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讀一些有用的書籍,也會從中領會許多人生真諦,這時候就可以用寫讀後感的方式記錄下來。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1

喜歡張愛玲的大氣,對生離死別的大氣眼光。昨天還耳鬢廝磨的小情人,轉眼遭遇罪惡的磨難幾乎永世不得相見,他們茫然、掙扎,妥協退讓,他們滿懷希望,順其自然,得過且過。他們不知道竟然遭遇了這樣那樣的生活,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過去。終於,後來他們又相見了,哭又何妨?那份愛變了嗎?就算那愛變成了撕心裂肺的惋惜和悔恨,那還是愛。回不去了又能如何?難道他們回去了,人生就會順風順水一輩子嗎?

生命再是比死可怕,也比死可愛。即便生命變得那麼糟那麼糟,即便每個生命有那麼多無法釋然的事,有那麼多血淋淋的傷痕,活下去的,那份堅強和滄桑,總是美麗的。

小時候聽長輩講故事,索命的惡鬼叫無常,卻一直沒想過問一下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經歷了一些事情後回憶起來,這兩個字還真是讓人恐懼。倘若在前面再加上世事兩字,就更是有了一種絕望的力量。

那麼相愛的兩個人,卻終究未能一起。這算是個悲劇。可張愛玲那樣温情而冷漠的筆觸,卻每每在絕境裏給人希望。慕瑾是愛着曼楨的,曼楨對於他,似乎也並不單單的是對兄長的敬重,兩個人在最後的結合可能讓很多人歎息,可也未必不幸福。這也是我重讀了許多次才得出的感覺,猶疑的在文字間找尋證據卻並沒發覺,可還是固執的相信。

初讀時覺着沈世鈞很可憐,又覺得有些可愛,帶着些懦弱的書生意氣。人對於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總顯得特別苛刻,好像是害怕被他們重新粘到身上似的。而這次重讀,對這個男主角卻是無話可説,倘若真的從文字裏走出來站在我面前,我也只能像曼楨似的,用最平淡的口吻去問好,詢問他們這些年來的故事。

顧曼楨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女性形象,自強,堅定,即使在嫁了祝鴻才之後消沉了一段時間,可是馬上又振奮起來,總是在努力尋找和驗證着生命的價值。這樣的女孩子愛上沈世鈞那樣的男人,甚至讓我有些覺着不平。不過事情好像還真是這個樣子,活潑的女孩子大多挎着一個穩重的大叔,而那些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女孩,卻大多喜歡和許叔惠這樣的男性交往。這樣也不錯,有些互補的樣子。倘若愛情真的是神創造的話,也一定花了不少心思來琢磨。

和主角的暗淡相比,小説裏的其他人物,雖然很多隻是寥寥的幾筆,形象卻既真實又豐滿。譬如沈嘯桐,寥寥的幾句話,便勾勒出一箇舊時代商人的形象,説起來,現在的很多父輩還是如此。大談時局的見解,拙於表達感情等等。

曼璐和祝鴻才,應該算是小説裏的反面人物,祝鴻才自不必説,作者已經給定性了是壞人。可是曼璐,張愛玲在她每做一件事的時候都細細的描繪了心理,最後借曼楨的口把她的罪孽歸結於時代。雖然她所做的事情不可原諒,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的人,應該也都有讓人可憐的地方吧。

世鈞惘然地笑了,他是全心全意地為他們祝福。

看完這句話,我也是惘然的笑,可是笑了也是惘然,大時代裏幾個年輕人的故事到此為止,三十萬字,二十年的歲月,上海,南京,末尾到了瀋陽。大部分小説裏,政治都是作為一樣污穢的背景存在的,可是在這個故事裏,幾個人的生活卻是因為政治的變革而出現轉機。張愛玲用這樣帶着點譏誚的筆鋒,把自己那些女性獨有的冷漠和温情包容在故事裏面。

看的時候感觸頗多,可是這樣的寫下來,卻覺得很多感想不免牽強。或者這就是名著的魅力,雖然故事依附於三十年代的上海,但是其中卻自有一種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東西。時間,地域,人種,都不會成為障礙。

《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2

張愛玲比較著名的小説當屬《傾城之戀》,有機會要拜讀一下,之前沒有看過她的小説,這次碰見《半生緣》這本,就毫不猶豫的借來一看。

從書名上隱約就能看出這是一出不完美的愛情故事。之前總是想只要兩個人相愛應該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兩人在一起的,看了這本書後使我相信了有緣無份的真實存在,大概命運的捉弄是誰也擺脱不了的,怪不得時常聽人説要盡人事聽天命。

故事是説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你儂我儂,但遭人算計,包括親人,當彼此再相見時已經是物是人非,套用書中的話是“再也回不去了”。

書中還有一對陰差陽錯的婚姻,我不禁想人們對於自己的愛有時是那麼的不自信,那麼的不勇敢,這也就由不得要受上天的愚弄。似乎只有到了事情無法挽回時才能真正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是為什麼?

