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最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6W

新形勢下,推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完善發展,必須立足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精選最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6篇。希望大家喜歡!

精選最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6篇

01

一天半的時間聆聽了市委黨校三位教授的專題講座,感覺深受教育、受益匪淺。三位老師的講課,均緊扣十九屆四中全會主題,從不同角度圍繞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鄉村治理現代化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做了深入解讀,深刻闡述。“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問題。衡量一個社會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重要的標準就是制度。下面結合對四中全會精神的理解和個人學習工作實際,就學習、維護、執行好制度談幾點粗淺體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好制度。

學習是實踐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真學真想,才能把握形勢規律,知道規矩分寸,明白行為邊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闡述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用“13個堅持和完善”全面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是黨的制度建設史上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學懂弄通制度並創造性地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地落實,要求我們必須學習好、領會好制度。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都有方方面面的制度和規範,比如黨委系統的民主集中制、密切聯繫羣眾制度、廉潔自律制度、組織生活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發展黨員制度、黨務公開制度等,又如縣委辦的辦文、辦會制度,督查、保密制度,以及領導幹部報告報備和值班值守制度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學在先、學在前,先學先懂、真學真懂,真正學出實效,不能有半點馬虎和大意,成為了解掌握制度、運用執行制度的行家裏手。

二、強化制度思維,尊崇維護好制度。

制度的權威源自於人的內心尊崇和真誠信仰。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強化制度意識,想問題、作決策、抓落實都自覺對標對錶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尊崇和維護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上做表率。比如請示報告制度是我們黨的一項重要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是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機制,也是全黨必須遵守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不折不扣執行。

就縣委辦而言,對黨忠誠是我們的首要政治原則,“三辦三服務”工作是基本職責,必須切實把兩個“兩個維護”貫穿到具體行動上、實際工作中,時刻遵照黨委工作制度和工作規則開展好工作,不能有任何偏差。涉及方向性問題,必須以制度為準則;涉及制度層面的大是大非問題,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能有絲毫含糊。

三、堅持“做在前列”,運用執行好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制度的執行力,是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執行越有力,治理能力越有效。有效落實制度,也是黨員幹部抓執行的關鍵。各項制度能不能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取得實效,關鍵看我們執行得怎麼樣。

縣委辦作為縣委綜合協調機構,無論辦文辦會辦事,每個環節都不允許出差錯、掉鏈子,必須時刻保持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在制度執行上不做選擇、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特別是加強對請示報告制度、值班值守制度、緊急信息報送制度等事關全局工作制度執行的跟蹤問效,及時發現和糾正偏離制度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決維護制度權威,強化制度執行,切實保障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02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已勝利落下帷幕,我們的各項工作又邁向了新的起點,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就是當前一個時期最重要的任務。目前,全國各地、各個行業正掀起一場“學習熱潮、評論熱潮、踐行熱潮”,都在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紮實開展各項工作。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要做到堅持學思踐悟、學通弄懂、學以致用,真正用先進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會議精神切切實實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這兩天,通過反覆研讀、深學細思、深刻領悟全會公報,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更加堅定了對黨絕對忠誠、對總書記絕對擁護的政治自信。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佈局、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黨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指引。這更加堅定了我對黨的絕對忠誠和對領袖的絕對擁護。

(二)更加堅定了對堅持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自信。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第一位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發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讓我更加堅信,只有社會主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要想實現國富民強,就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三)更加堅定了對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發展自信。十九大以來,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的執政基礎和羣眾基礎更加鞏固;

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四樑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更進一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中國全面開花,碩果累累。事實證明,“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迴應了羣眾的期盼要求,體現了黨的責任擔當,指明瞭中國夢的現實路徑,更加堅定了發展自信。

就做好下步工作,我談幾點打算:

(一)強化首位意識,堅持“學在前列”,堅定不移提升精神境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時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一是示範帶動,做好學習文章。樹立起“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堅持學在先、學在前,先學先懂、真學真懂。原原本本通讀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原文,準確把握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深學細研、掌握內涵要義,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是學思踐悟,做好結合文章。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與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結合起來,與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結合起來,與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以優異成績彰顯奮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

