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之歌讀後感模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7W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大家對書上內容的認識,看完書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寫好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草之歌讀後感模板5篇,供大家參考。

草之歌讀後感模板5篇

草之歌讀後感篇1

晨起,朝陽初升,萬物甫照,章章物華,冉冉不休。想來,這便是《芥子園畫譜》中所説的“天之設色”吧。推窗展卷,茶香撩人,如此妙晨,不害相思,也説不過去了。

輕抿一口,舌底生津,特昆雪一句話説的獨到,茶是聰慧的人們的飲品。才小啜一回,便神思遠揚,扣扣不絕。

前不久,讀到楊沫先生的那篇有名的青春禮讚《青春之歌》,此刻又慢慢回味,念轉之間,沉澱在腦海中的畫面依然清晰。再抿一口茶,苦的,從舌尖澀到心窩,像我現在想起的那段酸澀的歷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那是心口上一道永遠剜不去的傷疤,戰火硝煙、熱血激情烘焙的那壺燙到傷人的苦茶。

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閉上眼,你能聽見洶湧的海浪一層高過一層的拍打着海岸,沙啞的,沉重的,麻木的,憤起的,絕望的,像一支命運交響曲,叫囂着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那是一羣普通的知識青年,他們有理想,有激情,有熱血。然而,他們身處在一個巨大的黑色的陷阱裏,一個不小心,他們的生命就會葬送在這個怪獸的血腥的大口中。沉默嗎,逃避嗎,絕望嗎,面對着千瘡百孔鮮血淋漓的國土,他們的眼睛濕潤了,巨大的無力感像一口倒扣的鐵鍋壓得他們透不過起來,可是,屈服嗎,背叛嗎,沉淪嗎,不,絕不,他們要振作起來,拯救自己,拯救這個被黑暗吞噬了的祖國,向着暴風奮力抗爭,向着風口浪尖抗爭,向着最黑暗的深淵抗爭。

從邁出腳下的第一步起,生死二字,已在置之度外。

林道靜,那個愛穿白衣白襪的女孩兒,思想純淨,脱俗塵外,同學親切的稱她“洞簫仙子”。樂之道,在於和諧,深諳此理的她,怎會想到有一天也會與戰爭鮮血沾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它把林道靜一步步逼上了絕路,腐朽的家庭像一塊濕重的華麗的衣袍,上面爬滿了令人窒息的蝨子蟲蟻,她只能逃脱,逃的越遠越好,最好是永生不見。然而,黑暗的魔爪遠比她想的伸的快,伸的遠。那個夜晚,涼風,苦雨,她再次認識到身邊的人的蛇蠍之心,惶恐,絕望,嘶啞的哭泣,是雨,還是淚?美麗的北戴河,今夜,將有一個年輕的女子把她的的生命獻給你,像一個古老的河祭,她心中也曾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和激情,可是,如今,狼狽的她連自己也不能保全,更何況是內心深處和諧的樂章。美麗悠久的雅樂之祖《雲門大卷》,你從遙遠的黃帝時代流傳至今,然而,今天的華夏,敵寇入侵,前途多舛,偽滿成立,東北淪陷,華北岌岌可危,天下已經沒有一處容納這曲和諧之音的地方。

那個夜晚,她被救了,被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騎士救了,初次品嚐到愛情的甜美的她彷彿又在這個世界找到了希望。可是,現實告訴她,日日重複不變的生活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浪花漪紋。直到遇到他們,遇到那一羣激情澎湃,熱血燃燒的有志青年。他們心憂天下,指點江山,他們不屈服於惡勢力之下,他們談到共產主義事業時眼睛裏閃動的期盼熱切的光芒,無一不深深地震撼了林道靜的心靈深處,黃鐘大鼓帶給人的震撼,亦不過如此吧。她終於找到了她前進的方向,找出了她那如死水的生活中所沒有的東西。她又有了活力,是的,人不能沒有希望,不能沒有信仰,一旦有了這些,那還有什麼值得害怕和恐懼的。那個強大的紅色力量是她的堅實支柱,她再也不是在這苦海中顛簸的一個人了,她還有一羣緊緊團結在一起的兄弟姐妹,那是一座堅強的城池,固勝金湯。

