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史讀後感模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寫讀後感其實是非常考驗我們的理解能力的,走心的讀後感是老師最希望看到的,想要寫出得到聽眾認可的讀後感,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坐着在書籍中想要表達的含義,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鄉土史讀後感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鄉土史讀後感模板5篇

鄉土史讀後感篇1

某天,我得到一本書。

封面是莊嚴而古樸的紅,歷史將它裝點得如此沉重,時代和鄉土的氣息縈繞着它,讓它顯得那樣嚴肅,我有點望而卻步。

扉頁間卻傳來陣陣的邀請聲,是沙啞的鄉音,是熱情的方言……封面上的費孝通先生微笑着,那似乎也是一種誠摯的呼喚。

?鄉土中國》——它邀請我去重新瞭解一個我所謂熟悉的社會,而我,欣然前往。

我本是農村的孩子,但卻生活在城市。記憶中的鄉村,只剩下時間潦草勾勒的幾筆,勉強留存下了一些淺淡的痕跡。

?血緣與地緣》——它將我塵封的記憶喚醒,那個熱鬧的熟人社會在我的腦海中生動起來。費孝通先生的語言十分專業,對於我來説不免有些障礙,但又恰恰給了我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像文中作者寫到的他的女兒一樣,我也在“籍貫”上填寫那個其實並不怎麼熟悉的地方,我從未細想過這個問題,更從未將其與“血緣”掛鈎。作者邏輯分明的論證,公式化的語言,卻瀰漫出一股淡淡的人情味兒。

隨着閲讀的深入,一個喧鬧的鄉土社會在我的眼前逐漸放大、清晰,它帶着親切的鄰里,帶着繁華的集市向我走來——那是我的家鄉。

我的心開始不能平靜,也許這就是血緣,會在某個時刻勾起根植心底的對鄉土的眷戀。無論我在哪兒,都永遠屬於那片土地,並隨時會為之感動。

?禮治秩序》至《長老統治》系統地展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規則;《文字下鄉》科學論證了文字下鄉應注意的問題;《差序格局》清楚地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還有很多很多,《男女有別》《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這樣一本學術著作,不僅讓我瞭解到了鄉土社會的許多知識,也帶給了我情感上的諸多觸動。

掩卷,手裏的書又“厚重”了許多。

鄉土史讀後感篇2

前些時間突然發現不是太瞭解我們這片土地。在網上尋找了好久,説讀讀《鄉土中國》大概可能更能深刻理解我們的文化。

就我的成長,説來也是奇怪,也並不是在現代社會中長成,而是確實在鄉土世界中長大。但是大概是因為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父親也並不是要求、強求我接收某些觀點,造成了一種放養的態度。而我,似乎從小時候開始就有一些可以拒絕的權利;長大以後,就只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感覺舊時環境似乎並沒對我有太嚴格的塑造。

開始讀鄉土,開始理解鄉土。

從最開始的差序格局開始,大概説,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而每個人都會被影響,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而西方社會來説,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幾根稻草一束,幾捆束成一挑。每個人在團體中都很清楚。文章舉例子,如果帶家人去旅行,西方指的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中國就沒這麼明顯。

男女有別。現在年輕人來説,男女一致和平等性得到了很大的接受;包括西方一政治正確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在鄉土社會,男女是有差別的。讀後感·因為鄉土社會是一個安穩的社會,或者追求的是一個安穩。而在安穩的社會中,大家更多的是熟悉和習慣,不希望有着衝突的發生。所以男女的.交流和婚姻更像是被各司其責的生活習慣所支配,比如説男主外,女主內。而現代社會是變化的,男女有着求同的需求,但是求同的阻力很大。正是這個阻力,會產生情感和社會不穩定因素。

長老統治。孩子的成長是被文化定型了的。鄉土社會中,我們沒有成年的界限,年長者經歷過年幼者經歷過的事情,長者也是“師”了。每一個年長者都握着教化年輕人的權利。但是在一個不以經驗為導向的社會中,年幼者可能比年長者懂得更多。

無訟。鄉土社會中,訴訟是違背了本土的倫理道德了,是羞人的。所以,大家主張無訟。但是現代法律中,無賴反而利用這個獲得權益。

從慾望到需要。鄉土社會中,大多數的需求不是被計劃的。吃飯,喝酒都是自發的,但是和需求結合得很緊密。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利用計劃,理性的規劃者自己的人生。