三是持續穩固,做好常態文章。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指明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會議精神是我們今後工作的行動指南和目標綱領。學習會議精神不能一勞永逸,我講把學習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久久發力、形成常態,用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的內涵要義解決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二)強化站位意識,堅持“做在前列”,堅定不移提升工作能力。一是不斷提升政治定力。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錘鍊政治品格的重大實踐,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權威,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誠之心。

二是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始終堅持用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指導工作開展,緊扣工作大局,緊貼領導工作思路,緊靠基層羣眾實際,突出“服務”中心職能,明確工作重點,壓實工作責任,加強對XX的認識、分析和研究,不斷提升做好各項工作的能力。三是不斷強化責任擔當。服務XX發展大局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礎上,全力承擔好“參謀部、戰鬥部和服務部”角色,爭做XX的“堅強前哨”和“鞏固後院”,竭力為XX發展大局做好服務。

(三)強化管黨意識,堅持“嚴在前列”,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一是着力抓好規範運行。以強化黨建工作為突破口,嚴格組織生活,紮實推進“三會一課”規範化運行,持續完善黨建、行政會議制度,堅決杜絕以行政會議代替黨建活動的現象。推進XX辦公規範化,強化制度建設,制定完善系列符合當前形勢的規章制度,形成辦公規矩,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

二是着力抓好作風轉變。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風轉變不可能輕輕鬆鬆,一蹴而就,必須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我將時刻把作風建設抓在手,把不良作風改到底,把長效機制建到位。大力發揚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和XX有關制度,敬業守責、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深入基層、羣眾,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XX決策提供最真實的基層反映。

是着力抓好廉潔自律。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以黨章為鏡鑑,以黨規為準繩,時刻緊繃廉潔自律這根弦,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正確行使權力,不越紅線、不逾規矩,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03

一、黑暗悲慘屈辱的中國近代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為反抗外敵和改革現狀,同外國侵略勢力和國內封建勢力進行了長期頑強英勇的鬥爭,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救亡圖存的民族運動。

辛亥革命之後,為反抗北洋軍閥的統治,無論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革命派還是以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都是寄幻想於舊軍閥、舊軍隊,而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羣眾。在1923年1月26日公開發表的《孫文越飛宣言》中,孫中山明確表態“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均不能引用於中國”。孫中山用他一生經歷的無數次失敗證明了資本主義革命派在舊中國是行不通的,他先敗於袁世凱、北洋政府,後敗於自以為的友人英、美、日政府及國內官僚,最後於1922年6月敗於陳炯明的叛變,一個跟隨他十餘年的部屬。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歷史偶然,中國近代歷史已經證明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沒有能力承擔領導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作為改造中國社會的武器,是適應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自此,中國人民有了最可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最堅強的領導力量。

二、在血與火洗禮中誕生的新中國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阿芙樂爾號的炮聲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送來共產國際的指導,甚至送來了部分經費,但是沒有送來工農武裝割據、沒有送來農村包圍城市、沒有送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中國共產黨是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成長起來的。從1920年中山艦事件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從1941年皖南事變到1946年6月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蔣介石每每突然間向共產黨人舉起屠刀。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死難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工農羣眾和其他革命人士就達33.7萬人,至1932年以前達百萬人以上。蔣記政治裏充滿了“槍決”“立決”“斬立決”等字眼,就連叛變的向忠發也僅讓其活了三天。羅亦農、陳延年、向警予、澎湃、張太雷、瞿秋白、方誌敏等大批中共優秀領導者皆被殺害。周恩來曾經萬分沉痛的説:“敵人可以在幾分鐘內毀滅了我們的革命領袖,我們卻不能在幾分鐘內鍛煉出我們的領袖。”

然而為何在如此殺氣騰騰的殘酷環境中,中國紅色政權能夠依然存在且逐漸強大?是什麼力量讓共產黨人能夠一次次擦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戰友的屍體,又繼續戰鬥?我們或許能從做夢都想反攻大陸的蔣介石那裏找到部分答案。1949年退往台灣前夕,蔣介石將共產黨人制勝的優點總結為七條:組織嚴密、紀律嚴厲、精神緊張、手段徹底、軍政公開、工作檢討、主義第一,後來又加了一條“幹部不準有私產”。