她腳下的那條路是艱辛的,血腥的,有時候,現實的白色恐怖讓她疼痛得戰慄,可她堅持一步步走下去,她想起盧嘉川拖着血肉模糊的斷腿蠕行在濕暗的監獄中,用顫抖的彎曲嶙峋的手指叩擊青灰色的牆壁,尋找盟友,那是沒有一絲陽光照耀的地方,可是她知道盧嘉川的心中有一片火紅色的烈火,那是什麼也阻擋不了的激情和信念。擦乾血汗,撐起雙腿,她又前行,向着那面血紅的旗幟,向着前面更加瘋狂的風暴前行。

故事結束在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運動之後。那是個寒冷的冬天,街上的白霧灌滿北平城的每個巷道,“無窮盡的人流,鮮明奪目的旗幟,嘶啞而又悲壯的口號,繼續沸騰在古老的故都街頭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繼續在不停地前進,不停地前進……”。

輕輕吹開茶麪上薄薄的蒙衣,熱盡香未絕,腦海中的那篇紅色記憶也慢慢退卻餘熱,細想來,那個故事倒是有悖於茶道,《茶經》中説,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也。又説“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而革命的事業則是靠燎原之火的雄壯和力量,只有眾眾一心,才能屹立不倒,金戈不摧。

草之歌讀後感篇2

寒假是快樂的,更高興的是,我在爸爸的指導下讀了一本名叫《青春之歌》的書。

今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我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很多為新中國成立、建設而奮鬥的革命者的光榮事蹟。為革命事業,有的人很年輕就犧牲了,有的人全家都沒有了,而他們面對兇殘的敵人毫不退縮,終於迎來的新中國的成立;他們不圖任何報酬,投入到艱苦的建設裏去,終於讓我們今天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的故事讓我感動不已,他們的優秀品質讓我崇拜。這個時候,我又正好看了這本紅色經典《青春之歌》,所以令我印象特別特別深刻。

這本紅色書籍《青春之歌》裏面刻畫的是林道靜、盧嘉川、江華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識分子成長為革命者的形象,他們象徵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尤其是主人公林道靜,她是一個女知識分子,一開始很柔弱,後來在革命者的影響下,成長起來,成為堅強不屈的共產黨員。這個成長的過程很艱辛、很危險,但是,他們為了黨的偉大事業毫不畏縮,充滿信心,戰勝了困難。

讀完之後,我覺得很有教育意義。你看,我們現在國小生,過着幸福的生活,家長和老師都寵着我們,上學都有人接送。很多小朋友卻撒嬌、怕吃苦、沒有目標,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還在學校打打鬧鬧,什麼都怕學,不知道將來為祖國做什麼。所以,要多讀這些紅色書籍,瞭解幸福來之不易,學習革命者和建設者們的崇高精神,並以他們為榜樣和動力,努力學習回報家長、老師和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

草之歌讀後感篇3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值得人們用美好的言語去謳歌的。這些天,我就讀了一本流動着青春熱血的好書——《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為讀者展現了“九·一八”事變後,主人公林道靜,為了反抗花瓶”、“沒有靈魂的傀儡”和依靠別人的供養過日的命運,走向了共產主義道路,在革命者的幫助下成為了有堅強內心,不畏強權的共產主義革命者。

?青春之歌》情節真實感人,文筆流暢通順,時代色彩濃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讀者,是一部常銷不衰的優秀青年讀物。

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們是多麼的堅強!頑強地對待敵人,他們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強”字。他們的內心是強的,身軀是強的,理念更是強的!只有強者才能戰勝敵人,擊敗敵人,他們是無比剛強的!

當今社會的我們,因為家家户户多是獨生子女,一遇到挫折就放棄,一遇到難題就退縮,一遇到困難就害怕,所以個個像是温室裏的花朵一樣,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很多事情還要依賴父母:作業、生活起居上下學的接送……因此缺乏了鍛鍊的機會。新聞曾報道,一位農村女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無人照顧她,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擔起了責任,撐起了整個家。在困苦、艱辛的磨練下,她變得獨立自強。任何事情她都是自己做,自己承擔。我真佩服她啊!她像書中的林靜道一樣,自強不息。而我呢?我也是從小被寵壞了,自己的事還要依賴父母,一點兒也不自主,什麼事情自己不能做主,仍需要父母的幫助與照料,還像一隻幼鳥,那麼大了,翅膀還沒硬化,仍然不會飛翔,也不想飛翔。但自從我讀了這本《青春之歌》後,我才明白我是多麼渴望那片蔚藍的天空,多麼渴望飛翔!我明白,我必須獨立,必須堅強,因為只有經歷過困難才會長大!