鄉土史讀後感篇3

近日,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受益良多。不僅對當時的農村生活,“差序格局”、“禮制秩序”、“長老統治”等方面有了更多瞭解,同時領略了社會學的魅力所在,對社會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費孝通先生曾説過:“社會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把社會作為—個整體,綜合研究社會現象各方面的關係和其發展變化,包括人們對人際關係的知識和理論。它最根本的任務是解決一個生在社會裏的人,怎樣學會做人的問題。這是對社會學高度和本質的概括。

首先費孝通先生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曾聽人説過,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説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中國的問題説到底還是需要回到鄉村裏去理解,畢竟中國是農業大國。在“鄉土本色”中,費老説中國鄉土的特色是不流動的熟人社會,由此產生的是符合這種社會的習慣,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對“熟人社會”的説法,我思考良多。

費先生認為,在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因為“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在較大的環境中活動,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都是陌生人,所以要講個明白,也才需要畫個押、籤個字,也由此,法律才有產生的必要。在此基礎上,費先生概括了熟人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要素,諸如: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政治、血緣和地緣等等。同時,費孝通又認為,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法律憑藉權力機構強加於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中國的熟人社會這種基層社會結構,是與其獨特的聚族而居的聚落形態密切相關。而這種聚落形態恰恰是小國寡民的政治學主張的理想模式,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聚落形態,是自然和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在南方,確實是過一山而語言風俗就不同,所以聚族而居是很自然的選擇。但在北方,好像自然因素就沒這麼強烈,非自然因素才是根本。這裏的非自然因素可能就跟政治有關了。在中國,重農抑商是主流,不是皇帝們不愛錢,他們是愛權勝過愛錢,不患寡而患不均。寡,好管,不均,一個容易亂,一個不均,就有富可敵國的素封,就可能挑戰皇帝的力量。所以,歷代皇帝,都在作打擊豪強的事情,比農民起義還徹底。農民起義不過是個催化劑的作用。而安土重遷,就是一項基本國策,其現代版本就是離土不離鄉。

另外,功能主義系人類學研究的一個手段,簡言之,即需要導致文化的產生,文化又反過來滿足需要。法治的功能令其無法在熟人社會中產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許多人認證了,熟人社會為什麼不能產生法治,是因為不需要!而陌生人社會需要法治,所以法治產生於陌生人社會中。這雖然是一個循環認證,但不妨礙其解釋的合理性。以中國目前為例,通説為我們正在建設法治國家,但有些現象,很難解釋:比如刑訊逼供的減少,是來自文明國家的壓力?還是對外來文明成果的汲取?還是本身技術的進步,已經不需要刑訊逼供?正是在這種難以解釋中,社會已經開始變遷了。費老的《江村經濟》中,探討了技術變革對社會變遷的影響,較《鄉土中國》更進了一步。而“社會變遷”無疑是中國近百年來的一個宏大的話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已經成了所有愛國、有志知識分子都想探究與解決的大問題。所以,可以理解,當人們突然發現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社會變遷的時候,他們的興奮是可以預計的!功能主義在中國的流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熟人社會被人詬病的地方,是相當多的社會活動缺乏成文規則。但並不是説這個社會就沒有規則。這其間根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將這些不成文規則成文化,將這些不成文規則中的不合理的、落後的因素剔除掉,引導到所謂的先進道路上去,就真的是不可行的嗎?任何社會,不管是熟人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需要法治。這是不證自明的公理。現代法治,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規則的存在,還關心它的存在形式、穩定性、適用性等一系列微觀的、技術的內容。但這並不脱離於規則和律令已然存在這個基礎。

所以,我認為,社會的結構形態特徵,對法治的形成與否並非有如此決定性的影響。換言之,是否在東方這種所謂的“熟人社會”,就形成不了法治,或者説,形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純粹意義上、真正純粹西方意義上的“法治”,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香港(尤其香港的新界地區很有標本意義),都是不勝枚舉的例子。

鄉土史讀後感篇4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鉅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裏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説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閲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説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史讀後感篇5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裏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裏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裏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羣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脱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説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説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説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説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説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説,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説,是家庭多為事業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裏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裏繼承並經常練習,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裏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裏,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説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裏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裏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説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為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xx,武力解決,如此循環。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係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為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裏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裏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裏,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着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