新中國是在血與火的淬鍊中誕生的,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獻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在決定中國人民未來兩種命運的大決戰的4年中,僅人民解放軍就犧牲了26萬人,負傷104萬人。根據民政部不完全統計,戰爭年代犧牲在戰場和刑場上的革命先烈約有2000萬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76萬人。是這些沉甸甸的數字實現了中國從近代最為悲慘的境遇向着光明前途的歷史轉折,也宣示着中國共產黨從此帶領中國人民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到來了。

三、輝煌璀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偉大成就鞏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決定》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這兩大奇蹟成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誌,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的生動體現。

經濟方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用了幾十年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一是經濟總量大幅提升,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到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

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農業基礎作用不斷加強,工業主導地位持續提升,服務業支撐效應日益突出,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1952年的50.5%、20.8%、28.7%轉變為2018年的7.2%、40.7%、52.2%。三是對外開放成效突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從1952年的11.3億美元躍升至2018年4.6萬億美元。另外,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也實現質的突破。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達18%左右,近幾年更是達到30%。

社會穩定方面,改革開放前,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了抗美援朝戰爭、三年困難時期、“文化大革命”、唐山大地震等重大考驗。改革開放之後,又經受了1989年政治風波、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1999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等種種考驗。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在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曲折的國際環境下,經受住所謂的“民主化浪潮”的考驗。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的發展奇蹟,成功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國家現代化的“路徑依賴”。同時也證明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和國家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人民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70年不過是歷史長河裏的一朵浪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願景,只有堅持和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我們才能乘着新時代的東風,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讓承載着13多億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美好明天!

04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確保本次全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根本保證。

一、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首要的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着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一)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黨的領導地位的政治界定。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中國發展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制定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依據和基礎。

我們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三)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最根本的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我們黨已經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在近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要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否則,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出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不折不扣、堅定有力地完成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項目標任務。

二、着力提高制度執行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還要在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上狠下功夫。

(一)切實強化制度意識,深刻認識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制度執行力方面也有顯著提高。但要看到,目前在實踐過程中,一些領域還或多或少存在着制度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影響治理效能的“短板”。制度一經制定,就要嚴格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實,只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鎖在抽屜裏,就會形同虛設,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自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防止制度成為“稻草人”“橡皮筋”。要善於運用制度治理國家,更好地把國家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二)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要增強制度意識,善於在制度的軌道上推進各項事業。廣大黨員、幹部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引領全社會增強制度意識,自覺維護制度權威。”提高制度執行力,離不開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給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標杆、作出示範、當好表率。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防止“破窗效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領導幹部必須首先做到;

要求下級做到的,上級必須首先做到;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增強鬥爭精神,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堅決同一切違反制度的現象作鬥爭,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三)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嚴格監督是保證制度不折不扣貫徹執行的關鍵。要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明確各項制度執行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形成制度執行強大推動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對把制度當擺設、破壞制度、違法違規違紀的,都要嚴肅查處,確保各項制度落地生根。

三、加強制度自信宣傳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自覺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不懈探索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必須堅定製度自信。從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優勢不斷彰顯、不斷增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我們要加強制度自信宣傳教育,講好中國製度故事,引導人們充分認識我們已經走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們沿着這條道路繼續前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就一定能夠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縱觀社會主義從誕生到現在的歷史過程,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全新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治理中國的問題,雖然也發生了嚴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問題,實現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近百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因此必須倍加珍惜。

(三)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裏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

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要在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既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把握黨和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不能照抄照搬他國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幹部和人才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加強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

(一)突出提高治理能力,加強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新時代的幹部隊伍必須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政治過硬、改革意識強、能力水平高、敢闖敢幹。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注重培育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重大斗爭一線去真槍真刀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要通過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推動廣大幹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提高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等各項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貫徹落實新時期好乾部標準。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提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着力培養選拔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改進幹部推薦考察方式,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建立崇尚實幹、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幹事作為識別幹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及時大膽用起來。

(三)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着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世界各國都在搶抓機遇,優秀人才的國際爭奪日趨白熱化。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鬥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做好各類人才教育培訓、國情研修等工作,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實現增人數和得人心有機統一。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決定》提出的各項要求,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05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作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加以強調,並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這對於推動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堅持黨的領導的核心要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個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核心就在於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堅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和動搖的重大原則。馬克思、恩格斯在創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的過程中,堅決反對無政府主義傾向,對巴枯寧所主張的“支部自治、各自治小組的自由聯合、反權威主義、無政府狀態”等觀點進行了嚴厲批判,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強調如果每一個支部、每一個人都各行其是,黨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為堅強統一的組織。

