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傅雷家書》讀後感最新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9W
有句話叫,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那關於《傅雷家書》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2021年《傅雷家書》讀後感最新三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最近剛閲讀完了一本書籍,名叫《傅雷家書》。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值得閲讀的書籍,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閒暇時不妨拿起書認真的閲讀一遍。
 
  《傅雷家書》讀後感2
  
昨天晚上在讀《傅雷家書》時,發現傅雷寫到毛澤東主席這一章,又聯想到上學期,我們剛剛讀過《紅星照耀中國》中“蘇維埃掌權人物”一章,斯諾也寫到了毛澤東主席,於是找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將兩章放在一起,重新閲讀了一下,看一看中外兩位作家眼中的毛澤東主席是什麼樣子的。
 
傅雷認為,毛澤東“特別親切平易,極富於幽默感”,沒有教訓人的口吻。這點和美國作家斯諾的感受是一致的。斯諾在書中寫到這樣一件事,被國民黨政府懸賞25萬元的毛澤東同志,在保安,斯諾見到時候,他和兩個年輕的普通的農民談話。斯諾還見到,毛澤東的住處也很簡陋,屋裏陳設,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一頂蚊帳。在紅色劇院時,毛主席毫不惹眼的坐在觀眾中間,而且還被邀請上台表演節目,雖然後來被林彪推辭,僥倖逃脱。讓斯諾驚奇的,這個曾經湖南富農的兒子,這個“做了十年紅軍領袖,千百次地沒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財,”住在這樣一個房子裏,居然自得其樂。斯諾還發現,領袖連吃的也和眾人都一樣。同時,“在六千英里的長征途中,除了幾個星期生病以外,毛澤東和普通戰士一樣,都是步行的。”“沒有自大狂的徵象”。親切平易,正是毛澤東主席偉大的個人魅力的一面。在這一面上,中外的兩位作家有着出奇的一直感受。
 
斯諾和傅雷對毛澤東主席有着相同感受的一面,還有主席的睿智和健談,以及這背後,是廣泛的閲讀,尤其是對哲學書籍的愛好。關於文藝上百家爭鳴的問題,傅雷認為,毛澤東主席的思考“逐漸向深處發展”。傅雷由衷的讚歎:“他的馬克思主義是到了化境的,隨手拈來,都成妙諦,出之以極自然的態度,無形中滲透聽眾的心。講話的邏輯都是隱而不露,真是藝術高手。”一個作家、教育家發出這樣的感歎,必定是被折服了。同時還認為:“毛主席的話和這次會議給我的啟發很多”。斯諾也認為,“我發現他對於當前世界政治驚人地熟悉。”“對於歐洲社會和政治的情形,也有實際的瞭解。他對英國的工黨很感興趣。”“他對於羅斯福總統的看法是很令人感興趣的”,“他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看作走江湖的騙子”。能有這樣的見解,斯諾認為,毛澤東主席不僅熟讀世界歷史,也是個“認真研究哲學的人”。
 
因為對毛主席做了長時間的訪問,斯諾對主席的瞭解,當然更細緻、更全面一些。斯諾發現毛主席是工作狂人,“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常常到深夜二、三點鐘才休息”“要歸因於他在少年時代在父親的田裏幹過苦活,要歸因於他在學校讀書的刻苦時期,當時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組織斯巴達俱樂部一類的團體”,“常常餓着肚皮,到華南山林中作長途的徒步跋涉,在嚴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嵴樑——這一切都是為了要鍛鍊他們自己。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覺已流入心間。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和傅聰交流藝術的平台,處處可見深厚的藝術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筆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即使相隔萬里,依然不減。
 
家書中最常見到的還是關於音樂的內容。父子倆時常在家書中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對藝術家的評論。傅聰曾獲得第五屆肖邦鋼琴比賽第三名,是有名的鋼琴家,受過國內外知名音樂家的讚譽。這些功勞與他嚴厲的父親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對小時候的傅聰嚴加管教。那時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圍的上海孤城,連大氣中都瀰漫着一種罪惡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讓孩子去街頭遊玩,他把孩子關在家裏,培養他的音樂和文化。他還十分注重孩子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他要求孩子生活儉樸,學習認真。每天都要監督傅聰不停地練好幾個小時的琴。
 
傅聰長大後遠出家門,出國留學,演出,傅雷的家書也一直陪伴着他。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帶着沉重的精神鐐銬離開了這個世界。
 
人愛其子,勝於一切。傅雷對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到這一封封的家信中。
 
讀了《傅雷家書》,我懂得了很多,我也更加了解我的父母了。也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份父愛如山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