,襯托出了吳蓀蒲的果斷和魄力,唐雲山對經營管理的無能和外行,襯托出了吳蓀蒲的手腕和才幹,就連他的妻子和兄弟等人的性格,也分別襯托出了吳蓀蒲的冷酷和專橫。這種藝術表現,收到了畫龍點睛,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吳蓀蒲的心狠手辣,為轉嫁經濟危機,他拼命壓迫,剝削工人,就連他的妻子也説:“你這人真毒”,而他又有虛弱頹廢的一面,如冷靜與暴躁的性格,文中寫到一些企業家在議論組織自己的金融公司時,對吳蓀蒲有這樣的描寫:

“吳蓀蒲不先發表意見,聽任唐雲山在那裏誇誇其談,眼前這幾位實業家的資力和才幹,吳蓀蒲是一目瞭然,單靠這幾個人辦不出什麼大事,但對於自己,吳蓀蒲從不妄自菲薄。有他自己加進去,那情形就自然不同了,他有手段把中材調弄成上駟之才,就不知道眼前這幾個人把他當首領擁戴起來,這麼着在那裏商量的吳蓀蒲就運動起他尖利的眼光觀察各人的神色……”

頑強與脆弱的性格。當他被手無寸鐵的女工包圍時,文中這樣寫到:嚇得“噗噗的心跳”,直到回到家不久,臉色還是有時鐵青,有時紅,有時白。對於求實與迷信的性格。吳蓀蒲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事業窮途末路時,有追求感官的刺激,如逛“祕密豔窯”,老媽子,一反過去的求實精神,這正描寫了他正經與荒唐的性格。他鼓勵同伴反趙的決心,説道:“我們好比打仗,前後都是敵人,日本人開在上海的那些工廠是我們當前的敵人,老趙是我們背後的敵人,總得打敗了身前身後的敵人,然後我們的腳跟才能站得穩”。這描寫了他剛強自信的性格,他發起了為交際花徐曼麗祝壽的蒲江夜遊活動,企圖在追求強烈新奇刺激中排解苦悶,這正描寫了他軟弱空虛的性格。

同時,作者通過作品,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重性,也在吳蓀蒲身上表現得十分鮮明。他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不滿,但又和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對工農紅軍和人民羣眾則極端的恐懼和仇恨,他不滿蔣的苛捐雜税,軍閥戰爭,但他有依靠軍警來鎮壓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他不滿帝國主義對中國經濟的侵略,但他還是把八個工廠頂給了外國的洋行,會社,擴大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經濟勢力。他敢於和買辦資產階級鬥法,但為了“利”也曾和趙伯韜合作搞公債投機,他不滿軍閥戰爭影響他工廠產品的銷路,但他有想利用軍閥戰爭做公債投機市場,這種複雜的矛盾的性格,正是封建半殖民地民族資產階級兩重性的表現。

就是這樣一個人物,通讀作品,讓讀者對吳蓀蒲這一主人公有一全面的認識,首先吳蓀蒲不是普通的民族資本家,而是上海工業界的大亨,具有雄厚的財力,經營着巨大的裕華絲廠,並在家鄉雙橋鎮開設電廠,米廠,布店,錢莊,建立了一個有他操控的“雙橋王國”。

他有才幹,曾留學歐美,懂得一套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學問和本領,並且具有冒險精神,他並非目光短淺,謹小慎微之輩,而是有着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他要和中國市場的外貨競爭。夢想有一天,在他的控制下,高大的煙囱如林,在吐黑煙,輪船在乘風破浪,汽車在駛過原野。他的許多工廠的商品銷行全國,深入窮鄉僻壤,這是一副極其美妙的資本主義王國的圖景。裕華絲廠,“雙橋王國”還不足以施展他的宏圖,可見他是雄心勃勃的,後來他和交通運輸業資本家孫吉人,礦業資本家王和莆建立起了三駕馬車式的資本主義托拉斯組織──兼辦實業和金融的益中信託公司。

作者由此為吳蓀蒲設置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活動天地,也由此,吳蓀蒲和其他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以及工人的尖鋭矛盾和複雜的關係中,他的雄心,以及他所希望中的資本主義工業王國,隨着情節的發展,也變成了一中傳説,一種記憶。留給讀者的是他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氣魄,還是在此過程中付出的奮鬥,掙扎以至破產的命運?我想兩者皆有,從發展工業到失敗破產,他的身上都貫穿着一種悲壯性,而這種悲壯性反映在作品中,有給讀者回答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帝國主義統治下,中國民族工業永遠得不到發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永遠走不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同時,也揭示了其作品更深的主題:中國並沒有走向資本主義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而這一切,與作者社會科學家的氣質和寫作的理性分析分不開的。

總之,《子夜》是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一副巨大的畫卷,其氣魄之大,人物之多,線索之繁,尤其是對吳蓀蒲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典型人物的塑造,真是讓人歎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