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教訓時強調:“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於缺乏集中和權威。”列寧也深刻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

正因為有布爾什維克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俄國才戰勝各種錯誤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共放棄了集中統一領導原則,實行所謂各級黨組織自治,從思想混亂演變到組織混亂,致使這個大黨老黨轟然倒塌。

我們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反覆強調黨的統一領導問題,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全國範圍的、廣大羣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指出:“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破壞這種必要的統一,是不允許的。”在黨的八大上,鄧小平同志也鮮明指出:“黨是一個戰鬥的組織,沒有集中統一的指揮,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戰鬥勝利的,一切發展黨內民主的措施都不是為了削弱黨的必需的集中,而是為了給它以強大的生氣勃勃的基礎。”

我們黨成立98年來的實踐證明,什麼時候全黨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事業就不斷取得勝利;

離開了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就必然弱化,黨的事業就必然遭受挫折。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後,我們黨開始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正是有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才不斷波瀾壯闊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之所以能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全面顯著提高,使“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根本在於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面臨的環境更復雜、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挑戰更多,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作為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貫徹到全黨的一切工作和活動中。全黨同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黨就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順利完成黨的歷史使命。

二、我們黨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建設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需要全黨同志高度的思想自覺和政治自覺,也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作保障。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多次強調要以制度保證全黨在重大問題上的統一行動,形成了一系列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和規矩。

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強調全黨服從中央,並把它作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基本規定。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規定“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1928年,黨中央在《關於各省委對中央的報告大綱》中,對報告的時間、種類、內容及保密要求等作出詳細規定。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黨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領導,是黨在組織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各級黨的委員會的委員必須無條件的執行,成為一切黨員與幹部的模範。”此後,黨中央相繼制定《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係的決定》《關於健全黨委制的決定》等,要求全黨加強集中統一領導。

黨的七大把“四個服從”作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寫入黨章,並強調“四個服從”最根本的是全黨服從中央。1948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為黨中央起草《關於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必須堅持事前請示、事後報告,每兩個月向黨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隨後請示報告制度在全黨全軍普遍建立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及時在中央人民政府建立黨組,規定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針、政策、計劃和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黨中央討論和決定或批准;

成立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領導的財經小組、政法小組、科學小組、文教小組、外事小組,全面領導有關工作。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強調,“黨的團結的唯一中心是黨的中央”,“必須把任何地區、任何部門的黨的組織及其工作看作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的整個黨及其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改革開放後,我們黨堅持並不斷完善關於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規定,在《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對堅持集體領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作出明確規定,確立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基本原則,制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工作規則,探索建立巡視制度,並把維護黨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作為黨內監督的首要任務。這些制度機制,有力推動了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具體化、制度化、規範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改革和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陸續制定或修訂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從制度上保證黨的領導全覆蓋,保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黨中央還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如中央書記處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全國政協黨組、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報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書面述職,健全一系列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機制等,這些制度舉措為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證。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一系列制度機制,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發展。

三、適應形勢任務的發展,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對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制度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決定》強調,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才能更好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根據《決定》精神,要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落實“兩個維護”的制度。“兩個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是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前,全黨同志對“兩個維護”總體上是認識到位、行動自覺的。同時要看到,有的黨員幹部對“兩個維護”理解不全面、把握不準確,有的對一些“低級紅”“高級黑”現象辨別不清、鬥爭不夠,甚至摻雜私心雜念,影響到“兩個維護”的效果。這些問題需要認真解決。要深刻認識到,“兩個維護”有明確的內涵和要求,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對象是習近平總書記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對象是黨中央而不是其他任何組織。黨中央的權威決定各級黨組織的權威,各級黨組織的權威來自黨中央的權威,“兩個維護”既不能層層套用,也不能隨意延伸。“兩個維護”在本質上是一體的,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首先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兩個維護”是新時代對民主集中制的創造性運用,同以人民為中心是統一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踐行黨的宗旨的根本保證。做到“兩個維護”,要有鮮明的態度,更要有紮實的行動。要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各項制度規定中,貫徹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落實到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行動上。