別人三分話只可信一分,真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去驗證自己所懷疑的,就不至於被別人欺騙,男女主人公就不會有那不該有的誤會,那結局大不一樣了。説到這裏,還要説道堅持的重要,去調查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能淺嘗輒止,要做到水落石出才行。

兩個人相愛如果能在一起,就要感謝老天的眷顧,應當彼此珍惜才是。想想有的人明明愛的死去活來,最後還是得分道揚鑣,這種痛苦誰願意承受?

《半生緣》讀書筆記範文3

少年時,看過關於《半生緣》的影片,猶記得女主倚在男主的懷中哭得慘痛,“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那年的自己還是個處事不驚的懵懂女孩,只會為不圓滿的結局惋惜一番。如今,再次品讀原著,張愛玲筆下的那些人兒,卻越發的鮮明,每一個字似乎都在以最大的尺度彰顯着那個動亂的年代中現實的再也無法現實的人生。

故事的開頭無疑是美好的。因為有一天發現你所愛的人正好也愛着你,那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啊!一對似乎早已註定的璧人從相識到相戀,從一隻紅色的手套到一枚紅寶石戒指。他們經歷着愛情本該擁有的橋段,濃情蜜意,小吵小鬧,難分難捨。文中曾有這樣一句:“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的東西一旦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是知道的,以為他曾經是屬於她的。”正因着這份美好,才會讓她在遭受了姐姐的背叛,姐夫的欺凌後,在暗無天日的絕境中支撐下來。於我,我是喜歡曼楨的這份堅強以及對愛情的堅貞不移的。人總是喜歡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令人欣喜的結尾,可惜世事無常,當初愛得那麼深,那麼真,一方還是在無盡的猜疑隔閡中做出退讓,放棄了屬於他們的愛情。選擇了一個不愛的人結婚生子。從那個積極向上的有志青年換做一個甘於平庸的市井小民。

如果,只是説如果,當初,世鈞能夠再那麼多一點相信他的曼楨,能夠不顧一切地再找找莫名消失的她,能夠不草草地意氣結婚,那麼,他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可是,在歷盡人世滄桑之後,他們還回得去嗎?縱使婚姻有多麼的不幸,他會拋妻棄子選擇與曼楨彌補缺失的遺憾?怎麼可以,早已告別年少輕狂的他,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有推卸不掉的責任義務。所以即使有再多的憐惜不捨,他只能在緊緊相擁之後告訴她,“我只要你幸福”。而這份無奈的祝福對於已是人母的曼楨又何曾讀不懂呢?是的,今生今世,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只好,情深緣淺,此去經年,你珍重,我亦珍重。

我想,每一個讀者總會或多或少的為曼楨與世鈞的愛情悲劇找尋殘忍的劊子手。怪世鈞的意志不堅?怪曼璐的自私迂腐?怪祝鴻才的邪惡殘暴?還是怪當時舊俗瀰漫的社會?是的,在那樣一箇舊風氣盛行、外來入侵的殘酷社會中,底層人民隨時都會成為它前進的犧牲品,譬如曼璐。為了養家餬口,她放棄了摯愛,在紙醉金迷的風月場裏迎來送往,將本是純真善良的一面遺失殆盡,以至於後來將自己辛苦培養保護的妹妹也無情毀掉。可憐之人自有其可恨之處,對於曼璐,不堪的時代造就了她,同時也毀了她,就像風雨飄搖中的浮萍,死死抓住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喪失理性,最後慘敗退場。當一個人甘於弱者的時候,不幸便會席捲而來。失意窘困的時刻,不是去乞求別人的憐憫同情,而是懂得自救。

“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的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因着那人海茫茫中不經意地邂逅,也許註定的,要與那人在短暫的一瞬產生交集。就像兩條相交的直線,經過這一個交點之後,又要各奔自己的方向,只是在互會時各自投來令人刻骨銘心的光芒。我想,多年以後,世鈞再次拿出曼楨寫給他的那份未斷的情書,她的一顰一笑,她熟悉的字體,她温暖的話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是有這麼一個人。”似在耳畔娓娓道來。只是那麼淡淡地回憶着,珍藏着,細數着,遺憾着,那些屬於他們的點點滴滴。對於曼楨,自是孑然一身地陪伴兒子度過一生,但她應該是幸福的吧?

人生匆匆數十載,小人物的故事,字裏行間卻散發着最真摯的情感,任時光飛逝,歲月流觴,那種感覺經久不衰。人常説,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換來你我今世的擦肩而過。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然後認真地去珍惜。一生太過於短暫,承載不了過多的遺憾,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悟又有誰願意去共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