珍惜青春,黃金的時代在我們的面前而不是在我們的後面。相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論暴風雨來的多麼猛烈,請做一隻海燕,做一隻高傲的海燕,在挫折與困難中前行,風吹的猛烈了就展開自己的翅膀,雨下的狂暴了就抬起自己不屈的頭顱,面向暴風雨,相信——雨後就會有彩虹!

雨過的彩虹——更加滄桑,更加明亮,更加美麗!我們也應如此投入到風雨中,面對挫折,磨練自己,堅強自己的心理,堅強自己的信念,是自己蜕變!

草之歌讀後感篇4

?青春之歌》是這一部充滿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它感染、激勵、薰陶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炎黃子孫。閲讀紅色經典——《青春之歌》的故事,可以弘揚愛國熱情,更讓我們懂得了今天優越生活的來之不易。

這是一部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的優秀長篇小説。小説以“九一八”事件到“一二九”運動的北平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描寫了一羣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形象,概括了30年代一部分知識分子所走過的道路。

小説主人公林道靜生於地主家庭,生母是地主的姨太太,後來被地主害死。道靜年幼喪母,又飽受林家的凌辱與虐待。這樣的生活養成了她孤僻倔強的性格。但她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姑娘,對勞動人民,她會表示深切的同情;對於生活,她渴望着“獨立”做“自由的人”,同時,她也不願被小資產階級的感情所羈絆。

“青春”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公平,一生只給予我們一次機會。轉瞬即逝、彌足而珍貴。但是每個人卻將這僅有的一次“青春”的機會演繹各不相同。

讀着它,我只能緊跟着它的節奏,像心跳的節奏一樣,有時更快,快得讓人窒息。讀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你不可能停下來,那個時代不讓你停下來,它會一直催着你前進、前進!這就因此構成了它獨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奮進。這,便是不一樣的青春!

只要你還有一點點青春的氣息,就可以因此而點燃!

草之歌讀後感篇5

?青春之歌》這部小説,或許不為太多人熟知,也或許為很多喜愛那個年代文學的人所熟知,從一定程度上來説,那個時代的動亂對我們這些處於和平年代的人來説是陌生的,它只存在於歷史課本的那些冷漠的字裏行間,不曾被我們真正地理解與感受過。可是當我真正地讀完此書的時候,感受到了一種青春無價的激情,在激盪着熱情與追索的歲月中,品讀《青春之歌》,不覺倍加感慨。

小説中,林道靜與三個男人的情感歷程不僅推動了小説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見證了林道靜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內心。除了愛情,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對革命的熱情也是青春的標記。當青春擁有了愛情與信仰後,便開始漸漸地豐滿起來。作為中心人物,林道靜代表着那個年代眾多女性的經歷:逃婚——同居——革命——成熟,看似難以理解的經歷在那個年代卻是一種客觀存在。正如作品中所説,林道靜崇拜芭蕾舞之母鄧肯,而她對愛情的追求也向那位藝術家靠近:毅然離開深愛她的餘永澤,深深地戀上革命青年盧嘉川,將對革命的熱愛、對青春的詮釋和對盧嘉川的愛融為一體。

?青春之歌》是一曲對青春的禮讚,歌頌那些為民族危亡而頑強奮鬥的青年才俊。盧嘉川的身上,最能體現青春的熱情與激揚,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着青春;江華,機智而又穩重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鮮血解讀着青春;林道靜,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逐漸成長和成熟,成為一名擁有堅定信念的共產主義革命戰士。

讀着《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蹟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和許多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蹟,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雖與我們同齡,但他們卻有着不一樣的“青春”。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人來説,“青春”給了我們無盡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值年少有為、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麼的“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一跳,他們難道就真的這麼脆弱嗎?他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後,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他們不會再有後悔的感覺,但他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儘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衝勁,有幹勁,還有什麼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着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短暫的,但也正是因為它的短暫方才顯得它彌足珍貴。青春也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讓我們在短暫的時間裏燃燒激情,讓青春的火焰永遠蔓延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