(二)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工作機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發展等重要領域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領導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對於加強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着力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的體制優勢,適當歸併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統一各委員會名稱,進一步完善了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下一步,要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落實和完善這些制度,形成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確保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

(三)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黨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作出的決策部署,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依據,所有黨組織都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中央有關部門建立完善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任務分工、督促檢查、情況通報、監督問責等制度機制,推動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門在貫徹落實中仍存在不在乎、裝樣子、做選擇、搞變通,空泛表態、敷衍塞責,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等問題。近年來嚴肅查處的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安徽阜陽市搞形式主義問題等,就是反面典型,必須引以為戒。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正確處理保證黨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係,積極主動將黨的領導主張和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法規和政策政令,轉化為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創新,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

要優化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制定責任清單,化解部門分歧,消除條塊梗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建立定期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和報告、通報制度,切實解決貫徹落實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四)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請示報告意識不強、內容把握不準、程序方式不規範,在請示報告上打折扣、搞變通、不實事求是等突出問題,《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確立了請示報告的工作體制,對請示報告什麼、怎麼請示報告等基本問題作出全面規定。

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方針政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的重大原則和問題,國家安全、港澳台僑、外交、國防、軍隊等黨中央集中統一管理的事項,以及其他只能由黨中央領導和決策的重大事項,必須向黨中央請示報告。超出自身職權範圍的事項必須請示報告,在自身職權範圍內關乎全局、影響廣泛的重要事情和重要情況也應當請示報告。請示報告不是小事,是我們黨的重要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

各地區各部門黨組織應當切實擔負起請示報告工作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堅持權責明晰,既牢記授權有限,該請示的必須請示,該報告的必須報告,又牢記守土有責,該負責的必須負責,該擔當的必須擔當;

堅持規範有序,嚴格按照黨章黨規規定的主體、範圍、程序和方式做好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工作。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目的在於黨中央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各地區各部門情況,實事求是地分析形勢,實事求是地作出決策,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因此,任何請示報告都必須客觀真實,全面如實請示報告工作、反映情況、分析問題、提出建議,既報喜又報憂、既報功又報過、既報結果又報過程,而不能虛報浮誇、弄虛作假,不能掩蓋問題、粉飾太平,不能華而不實、欺上瞞下。這要作為一條重要黨性原則來要求。

(五)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黨的力量來自組織。我們黨是擁有90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形成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才能更好凝聚全黨智慧、強基固本,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要進一步明確各級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的職責定位。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大工作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有定於一尊的權威。黨的地方組織的根本任務是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有令即行、有禁即止。黨組要貫徹落實黨中央以及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

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做到忠誠乾淨擔當。要更加註重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紮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確保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

06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於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

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近現代100多年曆史波瀾壯闊、激盪發展的必然結果。近代以來,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為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無數仁人志士一直苦苦探尋、上下求索,提出了種種政治主張,進行過各種嘗試。對西方政治制度各種模式幾乎都想過、也試過了,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歷史表明,在中國,對腐朽沒落的舊制度,改良修補之路走不通,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也行不通,必須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的政治制度,實行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肩負着實現人民解放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重任。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意願,在帶領人民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中,深刻總結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歷史教訓,深刻總結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的實踐經驗,得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後建立的國家政權,必須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同這一國家政權性質相適應的國家政權形式,只能採取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新紀元。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標誌着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這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這就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憲制基礎。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經歷嚴重曲折之後重新煥發生機活力,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加強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機活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着一系列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的重要政治思想和理論原則,包含着一整套構建科學、運轉協調的重要政治制度和行為規範。按照我國憲法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和實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內容:一是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三是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四是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五是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六是實行全面依法治國,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七是國家根本任務是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八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指導,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政治制度中具有根本性質,在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具有根本地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完善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根本政治制度功效。

集中表現在:一是充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二是全面動員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堅定不移朝着國家發展的宏偉目標前進。

三是有效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實行民主集中制,保證國家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四是切實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五是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推動國家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

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繼續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牢牢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和光榮任務。

二、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總體要求和重要原則

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依法行使憲法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職權,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開拓前進,把我們的人民共和國鞏固好發展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有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撐和保障。

貫徹上述總體要求,總結長期實踐經驗,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應當着重遵循和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則。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載入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一條。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其主要實現途徑和制度載體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質特徵和政治優勢的集中體現。必須堅定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切實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和國家治理中得到全面貫徹、充分體現和有效執行。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各級國家機關的權力,都來自於人民代表大會;

追根溯源,都來自於人民。國家權力必須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和優越性,關鍵在於它深深地植根於人民羣眾之中。人民的信賴、支持和擁護,始終是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深厚力量源泉和牢固政治基礎。“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我們的根本政治制度才能始終擁有深厚堅實的根基,我們的事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國家才能實現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

(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實行法治,是我們黨總結治國理政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民主與法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早在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指出:“民主要堅持下去,法制要堅持下去。這好像兩隻手,任何一隻手削弱都不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有健全的法治作保障、作依託。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國家根本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照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展開和推進國家各項事業、各項工作和各項治理,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四)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設計和發展國家政治制度,必須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關鍵在於它植根於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產生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進行的偉大社會實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探索和總結新的實踐經驗,不斷開闢和拓展新的前進道路。我們要秉持兼容幷蓄的態度,借鑑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決不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決不搞囫圇吞棗、邯鄲學步。

(五)堅持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國家其他方面的制度一樣,都經歷了一個從探索到確立、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從不健全到逐步健全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堅持與完善、加強與改進、鞏固與發展的歷史結果,體現出面向未來、面向實踐、與時俱進的政治品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不斷面臨新形勢新情況,只有不斷適應新要求、回答新課題、總結新經驗、應對新挑戰、解決新問題,才能始終保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機活力和政治優勢,才能與時俱進賦予根本政治制度以新的內涵、意義和使命,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新形勢下,推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完善發展,必須立足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堅持從國情和實際出發,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不斷豐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特色、時代特色,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的偉大征程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三、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任務要求和重要舉措

着眼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工作要求和重要舉措。

(一)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國家機關都要以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增強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政治責任感,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論做何種工作,説到底都是為人民服務。這一基本定位,什麼時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依靠人民的支持,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認真改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暢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積極迴應社會關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善於統籌兼顧不同利益訴求,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

(二)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一是依法行使立法權,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以良法保障善治;

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立法體制機制,立改廢釋並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二是依法行使監督權,健全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制度;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保證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依法正確行使,保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堅決排除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干預;

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改進監督工作方式方法,增強監督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依法行使決定權,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的部署要求,討論決定全國和本行政區域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的重大事項,更好發揮國家權力機關職能作用。四是依法行使任免權,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人大依法行使選舉權任免權相統一,嚴格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選舉和任免國家機關領導人員、組成人員和有關工作人員,保證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機關領導人員;

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加強對人大選舉和任命人員的監督,增強選舉和任命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公僕意識。

(三)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羣眾的聯繫。各級人大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國家機關都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人大代表必須加強同人民羣眾的聯繫。這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對自己選舉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各級人大代表要通過調研、視察、走訪、代表之家、代表活動室、代表接待日、網絡平台等方式和渠道,瞭解社情民意,反映羣眾訴求,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完善代表聯繫制度,健全代表聯絡機制;

支持和保證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健全代表述職制度,完善代表履職監督工作。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把加強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羣眾的聯繫作為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聽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羣眾的意見建議,提高代表議案建議辦理質量。

(四)健全人大組織制度、選舉制度和議事規則。黨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經黨中央批准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經將修改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等修法項目列入立法規劃。

要根據黨中央的部署要求,總結實踐經驗,適應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完善有關人大組織體系、工作機制、議事規則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論證、評估、評議、聽證制度。健全適合國家權力機關特點、更好體現民主集中制原則、充滿活力的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羣眾保持密切聯繫的代表機關。針對基層行政區劃撤鄉並鎮改設街道、基層人大代表數量逐屆減少的實際情況,研究修改選舉法,適當增加基層人大代表數量,增強代表性和參與度。

(五)加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建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也是我國國家政權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加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建設,對於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作用,健全基層國家政權體制,夯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週年之際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縣級以上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是發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個重要舉措;

強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按照黨中央關於人大工作的要求,圍繞地方黨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決策部署,結合地方實際,創造性地做好立法、監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建設作為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抓好,推動地方人大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熱門標籤